



[摘 要]文章圍繞“八桂教學通”平臺的數字資源的應用途徑和方法,以人教版九年級物理“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實驗教學為例,闡述如何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八桂教學通”平臺的數字資源和信息技術來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從而幫助學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初中物理知識,促進物理核心素養落地。
[關鍵詞]八桂教學通;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 " G633.7"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4)17-0054-04
一、應用“八桂教學通”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的優勢
1.“八桂教學通”可為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提供教學課件、教學設計與評價、虛擬實驗操作演示、實驗操作視頻、實驗圖像設計等數字資源,在一定程度上能突破實驗教學的局限。運用“八桂教學通”平臺的數字資源與信息技術,可以豐富初中物理實驗的教學素材,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質量,推動初中物理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2.“八桂教學通”平臺的數字資源有助于初中物理教師進行課堂導入,如利用“八桂教學通”中的數字教材進行課堂導入,結合聚光燈、畫筆、倒計時工具進行課本知識標注,或進行實驗探究新知引導。在課堂導入時可靈活切換教材與課件,快速打開實驗教學資源,不僅能為教師實施優質、高效的實驗教學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還能不斷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
3.“八桂教學通”有助于實現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優化。傳統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實際操作的體驗相脫離,主要原因有:實驗條件的限制,如實驗器材老化、設備陳舊,實驗室有效的器材無法滿足優質、高效實驗教學的需求。傳統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主要為教師演示實驗,學生展示交流(或小組合作),學生不一定看得清楚教師在講臺上的演示,無法即時領悟實驗的原理。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模式化的實驗教學,使學生逐漸對實驗失去探究興趣。利用“八桂教學通”平臺,教師可以充分運用虛擬實驗工具、實驗動畫、實驗教學案例等資源輔助開展難以操作、不易觀察、現象不明顯或相對抽象的實驗教學,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從而使學生全面、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識。利用“八桂教學通”既可讓學生體味物理實驗的趣味性,又能讓學生有效利用數字資源進行自主探究,提升學生的探究實踐能力,讓學生在認識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的關系的基礎上形成嚴謹認真、實事求是和持之以恒的科學態度,提升物理核心素養,真正實現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提質增效”。
二、應用“八桂教學通”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應用“八桂教學通”備課,豐富物理實驗的教學素材
在傳統的備課中,教師習慣通過網絡下載課件、查找視頻與實驗素材來收集實驗教學資源,再結合教材、同步配套練習冊完成備課任務。這種備課形式已無法滿足現代化教育要求和新課程改革要求,難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教師應用“八桂教學通”備課,能獲得豐富的物理實驗教學素材,可運用多種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探究,從而實現學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組織能力等綜合能力的發展,滿足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要求,有效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
例如,人教版九年級物理“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實驗,教師在授課前可登錄“八桂教學通”平臺,進入“備課授課”菜單頁面建立本節課的課程,然后選擇“編輯”菜單進入相應課程的備課頁面。在課程的備課界面右側的“資源中心”界面顯示了“八桂教學通”平臺全部的同步資源(如圖1),教師可根據教學需求,選擇需要的教學素材,如音頻、視頻、動畫、課件、微課等,把它們添加至課程中,通過同一界面左側的“授課資源”進行查看,使用準備好的教學素材。教師還可以通過“授課資源”中的“+本地文件”將自制的教學課件、實驗圖片、實驗視頻、教學活動設計等上傳至課程資源庫中,以便于完成豐富多彩的教學設計。值得一提的是,在準備好這些教學資源后,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需求,點擊其中的箭頭符號上下拖拽各個資源進行排序,以便對應使用相關資源開展教學,從而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授課資源”的“+課堂活動”中添加“八桂教學通”編創工具,應用“分類挑戰”“判斷對錯”“知識配對”等編輯課堂知識問答類“電子游戲”,來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趣味性。總之,應用“八桂教學通”,可豐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資源,幫助教師備好課,進一步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
(二)應用“八桂教學通”強大的信息技術功能,做好實驗教學新知導入
應用“八桂教學通”強大的信息技術功能,可做好實驗教學新知導入,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直觀觀察物理現象,使學生的視覺、聽覺處于興奮狀態,激發學生探究實驗、學習實驗知識的興趣。同時,教師熟練使用“八桂教學通”各個授課資源、靈活切換教學工具(如圖2),還能提高新知導入的效果,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在教學“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實驗時,教師運用“八桂教學通”的“聚光燈”功能展示圖片,結合圖片給學生即時介紹某個用電器的工作電流。隨后,教師從“授課資源”中切換播放“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視頻,該視頻素材為“八桂教學通”同步資源,內容豐富,畫面五光十色,能讓學生產生更感性的認識,使他們帶著疑問快樂地參與到實驗活動中。教師充分運用“八桂教學通”的技術手段集圖、文、聲、像多重刺激于一體,可更恰當、高效地引入實驗新知,為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打下基礎。
(三)應用“八桂教學通”強大的黑板、聚光燈、倒計時、虛擬實驗等功能與技術手段,克服傳統實驗教學的弊端
