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科技迅猛發(fā)展的時代,如何實施課程思政、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wù)成為現(xiàn)階段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wù)和研究方向。本文以一節(jié)高考英語科普類說明文閱讀專題復習課為例,探討將課程思政和高考英語科普類說明文閱讀教學有機結(jié)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關(guān)鍵詞:課程思政;高考英語;科普類說明文;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鄭敏娜,福州第八中學。
一、引言
為了適應(yīng)時代的高速發(fā)展和科技的持續(xù)迭代,高中英語教育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zhì),還需要幫助他們積累跨學科知識和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指出,高中英語的教授內(nèi)容要關(guān)注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和文化傳承,要有利于學生獲得更多的生活經(jīng)驗和人生啟迪。因此,高考英語科普類說明文閱讀課作為教學育人的重要領(lǐng)地,要求廣大英語教師能將課程思政和學科教學有機融合,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wù),讓學生實現(xiàn)從閱讀策略習得到優(yōu)秀品格培養(yǎng)的學習閉環(huán)。
二、高考英語科普類說明文閱讀教學實例
本節(jié)課的課型是高三英語閱讀專題復習課,主要圍繞高考英語科普類說明文閱讀的解題技巧展開教學。本節(jié)課中筆者所選用的閱讀文本源自往年高考科普類說明文的部分真題。在授課中,筆者秉持將課程思政融入英語教學的授課理念,引領(lǐng)學生從高考英語科普類說明文的文體特征、組織架構(gòu)、語言特點和解題策略等維度對三篇高考真題進行自主學習和深度探究,旨在讓學生掌握高考英語科普類說明文的解題策略,感悟文本中所折射出的人文發(fā)展成果和科學探索精神。本節(jié)高考英語閱讀專題復習課的具體教學設(shè)計如下:
Teaching objectives(教學目標):
學完本節(jié)課后,學生將能夠做到:
1.對閱讀文本的主旨和結(jié)構(gòu)有更深的理解;
2.在閱讀科普類說明文時具備豐富的文體知識儲備和閱讀策略;
3.積累更多與科普類說明文相關(guān)的詞塊和表達;
4.加深對科普類說明文中所折射出的人文精神和科學探索精神的認知和感悟。
Teaching procedures (教學過程):
活動一:Explore for understanding(探究文本,加深理解)
在這個活動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學生對課前要求研讀的兩篇高考英語科普類說明文從文體特征、說明對象、組織架構(gòu)、語言特點和解題策略等維度進行深度探究,從而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收獲嶄新的閱讀體驗。
【Passage 1:2021年浙江卷閱讀理解C篇】
1. Explore for the genre of the passage (探究文本體裁)
Q: What's the genre of the passage?
(學生可以根據(jù)文本中“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等詞塊判斷出本文屬于科普類說明文)
2. Explore for the object of the passage (探究說明對象)
The study was about that dogs may indeed be a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happy and angry human faces.
(學生可以根據(jù)文本中“the study showed...”等詞塊找出本說明文的說明對象)
3. Explore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passage (探究文本結(jié)構(gòu))
Part 1: Para. 1? ?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Part 2: Para. 2? ? ?the process of the study
Part 3: Para. 3-5?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
(學生可以根據(jù)conclude等詞塊發(fā)現(xiàn)本說明文的研究對象;根據(jù)train、distinguish等詞塊找到本說明文的研究過程;根據(jù)explanation、the basis lies in等詞塊定位出該研究的結(jié)果分析)
4. Explore to distinguish the right answer (探究正確答案)
(1)The new study focused on whether dogs can_________.
第一題為細節(jié)理解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本說明文“研究對象”的理解。根據(jù)題干中的“focused on”定位到文本的第二段,由“研究人員訓練了11只狗來區(qū)分同一個人臉上的表情是高興還是憤怒”得知,該研究主要關(guān)注狗是否能夠區(qū)分人的面部表情,故選B項。
(2)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study from paragraph 2?
第二題為細節(jié)理解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本說明文“研究過程”的理解。根據(jù)題干中的“paragraph 2”定位到文本的第二段,由“在訓練階段,每只狗只看到人臉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研究人員隨后測試了狗辨別人類面部表情的能力,向狗展示了人的另一半面部或與訓練中使用的完全不同的圖像”可知,在訓練和測試階段,狗看的照片是不一樣的,故選C項。
(3)What is the last paragraph mainly about?
第三題為主旨大意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本說明文“結(jié)論分析”的理解。根據(jù)題干中的“the last paragraph”定位到文本的最后一段,由“對我們來說,最可能的解釋似乎是,基于它們與人類生活在一起,這讓它們有很多機會接觸人類的面部表情,而這種接觸讓它們學會區(qū)分人類的面部表情”可知,最后一段主要講述了狗能夠辨別人類面部表情的可能原因,故選B項。
綜上所述,筆者選取這篇閱讀文本旨在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動物和人類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和積極互動,加深對動物行為習慣和學習特點的認識,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跨學科學習體驗,突出“保護和愛護動物”的主題,激發(fā)學生對動物保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實現(xiàn)課程思政與高考英語科普類說明文閱讀教學的有機結(jié)合。
【Passage 2:2020年浙江卷閱讀理解C篇】
1. Explore for the genre of the passage(探究文本體裁)
(學生可以根據(jù)文本中“a study published Wednesday in the journal Neurology suggests”等詞塊判斷出本文屬于科普類說明文)
2. Explore for the object of the passage(探究說明對象)
The study was about that challenging work might help your brain stay sharp as you age.
