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李家銀
自然資源是支撐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生產要素,起著戰略性和基礎性作用。立足浙江省推進共同富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時代新方位,我們要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大任務,強化“自然資源部門是高質量發展保障部門”的使命和擔當,加快自然資源利用方式綠色轉型,以有限的自然資源撬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資源要素與人口、資金、環境、創新等各類要素相協調,推進發展方式、發展動力、發展領域、發展質量變革,推動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2023 年全國自然資源工作會議對今后一個時期的自然資源工作作出部署,其中一個方面就是“優化國土空間格局,推動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服務重大戰略實施和區域協調發展”,重點之一就是構建統一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圍繞這個工作定位,我們要加快構建覆蓋全域全類型、統一銜接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立足統籌管理和系統治理,構建“全域、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體周期”的用途管制數據體系和“兩化、三全、四統一”用途管制監管體系,推進形成“全要素計劃管理、差異化空間準入、全流程用途許可、動態化監測評估”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新格局,促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法治政府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任務和主體工程。自然資源領域的規劃、土地、礦產審批都是履行自然資源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核心環節,依法行政的水平直接體現了自然資源部門的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我們必須深化行政審批服務改革,強化數智賦能,推進行政審批規范化、標準化,做到業務協同化、事項法定化、材料數字化,進一步壓縮自由裁量權,服務好地方發展,為服務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打造最優政務環境貢獻自然資源力量。
一是深刻領會用地計劃配置改革原則和方向。計劃配置與“項目”掛鉤、與“存量”掛鉤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土地問題上要長期從緊過日子”的具體舉措,是資源利用的深刻轉變。但每年保障重點和規則在不斷調整優化,需要大家認真學習研究,吃透政策變化,為地方政府謀項目、搞開發、保民生做好參謀、提好建議。二是深刻領會自然資源數字化改革的方向性、整體性、協調性和精準性要求。聚焦“浙地智管”場景迭代升級,精準把握“審批大腦”、應用數據倉、部省交互等數字賦能新方向,活用巧用“空間準入”“要素賬薄”“智能審查”等工具、算法和模塊,增強數字要素應用和服務本領,主動轉變傳統審批和工作方式,切實提高審批合法合規性、真實準確性和整體效能。三是深刻領會自然資源融合改革的大趨勢。浙江省將結合《浙江省國土空間規劃條例》立法,深化用途管制“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多測合一、多驗合一”改革,促進規劃許可與用地審批深度融合。此外,圍繞陸海統籌、城鄉一體、區域融合的高質量發展國土空間規劃新格局,加快構建用地用海用礦、地上地下、事前事后的統籌協調管理機制,促進用地用海用礦審批深度融合。
一是用足用好保障政策。去年圍繞省委、省政府“5+4”穩進提質政策體系,省自然資源廳堅持“全面頂格、能出盡出、精準高效”,出臺兌現三輪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政策,出臺速度快、保障力度大、紅利成色足,成效顯著。今年自然資源部在保持行之有效政策舉措連續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保障政策,出臺了 89 號文件,省自然資源廳第一時間跟進出臺配套實施意見,制定了要素保障硬核 33 條,相比去年,條款擴容、保障升級,紅利更足。大家要結合本次培訓,把政策學深悟透、用足用好,更好地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二是持續擦亮“百大攻堅”金名片。去年,圍繞擴大有效投資穩增長主線,省自然資源廳牽住重大項目這個牛鼻子,打造“百大”項目用地報批集中攻堅品牌,一體化構建廳領導聯系重大項目制度、專班化運作機制、數字化改革多跨協同機制、向市縣政府領導信息反饋機制、進度月報制度和動態調整機制等 6 大機制,用地報批跑出浙江加速度,首次實現并長期保持省以上重大項目用地報省和報部審批“雙清零”,主要做法得到省部領導的肯定、基層的歡迎。今年,我們持續深入實施“百大”項目用地報批集中攻堅行動,對照“鍛長板、補短板”要求,目前這項工作的弱項短板在市縣,優化提升的重點也在市縣。機制完善上,市縣要跟進健全專班機制、項目清單協調管理機制、要素聯動保障機制和跟蹤協調服務機制,凝心聚力形成省市縣三級貫通、壓茬推進的攻堅合力。責任壓實上,省自然資源廳要強化重大項目報批的日常通報、賽馬晾曬、提示督導和責任考核,市縣也要制定實打實的落實方案,將責任壓緊壓實到每個環節和具體人員,切實發揮市縣嚴把審查第一道關的自覺擔當和攻堅克難的主動作為,確保攻堅工作持續取得豐碩成果。
一是學習更新落實好業務規則。用途管制行政審批銜接規劃、耕保、征地、調查、供地等自然資源管理方方面面,政策更新變化很快。本輪機構改革以來,省自然資源廳已經三次更新用地審查報批規則和格式文本,自然資源部也于去年制定了與新法相配套的報批材料和格式文本并持續更新。格式文本是審批質量的保證,也是本次培訓重要講解的內容,大家務必學深學細學透,搞清楚每一句文本表述的本質內涵和適用范圍,結合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和審批實際系統思考,弄通悟透這里面的內在邏輯和法律肌理,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最終在實踐工作中落細、落小、用活。二是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今年上半年全省自然資源領域已經有 12 件行政敗復敗訴案件,與征地相關的 11 件,其中 6 件直接是征地批文敗復,已超過去年全年敗訴敗復總量,形勢十分嚴峻。因此,大家務必認清形勢,通過這次培訓不斷增強法治意識,在確保法定動作做到位的前提下,創造性地轉化學習成果,創新性地開展本職工作。
本次培訓是浙江省自然資源領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活動的一項具體舉措,一定要把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貫穿落實到本次培訓的始末。在培訓期間要遵守培訓紀律,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把握住難得的培訓機會,沉下心來好好學,融匯貫通轉化為推動工作的扎實成效。理論的價值在于指導實踐,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要通過本次學習培訓,做到學深理論、學精業務、學透政策,將所學、所悟、所得運用實際工作中,爭先創優打造更多標志性成果,努力推動用途管制行政審批工作在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打造國土空間整體智治省域樣板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