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推廣是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重點工作和重要職能之一。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數字化時代來臨,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工作迎來了全新的挑戰與機遇。在數字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應結合現代高職院校學生的閱讀需求和行為特點,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陣地作用,通過多樣化手段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多角度創新閱讀推廣方式、多層次加強數字化服務等,克服數字技術應用在閱讀推廣服務上的局限性,滿足高職院校學生的多元化閱讀需求,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文化內涵和閱讀素養。
關鍵詞: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4)18-0074-04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特別是現代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數字時代已經悄然來臨。2022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部署文化數字化戰略,統籌推進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高職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重要陣地,其圖書館在推廣閱讀文化、提高學生閱讀素養方面肩負著重要使命。數字時代的到來,使得學生的閱讀工具、閱讀習慣、閱讀方式均發生了深刻變化,給作為傳統文化傳承陣地的高職院校圖書館帶來了全新的挑戰與機遇。在這一背景下,創新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服務,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滿足他們對知識的渴求,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能夠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推動校園文化層次的縱深發展。
一、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現狀分析
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是面向讀者推薦館藏資源的一種有效的、重要的服務方式,如何在新形勢下充分發揮數字化優勢,推廣閱讀,是當前高職院校圖書館工作面臨的一大難題[1]。受長期以來的傳統閱讀模式影響,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一直在形式和內容上都較為簡單和固定。這些活動通常是由圖書館或圖書館聯合學校相關部門共同組織,旨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閱讀,提高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形式上,傳統的閱讀推廣服務通常采取線下聚集的方式,如舉辦讀書分享會、讀書俱樂部活動、與閱讀有關的征文比賽等,其目的在于搭建閱讀交流平臺。如陜西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2021年、2022年曾連續兩年開展了中華優秀古典詩文大賽、成語大賽、黨史知識競賽等活動[2]。
在內容方面,傳統的閱讀推廣服務往往以文學經典為主要推薦書目,同時涵蓋歷史、哲學、藝術等多個領域。組織者會根據不同的主題或節日(如“世界讀書日”“文化節”等)推薦相應的書籍,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閱讀。此外,還會舉辦一些特色活動,如經典誦讀、詩歌朗誦、與出版社合作舉辦新書發布會等,引導學生通過朗誦感受文字的力量,提升文學素養,或是讓學生在新書發布會與作者面對面交流,從而感受文化氛圍,提高閱讀興趣。
二、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存在的問題與難點
在筆者自身工作體會中,高職院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服務方面存在著一些痛點。
第一,推廣服務形式較為簡單、缺乏新意。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服務大多局限于傳統的書籍展覽和讀書分享會,缺乏新穎性和吸引力,難以引起學生的廣泛關注和參與。因此,如何創新推廣形式,設計出更具創意和趣味性的活動,成為圖書館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二,學生參與度低。由于活動形式較為單一、吸引力不強、宣傳渠道較窄,導致參與者有限,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服務實際效果大多不盡如人意。為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圖書館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與興趣,設計出更符合他們口味的推廣服務,并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學生積極參與。
第三,活動內容設計難度大。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其興趣點差異較大,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服務如何設計出能吸引人的內容,抓住學生的眼球,是一個大考驗。當前,部分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服務形式大于內容,主題分散,缺乏連貫性和內涵性,沒有長期、系統的整體規劃,忽略了讀者群體差異性需求和人才培養定位,導致大學生對“閱讀文化”的理解浮于表面,閱讀廣度、深度不夠,活動品質大打折扣,致使活動難以充分體現閱讀文化的內涵,閱讀推廣效果不佳[3]。
第四,閱讀環境不佳。一個舒適的閱讀環境,往往對大學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然而,部分高職院校圖書館在閱讀環境建設上存在不足,如座位不多、設施陳舊、氛圍不濃、硬件條件較差等,這些問題極大地降低了學生進入圖書館進行閱讀的興趣??偟膩碚f,對閱讀環境建設的投入并不是一個可以節省的環節,提升閱讀環境體驗同樣至關重要。
