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的:探究Robocare全程干預模式對機器人輔助閉合復位釘棒系統內固定術后患者心理狀態及功能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安慶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90例接受機器人輔助閉合復位釘棒系統內固定術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n=45,Robocare全程干預模式)與對照組(n=45,常規護理),并對比兩組患者心理狀態、功能障礙等指標。結果:干預后,觀察組SAS、SDS、ODI、VAS評分低于對照組,ADL、JOA、NSN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lt;0.05)。結論:Robocare全程干預模式對機器人輔助閉合復位釘棒系統內固定術后患者心理狀態及功能康復效果有顯著影響,可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狀態,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Robocare全程干預模式;機器人輔助手術;閉合復位內固定術;心理狀態;功能恢復
中圖分類號 R683 R4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7721(2024)05-0808-05
Effect of Robocare intervention mode on mental state and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after robot-assisted close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screw rod system
CHEN Yuanyuan, ZHU Weiwei
(Surgical Operating Room, Anq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Anqing 24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obocare intervention mode on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after robot-assisted close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screw rod system.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fracture who received robot-assisted close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screw-rod system in Anq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August 2020 to August 2023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5) and the control group (n=45, ).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Robocare intervention mod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dysfunction and other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SAS, SDS, ODI and VA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scores of ADL, JOA and NSN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 Conclusion: Robocare intervention mod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after robot-assisted close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screw rod system, which can improve patients’ self-care ability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raise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Robocare Intervention Mode; Robot-assisted Surgery; Close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Mental State; Functional Recovery
胸腰椎骨折是一種常見的脊柱損傷,臨床表現為背部疼痛、畸形、活動受限、感覺障礙、運動障礙等,嚴重的胸腰椎骨折會導致患者脊髓損傷,引起下肢癱瘓、尿失禁等嚴重后果[1-3]。
對于病情較嚴重,且已出現神經損傷的患者,需及時進行手術治療。機器人輔助閉合復位釘棒系統內固定術可通過手術機器人的精確操作,實現胸腰椎骨折的恢復和固定,臨床效果較好,但患者在術后需長期臥床休息且伴有疼痛,這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4-5]。因此,手術前后的有效干預對患者恢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6],常規的護理干預通常不能滿足患者需求,Robocare全程干預模式是一種基于手術機器人技術的全程護理干預模式,通過手術機器人的輔助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護理服務[7]。本研究旨在探討Robocare全程干預模式對機器人輔助閉合復位釘棒系統內固定術后患者心理狀態及功能康復效果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安慶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45,常規護理)與觀察組(n=45,Robocare全程干預模式)。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本研究已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審批號:AQYY-YXLL-KJXM-44)。納入標準:①自愿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者;②臨床資料完整者;
③依從性高,可配合本研究相關調查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臟器或部位損傷者;②存在認知、溝通障礙者;③患有嚴重精神類疾病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干預:①對
患者進行定期的生命體征監測,并對發生的異常情況及時處理。②根據患者的病情和康復需求,提供飲食指導,包括合理的飲食結構和營養攝入,以促進患者康復。③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和護理,包括對患者情緒的關注和疏導,幫助患者應對手術的壓力和恢復過程中的種種困難。④根據患者的康復需求,進行相應的康復訓練,包括肌力恢復、運動功能鍛煉等,促進患者的功能恢復。⑤在出院前給予患者和家屬詳細的出院健康教育,包括注意事項、康復指導、日常護理等,幫助患者快速恢復。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Robocare全程干預模式,并成立護理干預小組,通過對護理干預小組的相關培訓,確保醫護人員具備良好的護理操作技能。護理干預小組中的醫生負責制定診療方案和給予患者治療;護士負責執行醫囑和提供基礎護理;麻醉師負責調配藥物和監測用藥效果,具體實施步驟如下。①術前干預: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身體和心理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同時,通過PPT、視頻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手術相關知識、注意事項、手術步驟及風險等。此外,對患者進行術前宣教、術中支持及術后照護,并提醒患者及家屬做好配合。②術中干預:醫護人員應在麻醉前密切關注患者情緒和疼痛感受,若患者出現負性情緒或疼痛評分較高時,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并調整鎮痛方案。同時,采用機器人手術系統協助麻醉監護系統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指標,幫助醫生了解患者生理狀態。此外,與麻醉師和手術醫生共同完成患者體位擺放,并對其面頰部、肩部、髖部等受壓部位使用減壓貼,對其雙下肢使用凝膠墊等。③術后鎮痛管理: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個體差異,制定個性化的鎮痛方案。④術后康復指導和功能訓練:術后訪視時,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理解和掌握正確的訓練步驟和技巧,并告知患者及家屬加強功能訓練(肌力恢復、運動功能鍛煉等),幫助患者逐步恢復正常的胸腰椎功能。當發現患者在訓練中可能存在問題或動作不當時,應及時干預和調整,以確保訓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⑤定期隨訪和評估: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了解其康復進展和心理狀態,同時為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反饋和評估,幫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康復情況,并調整訓練計劃。
