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邏輯、原則與標準*

2024-01-01 00:00:00蔣慧孫有略
廣西民族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扎實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能夠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力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能夠與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多維聯結,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條件和基本動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應堅持抽象確認與具體承接原則,這是遵循政策轉化法律客觀規律、促進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必然要求。為避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的泛化,應該在政治強度判斷標準下,構建入法的正面清單與負面清單,從而確保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的規范化。

【關鍵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法治化;清單模式

【中圖分類號】D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54X(2024)04-0001-0009

【作"者】蔣慧,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廣西民族大學民族法與區域治理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孫有略,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廣西民族大學民族法與區域治理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助理研究員。廣西南寧,530006。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1]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堅持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既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目標,也是其必由路徑。因此,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需要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力量,增強各民族“五個認同”,扎實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當前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研究,主要圍繞理論邏輯與實踐進路兩個維度進行。在理論層面,有學者從歷史視角梳理,指出中華民族無論是自在階段還是自覺階段,始終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實體[2],論證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整體性;有學者從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基本內涵指出中華民族在形成的過程中具有突出的構建性[3],契合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精神;有學者從中國共產黨構建的各民族平等團結的政治話語體系出發,探討政治話語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邏輯關聯[4]。在實踐層面,有學者從領土空間建設的視角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構,認為可以從共同文化家園與共同身份、組織化提升等機制推進[5];有學者認為應該發揮公共政策的引導作用,促進民族政策向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方向調整[6];還有學者認為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及其均等化,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強化“五個認同”具有重要支撐意義[7]。綜合來看,既有研究在推動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民族建設話語體系上,無論是從深度還是廣度上看均具有重要價值。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亟待多學科共創理論話語體系,尤其是從法學的視角進行研究,其入法的判斷原則與具體標準需要進一步厘清。基于此,本文擬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的邏輯出發,進而探討其入法的原則與標準。

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的邏輯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即以制定法的形式將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納入到我國法律法規體系中,這既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發展的深刻實踐,[8]因而需要在此基礎上把握其內在邏輯。

民族理論政策研究

(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能夠與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多維聯結

首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可以作為推動力量的外在聯結。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作為法治手段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將這一理想目標合法化的現實手段。現代化只有與法治相結合,才能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9]中國式現代化所包含的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內核,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其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及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根本要求,涉及到生存權、財產權等基本權利,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同樣需要通過法律的形式予以合法化。并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種政策目標,法治手段是將其規范化、法律化的最佳制度路徑。政策文件的規定也只有納入到具體的法律淵源,作為一種實在的規范體系,才能成為行政執法和司法適用的依據。如果某項公共政策能夠穩定、可固化為社會成員所普遍接受的事項,則符合政策向法律轉化的實體要件。博登海默甚至認為公共政策就是法律政策,并反映了社會對于何謂社會之善的普遍觀點。[10]487~488就目前來看,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聯系緊密的政策已經實現了從中央到地方的立法覆蓋過程,例如法律中對相關表述的修改、各省所頒布的民族團結進步條例(包含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條例),并與相關規范性文件形成內容完整的制度框架,進一步增進各族群眾的“五個認同”、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目標的實現。因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一種目標與路徑相結合的政策實踐,嵌入到法治的運行機制中時,不僅能最大程度地實現立法、執法、司法與守法的全鏈條貫通,還能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推動力量。

其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可以作為制度資源的內在聯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作為一種法治手段,其與中國式現代化不僅僅只是“手段—目的”式的外在關系,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嵌入到“中國式現代化”的解釋框架中同樣可以揭示其作為制度資源的內在聯結。因為法治與人類文明進程相伴而生,甚至有學者指出人類文明史就是法治文明的發展史,[11]尤其是中華法治文明所具有的現代性、民族性、包容性等特征,儼然成為社會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為一種公共產品,法治所具有的“資源”屬性可以在制度層面進行創造和分配。法治發展是以人民意志為源泉、以人民幸福為歸宿的,并最終實現整個社會共同體的共享。比如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等,從宏觀與微觀層面明確了法治在社會治理中所應該發揮的作用,表明法治不僅在國家層面作為主要的治理方式,也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一樣其成果可以為普通民眾所共享。因此,中國式現代化框架下所追求的發展與共享,也必然包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中對美好生活追求的權利和全體人民對權利的共享。

