凃耿峰
摘要:技能大師工作室模式是一種以企業為主導的人才培養模式,旨在培養適應企業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文章以中職電子專業為例,研究技能大師工作室模式在電子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應用。研究發現,技能大師工作室模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企業需求的電子專業人才。同時,該模式還能夠促進學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實現教育與產業的有機結合。然而,該模式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師資力量不足、實踐環境不完善等。因此,在推廣該模式時應加強師資培養、改善實踐條件,以提高人才培養效果。
關鍵詞:技能大師;工作室模式;中職電子專業;人才培養;理實結合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6-0073-04
技能大師工作室模式是一種將學校教育與企業實踐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旨在培養具備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中職電子專業作為一門技術性較強的專業,更需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本文探討技能大師工作室模式在中職電子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應用,以期為中職電子專業人才培養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技能大師工作室模式是一種以技能培訓為核心的工作室運營模式。該模式通過聚集一批具有特定技能的專業人才,組建一個工作室,為學員提供專業的技能培訓和指導。首先,技能大師工作室會根據市場需求和學員需求,選擇一到多個熱門技能作為培訓方向,并招募一批有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的技能大師。其次,技能大師工作室會組織一系列培訓課程和活動,包括線上或線下課程、講座、研討會等。技能大師擔任講師,通過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技巧,教授學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學員通過參加這些培訓活動,能快速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再次,技能大師工作室會提供一對一的指導。學員可以預約技能大師進行個別指導,解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獲得個性化的學習支持。最后,技能大師工作室會建立一個學員社群,讓學員互相交流、分享經驗。這個社群可以是線上論壇、社交媒體群組,也可以是線下的聚會活動。通過這種方式,學員可以相互學習、激勵,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總的來說,技能大師工作室模式通過聚集專業人才、提供專業培訓和指導、建立學員社群等,幫助學員快速提升技能水平,實現職業發展目標。這種模式在技能培訓中具有一定的優勢,受到學生的青睞[1]。
1.資源不足
中職電子專業采用技能大師工作室模式,會面臨資源不足的問題。首先,學校無法提供足夠的設備和材料,以支持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和項目開發。這將導致學生無法充分利用實踐機會,無法真正掌握電子技能。其次,學校無法提供足夠的師資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和項目開發。這將使學生無法得到及時的指導,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和技能培養。再次,學校無法提供足夠的經費,以購買先進的設備和材料[2]。這將限制學生接觸最新的技術和工具,無法跟上行業的發展。最后,學校無法提供足夠的實踐場地,以供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和項目開發。這將使學生無法進行充分的實踐訓練,無法模擬工作環境,影響其實踐能力的培養。綜上所述,中職電子專業采用技能大師工作室模式會面臨設備、材料、師資、經費和場地等資源不足的問題。
2.師資力量不足
師資力量不足會導致中職學校無法提供足夠的導師資源,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技能培養。首先,缺乏經驗豐富的導師,無法為學生提供所需的實踐指導。這意味著學生無法實現實際操作技能的提高,僅憑理論知識難以應對實際工作。其次,師資力量不足會導致學生無法得到個性化的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能力水平不同,需要導師及時關注。然而,師資力量不足會導致導師無法關注到每個學生,使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效果受到影響。最后,師資力量不足會導致無法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課程和實踐機會。綜上所述,師資力量薄弱,會對大師工作室模式產生負面影響,影響學生技能培養[3]。
3.實踐與理論脫節
中職電子專業采用技能大師工作室模式,有時會出現實踐與理論脫節的問題。學生在工作室進行實踐操作時,無法將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這種脫節是因為學生在工作室中缺乏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應用能力,只是機械地進行實踐操作,而沒有意識到理論知識的重要性。此外,工作室中的實踐操作更加注重技能的培養和實踐操作的熟練度,而忽視理論知識。因此,學校和工作室需要加強溝通和協作,確保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學校可以與工作室合作,制訂課程計劃,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起來。例如,可以在工作室中設置理論學習環節,讓學生在實踐操作前先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討論。同時,工作室可以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操作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此外,學校和工作室要定期進行交流和反饋,及時發現和解決實踐與理論脫節的問題。通過加強溝通和協作,學校和工作室可以共同努力,確保學生在實踐操作中能夠充分發揮理論知識的作用,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4.評估和認證難
評估和認證難,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首先,如何準確評估學生的實踐能力。傳統的評估方式側重學生理論知識掌握,而忽略學生實踐能力。因此,需要探索一種能夠客觀、全面地評估學生實踐能力的評估方式。其次,如何確保評估的公正性和準確性。在評估過程中,會存在主觀因素的干擾,導致評估結果不準確。因此,需要制定科學、公正的評估標準和流程,確保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和公正性。再次,如何將學生的實踐能力轉化為可量化的評估指標。實踐能力往往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難以用簡單的數字來衡量。因此,需要研究和探索一種能夠將學生的實踐能力轉化為可量化的評估指標的方法。最后,如何確保評估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評估的有效性指評估結果能否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實踐能力,評估的可靠性指評估結果能否在不同的評估場景下保持一致。因此,需要制定出一套能夠確保評估有效性和可靠性的評估標準和流程。