1.3 觀察指標
1.3.1 心理狀態 通過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估患者心理狀態[8],評分越高表示抑郁、焦慮越嚴重。
1.3.2 功能障礙指數 采用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9](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評估患者的生活障礙程度,總分50分,分數越高表示功能障礙越嚴重。
1.3.3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采用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評分[10],包括洗漱、穿衣、進食等10個項目評估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力,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活動能力越強。
1.3.4 疼痛情況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1]和日本骨科學會(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12]腰痛評定量表評估疼痛情況。VAS分數為0~10分,0表示無疼痛,10表示最劇烈的疼痛;JOA量表總分為29分,評分越低表示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礙越嚴重。
1.3.5 護理滿意度 采用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s,NSNS)[13]實施評估,該量表包括19個項目,總分為95分。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2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百分比)
[n(%)]表示,組間行 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行獨立樣本t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心理狀態 與干預前相比,干預后兩組SAS、SDS評分均顯著降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干預后的SAS、SDS評分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2.2 功能障礙指數 與干預前相比,干預后兩組ODI評分降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干預后的ODI評分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2.3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與干預前相比,干預后兩組ADL評分升高;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干預后的ADL評分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2.4 疼痛情況 與干預前相比,干預后兩組VAS評分降低,JOA評分升高;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干預后的VAS評分更低,JOA評分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5。
2.5 護理滿意度 與干預前相比,干預后兩組NSNS評分均顯著升高;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干預后的NSNS評分更高(Plt;0.05),見表6。
3 討論
脊柱是人體最主要的支撐結構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保護脊髓和神經根,確保身體的穩定性和支撐力[14-15]。相關資料顯示,胸腰椎骨折約占全身骨折損傷的5%~6%,約30%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經損傷[16-18]。目前,手術治療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神經功能修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縮短康復時間[19-21]。但胸腰椎骨折患者術后需臥床,這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22]。多項研究表明[23-25],積極的護理干預可改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負面情緒,減少其疼痛程度,促進功能康復。Robocare全程干預模式采用機器人技術全程輔助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術后康復,該模式包括監測生命體征和指導康復訓練等。手術機器人通過語音和影像與患者交流互動,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復指導[26-27]。
相關資料顯示,此類患者常面臨疼痛和生活質量下降等問題,這將導致患者心理壓力增加[28]。楊紅等人[29]通過對腰椎骨折患者進行積極護理干預,使患者負面情緒得到了改善。王文靜等人[30]研究表明,予以胸腰椎骨折患者良好的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疼痛情況。本研究顯示,干預后觀察組SAS、SDS、ODI、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ADL、JOA、NSN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表明該干預模式在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功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疼痛及提高護理滿意度方面具有積極影響。分析原因是:①Robocare全程干預模式通過手術機器人的參與和輔助,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護理服務。術前充分評估與宣教,術中密切關注患者身心狀況,術后進行鎮痛管理、康復指導及定期隨訪評估,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②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康復計劃,并記錄、指導、監督患者訓練,提升功能恢復水平,保障訓練效果與安全性。③通過評估患者疼痛狀況來制定干預計劃,并密切關注患者情況,采用手術機器人協助監測以調整鎮痛方案,從而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感受。④醫護人員采用手術機器人監測患者情況,同時通過心理支持、康復指導等措施進一步增強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Robocare全程干預模式能夠改善胸腰椎骨折患者術后的心理狀態,減輕患者疼痛,促進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量,并增加護理滿意度。
利益沖突聲明:本文不存在任何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陳園園負責設計論文框架、起草論文、修改并最后定稿;朱薇薇負責數據的收集、統計學分析及繪制圖表。
參考文獻
[1] 張翊, 王斌, 郭東哲, 等. 一期前后路聯合手術治療嚴重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損傷[J]. 臨床骨科雜志, 2021, 24(3): 305-308.
[2] He K, Head J, Mouchtouris N, et al. The implications of paraspinal muscle atrophy in low back pain, thoracolumbar pathology, and clinical outcomes after spine surger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Global Spine Journal, 2020, 10(5): 657-666.
[3] 趙玉峰, 彭海文. 胸腰椎骨折的分類和手術治療[J]. 創傷外科雜志, 2023, 25(7): 481-484.
[4] 王麗梅, 李嫚, 王志新, 等. 天璣Ⅱ骨科機器人輔助下腕舟骨骨折閉合復位內固定術的護理配合[J]. 護士進修雜志, 2022, 37(21): 2013-2015.
[5] 王婧懿, 姜鵬娟.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負面情緒現狀及對疼痛癥狀的影響[J]. 頸腰痛雜志, 2022, 43(4): 592-593.
