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從消防救援隊伍信息化建設的現狀與趨勢出發,研究消防信息化建設的歷史成就和當前目標,重點討論當前消防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研究相應的對策。具體從六個方面進行探討,即信息化應急通信、信息化網絡部署、信息化智能接處警、信息化社會防控、信息化團隊、信息化框架建設,以期對消防信息化建設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消防;信息化;問題;對策
引言
隨著我國信息化發展以及大數據的普及應用,完善信息化建設是適應當前的時代要求。消防救援隊伍作為應急救援的國家隊、主力軍,是實現人民幸福、國家富強不可或缺的應急力量。加快消防救援隊伍信息化建設時不我待,在探索構建中發現問題,在整改問題中不斷提高,勇于開拓創新,才能不斷完善信息化消防救援體系。
1. 消防信息化建設的現狀與趨勢
消防信息化建設現狀,主要還是沿用改制轉隸前的設備以及系統,從2009年到改革轉隸,消防隊伍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從消防中隊獨立接警、各自為戰,到支隊指揮中心統一接警、協同戰斗,是進入2000年后消防隊伍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成果,樹立了消防救援力量不斷向多種救援力量協同作戰的前進方向,為“大應急”體系建設做了良好的鋪墊。2011年,通過“滅火救援指揮系統”“綜合業務平臺”等各類系統的運用,使消防隊伍各項工作統一化、規范化,為消防信息化“大數據”做了初步探索[1]。
隨著全國信息化不斷發展,國家“大數據庫”不斷完善,消防隊伍只有不斷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才能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信息化建設不是空說、空想,而是要俯下身子、點滴積累、放眼長遠地建設實踐。
消防信息化的趨勢是通過不斷探索信息化建設,形成報警迅速定位、語言自動識別、安全智能提示、規避人為錯誤等智能指揮體系以及其他信息化體系建設,認真作答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國家隊主力軍”的時代命題。
2. 消防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消防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圍繞應急救援特別是極端條件下的應急通信保障,如何加強隊伍、裝備、機制等建設,實現“指戰員進攻到哪里,指揮通信就保障到哪里”,以及如何結合智能接處警和指揮系統,強化智能調度、信息采集、分析研判、風險預警、輔助決策等功能,實現接警快、處警快,調度及時有效以及基于消防“一張圖”的作戰指揮[2]。
2.1 信息化應急通信建設存在的問題
首先,應急通信裝備建設受一些因素制約,從單一的火災撲救到多種災情救援工作,消防隊伍的應急通信還不足以應對全災種、大應急的時代要求。極端條件下通信保障存在通信方式單一的問題,圖傳設備必須公網良好,350M對講必須在基站覆蓋范圍內,受地理信號范圍的限制,消防通信不能很好地解決斷網斷電、特殊地理條件下的應急通信。衛星便攜站的配備,解決了部分通信失聯的問題,但是也受到物體遮擋、日蝕日凌等天文現象影響,且初戰一線消防站配備率極低。此外,受應急通信隊伍建設上的制約,導致人才儲備不夠,通信員業務能力停留在架設單兵、布控球上,未能全面掌握各類通信器材。災害現場通信分工不規范,經常會發現一個通信架設任務多人齊上,不能開展通信多點架設同步進行和責任分工。
2.2 信息化網絡建設存在的問題
目前,消防救援隊伍網絡建設,基于“原公安網”的內網建設,并在此基礎上部署網絡工作,機房拓展能力不強,走線繁多,未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云服務器。社會單位監控視頻接入任務逐步增加,視頻網絡、監控網絡線路繁雜,維護保養難度大;網絡安全監管不夠完善,無專門的設備以及人員對網絡安全進行監督管理。此外,與公安部門網絡切割后,形成一套獨立的網絡體系,但是從“公安網”到“工作內網”、“指揮網絡”到“指揮調度網絡”,只是進行了網絡切割,形式上獨立出來,實質上沒有升級換代,與“國家隊主力軍”信息化要求不符。
2.3 信息化智能接處警建設存在的問題
智能接警系統在出警結案后,車輛依舊為出動狀態,不能自動跳轉待命狀態。接處警系統受理二級以上警情,系統不能自動推送警情信息給全勤指揮部值班人員,只能打電話通知。全勤指揮部出動,指揮長、作戰助理、戰勤助理等人員使用隨車筆記本調用各類預案、安全提示、聯調聯戰、危化品信息、地震速報員等操作煩瑣,不能及時運用到實戰中。問題原因是未能定期升級更新接處警系統,將重要警情第一時間推送至值班人員,實現處警快,調度及時有效。
2.4 信息化社會防控建設存在的問題
微型消防站控制室監控圖像、設備聯動、自動報警等功能不能第一時間推送至指揮中心,達到第一時間快速出警。智慧防控建設中,單位巡查記錄只能體現在紙上,視頻影像資料不能實時上傳消防控制室。重點部位分析系統不夠,結合日常人流量、物流量,提升防控等級智能化不足。問題原因是指揮調度未能接入重點單位消防控制室一鍵報警或自動報警,指揮中心遠程調用單位內監控設備。
2.5 信息化團隊建設存在的問題
信息化建設研究不經常,缺乏主動作為意識。信息化建設停留在只按要求配備購置設備,甚至盡量壓縮設備采購,信息化建設前瞻性不足,發展滯后。另外,未建立專家聘任制度,專業人才請進來、走出去不夠,缺乏專業指導,工作盲目被動。
2.6 信息化框架建設存在的問題