1.明確技能大師工作室的目標和定位
技能大師工作室的目標是培養電子專業技術人才,使學生能夠掌握電子專業的核心技能,并具備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首先,工作室要定位為一個專注于電子專業技能培養的學習和實踐平臺,通過提供豐富的課程和實踐項目,幫助學生全面掌握電子專業的核心知識和技能。工作室要與相關企業和機構合作,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項目中,提高實踐能力。其次,工作室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組織創新競賽、項目研究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再次,工作室要提供創新導師的指導和支持,幫助學生將創新想法轉化為實際項目,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面對挑戰的能力。最后,工作室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除了電子專業的技術知識和能力外,工作室要提供相關的軟技能培訓,如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領導能力培訓等。技能大師工作室的目標是培養電子專業技術人才,通過提供豐富的課程和實踐項目,幫助學生掌握電子專業核心技能,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實現目標,工作室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全面、實踐性和創新性的學習平臺[4]。
2.設計實踐性課程和項目
為實現目標,工作室可以設計以下實踐性課程和項目。首先,可以開設基礎電子實驗課程,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實驗,掌握電路的基本原理。課程內容可以包括電路搭建、信號測量、電子元器件的使用等。其次,可以設計電子系統設計課程,讓學生學習如何設計電子系統。課程內容可以包括系統需求分析、電路設計、PCB設計、系統調試等。學生可以通過實際項目,如設計一個簡單的數字時鐘或溫度控制系統,將所學知識用于實踐。再次,可以組織電子產品開發項目,讓學生參與到真實的產品開發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項目,如設計一個智能家居控制系統或智能健康監測設備。學生需要進行需求分析、系統設計、電路設計、軟件開發等,并最終完成一個可實際使用的產品[5]。此外,可以開設嵌入式系統開發課程,課程內容包括嵌入式系統硬件設計、嵌入式軟件開發、系統調試等。學生可以通過實際項目,如設計一個智能車或智能家居系統,將所學知識用于實踐。最后,可以組織創新競賽,鼓勵學生提出創新項目并實施。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項目,如智能穿戴設備、物聯網應用等。工作室可以提供指導和支持,幫助學生將創新想法轉化為實際項目,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面對挑戰的能力。
3.建立導師制度
首先,技能大師工作室可以與企業、學校建立合作關系,以吸引專業人士作為導師。這些導師可以是企業的高級員工、行業專家,也可以是學校教師,他們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其次,技能大師工作室可以通過招聘和選拔的方式篩選導師,通過面試、考核等方式評估候選導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經驗,以確保他們具備指導學生的能力[6]。再次,導師要負責指導學生的學習和實踐,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導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為學生制訂個性化的學習計劃,監督學生的學習進度。導師還可以幫助學生進行項目的選擇和規劃,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能力,提出項目選擇建議,并幫助學生制定目標和計劃。導師可以分享自己的實踐經驗,指導學生進行項目規劃,幫助學生解決項目中遇到的問題。最后,導師可以提供實踐機會,幫助學生聯系相關企業,為學生爭取實習和實訓的機會。此外,導師還可以分享自己的人脈資源,幫助學生獲取實踐所需的資源。導師還可以提供學習資料、工具和設備等,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實踐。通過建立專業的導師團隊,技能大師工作室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和實踐支持。導師的指導和建議可以幫助學生提升技能水平,實現個人發展目標。導師制度的建立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資源支持,促進他們的職業發展。通過設計這些實踐性的課程和項目,技能大師工作室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和應用電子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學生通過參與真實項目和競賽,能提升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4.實踐與理論相結合
在培養電子專業人才的過程中,實踐與理論是相輔相成的。技能大師工作室可以通過實踐項目的開展,讓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首先,實踐項目可以給學生提供與真實工作環境接觸的機會,讓他們親身體驗電子專業的實際操作和應用。通過實踐,學生可以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例如,在電子電路實驗中,學生可以親自搭建電路并進行調試,從而加深對電路原理和電子元器件的理解。其次,實踐項目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踐中,學生需要面對各種實際情況和問題,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思考來解決。這樣的實踐鍛煉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在將來的工作中能夠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電子產品設計項目中,學生需要根據需求進行電路設計和元器件選擇,同時還需要考慮電路的可靠性和性能等方面的問題,這樣的實踐項目可以鍛煉學生的設計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除了實踐項目,理論課程的教學也是培養電子專業人才的重要環節。通過理論課程教學,學生可以獲得必要的理論基礎,為他的實踐提供支持。理論課程可以系統地介紹電子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包括電路原理、信號處理、數字電子技術等。通過理論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建立起對電子專業知識體系的整體認知,為后續的實踐項目提供理論指導和支持。總之,實踐與理論在培養電子專業人才的過程中是相輔相成的。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可以使學生成為具備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電子專業人才。
