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霞
摘要:素質教育背景下,合作學習理念深入人心。美術課程教學活動中引入合作學習,可促進美術課程教學改革,創新美術課程教學方法,提高美術課程教學質量。針對美術教學開展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可采取以下對策:加深教師對合作學習的理解,科學組織美術課程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溝通能力與合作能力,明確教師角色定位、發揮教師指導作用,完善美術課程合作學習評價體系,引入生活化教學素材、激發學生合作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美術;合作學習;問題;優化;對策;教學方法;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7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6-0123-04
合作學習能夠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水平,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美術課程合作學習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師對合作學習的認識不夠深入、學生缺乏合作學習的經驗和能力、合作學習評價機制不夠完善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合作學習的效果和質量,需要采取相應的優化對策。
在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具有以下價值。其一,關注學生的發展和個性差異,提供包容和支持的學習環境。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展示自己的特長和才華,這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信心的提升[1]。其二,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更加需要學生具備團隊協作能力。在合作學習中,學生需要學會與同學和教師探討、分工合作、解決問題,這些過程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有利于學生的社會交往。其三,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和合作,互相糾正和補充,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其四,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其五,有利于教師角色的轉變和教學能力的提升[2]。
1.教師對合作學習的理解和應用不足
合作學習是一種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對合作學習的理念和方法了解不夠深入,無法有效地應用合作學習。具體而言,部分教師不了解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認為合作學習只是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交流,缺乏對合作學習過程的整體把握和指導。這會導致合作學習活動的設計不合理,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影響合作學習效果[3]。部分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應用范圍和局限性不清楚,盲目地應用合作學習,導致教學效果不佳[4]。
2.合作學習活動組織不當
除了教師對合作學習的理解和應用不足外,合作學習活動的組織不當也是美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之一。一些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活動時,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導致活動的設計不合理。具體而言,一些教師由于沒有在課前充分了解學生的美術基礎、學習特點,只是簡單地按照教材或自己的想法設計合作學習活動。這容易導致活動的設計過于簡單或復雜,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或超出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一些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活動時,缺乏對合作學習過程的整體把握,導致合作學習活動無法有效展開。一些教師沒有為學生設計明晰的學習目標和任務,沒有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合作學習活動往往會流于形式[5]。
3.學生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培養不足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以便更好地與同伴交流和合作。然而,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忽略這一點,導致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出現溝通障礙和合作效率低下的問題。具體而言,一些學生缺乏良好的溝通技巧和合作技能,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如何傾聽他人的觀點、如何與他人共同解決問題,使得交流不暢,影響合作學習效果。
4.教師的指導不到位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非常重要,不僅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還是教學活動的促進者、引導者和評價者。然而,一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未能充分發揮這些角色的作用,導致合作學習效果不佳。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需要為學生提供指導,安排學習時間和流程。然而,一些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時,指導不到位,導致學生出現迷茫、無所適從等現象,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合作學習效果[6]。
5.評價體系不完善
評價體系的建立,能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和興趣。然而,一些教師在評價合作學習過程中,評價體系不夠完善。一些教師過于注重成果的評價,而忽略過程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會讓學生只注重結果,而忽略學習過程。同時,缺乏對合作過程的評價會導致學生無法了解自己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還會導致評價結果不夠全面、公正和客觀。這樣的評價方式會讓學生感到不公平,影響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合作學習的效果。
6.教學素材偏離生活
教學素材偏離生活是學生合作學習中常見的問題之一。這種情況容易發生在教師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經驗,而運用了與學生生活經驗不相關的素材的時候。這會導致學生難以理解學習內容,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甚至會讓學生產生學習困惑。其一,教學素材偏離生活會影響學生的理解能力。素材與學生生活經驗不相關,會導致理解困難。例如,教師如果使用一些過于抽象的概念或術語來描述某個知識點,而沒有將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就會導致學生感到困惑和難以理解。其二,教學素材偏離生活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素材與學生生活經驗不相關,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無法激發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如果使用一些過于抽象的數學公式或化學反應式來描述某個知識點,而沒有將其與在實際生活的應用聯系起來,就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失去學習興趣。其三,教學素材偏離生活會導致學生學習困難。教學素材如果與學生的生活經驗不相關,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難以理解某個知識點或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這些困難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影響合作學習效果。
1.加深教師對合作學習的理解
教師對合作學習的理解和應用是實施合作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學校要通過培訓和研討,讓教師理解合作學習的理論和實踐,掌握組織合作學習的方法與技巧,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7]。例如,在美術課程“紙風鈴”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合作學習的理解和應用。首先,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學生能夠掌握制作紙風鈴的基本步驟和方法,獨立完成簡單的紙風鈴制作;學生能夠通過合作學習,提高觀察、動手和創造能力;學生能夠體驗到制作紙風鈴的樂趣,培養對美術的興趣。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制作紙風鈴的基本步驟和方法,難點是讓學生發揮創意,制作出獨特的紙風鈴。為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可采取以下教學策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4人~6人,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互相學習和交流,一起完成紙風鈴的制作。教師要為學生布置制作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和制作,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學生完成制作任務后,教師要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和反饋,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和想象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2.科學組織美術課程合作學習活動
科學組織美術課程合作學習活動是提高合作學習效果的關鍵。教師要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設計適合的合作學習活動,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合作創作等。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活動的組織和管理,確保活動的有序和有效。例如,“紙風鈴”是美術課程中的重要內容,旨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針對這一內容,教師可采用以下教學方法。在課堂導入環節,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教師可展示一些紙風鈴的圖片和實物,讓學生感受紙風鈴的美和趣味性,從而進入本課的學習。在課堂教學環節,注重講解制作紙風鈴的基本步驟和方法。在這個環節,教師可結合視頻或圖片進行講解,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制作過程和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講解過程中需要注重細致性和準確性,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制作紙風鈴的基本技能。合作學習和制作是課堂教學的核心環節,需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在這個環節,教師可巡回指導,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讓他們能夠順利完成制作。教師要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和想象力,制作出不同風格的紙風鈴。作品展示與評價是教學的鞏固環節,需要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評價。在這個環節,教師要組織學生對作品進行展示和評價,相互學習和借鑒,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優點和不足。課堂小結是課堂教學的總結環節,教師在這個環節中要引導學生對所學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和回顧,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制作紙風鈴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培養學生溝通能力與合作能力
