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廣西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隊伍服務社會開展的現狀,并進行數據分析。調查結果顯示,廣西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隊伍在參與社會服務方面表現出一定的熱情和積極性,他們在各類氣排球賽事執裁,為比賽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部分學生裁判員的專業能力尚顯不足、服務社會的渠道相對有限、激勵機制不夠完善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建議和改進措施,旨在進一步提高廣西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隊伍的服務社會能力和水平,推動氣排球運動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廣西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社會服務;現狀分析
氣排球作為一種融合競技性與娛樂性的體育項目,近年來在廣西地區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喜愛。它不僅鍛煉人們的身體素質,也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已成為推動全民健身運動開展的重要力量。而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作為氣排球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他們的專業水平和服務能力直接影響著氣排球賽事的公平性和規范性[1]。
隨著社會對體育運動的關注度不斷提高,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的服務社會功能也日益凸顯。他們不僅要在校園內參與各類氣排球賽事的裁判工作,還要走出校門,為社會上的氣排球比賽提供專業的服務。這種跨校園、進入社會的服務模式,不僅鍛煉了學生裁判員的專業技能,也提升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盡管廣西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隊伍在服務社會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部分學生裁判員的專業水平有限,難以應對復雜多變的比賽情況;由于服務渠道不暢、激勵機制不完善,一些學生裁判員參與社會服務的積極性不高。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學生裁判員隊伍的整體形象,也制約了氣排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
因此,通過調研全面了解廣西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隊伍服務社會的現狀,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和建議,對于推動廣西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隊伍的專業化、規范化發展,提升他們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首先,從理論層面來看,有助于填補當前關于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服務社會功能研究的空白。通過對廣西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隊伍的現狀進行細致分析,揭示其服務社會的動機、能力、渠道以及存在的問題,有助于豐富和完善相關理論體系,并為其他地區的類似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推動相關理論研究的深入發展[2]。其次,從實踐層面來看,有助于提升廣西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隊伍的服務社會能力,通過深入剖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能夠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和建議,幫助學生裁判員提升專業水平、拓寬服務渠道、增強社會責任感,有利于推動廣西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隊伍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為氣排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貢獻力量。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的服務社會能力的提升能夠促進體育事業與社會的融合發展,推動全民健身戰略的實施。同時,學生裁判員在參與社會服務的過程中,也能夠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內外關于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隊伍服務社會的研究現狀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和關注焦點。
在國內,隨著氣排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隊伍的建設與發展。他們主要從裁判員的培養模式、專業技能提升、社會服務渠道拓展等方面進行研究。一些研究指出,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隊伍在專業技能和服務意識方面還有待提高,同時需要更多的實踐機會來鍛煉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此外,國內研究還關注到裁判員隊伍在社會服務中的積極作用,如推動氣排球運動的普及、提升社會體育文化氛圍等[3]。
在國外,因為氣排球運動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普及程度和發展水平存在差異,所以關于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隊伍服務社會的研究呈現多樣化的特點。一些氣排球運動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可能更注重裁判員隊伍的專業化和職業化建設,以及裁判員在國際賽事中的表現和影響力。而一些氣排球運動正在興起的國家,則可能更關注裁判員隊伍的培養和普及工作以及裁判員在推動當地氣排球運動發展中的作用。
綜合來看,國內外關于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隊伍服務社會的研究都在不斷深入和拓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戰和不足。如國內研究在理論探討和實踐應用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國際研究在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方面也有待提升。未來,隨著氣排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和普及,相關研究也將更加深入和全面,為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隊伍的建設與發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2研究方法
2.1文獻綜述法
通過圖書館、中國期刊網、中國優秀碩士論文數據庫等途徑,查閱了各類圖書、雜志、報刊等相關資料,對氣排球運動的發展的總體情況進行全面了解[4]。重點關注氣排球運動的歷史演變、發展趨勢以及在各地的普及情況。通過查閱文獻發現,氣排球運動近年來在國內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普及,尤其在廣西地區,由于其獨特的地理和文化背景,氣排球運動的發展更為迅猛。此外,還參閱了氣排球教材、學校體育學、體育概論、教育學等學科中的相關內容,深入認識氣排球運動的技術要求、裁判規則以及教育價值。這些學科知識的融合為多角度審視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隊伍服務社會的問題提供了可能。在資料整理歸納的過程中,注重提取與本研究密切相關的信息,如氣排球裁判員的培養模式、服務社會的渠道與方式、存在的問題與挑戰等。
