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玲 鐘 磊
長期以來,我國的自然、文化之美和經濟社會發展備受海外受眾關注。貴州是我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之一和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也曾經是脫貧攻堅戰任務最艱巨的省份之一。英國廣播公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國際主流媒體都曾通過新聞報道、紀錄片等形式關注貴州。然而,一些海外媒體關于貴州的報道仍聚焦于“貧困”“落后”等關鍵詞,貴州在大數據、文化產業等方面的發展未得到足夠重視。
在此背景下,中國外文局煦方國際傳媒、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聯合推出《第三只眼看中國—多彩貴州篇》系列短視頻,邀請多位外籍短視頻博主前往貴州采風,攝制而成的短視頻從外籍短視頻博主們的粉絲圈、朋友圈開始,帶動國內外社交媒體平臺傳播,在生動有趣的探索與個性化的講述中,呈現出文化多彩、年輕時尚、國際化的貴州形象。同時,借助海外多家國家級通訊社與外媒網站的影響力與覆蓋面,進一步推動該系列短視頻在海外主流渠道實現廣泛傳播。
《第三只眼看中國—多彩貴州篇》中,趙思迪(Josh Aslan)、亞當(Adam Mcilmoyle)、奧利·巴雷特(Oli Barrett)、杰森·萊特富特(Jason Lightfoot)、布倫娜·伯羅斯(Brenna Burrows)、瑞麗·隆吉(Rachele Longhi)、柯魯瀚(Jack Klumpp)等外籍短視頻博主,分別前往貴陽、正安、銅仁、六盤水、平塘、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綏陽、畢節等8個地市,以他們個性化的敘事風格與拍攝手法,講述了8個關于美麗貴州、文化貴州、科技貴州的生動故事。這些故事通過煦方國際傳媒、中國網、《北京周報》、《人民畫報》、《中國報道》、《今日中國》等中國外文局媒體品牌,落地臉書、優兔等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實現總閱讀量達2939.8萬次,總觀看量達447.49萬次,總互動量達34.2萬次;同步落地今日頭條、嗶哩嗶哩、學習強國等國內新媒體平臺,總觀看量達1.34億次,互動量達1.1萬次。①本文中提到的傳播效果情況均源自各平臺公開數據,并經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長略智庫監測屬實,下同。此外,本系列短視頻還通過五大洲10家國家級通訊社實現海外落地。
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地方故事聚合在一起呈現的就是中國故事,這些地方故事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短視頻在國際傳播中的運用使中國地方形象的構建更加生動鮮活,而其社交化、移動化的媒介形態特征,使各國受眾獲得了更多與拍攝者一致的視角,體驗感更強。
“第三只眼看中國”是中國外文局的國際傳播品牌,定位為“外國人講中國故事”,旨在通過外籍短視頻博主記錄自己行走中國的精彩體驗,借由他們的影響力和傳播力,生產適合國內外社交媒體平臺傳播的多語種中國主題短視頻,呈現全球視角下的中外融通,對外講述真實、生動、多元的中國故事。