信息化框架結構未形成,以先進的網絡技術、云服務器、手機終端開發研究適合消防隊伍自身的指揮、辦公體系,以信息化凸顯“國家隊主力軍”的亮點不明顯,信息化保障“全災種大應急”特點不突出。
3. 加強消防信息化建設相應對策的研究
加快信息化建設優化重塑是當前擺在消防隊伍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實現轉型跨越,適應新時代應急救援要求,必須致力研究信息化建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促使消防信息化建設更加健全、形式更加新穎、迭代更加便捷。以信息化建設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和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能力。信息化建設必須從細微處發現問題,從經常性研究工作中謀求發展,打好信息化發展基礎,展望信息化發展未來[3]。
3.1 建立全天候、全地形信息化應急通信體系
加強基層各類應急通信裝備配備,著眼多種災情通信聯絡,強化災情速報體系完善。建立信息化通信手段,尤其是在極端條件下通信,不僅要依靠公網、基站,還要建立短波、衛星等設備使用配備,為應對地震、泥石流、洪澇等重大特殊災害做好通信準備;強化應急通信隊伍建設,不斷提高通信隊伍人才培養力度,在熟練使用單兵的基礎上,不斷掌握衛星通信、短波通信等通信手段。培養具有較強通信業務能力以及會使用、會接線、會維護的通信高素質人才;制定各類通信保障預案,明確災害現場通信分工,分模塊保障好現場通信。
3.2 構建信息化“大數據”網絡交互硬件
精簡網絡部署,合理利用云端服務器為各級機房、機柜減負。各類線路接入越來越多,設備配備更是琳瑯滿目,消防隊伍的網絡設備機房建設不應不斷增加設備、添加線路,而應探索更加便捷高效、維護保養難度不大的機房結構;在成熟的網絡機房結構的基礎上,探索實現消防網絡“大數據”,確保各類信息隨用隨調、實時更新;專門設立網絡安全、機房巡查人員,保障好日常網絡設備、數據的安全暢通,定期排查公示各級網絡安全隱患,建立消防網絡純凈空間,做好消防網絡專員。
3.3 建設可更新升級的信息化智能接處警
智能接處警信息化就是要更加方便快捷地處理警情,首先,要建設一款可根據需要或處理漏洞的智能接處警系統。對于目前存在的問題,如接警沒有語音輔助辨識,全靠接警調度員接聽;沒有報警定位,只能詢問報警人;派出車輛出動、待命、途中、到場等狀態與GPS定位無法實時同步;警情安全提示和處置要點只能語音、短信推送等,均需要升級改造,且升級改造后應當提供更多服務功能。智能接處警除了現有的電腦PC端,還應設計手機端,調用各類預案、安全提示、聯調聯戰、危化品信息、地震速報員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穩定。
3.4 打造全覆蓋社會智慧防控網絡
完善重點單位消防控制室一鍵報警或自動報警,指揮中心遠程調用單位內監控設備。各類微型消防站本地監控圖像可留存可調用,消防設備聯動有權限控制,消防部門能夠第一時間接收設備報警信號;加強社會智慧防控建設,配備值班巡查人員巡查記錄儀,實時上傳巡查視頻圖像資料,保證單位各部位生產生活安全;設計一套分析管理系統,對重點部位實時采集數據分析隱患,能夠對人流量、物流量精準把控,掌握建筑內部人員情況,提升滅火救援精細程度。
3.5 加深信息化團隊課題研究
形成經常性研究信息化工作機制,將信息化工作納入黨委、黨支部議事議程,每個黨員積極建言獻策,推動信息化工作走深走實;對信息化工作有創新作為、主動作為的單位、個人,及時進行表彰獎勵,鼓舞廣大指戰員投身信息化研究工作中;除落實信息化工作經費保障,還應著眼未來,立足長遠,購置維護升級方面的設備設施,既要造福后來人的“綠水青山”,也要實現當前效益的“金山銀山”;各地結合本地特點,專門聘請相關專家參觀建學,聽取新型創新做法,培養和保留信息化高新技術人才。
3.6 建成立足長遠的信息化框架體系
加快建立信息化框架結構,運用和開發先進的網絡技術,設計消防云服務器,為現有龐雜的機房服務器減負,開發便捷的手機服務端或者APP,為各級消防人員做好服務保障。以完善的信息化手段,配齊配強頂層設計和基礎建設,真正形成“全災種大應急”的國家隊主力軍特色。
結語
近年來,消防隊伍致力于提質強能,信息化建設是不可忽視的建設任務,我們只有奮力開拓嶄新的消防救援道路,才能開創新時代消防信息化事業發展格局,全面助力現代化消防治理體系和能力。致力信息化建設,以帶動變革信息化管理制度、業務流程,突破傳統模式;優化轉型信息化架構,構建消防信息化大數據平臺,大力推動社會資源接入,推動全社會應急救援體系;加快現代化消防指揮建設,更新換代傳統的、不適應新時期的接警系統,創新打造全災種大應急的“智能大腦”;不斷夯實重特大災害應急通信保障基礎,適應新時代應急指揮通信的要求;消防指揮中心與防火部門共同搭建智慧隱患防控平臺,防滅火有機結合;持續緊盯信息化運維工作,打造運維隊伍,強化運維管理,讓信息化建設綠色、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邱斌.消防信息化建設探析[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4.
[2]杜蘭萍,薄建偉.加快消防信息化建設 推進消防工作和部隊建設全面進步[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5,24(6):755-758.
[3]胡曄,張繼新.關于消防信息化建設的探討[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05(2):38-41.
作者簡介:謝志強,本科,研究方向:消防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