(學生可以根據(jù)文本中“a study published...suggests”等詞塊找出本說明文的說明對象)
3. Explore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passage(探究文本結(jié)構(gòu))
Part 1: Para. 1? ?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Part 2: Para. 2? ? ?the process of the study
Part 3: Para. 3-5?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Part 4: Para. 6? ?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學生可以根據(jù)gather、assess、ask等詞塊找到本說明文的研究過程;根據(jù)the results等詞塊發(fā)現(xiàn)本說明文的研究結(jié)果)
4. Explore to distinguish the right answer(探究正確答案)
(1) Why did the scientists ask the volunteers to take the tests?
第一題為細節(jié)理解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本說明文“研究過程”的理解。根據(jù)題干中的“ask the volunteers”定位到文本的第二段,由第二段第一句“來自德國萊比錫大學的研究人員召集了1000多名75歲以上的退休老人,并通過一系列的測試對他們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進行了評估”可知,科學家讓志愿者做測試是為了測試他們的心智能力,故選D項。
(2) How does Francisca Then explain her findings in paragraph 4?
第二題為推理判斷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本說明文“研究發(fā)現(xiàn)”的理解。根據(jù)題干中的“paragraph 4”定位到文本的第四段,由Francisca Then說的話“這就像體育鍛煉一樣有效”及接下來進一步的解釋“長跑后人就會感到痛苦和疲憊,但它確實能強身健體。工作一天下來會感到勞累,但這也使你的大腦處于健康狀態(tài)”可知,F(xiàn)rancisca Then是通過與“身體鍛煉”作比較來解釋他的發(fā)現(xiàn)的,故選B項。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第三題為主旨大意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本說明文“研究對象”的理解。根據(jù)題干中的“the best title”定位到文本的第一段,由于“需要大量的分析思考、細致規(guī)劃和其他管理技能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有可能會幫助你的大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保持敏銳”是本文的主題句,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可知,文章主要講述了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可能會使大腦保持敏捷,所以C項“困難的工作可能有助于大腦保持敏捷”適合做本文標題,故選C項。
綜上所述,筆者選取這篇閱讀文本旨在讓學生了解養(yǎng)成良好職業(yè)習慣對保持個人健康和智力活力的重要性,鼓勵學生通過參加社會實踐、志愿者服務(wù)等活動,讓他們接觸各種各樣的職業(yè)和社會角色,從而了解不同的職業(yè)生涯和職業(yè)特點,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多元、科技進步的認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社會擔當,讓課程思政在高考英語科普類說明文閱讀教學中落到實處。
活動二:Summarize for strategies(總結(jié)做法 凝練策略)
在這個活動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先是帶領(lǐng)學生去發(fā)現(xiàn)高考英語科普類說明文“設(shè)題緊扣說明對象”和“按段有序設(shè)題”的命題特點,再將本節(jié)課所教授的高考英語科普類說明文的解題策略歸納凝練為一個單詞“GOOD”,即Genre(說明文類型)、Object(說明對象)、Organization(文本結(jié)構(gòu))和Distinction(信息比對)。“GOOD”策略簡短易記,朗朗上口,為學生下一步的知識應(yīng)用和技能遷移做好充分準備。
活動三:Practice for consolidation(練習提升 鞏固新知)
在這個活動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求學生限時完成2022年高考英語全國I卷閱讀理解D篇,一方面引領(lǐng)學生體驗最新的高考英語科普類說明文真題,另一方面鼓勵學生運用課上新學的“GOOD”策略高效答題。
【Passage 3:2022 全國卷I閱讀理解D篇】
1. Explore for the genre of the passage (探究文本體裁)
(學生可以根據(jù)文本中“A five-year study shows that...”等詞塊判斷出本文屬于科普類說明文)
2. Explore for the object of the passage(探究說明對象)
The study was about that diet-related changes in human bite led to new speech sounds that are now found in half the world's languages.
(學生可以根據(jù)文本中“A five-year study shows that”等詞塊找出本說明文的說明對象)
3. Explore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passage(探究文本結(jié)構(gòu))
Part 1: Para. 1? ?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Part 2: Para. 2-5?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
Part 3: Para. 6? ?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學生可以根據(jù)discover等詞塊找到本說明文的研究結(jié)果分析;根據(jù)overturn等詞塊發(fā)現(xiàn)本研究的重要性)
4. Explore to distinguish the right answer(探究正確答案)
Which aspect of the human speech sound does Damián Blasi's research focus on?
……
綜上所述,筆者選取這篇文本旨在讓學生了解,我們所使用的不同音素是由人類歷史、文化和生物變化等復雜因素共同塑造而成。而這種多元的語音形式也體現(xiàn)了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傳承。通過了解語音演變的歷程,發(fā)揮課程思政和學科教學的合力作用,讓學生了解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guān)聯(lián),增強學生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全面認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文化修為。
活動四:Homework assignment(作業(yè)布置)
在這個活動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鼓勵學生利用課上所學的GOOD策略,在課后完成相關(guān)的高考英語科普類說明文閱讀練習。這一活動環(huán)節(jié)旨在幫助學生了解科學發(fā)展的最新動態(tài)和前沿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和探究精神,從而將課程思政做實做活做深,讓學生順利實現(xiàn)閱讀技能的習得和正確價值觀的樹立。
三、反思和結(jié)語
將課程思政和高考英語科普類說明文閱讀教學有機結(jié)合重要且必要。學生一方面圍繞科普類說明文的說明對象、文本結(jié)構(gòu)等維度對歷年高考真題進行主動學習和深度探究,掌握相關(guān)的話題詞塊和閱讀策略;另一方面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關(guān)注科技創(chuàng)新背后的人文價值和責任意識。由此可見,思政育人元素與高考英語科普類說明文閱讀教學的高度融合,能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wù),幫助學生成長為具有國際視野和較高人文素養(yǎng)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