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亮



謝佩新,1962年生于江蘇南通,1988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山水畫藝委會委員、林散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江蘇少兒文化促進會至美書畫中心副理事長、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江蘇省炎黃書畫研究院顧問。
大寫意山水畫家謝佩新先生,自稱“散淡之人”。我在與其交往的過程中能明顯地感受到其身上的魏晉風度。佩新待人處事,豁達自在,淳樸厚重。其大智若愚之人格精神,通過逸筆草草、一揮而就之畫作,得以充分展示。古人云“人品即畫品”,此言果然不虛。
謝佩新的大寫意山水畫,在展會上往往顯得與眾不同,既不流于時風,亦不落窠臼,其有想法,另辟蹊徑,自成一格。
謝佩新的山水畫立足于明清山水畫之格局,借鑒當代大寫意花鳥畫之筆墨,并在其借鑒融合中重構再建。
中國畫極重筆墨,謝佩新的大寫意山水畫,推陳出新之關鍵在于筆墨線條,已從傳統之帖學用筆轉換成碑帖融合,具有金石美感之線條。其曾自詡要使“筆法如刀法,厚重蒼茫,意趣盎然”。
確切地說,謝佩新是以海派書學碑帖融合之大寫意花鳥畫筆墨線條介入其山水畫,并在其抒寫意趣之追求中構建了謝氏大寫意山水畫之特質。這正是大寫意畫的靈魂所在。
謝佩新如今向人們展示的皆是大寫意山水畫,其實在他考入南京藝術學院之前就對宋元細密一路的山水畫做過大量扎實的臨摹功課。觀眾可從《山客》《嶺上人家》看到其昔日工筆功夫之痕跡。散之老人曾論學藝規律:“先工后寫,先繁后簡。”佩新的藝術生涯是嚴格遵守藝術規律一路走過來的。
謝佩新注重寫生,但非當今意義上之“寫生”。如今中國畫之寫生已類同于西畫寫生方式,即以固定視點對著實景寫生。佩新則是重返古人之寫生方式,即在游歷大自然的過程中,多角度、多維度地觀察天地自然,由表及里,由局部及全體,全面深刻地認識所要描繪的對象,并以此為基礎,取舍增減,營造意象。
這是古代畫家的寫生方式,通過目識心記之面面觀完成。謝佩新采用古法寫生,胸懷天地山川,裹挾時代風云,傾吐一家之言。故其能從明清山水畫格局中走出來,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其“寫生”之路功不可沒。
寫意畫看似簡單,實則極難。然而,這難不倒佩新,其善于讀書,文化修養廣博深厚。其扎實之書法功力,在同代畫人中亦屬少有;其對自然萬事有著高度概括抽象之形象思維能力,加之其嚴格遵循“一筆書”“一筆畫”之美學思想,故其創作之狀態大致是這樣的:解衣磅礴,布勢置陳,筆暢墨酣,一氣呵成。
大寫意畫難在粗獷易流于粗糙,簡練易變成簡單。《易經》云:“孤陰不長,獨陽不生。”萬物之成在于陰陽相濟,而成功的大寫意畫作無一不是在放縱中不失嚴謹、粗獷中內含精微,即今人所云“對立中的統一”。如此創作出的寫意畫作方可細品深玩,美不勝收。
余欣喜地看到謝佩新在其創作中對此拿捏得愈發到位。《沽酒過蒼嶺》是佩新的精彩近作。這幅潑墨山水畫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滿紙煙云,整個畫面被煙云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數塊面,然而細觀可見,各塊面之間自有巧妙之連接。故此畫貌似形散,卻氣聚神完,大塊文章值得細品。畫中線條之粗細疏密,墨色之濃淡干濕,均為作者運籌帷幄、匠心獨運之心血結晶。整個畫幅取淡墨調,畫中稍濃的兩塊墨色在畫面中遙相呼應。以濃墨所寫之一葉扁舟,既在畫面全局中起到關鍵之平衡效果,又是其畫眼所在,真可謂畫龍點睛,妙哉!
謝佩新年近花甲,其在中國畫藝術上既秉承傳統,又銳意創新。昔日探索,皆為序章;未來歲月,皆是可期。衷心希望,謝佩新先生有更多的寫意畫作品問世,為當代之中國畫續寫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