2.2問卷調查法
為確保問卷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查閱關于高職氣排球問卷調查的文獻,嚴格遵循體育科研方法的要求,設計了關于廣西高職氣排球開展現狀的半結構式調查問卷[5]。
問卷的設計旨在全面了解廣西高職氣排球運動的開展情況,包括學生參與情況、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場地設施、賽事組織等。
問卷設計注重問題的針對性和邏輯性,力求使每個問題能準確反映研究的核心內容。同時,也充分考慮被調查者的實際情況和填寫問卷的便利性,盡量采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和易于理解的表述方式。
為確保問卷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邀請多位具有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的專家對問卷進行修改和審核。專家們對問卷的整體結構、問題設置、選項設計等方面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根據專家的反饋,對問卷進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終確定所用的問卷。
2.2.1問卷效度與信度檢驗
效度檢驗是衡量問卷是否能夠有效反映研究目的和內容的重要步驟。本研究采用了內容效度檢驗的方法[6]。
5所高職院校的10位副教授職稱以上的氣排球專家進行了咨詢和評價。評價評價結果見表1、表2。
專家意見表明問卷設計較為合理,問題設置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能夠收集到與研究內容相關的有效信息。
2.2.2問卷調查實施與結果概述
向19所廣西高職的氣排球任課教師發放了130份問卷,有效回收124份,有效回收率95.4%。了解這些高職學校在體育課教學、氣排球的課外活動、課外訓練以及高職社團與比賽開展等方面的情況。問卷涵蓋了體育課教學中氣排球的內容設置、教學方法和效果,課外活動中氣排球的參與情況、組織形式和影響力,課外訓練中氣排球的訓練計劃、實施效果以及存在的問題,以及高職社團和比賽開展的情況、組織管理和影響等方面。
2.3訪談法
通過走訪和電話訪談的方式,對河池學院、南寧學院、北海職業技術學院等6所高職的10位氣排球課程專家及主講教師進行了深入的訪談。這些專家中既有在氣排球領域享有盛譽的資深教師,如被譽為“廣西氣排球之父”的劉春光老師,也有從事氣排球研究并發表多篇相關論文的在讀博士劉利鴻老師,還有一批擁有高水平氣排球運動技術以及長期從事氣排球運動教學、科研和課余訓練工作的一線教師(見表3)。
訪談主要圍繞氣排球在高職中的開展現狀、氣排球進入高職面臨的問題和影響因素、高職氣排球運動方面的科研工作與實踐等核心議題展開。
在氣排球開展現狀方面,專家們普遍認為,近年來廣西高職氣排球運動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推廣和普及,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到這項運動中。高職氣排球課程設置逐漸完善,課外活動和訓練也得到了較好的開展。同時,各高職還積極組織氣排球比賽和社團活動,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參與機會。
然而,在氣排球進入高職的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專家們指出,由于氣排球運動在廣西地區的發展相對較晚,部分高職對氣排球運動的認知度還不夠高,重視程度不夠。此外,場地設施、師資力量、資金投入等方面的不足也制約了氣排球運動在高職的發展。同時,隨著其他體育項目的興起和普及,氣排球運動在高職體育中的競爭壓力也在逐漸增大。
在科研工作與實踐方面,專家們表示,廣西高職在氣排球運動方面的科研工作相對滯后,缺乏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實證分析。同時,實踐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不夠豐富等。這些問題影響了氣排球運動在高職中的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
3 訪談專家基本情況
2.4觀察法
實地觀察廣西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參與社會服務的現場情況,包括比賽組織、裁判執法、與參賽者的互動等方面。直觀了解裁判員隊伍在服務社會中的表現和問題。
2.5數理統計法
運用統計學方法對收集到的問卷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包括描述性統計、頻數分析、交叉分析等。
2.6案例分析法
選取典型的廣西高職氣排球學生裁判員服務社會案例進行剖析,分析其在服務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和不足之處。
3結果與分析
3.1 發展現狀
在場地設施方面,雖然大部分高職擁有一定的體育場地資源,但專門用于氣排球運動的場地卻并不多見。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氣排球運動在高職中的進一步發展。此外,部分高職的體育器材也不夠完善,無法滿足氣排球教學和訓練的需求。
在師資力量方面,雖然有一些高職擁有經驗豐富的氣排球教師,但整體上,氣排球教師的數量和質量仍然不足。這主要體現在部分教師對氣排球運動的規則、技術和戰術理解不夠深入,教學方法和手段也相對單一。
氣排球運動在廣西高職中的普及程度正在逐步提升。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接觸并喜歡上這項運動,這主要得益于氣排球運動本身的趣味性和健身效果。同時,部分高職已經開設了氣排球課程,并將其作為體育選項課程之一,這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參與機會。
有87.90%的學生對氣排球課程持喜歡的態度,學生對氣排球課程持一般的態度有11.29%,說明該課程得到普遍認可。整體而言,廣西高職氣排球課程的教學效果良好,如圖3。
3.2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訪談中,專家們普遍提到氣排球運動在廣西高職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認知度和重視程度不夠。由于氣排球運動在廣西地區的發展相對較晚,部分高職對其價值和意義認識不足,導致在課程設置、資金投入和師資培養等方面缺乏足夠的重視和支持。
此外,與其他體育項目的競爭也是氣排球運動在高職中面臨的一大挑戰。隨著籃球、足球等傳統體育項目在高職中的普及和發展,氣排球運動在爭取資源和關注度方面面臨較大的壓力。
4未來發展建議
針對問題和挑戰,專家們提出了一系列建議。首先,應加強對氣排球運動的宣傳和推廣力度,提高高職師生對其價值和意義的認識。其次,加大場地設施和師資力量的投入力度,為氣排球運動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時,加強科研工作和實踐教學的結合,推動氣排球運動在高職中的科學發展。最后,加強與其他高職和地區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氣排球運動在廣西乃至全國范圍內的普及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梁鳳英.廣西普通高校氣排球技術教學中的重難點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2(2):119-121.
[2]華正春,宋建美.廣西高校氣排球運動會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運動精品,2018,37(9):4+6.
[3]史文亞.廣西氣排球運動發展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8.
[4]藍瑞高.廣西高校氣排球運動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武術研究,2017,2(12):139-141.
[5]何林.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地方高校氣排球人才培養途徑創新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8(17):20-22.
[6]韋入予.廣西高校氣排球運動開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D].成都:成都體育學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