貴州的自然風光與生態旅游是海外社交平臺上廣受歡迎的內容。生態環境保護本身也是世界共同關注的話題。《第三只眼看中國—多彩貴州篇》從貴州眾多的旅游勝地中選取了世界自然遺產—梵凈山、南方滑雪勝地—玉舍雪山和亞洲第一長溶洞—雙河溶洞三個主題。梵凈山是國際知名的貴州旅游勝地,外籍博主旅行中的觀察視角賦予視頻更多的體驗感和國際化元素;玉舍雪山是我國南方滑雪場的代表和全國緯度最低的雪場,外籍博主在北京冬奧會舉行期間前往這里體驗,既契合新聞熱點,又與受眾心中的貴州印象反差較大,頗具新鮮感;在關于雙河溶洞探險的短視頻中,不僅展現了神奇美麗的喀斯特地貌,還融入了法國探洞專家讓·波塔西(Jean Bottazzi)的故事。這些選題從策劃起就充分考慮到影像效果與受眾興趣,貴州的生態保護成果也從中得以體現。
貴州民族文化歷史悠久、絢爛多姿,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最能體現貴州風土人情與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內容。背靠烏江的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是苗繡文化保存得較為完整的藝術之鄉。黨的十八大以來,化屋村從一個典型的貧困村變成不僅風景優美而且產業興旺的村莊。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調研,曾來到化屋村看望慰問當地干部群眾。①《習近平春節前夕赴貴州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 向全國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 祝各族人民幸福吉祥祝偉大祖國繁榮富強》,《人民日報》2021年2月6日。短視頻《化屋村飛出的金鳳凰:苗繡帶來了什么改變》從苗繡文化傳承的故事切入,外籍博主在走訪中具體了解了苗繡為化屋村百姓生活帶來的改變,今非昔比的村容村貌和烏江治理的成果在講述過程中自然融為一體。類似的,在短視頻《美國一家人遇見侗族大歌》中,侗族大歌、印染、糍粑等富有視覺效果的元素,也呈現了當地百姓對侗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隨著貴州經濟發展成果逐漸引起海外關注,為了讓更多受眾了解貴州發展新面貌,該系列短視頻選取了“中國天眼”(FAST)、大數據產業、正安吉他三個話題予以展現,它們既是新時代貴州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具有較強的國際化屬性。位于貴州省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有“中國天眼”之稱,已經成為中國領先國際的高科技大工程的重要代表。近年來,貴州深入推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大數據產業已成為世界認識貴州的新名片。作為中國吉他生產基地之一的正安縣,借助吉他產業鏈的延伸和集群化發展,以及日漸濃厚的音樂文化氛圍,正在逐步拉近自身乃至貴州與世界的距離。相關短視頻的傳播,有助于改變外媒報道給受眾所帶來的貴州“貧窮”“落后”等印象,從而逐步構建開放、創新的貴州形象。
《第三只眼看中國—多彩貴州篇》中,外籍短視頻博主是選題內容的策劃者、體驗者、觀察者、講述者。他們對選題是否感興趣,他們既往的視頻風格與該系列內容是否匹配等,都決定了講述的質量和傳播效果。
參與拍攝的7位外籍短視頻博主中,趙思迪、柯魯瀚是中國外文局專業外籍主持人,有著豐富的創作經驗和專業團隊支撐,其余5位博主也都活躍于臉書、優兔等各社交媒體平臺,擁有鮮明的風格與人物定位,也有著穩定的粉絲群。