第五,宣傳渠道不寬。目前,不少高職院校的圖書館宣傳還在主要依賴校內通知和張貼宣傳海報,這種方式往往效果有限。為增強宣傳效果,圖書館需要積極利用新媒體等多元化宣傳渠道,提高活動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服務方面需要克服多方面的難點和挑戰。通過創新推廣形式、提升參與度、優化內容設計、改善閱讀環境以及拓展宣傳渠道等措施,圖書館可以更有效地推廣閱讀文化,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素養。
三、現階段高職院校學生的閱讀需求與行為特點
要做好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服務,必須深刻分析高職院校學生的閱讀需求和行為特點,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目標精準。
首先,在閱讀需求角度上,多元化趨勢明顯。高職院校學生的閱讀需求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學業需求。學生為了完成學業和考試,需要對大量文獻、教輔材料、學術資料進行閱讀。這些閱讀活動主要圍繞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提升,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二是就業需求。為了增強就業競爭力,學生還會關注與自身學習專業、職業規劃和行業發展相關的閱讀內容。其中就包括了職業技能學習、對本專業的行業動態了解、實習就業信息獲取等。三是興趣與自我提升需求。除學業和職業需求外,學生還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人發展需求進行閱讀。這類閱讀可能涉及文學、藝術、歷史、哲學等多個領域,旨在豐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和提升個人素養。
其次,在閱讀行為特點角度上,高職院校學生閱讀行為特點較為鮮明。一是閱讀方式數字化。隨著信息和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讀者習慣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進行閱讀和學習。這種數字化閱讀方式具有便捷、高效和互動性強等特點,符合當代大學生的閱讀習慣。二是閱讀時間碎片化。由于學業壓力和生活節奏的影響,學生很難長時間連續閱讀。因此,他們更傾向于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碎片化閱讀,如課間休息、等車或睡前等短暫時間。三是閱讀內容多元化與個性化。高職院校的學生有不同的專業背景和文化背景,他們的閱讀需求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同時,由于個人興趣和愛好的不同,學生的閱讀內容也具有較強的個性化色彩。
還有一些問題不能忽視。如部分學生閱讀偏重于娛樂性,缺乏明確目標,導致效果不佳;部分學生過度依賴網絡搜索和社交媒體獲取信息,而忽視了深度閱讀和思考的重要性?;诖?,筆者認為,為更好地滿足高職院校學生的閱讀需求并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需要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優化閱讀資源、加強閱讀指導等工作,同時,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閱讀需求變化,為他們提供更具針對性和個性化的服務。
四、數字時代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
在數字化環境背景下做好閱讀推廣服務,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圖書館陣地作用,筆者認為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入手。
(一)多樣化手段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激發高職學生的閱讀興趣是一個多層次、綜合性的任務,我們可以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閱讀資源、環境氛圍等多個方面入手,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
首先,優化教學內容和方式。教師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增加與實際生活、專業發展和興趣愛好緊密相關的閱讀材料。同時,采取多樣化教學的手段,例如在教學中設計開展課堂演講、角色扮演、分組討論等,增加互動性。此外,情景帶入、故事講述等有趣的內容,也能有效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閱讀活動。
其次,豐富閱讀資源。高職院校可以積極引進和更新閱讀資源,包括紙質書籍、電子書籍、報紙雜志等,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閱讀需求;可以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學生分享閱讀體驗、讀書心得,形成良好的互動氛圍;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優勢,強化移動閱讀和數字化閱讀,為讀者提供更加便捷的閱讀服務。
再次,建立獎勵機制和系統評價體系。高職院校可以在學校層面上設立閱讀獎勵,對積極參與、閱讀成果優越的學生給予表彰和獎勵,同步形成對閱讀成果的評價體系,將其納入對圖書館的整體目標考核制度之中。
最后,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宣傳欄、校園廣播、官方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多渠道宣傳閱讀的重要性和好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念。同時,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如文學講座、詩歌朗誦、話劇表演等,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和樂趣。例如廣西師范大學圖書館推出的“獨秀共讀”多維閱讀推廣模式,由“校長薦書領讀—獨秀閱讀打卡—紅色經典誦讀—名師導讀薦書—書評心得共賞—讀行紅色桂林”系列活動構成,環環相扣,層層深入,讓學生進一步拓寬閱讀的視野,提高閱讀層次與思想境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獲得人格和品格的全面發展。
激發高職學生的閱讀興趣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通過優化教學內容和方式、豐富閱讀資源和形式、建立激勵機制和評價體系以及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我們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為他們的個人發展和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多角度創新閱讀推廣方式