最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還可以作為系統構成的有機聯結。中國式現代化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一樣屬于系統性工程,二者之間存在著彼此關聯的關系,同時隸屬于整個社會系統。如果說中國式現代化扮演的是社會系統的法理基因角色,那么作為法治手段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則可以成為中國式現代化法理基因的具體表達者、價值傳導者和權利生產者。在新征程背景下,由于整個社會系統將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一種合法性根基,那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入法過程中就必然需要讀取中國式現代化的基因,并作為一種外在聯結貫穿于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諸多環節,從而彰顯出中國式現代化的底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實際上也是國家治理體系的一部分,會以特有的方式貫穿于政治經濟文化等其他社會子系統中,并在這過程中傳導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等價值理念,打上了鮮明“中國特色”的烙印,展開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具體圖景。并且,中國式現代化的具體落腳點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并統一于法治系統中所給養的權利,即中國式現代化不是簡單地將這一表述寫進具體的法律條文,而是通過法治系統與其他社會系統聯動,進而生產出全體人民所享有的權利。由此看來,中國式現代化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所承載的法治之間已經超越了機械式的物理聯結,形成一種互嵌式的系統有機聯結。

(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條件和基本動力

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之間具有強烈的相互促成的邏輯關聯。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世界性、主動性、全面性和協調性。[12]中國式現代化是世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僅要求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水平,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城鎮化率等多項衡量指標上占據優勢,還致力于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在物質上、精神上、身心上與能力上得到極大滿足和全面的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多年探索并基于14億多人口國情的主動選擇,涵蓋了“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在受眾面上是屬于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表現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人與自然等多方面的協調發展,有效克服了西方物質主義膨脹的弊端、人與自然關系對立的發展模式。中國式現代化的優勢在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并具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優勢、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等多方面,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最具代表性形態。

從過程來看,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與中國式現代化相伴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條件和基本動力。現代化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是涉及多方面的、漸進式的過程。從政黨締造國家的中國現代國家建構邏輯來講,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就開始謀求著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并在執政黨地位的確立后逐步探索國家的現代化。而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既是凝聚各民族合力的過程,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的過程。匯聚各族人民團結進步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僅奠定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基礎,其法律化表達也為各民族探索現代化道路提供了規范依據,只有各族人民一致贊同、大力支持并廣泛參與的中國式現代化,才能夠在不斷變幻的國內國際形勢中完成新征程的目標任務。

從結果來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式現代化前后相繼的兩個結果,[13]這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的最終目標具有內在的一致性。黨的二十大報告詮釋了在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中,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極端重要性,擘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質上也是基于國家層面、民族層面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以此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14]而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過程,也是推進國家治理法治化的過程。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體力量,各族群眾的心理認同與行動認可所發揮的民族凝聚之能和融合之力,當然也需要法治化手段予以保障,夯實民族事務治理的法治基礎。因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過法律化表達不斷融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中,能夠更好地匯聚各民族磅礴的向心力,并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的原則遵守

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存在著立法論與解釋論兩種觀點,前者主張在憲法、法律法規和各省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條例中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內容[15],以此提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話語體系;后者則認為可以基于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對現有憲法的語言條款進行解釋,深刻理解憲法語言條款的雙重結構[16],抑或是超出詞語直接關聯的原則,從整個體系和框架對憲法正文中的民族團結制度進行解釋[17]。本文認為,無論是基于立法論還是解釋論的路徑均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能單純采取某一種路徑卻經不起推敲。全面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看似符合法治的一般趨勢,也確實有助于強化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但不符合當下立法的實際;而單純通過解釋憲法的方式實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也確實能夠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提供根本的價值遵循、原則約束和規則保障,但是在具體的操作中卻面臨過于抽象的嫌疑。據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應該與中國法治建設實際相契合,并合理安排相關法律條款的規定。本文認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首先應該堅持“抽象確認與具體承接原則”,在根本大法和一些原則性條款上可以通過抽象確認的方式進行,即不直接規定具體的內容,主要采取對條文解釋的方式進行確認;在一般的法律法規條款上則可以通過具體承接的方式進行,即直接規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容,或者在相應條款中設置適用范圍、工作機制、權利義務關系等內容,主要理由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遵循政策轉化法律客觀規律的必然