英籍短視頻博主亞當擅長旅行紀實、文化非遺、社會生活等主題,曾獲多個專業短視頻獎項,包括 2019 年、2021 年《人民日報》全球短視頻比賽第一名,中國外文局“第三只眼看中國”國際短視頻大賽三等獎等。亞當的愿望是環游世界,中國是他環游計劃中的重要一站。在中國的四年時間里,亞當曾多次前往貴州鄉村拍攝短視頻。接到邀請時,亞當第一時間選定了梵凈山和化屋村兩個拍攝點。在《帥小伙亞當的“梵天凈土”之旅》一集中,亞當一路向上攀登,“帶著”受眾一同感受山中的云霧繚繞,為雨過天晴后的霞光滿天而興奮。《化屋村飛出的金鳳凰:苗繡帶來了什么改變》一集中,亞當住進民宿,和村民們一起打糍粑,跳民族舞,向傳承人討教苗繡工藝。在感嘆化屋村美景民俗的同時,亞當自然而然對這座村莊的過去產生了好奇的探究之心。視頻博主作為民族文化愛好者和環球旅行愛好者的經歷與真情實感,為這些作品增添了濃郁的個性色彩和感染力。
美籍短視頻博主布倫娜是專業攝影師,其賬號“美麗和茉莉的一家”的最大特色是“悠閑的生活”,以家庭和親子類話題為主。與之相應,布倫娜的短視頻內容與一家四口的旅行融為一體。在《美國一家人遇見侗族大歌》一集中,布倫娜一家穿上侗族服飾,和老鄉們一起唱大歌,帶兩個女兒體驗印染,等等,在閑適的行走中“帶著”受眾體驗了侗寨一日游。
意大利籍短視頻博主瑞麗長年生活在杭州,是一位擅長旅行、美食、新奇體驗等話題的博主。她的短視頻在國內外社交媒體平臺上最高觀看量達5300萬次,平均每集觀看量達100萬次。在《瑞麗體驗玉舍雪場》一集中,瑞麗在北京冬奧會前夕來到貴州罕見的高山滑雪場—六盤水玉舍雪場,不僅體驗了作為一名滑雪初學者的樂趣,還與滑雪運動員、教練們一起交流,探究冰雪運動在貴州興起的原因。
英籍短視頻博主杰森常年居住在貴州,他去過貴州很多好玩、有趣、驚險的地方,以Vlog的形式記錄了他在貴州的相關體驗。在《Jason揭秘雙河溶洞》一集中,杰森穿越雙河溶洞,以探險Vlog的形式展現洞中有趣、令人驚艷的自然景觀,帶領受眾一步步“沉浸”其中。
英籍短視頻博主趙思迪曾拍攝過共享經濟、區塊鏈、新能源汽車、養老機器人等科技內容短視頻。這次他來到大數據之都貴陽,刷臉乘坐地鐵,用智能客戶端尋找停車位,乘坐無人駕駛汽車等,通過短視頻具體呈現了當地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科技元素與智慧城市發展細節。
長期關注大工程建設,曾到訪武漢長江大橋等地的英籍短視頻博主奧利,帶著對科學的崇敬前往位于貴州平塘的天眼小鎮,登上瞭望臺,回溯“中國天眼”從創想到選址再到建設成功的不平凡歷程,感受“天眼”為天文探測發展帶來的無盡可能,讓受眾從中感受到中國用受惠于全球化的創新科技成果回饋世界的博大胸懷。
美籍短視頻博主柯魯瀚曾獲2018年“漢語橋”中文比賽美洲賽區冠軍。作為英語節目主持人,他的工作是用英語介紹自己感知與了解到的中國。在柯魯瀚看來,到處拍攝視頻是真正深入了解中國的最好方式。柯魯瀚曾到過十多個中國城市和鄉村進行拍攝。在《Jack走進吉他之鄉:打造一把專屬吉他有多講究?》一集中,他來到全球知名吉他生產基地貴州正安縣,深入當地一家知名吉他加工廠,聽創始人講述努力做大吉他產業的故事,向制琴師學習制作吉他,暢聊定制專屬吉他的奧秘,還和當地樂隊一起彈起吉他,感受這座小鎮因吉他而更加濃郁的音樂文化氛圍。
在傳播范圍方面,《第三只眼看中國—多彩貴州篇》系列短視頻以國際傳播為主,兼顧國內傳播;在渠道方面,以社交媒體平臺為主,兼顧新聞網站。該系列短視頻由中國外文局外宣短視頻品牌“China Matters”(視界中國)和參與拍攝的外籍博主國內外賬號首發,中國網等中國外文局旗下外宣媒體賬號轉發,《人民日報》《中國日報》等中央媒體英文客戶端和海外社交媒體英文賬號、文旅部“中國文化”英文網站和海外社交媒體賬號等權威渠道轉發,同步落地騰訊視頻、學習強國、嗶哩嗶哩等國內視頻平臺并廣泛傳播。這些參與傳播的海外賬號均是粉絲用戶基數大、外宣特色強的國家級重點賬號。