[6] 胡宇. 腎結石鈥激光碎石術圍手術期護理措施及實施效果探析[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19(A02): 2168-2169.
[7] 榮智琨, 王惠子, 汪萍. Robocare護理模式在機器人輔助下胸腔鏡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21, 27(10): 19-21.
[8] 王靜, 陶峰琴, 諸葛恒艷. 護理干預模式對圍手術期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應用效果[J]. 東南國防醫藥, 2023, 25(3): 315-317.
[9] 趙永生, 李強, 王洋, 等. 微創腰椎斜前方椎間融合術治療退變性腰椎疾病的中早期療效和并發癥分析[J]. 中國骨傷, 2022, 35(2): 142-147.
[10] 陳義彤, 鄧永梅, 苗亞杰, 等. 基于時機理論導向的延續性護理對于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自我效能感及家庭照顧者照顧能力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4, 33(9): 1280-1284.
[11] 林凱路, 朱浩瑋, 黃小敬, 等. 肌間隙入路短節段椎弓根釘棒固定并經傷椎椎弓根植骨治療胸腰椎骨折[J]. 臨床骨科雜志, 2023, 26(4): 461-465.
[12] 姜超, 張永遠, 王曉暉, 等. 機器人輔助微創通道下經椎間孔椎間融合術治療單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J].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2, 43(5): 713-719.
[13] 潘紅, 許麗平, 許倩, 等. 多元化健康教育對胸腰椎骨折內固定患者心理狀態、康復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 中國醫藥導報, 2023, 20(22): 188-192.
[14] 任之強, 趙志強, 閻曉霞, 等.經皮脊柱內鏡手術治療高齡患者腰椎間盤突出癥39例及1年隨訪結果分析[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 2024, 32(9): 77-82.
[15] CHEN L, LI Y B. Efficacy of the magnetic stimulation of sacral nerve roots combined with Tui-na on neurogenic bladder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preliminary short-term results[J].European spine journal, 2023.DOI: 10.1007/s00586-023-07760-y.
[16] 李冠軍, 李曉東, 苗潔. 微創經皮椎弓根內固定術對胸腰椎骨折患者功能障礙指數、傷椎高度及疼痛程度的影響[J].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22, 22(22): 9524-9528.
[17] 許惠兵. 經椎旁肌間隙入路與經皮入路的椎弓根釘棒系統內固定術對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腰背功能恢復的影響分析[J]. 貴州醫藥, 2022, 46(10): 1575-1576.
[18] 劉學光, 孫振中, 張樹軍, 等. 脊柱全內鏡下椎管減壓經皮椎弓根螺釘固定治療單節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療效分析[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24, 34(2): 128-134.
[19] 俞陽, 胡豇, 唐六一, 等. 機器人輔助手術治療胸腰椎骨折[J]. 脊柱外科雜志, 2020, 18(4): 222-226.
[20] 胡家瑞, 宋明, 余來. 經皮微創與開放手術治療胸腰椎骨折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 臨床外科雜志, 2023, 31(9): 881-884.
[21] 程曉東, 魏小飛, 俞宇, 等. 經皮相鄰椎體單平面螺釘聯合傷椎萬向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療效觀察[J].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23, 38(1): 53-55.
[22] 任文濤, 方策, 高大柱, 等. 后路經傷椎內固定在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21, 20(10): 1083-1086.
[23] 謝玉, 王珍, 陸碧筠, 等.格林模式護理在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術后抗骨質疏松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創傷雜志, 2024, 40(5): 459-466.
[24] 葛海英, 張紅杏. 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胸腰椎骨折伴神經損傷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 貴州醫藥, 2023, 47(3): 463-464.
[25] 張喬鐳, 郝艷麗. 醫護協作模式對腰椎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心理狀態的影響研究[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2, 31(7): 998-1001.
[26] 龐園, 陳慧, 莊君龍. Robocare全程干預模式應用于機器人輔助下前列腺癌根治術中的效果[J]. 中國醫藥導報, 2020, 17(22): 156-159.
[27] 趙寶珠, 李振蘇, 高俊平, 等. Robocare護理模式在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全程護理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 2019, 33(14): 2510-2513.
[28] 孟磊, 張貫林, 李東風, 等. “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下經皮椎弓根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療效觀察[J].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22, 37(7): 705-708.
[29] 楊紅, 朱姍姍. 綜合護理干預對胸腰椎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腹脹的影響研究[J]. 頸腰痛雜志, 2021, 42(4): 576-578.
[30] 王文靜, 段文超, 趙樹偉, 等.精準護理在骨科手術機器人治療胸腰椎骨折圍手術期中的療效分析[J]. 頸腰痛雜志, 2020, 41(6): 760-761.
編輯:魏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