在馬克思主義看來,立法是一項專門性活動,不僅需要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更需要遵循客觀規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在整個國家治理規范體系中具有較為濃厚的政策色彩,通過抽象確認與具體承接的方式進入國家法律是遵循立法規律的必然結果。現代國家和社會的治理首先表現為規范體系的治理,[18]在當代中國社會的規范類型中,黨的政策與法律規范、黨內法規、社會規范等均在不同的場域發揮著功能和作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黨的政策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問題具體實際相結合,是維護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法政策學認為法律與政策并非二元對立而是相互融通的,政策向法律轉化的過程也是法律保障政策目標實現的過程,尤其需要注意政策目標通過法律表達時能夠經受其合法性的拷問。[19]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其政策體系的調整范圍不應局限于黨內,應關乎黨和國家的事務,亦可以通過國家行為的轉化來實施,而政策的法律化需要考慮動因、進路等現實要素。

從其動因來看,黨的政策法律化在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整體利益的同時,也立足于區域問題和區域發展的實際需求實現各民族的具體利益。整體利益與具體利益的劃分也表明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過程中需要有抽象的條款與具體的條款。歷史也充分證明,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發生發展的規律。各民族之間囿于區域間的自然稟賦差異、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一,呈現出的具體利益也會有所差異。一方面,為增進中華民族共同性就需要立足全局視域的整體性立場,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去強化各族群眾的“五個認同”和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另一方面,尊重和包容差異性也就意味著需要立足各民族在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方面的豐富特性現實,在不削弱、不危害共同性為前提的基礎上對各民族特色的內容進行保護和傳承。

從其進路來看,根據德沃金(Ronald Myles Dworkin)對法的模式所進行“規則—原則—政策模式”劃分標準,黨的政策法律化條款同樣可以分為規則性條款、原則性條款和政策性條款。而不同的法律條款劃分則要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時需要呈現出不同的形態。規則性條款可以通過設置具體的權利義務關系實現,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第十六條中規定對未成年人開展家庭教育時,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家國情懷”為指引。原則性條款和政策性條款可以通過抽象確認的方式實現,二者之間的區別在于前者會規定一個必須實現的目標,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國界法》第十一條所提出的“增強公民的國家觀念和國土安全意識,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而后者更傾向于決定尊重或維護了某些個人或集體的權利。

(二)促進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必然

制度是關涉到執政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問題。[20]我國的制度體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治理國家的治理體制、治理機制和治理道路上,最終目標是依據制度體系和法治體系推進國家有效治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世界提供更多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需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的重要依據。國家制度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內在的統一性,并根植與法治的治理實踐中。作為社會意識的范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能夠團結和凝聚各族群眾的力量與智慧,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勁動力,這也是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是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前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其內在的思想底蘊通過法律轉換能夠最大程度賦能現代文明國家建設,而不同的價值內容則需要法律表達方式的多樣化。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制度的治理效能轉化需要超越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而以馬克思主義祖國觀、民族觀審視國家、民族的本質內涵和發展向度,闡發中華民族從“多元”走向“一體”的發展根脈,也需要一個更高水平的思想共融與現實對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堅持抽象確認與具體承接原則,不僅為各族人民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提供理性認知和情感認同,還能不斷增強黨的政策體系法治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建設,形成“軟治理+硬治理”的長效機制,促進制度效能轉化。

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把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的關鍵。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效社會實踐形式,尤其需要用法治手段予以保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以經濟性互動為基礎的民族全面交往、以主體間性溝通為原則的民族雙向交流、以共同性增進為導向的民族有序交融,[21]這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構建是普遍性與特殊性、歷時性與共時性、個體性與集體性的統一。從歷史的維度看,中國歷史上的和親、貢賜、互市、移民、屯墾等形式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豐富了中華民族的內涵、形塑中華民族發展的多元一體格局,最終形成了同呼吸共命運的共同體。從現實的維度看,以各族居民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為取向的各民族互嵌社區建設,深化了各族居民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族居民共建共享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現實寫照,并最終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性單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堅持抽象確認與具體承接原則,回歸了公民權利為本位的國家治理邏輯,不僅能夠鞏固著現代中國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特性,也能夠進一步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三)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必然

新時代“中國之治”彰顯了磅礴的實踐偉力,表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是立足于國情和歷史文化傳統,并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有機組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對法治“政治性”的強調和對“規范性”的追求,是其作為馬克思主義法治觀延續和繼承的重要表現,[22]馬克思主義法治觀和中國現代國家建設的歷史情境分別奠定了這一道路的理論原點和實踐形態。從革命、建政時期的政權建設與非常態治理,到依法治國時期的法治價值論的回歸,深刻地表明在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框架下,法治已經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國家現代化的內在要素,并最終實現了社會主義的“政治性”和現代國家治理的“規范性”相統一。也由此,中國形成了區別于西方的政黨推動法治進步、保障法治實施、引領法治方向新道路,并通過不同層級的立法予以表達,而在此之下黨的政策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也必然遵循這一實踐邏輯。

