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既具有精英性,又具有大眾性。肯定藝術的精英性,就是要保證它思想的深度和技藝的高度,不失掉引領力和感召力。肯定藝術的大眾性,就是藝術要為大眾服務并被大眾接受,藝術的審美價值方可得到體現。精英不可視大眾為美盲,大眾也不可視精英為搞怪,而是在理性與感性的相互關照中,在深刻的審美體驗中,感悟并呈現藝術的真正價值。
本期報道的名家是邢慶仁和柯云瀚。邢慶仁先生是陜西中國畫領軍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其強烈的情感表達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寫意精神,同時又以大膽創新的形式意味和繪畫語言,在陜西乃至全國獨樹一幟。柯云瀚先生是新時期群眾書法大潮中涌現出來的代表性書法家,他眾體皆擅,尤以行草見長,他在碑帖融合、汲古出新方面走出了自已的道路,形成了氣象雄渾博大、面貌豐富多姿、筆墨細膩精微的個人風格。

2024年新增《掇菁擷華》欄目,推出無錫籍書畫名家,系統呈現無錫書畫文脈,本期接續報道姚鳴京。姚鳴京先生的中國畫打破了傳統的筆墨成法,將筆墨和構成結合起來,呈現了別開生面的筆墨面貌和趣味,以此描繪出別具一格的山水意境。
本期《理論研究》欄目中,徐建融先生對中國文化中的士人、文人、學人的德行和操守進行了辨析,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劉元堂教授和胡廷皓同學對《月儀帖》作者的考證,還原了《月儀帖》本來面目和流傳過程。
本期《經典重讀》欄目報道了劉墉的書法和吳昌碩的繪畫。劉墉是清代政治家,更是著名的書法家,是帖學的集大成者。張其鳳教授對劉墉早期書法特點和風格進行了深入研究,為我們全面認識劉墉書法提供了指引。今年是藝術大師吳昌碩誕生一百八十周年,海內外一些重要的藝術機構舉辦了一系列的展覽、研討活動來紀念吳昌碩。浙江省書法研究會和觀象文化舉辦了得時者昌——紀念吳昌碩先生誕辰一百八十周年特展,展出了吳昌碩及其朋友圈的書畫作品一百多件。本刊側重報道了這一特展中吳昌碩的繪畫。
書畫藝術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