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夏 叡
今年以來,德清縣以浙江省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構建和“調查監測”應用場景建設試點為契機,全面梳理調查監測與自然資源業務的強耦合關系,構建以一套工作機制、一個數據底板、一套判定法則、一支網格隊伍和一個應用場景為主體的“五個一”國土變更協調管理新模式,推動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協同高效。
打破調查監測中“各自為政”的模式,建立跨科室跨部門的多方協同工作機制,加強與系統內外相關業務條線的協同聯動。一是組建專班,試點破局。成立工作專班,局長親自掛帥,例會督導推進試點進展,明確調查監測的全局業務統籌地位,所有工作“一個口子進,一個口子出”,形成全局一盤棋。二是編制方案,統籌引領。研究編制《德清縣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工作協同機制研究實施方案》,開展內部調查監測與其他業務條線,以及外部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與其他部門協同機制設計;研究“調查一體化、業務協同化”的實現路徑。三是建立機制,高效協同。編制《德清縣國土利用動態監測及變更調查協同機制》,通過“內外統籌、明確責任,構建標準、優化流程,細化進度、創新考核”,打破原有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實現國土變更工作的高效協同。
圍繞“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和調查監測成果共享協同需求,借鑒紹興市上虞區試點經驗,充分發揮德清縣測繪地理信息優勢,全面構建數據庫,提供統一、權威的自然資源數據底版。一是豐富數據資源全面性。完善資源目錄體系、細化地表覆蓋層、豐富資源管理層、拓展地下空間層;多維度表達資源信息,可視化展現自然資源數量、時態、質量、生態等多維信息;夯實自然資源三維底座,集成實景三維,構建實體模型。二是實現自然資源時空信息關聯性。聚焦調查監測高效管理、快速查詢等業務應用需求,研發多時序地類演變識別、地類圖斑認定等工具,精準實現任意地塊內所有地類全生命周期管理,“一鍵回溯、一查到底”。三是提升自然資源管理可視性。利用三維快速建模技術推進二三維一體可視化,充分結合業務需求,探索三維立體視效下城市國土空間監測、土地綜合整治、礦山生態修復等工作的“一屏管理”,真正實現從“二維”到“三維”。
圍繞“信息共享、季度監測、統一法則、統一賦碼、分類施策”五個方面,徹底打破“信息孤島”,實現統一監測、共享互通、資源整合。一是統一法則。按照“疑似違法變化、謹慎變化、合理變化”,制定“紅黃綠”三色預警判定法則,把基層最關心的耕地、林地和建設用地的流入流出以及推堆土等細分為24 類,分別賦紅、黃和綠三種顏色。二是統一賦碼。實現監測結果統一賦碼,每個圖斑賦6 層25 位唯一碼,形成包含年份、季度、行政區劃、賦碼類型、圖斑類型、順序碼等信息的監測結果唯一“身份編號”。三是分類施策。紅色圖斑零容忍,必須落實整改,整改到位則改賦綠碼;黃色圖斑聯合評判,必須整改的賦紅碼,無需整改賦綠碼,暫時無法判定的維持黃碼;綠色圖斑全年持續追蹤,維持地類現狀,依申請變更。
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駐局、駐鎮(街道)國土調查員制度,支撐全縣開展自然資源管理等相關工作,解決調查監測條線在基層沒有“腳”的困境。一是制度創新有保障。出臺《德清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關于建立駐局國土調查員制度的通知》《關于建立駐鎮(街道)國土調查員制度的通知》文件,德清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全省國土調查作業隊伍中聘請2 名駐局國土調查員,各鎮(街道)按需從本鄉鎮熟悉自然資源管理的人員中聘任15 名駐鎮(街道)國土調查員。二是分工明確強責任。駐局國土調查員提供技術咨詢、專業把控、溝通協調、建言獻策等服務。駐鎮(街道)國土調查員協助駐局國土調查員開展內業培訓、外業舉證、監督指導、建言獻策。三是加強內外業培訓。嚴格按照《2023 年度國土變更調查培訓計劃表》落實培訓制度,由專業技術人員及駐局國土調查員對駐鎮(街道)國土調查員、自然資源所等開展內業培訓、外業實踐,提高調查數據真實、準確性。
借助數字化手段,擺脫手工操作和人海戰術,做到數智協同,實現變更調查的“快速響應、責任壓實、協同留痕”。一是搭建業務協同場景。基于省域空間治理數字化平臺德清節點,以三維立體時空數據庫為統一平臺,搭建變更調查協同應用場景,實現國土利用動態監測及變更調查協同應用在線運行。二是重塑高效業務流程。塑造“變化圖斑提取—違規違法預判—推送核實整改—依據申請變更”的業務流程,將管理數據進行空間分析計算,得出預警結果并賦碼。針對不同顏色的圖斑,按照各自設定的流程在線推送,形成閉環管理。三是實現業務智能協同。由線下轉為線上,在統一底圖、統一平臺的基礎上,由“人工算、人工審”轉變為“在線算、智能審”,實現在線瀏覽、智能分析、一鍵發送、審批留痕,全周期管理,加快協同審批效率;形成相關的專題報告,充分發揮參謀助手作用,為領導決策和條線業務推進提供有力支撐。
下一步,德清縣將根據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統一部署,繼續深入推進試點工作。圍繞“統一監測內容、統一技術方法、統一系統平臺、統一工作機制、統一評價體系”,立足自然資源三維立體時空庫,建立具有德清特色的“1+N+X”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體系,力爭夯實“最初一公里”,謀深“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