根據法律規范的功能分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但要依靠具體的法律法規條文進行調整,也需要憲法和法律的相關原則性條款進行抽象確認。而這種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予以不同方式入法的路徑,不僅實現黨的政策法治化、規范化及制度化,也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實踐。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七十三條中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職權,……(九)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至于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如何行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職權,法律中并不做具體的規定,而是交由其他的規范性文件進行調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中就明確,要強化社區的安民服務功能,“推進建設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加強社區服務教育培訓,“加強對社區工作者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培訓,不斷促進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如何在具體工作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指明了方向。因此,為了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中央到地方多維度的法規體系,不同層級的法律規范也通過抽象確認、具體承接的方式實現了立法上的貫通,也更加契合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邏輯。

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的標準實施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但也并不意味著所有的法律規范都需要予以明確。諸如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個人獨資企業法、著作權法等私法,刑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制法等公法不需要寫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內容。為有效厘清政策與法律之間的界限,避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的泛化,有必要構建一個判斷標準用以明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的具體范圍。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作出的重要原創性論斷,能夠為中華民族團結進步、交往交流、共同繁榮匯聚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作為我國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并作為國家治理系統中的核心,主要通過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等多種方式發揮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政策重要組成部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經法定程序向國家法律的轉化過程,本質上就是黨的執政方略接受人民檢驗的過程,[23]但并不意味著黨的政策需要向所有的法律進行轉化,而是根據政策自身的特點向關聯性更強的法律進行轉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多的是體現在政治層面,其入法的標準也應該局限于政治性較強的公法領域,也由此形成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的標準,即政治強度判斷標準。

根據政治強度判斷標準,實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一般情況下需要考慮兩個條件。一是公法領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多涉及到黨的政策在國家機構中的執行問題,因此,無論是通過抽象確認還是具體承接的方式,在國家法律中規定其相關內容時也應結合公權力的配置和運行特點,確保黨的政策能夠自上而下有效貫徹。例如,在國家立法活動中,“統一而又分層次的立法體制”與現代國家的多層級治理邏輯相適應,要實現不同層級立法功能特定化和運作的自主性,必然需要對立法的權限配置和運行特點進行適當回應。因此,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是典型的公法,在原則條款中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確認,用以統籌、指導相關立法工作,符合新時代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的要求。相應的在“私法”調整領域,更多的是關聯到平等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不直接涉及黨的政策具體執行問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所涉事項相對有限,也就不宜做出太多規定,避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的泛化。二是涉民族事項。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中國式現代化在理論根基、行動主體和根本目標上具有內在的協同邏輯,[24]是關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安定及長治久安的議題。因此,基于中國式現代化在國家發展建設中的中心戰略定位考慮,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也需要重點考慮是否關涉民族事項,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制法等雖然屬于公法,但是其更多的是涉及國家行政事務管理事項,也不宜在法律中增加專門的條款。

綜上,以政治強度判斷標準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的主要衡量指標時,因“公法”與“民族事項”兩個條件具有較大的裁量空間,可以通過構建清單模式,主要包括入法的正面清單與入法的負面清單,并在該標準的指引下對相關法律予以列明。而相對具體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清單,能夠將政治強度判斷標準更為直觀地展示,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的規范化。

(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的正面清單

所謂入法的正面清單是指通過抽象確認或者具體承接的方式規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內容的具體法律,從政治強度判斷標準來看,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法律類型。

第一,國家根本大法。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能夠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根本法治保障。尤其是憲法中包含的大一統國家觀所表現出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價值體系,不僅孕育了中華文明獨有的和合文化,[25]還構成現行憲法的底層邏輯。在憲法中以抽象方式確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容,符合“中華民族”入憲的意涵,不僅明確了法治對民族事務治理的引領、保障作用,還能有效回應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所強調“要用法律來保障民族團結”之內容。從2018年憲法修正案的具體內容來看,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寫入憲法文本,涉及到國家根本任務的調整,既是對中華民族普遍主義秩序文明的整體表達,也為中國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治發展提供了憲法上的依據和保障。就解釋層面而言,憲法序言中的“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民族復合體概念,強調的是由不同民族相互結合從而形成的具有共生關系的民族集合體,[26]其憲法地位可以定性為“國家民族”。因此,將“中華民族共同體”作為“中華民族”的下位概念考慮時,于憲法上有堅實的規范基礎,也就能理所應當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進一步豐富憲法第五十二條所規定的民族團結內容。由此,回到具體條文的語義邏輯來看時,憲法第五十二條所規定的民族團結義務能夠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涵蓋在內,二者共同指向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目標,并可以推導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應該是一種積極作為的義務。而從我國憲法修改的實際來看,對憲法條款的解釋不失為一種理想的方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可以通過這種抽象確認的方式,為各民族的民族認同提供根本法的指引。