對學生良好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養是合作學習的重要目標之一。教師可為學生提供一些溝通、合作的技巧,設計一些相應的訓練活動,如傾聽訓練活動、表達訓練活動、協商訓練活動、信息分享訓練活動等,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合作學習,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8]。例如,在美術課程“神奇的口袋”教學環節,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具體可采用以下教學方法。首先,在合作學習開始之前,教師可提供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和溝通技巧的培訓,如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如何傾聽他人的觀點、如何提出建設性的反饋等。這些技能和技巧可以互動的形式進行,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積極學習和體驗。其次,小組討論和項目活動是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師可依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組織小組討論,開展合作學習。例如,教師可要求學生共同完成一件藝術作品,或者討論和分享他們在口袋里找到的物品。再次,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及時給予學生指導和反饋,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和改進合作技能。教師可巡回指導,觀察學生的合作過程,并提供必要的建議和指導。同時,在作品展示和評價階段,教師也可以針對學生的合作表現和溝通行為給予反饋和評價,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最后,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制作出不同風格的“神奇的口袋”。教師可通過提問、展示優秀作品等方式,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同時,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合作學習和人際交往的需求。
4.明確教師角色定位,發揮教師指導作用
明確教師的角色定位、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是合作學習的重要原則。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的角色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協作者,要及時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并尊重他們的主體性和創造性。例如,在美術課程“閃光的煙花”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指導作用。首先,教師需要明確學習目標和任務,為學生提供清晰的學習路徑和流程。這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學習的重點和要求,從而更好地參與合作學習。教師要根據所開展課程的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適合學生情況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如要求學生分組完成不同風格的煙花設計等。其次,在學習活動開始之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技能和知識培訓,如繪畫技巧、色彩搭配、創意構思等,引導學生解決合作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制作出更具特色的煙花作品。最后,教師可運用小組競賽和獎勵機制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同時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課程特點,設計適合的小組競賽獎勵機制,如評選最佳煙花設計、最具有創意的小組等。
5.完善美術課程合作學習評價體系
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能夠有效地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評價體系應包括學生的參與度、合作表現、作品質量等,從而做到全面評價學生的合作學習成果,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升他們的創作水平。
例如,在美術課程“鮮花送老師”的教學中,建立完善、科學、明確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合作學習至關重要。首先,教師要建立相關的評價標準,包括成果評價、合作過程評價、個人表現評價等,全面了解學生的合作學習情況。例如,對鮮花作品的評價,可從創意性、技術性、美觀性等方面進行評價;對于合作過程的評價,可評價學生的參與度、溝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對于個人表現的評價,可評價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學習態度和進步情況等。其次,為了多角度地了解學生的合作學習情況,教師要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如自我評價、同伴評價、教師評價等。自我評價,能夠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進步情況進行反思;同伴評價,能夠使學生充分了解其他同學的學習情況和優點,做到互相學習和促進;教師評價,能夠更加全面和客觀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給予公正、客觀的評價和反饋。最后,教師要定期開展評價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促進學生不斷進步。
6.引入生活化教學素材,激發學生合作學習興趣
引入生活化的教學素材,激發學生合作學習興趣是提高合作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師可將生活中的素材引入合作學習中,其中包括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物品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和水平。例如,在教學“民間藝術”這一主題時,教師可讓學生收集各種民間藝術品,如剪紙、年畫、刺繡等,并將其布置在教室里。學生可以近距離觀察和了解這些藝術品的特點和制作過程,從而更好地領略民間藝術的美學價值和文化內涵。另外,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動手制作一些簡單的民間藝術品,如剪紙、編織等,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綜上所述,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能較好地關注學生的發展和個性差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展示自己的特長和才華,實現個性發展和自信心的提升。為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和質量,教師要加強對合作學習的理解和應用,優化合作學習活動的組織,注重學生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教師的角色和指導作用,建立和完善科學的評價體系。同時,教師還要密切關注合作學習的最新研究和實踐成果,不斷調整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麗.探討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名師在線,2021(26):95-96.
[2]曹穎.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22(10):174-175.
[3]劉紅偉.合作學習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成才之路,2020(30):134-135.
[4]賈蕊.小學美術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分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 2022,7(10):112-114.
[5]成祎.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成才之路, 2018(14):64.
[6]陳帆.試論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出現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美術教育研究,2019(18):152-153.
[7]甘沁茗.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實踐策略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22(08):182-183.
[8]邱文輝.試論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J].名師在線,2021(25):12-13.
Exploration of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Art Teaching
Wei Xia
(Minqin County Xiguan Primary School,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 concep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has deeply rooted in people’s hearts. Introduc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art course teaching activities can promote the reform of art course teaching, innovate art course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rt course teaching.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can be taken to address the problems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art teaching: improving teachers’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scientifically organizing art course cooperative learning activities,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bilities, clarifying the role positioning of teachers, exerting their guiding role,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art course cooperative learning, introducing life oriente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stimulat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art; collaborative learning; problem;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