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不斷探索和創新推廣手段,嘗試結合現代科技手段與高職學生的特點,通過設計一系列富有創意和吸引力的推廣服務,如利用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渠道進行線上推廣,開展線上閱讀打卡、讀書分享會等,吸引更多年輕讀者的關注和參與。
首先,借助互聯網的強大傳播力和社交媒體的廣泛覆蓋性,高職院校圖書館可以開展線上閱讀推廣服務。例如,創建校園閱讀公眾號或App,定期推送閱讀推薦、讀書心得、作者訪談等內容,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引導學生關注并參與討論。同時,高職院校圖書館可以設計線上閱讀打卡等活動,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進度和收獲、心得,并通過積分兌換、排名競爭等激勵機制,引導學生持續投入閱讀。
其次,針對學生的不同專業特點和年齡層次,高職院校圖書館通過線上線下平臺結合的方式,舉辦相應的閱讀主題活動。例如,針對文學愛好者,可以舉辦校園詩歌朗誦會、短篇小說創作大賽等活動;針對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可以組織插畫設計大賽,將閱讀與藝術創作相結合。這些活動不僅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還能通過展示他們的才華和成果,進一步點燃他們對閱讀的熱情。
再次,高職院校圖書館可以探索利用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為學生打造沉浸式的閱讀體驗。通過模擬書中的場景和情境,讓學生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增強閱讀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最后,加強橫向合作,善借助外部力量。高職院校圖書館可以與當地的出版社、書店、社會圖書館等單位合作,共同組織舉辦閱讀節、書展等活動,邀請知名作家、學者來校舉辦講座或簽售會,為學生提供與作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這樣的合作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還能借助名人效應,進一步提升閱讀推廣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總之,創新閱讀推廣方式,需要高職院校圖書館緊密結合現代科技和高職學生特點,通過建設線上閱讀平臺、舉辦主題閱讀活動、利用虛擬技術打造沉浸式閱讀體驗以及加強校企合作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多層次加強數字化服務
高職院校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強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服務。
首先,強化專業數字技術團隊的建設與內部協作。高職院校應致力于組建并壯大具備專業數字技術能力的團隊,團隊建設不僅要有技術人才,還要加強跨部門的協作與溝通。技術團隊負責數字閱讀平臺的開發、維護和優化,確保平臺功能完善、用戶體驗良好,為閱讀推廣服務提供有力支撐。
其次,加強師生數字技能的培養。高職院校應開展系列培訓活動,提升師生在數字閱讀運用、數字閱讀平臺操作等方面的技能,通過開設相關課程、組織講座和工作坊等形式,讓師生更加熟悉數字技術在閱讀推廣中的應用,并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其中。
再次,豐富推廣內容與形式,加強個性化推送。高職院校應注重充分利用數字技術,豐富閱讀推廣的內容形式,包括文本、圖片、音視頻等多媒體元素,以吸引不同類型的讀者。同時,通過數據分析和算法推薦,實現用戶畫像和精準識別,有針對性地推送個性化閱讀內容推薦,滿足不同讀者的興趣和需求。
整體而言,高職院校想要克服數字技術應用在閱讀推廣服務上的局限性,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通過強化技術團隊建設、增強師生數字技能、豐富內容形式、創新推廣策略等措施,高職院??梢愿玫匕l揮數字技術在閱讀推廣中的作用,推動閱讀文化的繁榮發展。
五、其他支持
首先,加大資源投入。高職院校應不斷增加對閱讀推廣服務的資源投入,爭取各方支持,如政府、企業等外部資金的支持,不斷充實數字閱讀資源、完善數字閱讀平臺建設等。同時,加強內部資源的整合和優化配置,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確保資金、人力等資源得到有效利用,為閱讀推廣服務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建立反饋機制。高職院校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反饋機制,及時收集和分析讀者的反饋意見,了解他們對閱讀推廣服務的需求和期望。通過定期收集和分析反饋數據,促進圖書館及時發現問題、不斷優化推廣服務效果,提高推廣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數字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需要探究能夠激發大學生優質、開放性閱讀體驗的閱讀推廣服務模式,充分利用館藏文獻、數字資源、館舍空間設施和人才等綜合性優勢,借用新興技術,營造數字閱讀環境,同時融合展覽、影視、比賽、講座、閱讀分享等多種形式,打造常態化、長效性、全方位、多層次、多元一體的多維閱讀推廣體系,以促進大學生文化內涵和閱讀素養的提升[4]。在這一過程中,它需要高職院校的高度重視和不斷投入,需要爭取包括政府在內的各方支持,需要高職院校圖書館本身根據現代學生的需求特點,不斷創新推廣模式和手段,增強推廣效果,強化自身建設,加強數字技術的應用和創新,提升服務質量,從而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需求,為高校的教學實施和科研開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動校園文化進一步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利君,周芬,徐小青.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服務研究[J].資源信息與工程,2022(10):99-101,105.
[2]任陽紅,李昌輝,馬建鋒.文化數字化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創新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4(3):168-170.
[3]徐丹,周君,黃琳皓.全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創新模式探究[J].圖書館學刊,2024(2):60-65.
[4]謝俊.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路徑探索[J].新聞研究導刊,2024(3):136-139.
(責編 藍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