其中,“China Matters”(視界中國)的臉書和優兔賬號是中國外文局聚焦中國主題短視頻的重點垂直賬號;“China.org.cn”和 “Discover China”臉書賬號,是中國網粉絲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兩大賬號;《北京周報》的“Beijing Review”,是專門面向北美地區受眾的新聞賬號;《中國東盟報道》的“China Report ASEAN”,是專門面向東盟十國地區受眾的綜合性賬號。此外,該系列短視頻還被《中國日報》臉書賬號“China Daily”、《人民日報》臉書賬號“People’s Daily”“Xi’s Moments”、文旅部臉書賬號“China Culture”等重點賬號轉發。
該系列短視頻通過參與拍攝的外籍短視頻博主的國內外賬號重點推送,包括趙思迪、柯魯瀚所在的中國外文局垂直短視頻機構賬號“China Matters”、亞當的海外賬號“The China Adventure”、瑞麗的海外賬號“LucaRachele”、杰森的海外賬號“Living in China”、布倫娜的海外賬號“Living Asia”、奧利的海外賬號“Barrett”等,這些賬號的總粉絲量達到千余萬。在這些博主的賬號發布后,該系列短視頻的總觀看量達到246.25萬次,總互動量13.8萬次。其中,《瑞麗體驗玉舍雪場》等在優兔平臺上的點贊評論達5萬次。
《第三只眼看中國—多彩貴州篇》項目的每集短視頻,均以供稿供片、合作傳播的形式,經過選題溝通、內容審核等嚴格的流程管理,得以進入美聯社、墨西哥Quadratin新聞社、德新社、意大利Adnkronos通訊社、烏克蘭國家通訊社、印尼安塔拉通訊社、蒙古通訊社、非洲通訊社、尼日利亞通訊社、澳大利亞聯合新聞社等10家國家級通訊社的全球稿庫,在他們廣覆蓋、強傳播的發稿網絡支持下,系列短視頻獲得了較高的發布與轉載率,累計被主流外媒網站轉載5207次,總閱讀量8589萬次,平均每集產品被650余家通訊社與外媒網站轉載。
2022年4月14日晚八點黃金時間,短視頻在新西蘭國家級英文電視臺Kordia TV連續播出,并于5月、6月兩次重播。該電視臺覆蓋新西蘭450萬受眾,為當地年輕人所喜愛。多集短視頻還獲得美國《國家地理》的新媒體賬號轉發。可以說,基于國內外多平臺協同的策略,該系列短視頻既通過博主自身的粉絲圈提高了外溢效應,又利用立體化平臺實現了多點傳播的規模效應。
《第三只眼看中國—多彩貴州篇》系列短視頻順利實現海外落地,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究其原因,應該是得益于節目“外國人講中國故事”的視角和“小故事、大主題、正能量”的定位。外籍博主的親身講述賦予短視頻豐富的個性色彩;自然生態與民族文化是外媒更愿意接受的信息和內容;“中國天眼”、智慧城市等科技選題,在制作中也堅持以事實陳述和切身體驗為主,這些因素都推動了該系列短視頻被更多外媒發布與轉載。
從各平臺的海外網友評論來看,既有期待和喜愛,也有偏見和不了解。例如,一些來過中國但未到過貴州的網友,被視頻中展現的靜謐與美好所吸引;一些到過貴州的網友則被視頻勾起了溶洞之行的回憶;等等。這些都構成了他們探訪貴州的潛在動力。此外,視頻中展現的中國在科技上的投入、冰雪運動與貴州地理位置的反差等內容都引發了許多網友的驚奇之感。但由于文化差異和成見,一些海外網友對貴州的脫貧攻堅和中國對于共同富裕的追求,還存在一定的誤解。由此可見,講好中國地方故事還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的題材。
《第三只眼看中國—多彩貴州篇》是由中央外宣機構、省級政府、外籍短視頻博主多方聯合策劃、攝制、傳播,以國際傳播為主、內外宣聯動,助力中國地方政府整體發展戰略的典型案例和有益實踐。實踐證明,進一步做好中國地方故事的短視頻國際傳播,還需在內容深耕、受眾研究、挖掘外籍博主潛能、拓展外媒渠道上下功夫。