5.培養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技能大師工作室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培養電子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首先,開展創新項目和團隊合作項目。工作室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各種創新項目,如設計新型電子產品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方案。通過這些項目,學生能鍛煉自己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工作室還可以組織學生分組執行團隊合作項目,讓他們學會與他人合作、協調和溝通,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其次,組織創新競賽活動。工作室可以定期舉辦創新競賽,如電子設計競賽和創業創新大賽,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創新成果。這樣的競賽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潛力,同時也能為學生提供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平臺。此外,工作室可以組織一些創新講座、創意工作坊活動等,讓學生接觸更多的創新思維和方法。最后,建立導師制度。工作室可以邀請行業專家或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創新項目的團隊合作。導師可以提供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和提升能力。此外,工作室還可以與企業、研究機構合作,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他們在真實的項目中鍛煉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通過以上方法,技能大師工作室可以有效地培養電子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這將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使他們能夠在電子領域中具有一定的競爭力[7]。
研究發現,技能大師工作室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實踐項目的參與,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技能大師工作室模式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使他們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環境。然而,研究也發現,技能大師工作室模式下的人才培養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師資力量不足、實踐項目資源不足等。因此,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項目資源,進一步完善技能大師工作室模式,以更好地培養中職電子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戴啟昌.破除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養壁壘和屏障的途徑[J].中國培訓,2014(04):26-27.
[2]徐成君.高級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養研究與探索[J].職業,2010(24):166-167.
[3]劉麗婉,曹小萍.論新職業背景下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養的挑戰與機遇[J].中國培訓,2023(03):61-63.
[4]杜韶華,何強.建設專項實訓基地培育高級技能匠才[J].中國電力教育,2021(02):29-30.
[5]張進,陸偉.關于新型學徒制的中職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與實踐的研究[J].職業,2019(30):33-34.
[6]劉清.“多對多”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創新———以土建類專業為例[J].人才資源開發,2022(21):70-71.
[7]許遠.企業新型學徒制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中國實踐[J].職教論壇,2022(09):110-120.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of Electronic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Based on the Skill Master Studio Model
Tu Gengfeng
(Zhangp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Fujian Province, Zhangzhou 363200, China)
Abstract: The sSkills master studio model is a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led by enterprises, aimed at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The article takes the electronics major in vocational schools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kill master studio model in the training of electronics professionals.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 skill master studio model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students’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abilities, and cultivate electronic professionals who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At the same time, this model can also promote deep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chieving 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industry.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is model, such as insufficient teaching staff and imperfect practic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when promoting this model,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eacher training and improve practical condition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alent cultivation.
Key words: skill master; studio mod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lectronic major; personnel training;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