在傳統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因為板書、實驗操作、實物展示、電路圖展示等,要花較多的時間去寫和畫,所以不利于實現優質高效教學。應用“八桂教學通”強大的黑板、聚光燈、倒計時、虛擬實驗等功能與技術手段,可克服上述弊端,為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提供條件。比如在開展“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時,教師可應用“八桂教學通”的畫筆、聚光燈功能為學生同步設計電路圖,同時切換課件、黑板工具整合實驗知識,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實驗需要注意的細節,從而達到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的目的。
傳統的“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的演示效果較差,很難讓每個學生能觀察清楚電路的連接、電表的讀數等。而利用“八桂教學通”的放大功能則可以讓可見度小、難以觀察的實驗獲得優質的演示效果。比如演示“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實驗時,教師可以在“授課資源”中切換至相應的虛擬實驗工具頁面,與學生共同選擇所需要的實驗器材,同步開展實驗探究活動。教師在虛擬的實驗情境中,主要引導學生對照電路圖(可即時切換至黑板對照電路圖),沿著電流方向依次用電子導線連接各個電子元件。在演示電路變化過程(如圖3)時,教師可通過鼠標左鍵單擊移動動作演示滑動變阻器移動滑片的過程,這樣電壓表、電流表的指針會隨著滑動變阻器滑片的移動而擺動,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電表的讀數,并在虛擬實驗界面的數據表中填寫實驗數據。
在該節課兩個實驗的教學中,教師需向學生著重強調控制變量法,也可巧妙利用“八桂教學通”的工具進行標注、圈示等,來引起學生的注意。比如教師可應用“八桂教學通”平臺的畫筆工具圈示數據進行強調,以加深學生對易錯知識點的認識,并讓學生理解控制電壓不變的意義。
基于“八桂教學通”的技術手段開展虛擬實驗,使得電壓表、電流表的讀數更加科學準確,能有效避免傳統演示實驗教學因器材老化、讀數不穩定等外因造成的實驗誤差,有效提高了實驗的準確性。教師還可以把每個實驗活動的數據運用聚光燈工具導入黑板(如圖4),將模擬實驗的數據、現象實時記錄在黑板上,以便進行實驗總結、知識歸納。在演示實驗的基礎上,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實驗操作細節,通過虛擬實驗分析、總結、歸納,讓學生再使用實物器材進行實驗探究,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從而激發學生的操作欲望,提高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有效突破教學難點。
應用“八桂教學通”的多功能信息技術手段,還能有效輔助教師提點學生連接電路的注意事項,引導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各種電學儀器的使用方法,達到應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實驗操作規范性的目的。比如利用虛擬實驗工具連接電路時,可應用聚光燈(或畫筆)工具突出“開關應斷開”這一操作細節;可利用聚光燈、畫筆工具著重標記電流表串聯在電路,電壓表并聯在電路。在引導學生注意兩種電表“+”進“-”出的連接方法時,可應用聚光燈功能。根據電源電壓與大量程試觸法選擇合適的量程、滑動變阻器要“一上一下”接線、閉合開關前滑片需移到最大阻值處等操作細節,教師可結合“黑板”功能為學生進行講解。教師還能通過鼠標單擊動作選擇電子器材的參數,如選擇電阻或滑動變阻器的規格。應用“八桂教學通”平臺的虛擬實驗工具與授課資源、黑板、聚光燈等工具,實現了信息技術與物理實驗教學的深度融合,有效推進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革。
教師在教學巡視過程也可以有效應用“八桂教學通”的各種工具,如運用電子黑板指導學生分工合作;運用虛擬實驗工具糾正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出現的錯誤等。教師還可以運用手機版“八桂教學通”操控課件、切換授課資源或投屏展示學生的實驗過程與結果等,以便給予學生及時指導、總結,大大增強了物理教師運用數字化技術開展實驗教學的效果,體現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
教師應用“八桂教學通”開展“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教學,能幫助學生掌握電路的連接要求,學習電學實驗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引領學生結合情境觀察電路連接演示,使學生經歷物理知識的“再發現”過程,初步體會物理研究是建立在觀察和實驗基礎上的創造性活動,從而培養學生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升他們的物理核心素養。
三、教學反思
在“雙減”背景下,充分利用“八桂教學通”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能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八桂教學通”擁有豐富的實驗資源,可以為物理實驗教學提供強大的數字資源應用支持。“八桂教學通”可以幫助初中物理教師實現多樣化的實驗教學,讓學生在多元化的環境下有效學習。利用“八桂教學通”多樣化的教學工具、教學資源可實現初中物理實驗的信息化教學,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物理實驗學習要求,提高實驗探究的效果與質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現代化學習環境,真正打造優質、高效的初中物理實驗課堂。
[" "參" "考" "文" "獻" "]
[1]" 金建勇.4G通信環境下優化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研究[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8(6):47-48.
[2]" 楊貝.論多媒體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物理教學探討,2016(5):54-56,58.
[3]" 喻敏.網絡環境下初中學科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J].新作文:教研,2020(3):123-124.
[4]" 王坤健.多途徑教學環境下的初中物理探究實驗教學例談[J].文理導航(中旬),2017(9):67.
[5]" 鄧國亮,邸得志. 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的有效融合探討[J].學周刊,2021(8):93-94.
[6]" 羅壯.新課標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究性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2):107.
[7]" 莊網鳳.初中物理實驗與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整合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1):141-142.
[8]" 曾昭義.模擬軟件,讓學生物理實驗操作身臨其境[J].師道,2012(5):34-35.
[9]" 李超.淺析探究性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下),2014(9):47.
[10]" 夏孝祥.初中物理教學中發揮演示實驗的功能和作用[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6(12):86-87.
(責任編輯 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