首先,聚焦社交媒體用戶青睞的生態旅游類內容,結合本地區內外、國內外多方力量,通過平臺互動、宣推攻略、拍攝短視頻等多樣化途徑,做好、做足中國地方故事短視頻國際傳播的文章。《第三只眼看中國—多彩貴州篇》系列短視頻中,《帥小伙亞當的“梵天凈土”之旅》《探秘亞洲第一長洞》兩集在臉書、優兔平臺上的傳播效果最好,觀看量分別為548萬次和310萬次,其中《探秘亞洲第一長洞》被美國《國家地理》新媒體賬號轉載。分析可見,這兩集的內容對海外受眾來說理解和接受難度小,外籍博主看似在旅游,但亞當對梵凈山環境的關注,法國探洞專家讓·波塔西的傳奇故事等,都能讓受眾在領略自然風光的同時,感受到貴州在自然生態保護方面的努力。
貴州擁有宜人的生態環境、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而國內廣東、云南、廣西等多個省區也擁有類似的資源,這些內容對國內外受眾來說都有著強大的吸引力,也是短視頻國際傳播所需的寶貴素材。圍繞這些話題進行深入和長期的挖掘,將其作為地方故事短視頻國際傳播工作的素材源泉,是具有可行性和持續性的路徑。
其次,抓住作為社交媒體平臺“原住民”的青年群體,發現他們對中國各地的關注與興趣,循序漸進地推出一批易為他們所接受和喜愛的全媒體產品,努力做好“面向‘Z世代’講述中國地方故事”的文章。
“Z世代”群體是當下國內外互聯網平臺的主要用戶,也是各大平臺上中國主題短視頻的主要受眾群體。在《第三只眼看中國—多彩貴州篇》系列短視頻中,瑞麗前往玉舍雪山滑雪,杰森探秘雙河溶洞,趙思迪深入貴陽大街小巷刷臉乘坐地鐵、搜索停車位等,都能給受眾帶來一種新鮮感和體驗感,更符合青年受眾喜歡新鮮事物、喜歡獵奇、喜歡科技感等特點。未來,針對這一層面還可以在各地豐富的故事素材庫里,挖掘更多有關趣味旅行、時尚潮流、街頭運動、健康生活方式的選題,進行多樣化呈現,讓各國青年受眾感受年輕、時尚、國際化的地方元素。
再次,結合外籍博主的關注點,為他們走進地方進行拍攝制作提供必要的條件,將外國人講地方故事作為“以我為主”講好中國故事的有益補充。外籍博主對貴州的濃厚興趣,是《第三只眼看中國—多彩貴州篇》實現良好傳播的基礎。在參與制作的外籍短視頻博主中,亞當和柯魯瀚都曾多次前往貴州進行拍攝,杰森則長期生活在貴州,他們對貴州的自然風光、民族文化、美食都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瑞麗完成在玉舍雪山的拍攝后,緊接著又拍攝了關于貴陽夜生活等的6集短視頻,在優兔平臺上單集最高播放量17萬次,總播放量達到60萬次,僅互動就有5萬次,在嗶哩嗶哩平臺上更創下單集播放量300余萬次的效果。外籍博主的短視頻“隨意”“隨性”,他們到處行走,邊走邊拍,有時兩個人,有時僅有一人。這樣制作出的產品接地氣,風格輕松自然,網友互動量大。應充分了解并用好外籍短視頻博主的優勢,引導、支持他們去地方進行拍攝,通過外籍短視頻博主的朋友圈拓展短視頻的覆蓋面和傳播渠道,使之成為講述中國地方故事的有益補充。
最后,進一步用好外媒渠道,使有意義、有意思的中國地方故事在國際互聯網平臺上實現更廣泛的落地傳播,為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貢獻力量。
《第三只眼看中國—多彩貴州篇》在海外主流媒體中實現了廣泛落地與傳播,增強了國際傳播實效。其中,《中國天文奇跡:英國博主探尋天眼背后的故事》一集傳播效果最好,獲得752家國家級通訊社與外媒網站轉載,總閱讀量達到1266萬次。國家級通訊社與外媒網站擁有較大傳播影響力,產品能進入這一海外主流傳播渠道,既是對短視頻內容與品質的肯定,也驗證了以國際化思維運作對外傳播項目這一定位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