第二,憲法相關法。一般指直接保障憲法實施和國家政權運作等方面的法律規范的總和,主要包括國家機構和基本工作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權利以及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國家安全等方面內容的法律。憲法相關法主要是為了進一步細化、落實憲法精神,圍繞憲法相關原則、規則的內容而展開。如前所述,通過對憲法解釋能夠明確“中華民族共同體”可以作為“中華民族”的下位概念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國家根本任務中的一部分也應該在憲法相關法中具體展開。就目前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在原則條款中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了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在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職責中增加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國界法》增加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陸地國界國家宣傳教育之目標,雖然只占到49部憲法相關法中的3部,但也足以表明中華民族共同體已經實現了從政治話語向法律術語的轉化。下一步,民族區域自治法、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法律修改時可以考慮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容做出規定,至于是采取抽象確認抑或是具體承接的方式則可以交由立法技術解決。

第三,政治性較強的法律。政治性較強的法律主要指涉及到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政策的實施,并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著較強的關聯的四類法律法規。一是民族團結進步類法規。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對于維護國家統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意義,各省的民族團結進步條例(包含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條例)立法中除了立法目的、基本原則條款外,還在工作職責、社會責任以及宣傳教育等方面加以規定,結合自身特色做到了尊重差異性的基礎上增進共同性。二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自治條例集中體現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憲法賦予的權力,結合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將其規定在調整本自治地方事務的綜合性規范性文件中,能夠凝聚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合力。根據筆者統計,截止到2023年共有57部自治條例規定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容,其中自治州的自治條例16部,自治縣的自治條例41部。三是民族文化傳承領域的法規及條例。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是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依托。[27]因此,涉及到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的法規中明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相關內容就很有必要,如《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防城港市京族文化保護條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及單行條例,就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明確為立法目的、堅持的基本原則等內容。四是教育領域的法律法規。從教育的視角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落腳點聚焦于人的價值塑造,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是培育心懷“國之大者”的“大我”發展需要,因此,需要在教育領域的法律法規中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容。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第十六條就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并強化對未成年人家國情懷的培養;《內蒙古自治區家庭教育促進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要“引導未成年人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促進中華文化認同和文化傳承”,并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這一措施的最終目標。

(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的負面清單

為進一步厘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的范圍,還應該從反向構建入法的負面清單,排除一些不需要規定此內容的立法事項,避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的泛化。按照政治強度的判斷標準,梳理現行的法律法規可以發現,以下兩種情形可以納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的負面清單。

第一,憲法相關法的例外情況。如前所述,將政治強度判斷標準作為主要衡量指標時,有關權力組織與運行、公民權利等方面的法律不宜規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容。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法院組織法、檢察院組織法等法律直接涉及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舉行、議案的提出和審議等事項,以及法院和檢察院的設置、組織和職權等內容,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也符合“公法”與“民族事項”兩個條件,但是不會直接涉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問題,也不宜通過抽象確認或具體承接的方式予以規定。而有關公民權利方面的法律,主要是為了更好地保障憲法賦予的公民的基本權利,也不會直接涉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問題,諸如國籍法、集會游行示威法、國家賠償法等法律也不宜規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容。

第二,涉及國家管理的事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作出的重大原創性論斷,為推進新時代中華民族建設提供了政治方向和理論指導,而對于具體的國家管理事項,也不適宜在立法中直接介入。因此,在以下三種類型的法律中應該慎重考慮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入法情形:一是刑事法領域,包括刑法、反有組織犯罪法、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等;二是行政法領域,包括行政復議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等;三是程序法領域,包括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

四、結"語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是將黨的方針、政策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的重要舉措,也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中國民族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應契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實踐邏輯,通過抽象確認與具體承接的原則、政治強度判斷標準可以更好地厘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的范圍,也更有利于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在新時代新征程中,中國式現代化書寫了社會主義文明形態的中國版本,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與中國式現代化協調推進的重大戰略部署,更應該在社會發展和變遷中發揮力量,在法治框架下為人類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26(01).

[2]王延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J].民族研究,2018(1).

[3]周平.再論中華民族建設[J].思想戰線,2016(1).

[4]雷振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平等團結政治話語與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J].廣西民族研究,2023(5).

[5]常士訚.當代中華民族共同體建構:領土空間建設視角[J].政治學研究,2021(2).

[6]王平.反思與檢討:“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規范化的若干基本問題[J].思想戰線,2017(3).

[7]彭建軍,汪化睿.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內在邏輯:以醫療衛生為例[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4(3).

[8]蔣慧,孫有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法:理論闡釋、規范考察與制度完善[J].廣西民族研究,2021(3).

[9]李濤.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生發邏輯、實踐特征及成功經驗[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

[10][美]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與法律方法[M].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

[11]李林.現代化中華法治文明及其世界意義[J].中國社會科學,2022(12).

[12]張占斌,王學凱.中國式現代化:特征、優勢、難點及對策[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6).

[13]陳金龍.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聯系[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22(6).

[14]郝亞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淡化族際差異抑或強化族際紐帶?[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3).

[15]祖力亞提·司馬義,高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法治進路[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3(1).

[16]王建學.論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語言基礎:對現行《憲法》語言條款的再闡釋[J].法學論壇,2022(6).

[17]邵六益.憲法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現行憲法民族團結條款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3(1).

[18]劉作翔.當代中國的規范體系:理論與制度結構[J].中國社會科學,2019(7).

[19]王東,汪磊.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制度中政策與法律的互動與融合:基于法政策學視角的分析[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6).

[20]宋才發.制度優勢是“中國之治”的根本優勢[J].廣西社會科學,2020(2).

[21]高永久,楊龍文.馬克思主義交往理論視域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概念內涵與邏輯依循[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

[22]汪仲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內在規律與實踐路徑[J].政治學研究,2022(4).

[23]周祖成,萬方亮.黨的政策與國家法律70年關系的發展歷程[J].現代法學,2019(6).

[24]郝亞明,秦玉瑩.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協同推進邏輯[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3(2).

[25]王旭.大一統國家觀的中國憲法學原理[J].法制與社會發展,2022(6).

[26]熊文釗,王楚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憲法規范構成:以2018年憲法修正案文本為中心[J].法學論壇,2022(6).

[27]陳學軍,陳建樾.中華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發展與互鑒:以習近平文化建設重要論述為視角[J].貴州民族研究,2022(2).

INCORPORATING THE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NTO LAW:LOGIC,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Jiang Hui,Sun Youlue

Abstract: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s the main line of the Partys ethnic work in the new era,which is also the main line of all work in ethnic regions.Solid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an gather tremendous strength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Incorporating the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nto law can achieve multi-dimensional connection with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condition and basic driving force for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Incorporating the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nto law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abstract confirmation and concrete acceptance,which is indispensable for following the objective law of policy transformed into law,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into governance effectiveness,and being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t rule of law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n order to avoid the generalization of incorporating the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nto law,a positive list and a negative list of laws should be constructed under the standard of political intensity judgment,so as to ensur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incorporating the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nto law.

Keywords:forge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rule of law;list model

〔責任編輯:奉"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色老头综合网|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日本成人一区| 国产嫖妓91东北老熟女久久一| 9999在线视频| 99精品免费在线|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另类综合视频| 久久91精品牛牛| www.91在线播放|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日韩第一页在线| 国产黑丝一区|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2午夜福利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综合亚洲网| 免费看美女毛片| 99热最新网址|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伊人色在线视频| 午夜视频免费一区二区在线看| 亚洲人免费视频| 日韩资源站|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资源| 九九热视频精品在线|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 免费高清毛片|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亚洲视频欧美不卡|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2020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色天堂无毒不卡|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欧美在线免费|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日韩二区三区无| 人妻21p大胆| 欧美一级夜夜爽www| 色综合久久88| 国产区网址| 永久天堂网Av|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日韩在线网址| 秋霞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第一页|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国产日本一线在线观看免费|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自拍| 日韩一级毛一欧美一国产| 欧美天堂久久| 欧美色亚洲| 国产AV毛片|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精品99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放|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