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怡蒙
高校應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推進普紀普法、傳播清風正氣為基本主題,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創新宣傳方法,將黨風廉政知識以喜聞樂見的方式灌輸給當代大學生。高校應積極打造網上廉潔文化展館,設計專題學習展區如警示展區、黨風展區、廉政成果展廳,并根據需要將黨章黨規、廉政案例、宣講視頻等多種內容分門別類展示。除此之外,高校可以努力探索傳播文化的新技術,致力于給大學生提供可視化的網絡互動體驗。
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影響力大的正能量新媒體平臺,建立高校官方賬號,定期發布黨風廉政相關內容,包括反腐倡廉、廉政文化、廉潔自律等內容,弘揚正能量,提高學生、教職工的廉政意識。此外,高校還可以充分借助于新媒體平臺在招生周、畢業季等重要時間節點進行廉政資訊推送,有效提升師生意識,促使師生對自身的行為進行約束,防微杜漸。
新媒體具有傳播與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內容豐富、成本低、檢索便捷等諸多優勢,高校應充分利用優勢整合多方資源,打造具有特色的黨風廉政文化品牌,持續為師生方便快捷地傳播廉政內容。打造品牌需建設具有特色的內容,如建立高校黨風廉政文化建設微課堂,通過線上教育、學習,向師生普及黨風廉政知識,增強其廉政意識和反腐能力;建立黨風廉政文化節,向全校師生征集黨風廉政文化原創漫畫、原創微視頻、創意短片、小程序活動、原創海報、創意動畫作品等,提高師生的參與度,從而提升整體建設效果,助力特色品牌的打造。
大學生是未來黨風建設的重要力量,他們的個人作風和未來國家黨風廉政情況息息相關。大學時期是青年學生良好操守養成的重要時期,是鞏固廉政思想根基的關鍵時刻。大學生對黨風廉政文化的重視度直接反映出大學黨風廉政文化建設水平,所以高校應予以足夠的重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升重視程度。
通過制訂針對不同年級、專業和興趣群體的教育計劃,包括課程設置、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等,組織大學生深入社會生活,讓他們感受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加深對黨中央各項決定的了解。通過教育計劃全面、系統性地幫助大學生養成不斷學習黨風廉政文化的習慣。從而切實引導學生對黨風廉政文化先了解后習慣再熱愛的三步心態變化,提升對黨風廉政的重視程度。
學校可以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充分利用新媒體資源對參與廉政文化建設和推廣的學生進行表彰和獎勵,比如錄制表彰視頻、演講視頻等發到學校公眾號上。通過傳播效果好的新媒體宣傳途徑進行激勵和鼓勵,提高學生參與黨風廉政文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升重視程度。
通過以上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提高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對黨風廉政文化的重視度和認同感,培養學生的廉政意識和責任感,推動高校黨風廉政文化建設不斷向前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高校必須從戰略高度重視黨風廉政文化建設機制的構建,在意識形態上時刻保持清醒與警惕,不斷促進內部黨風廉政建設水平穩步提升。黨風廉政文化建設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根源抑制腐敗思想的重要手段,屬于一項長期性工作。在新媒體語境下,如何建設黨風廉政文化機制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因此,高校應當加強內部廉政風險預警、黨風黨紀規范管理與腐敗思想防范管理。打鐵必須自身硬,只有自身凈,才能執紀硬,高校務必需要重視紀檢干部的選拔、培養和監督,保持高校的清風正氣,為國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高校構建長效機制需要剛性制度。剛性制度可以使得黨風廉政文化建設更具有制度保障,這要求高校要根據本校的新媒體平臺的發展情況、結合自身黨風廉政文化教育的具體狀況制訂具有特色的黨風廉政教育計劃。高校應對職能部門的工作職責、任務進行劃分,將權責落實到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黨必須牢記,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決不能有松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必須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高校應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黨風廉政教育環境,準確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引領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1.持續加強廉潔文化內容與新媒體技術手段的深度融合
利用新媒體技術手段形成“線上視頻+線下宣講”雙核驅動、互為補充的教育模式,教育引導全校師生不斷提升不想腐的思想自覺,為加快黨風廉政文化建設提供堅強保障。帶頭深學悟透,高校應組織教師先行專題學習從嚴治黨,持續推動各二級黨組織開展集體學習,深刻把握黨風廉政文化建設與從嚴治黨之間的內在聯系,切實提高清廉校園建設的自覺性、能動性。并將雙核驅動的教育模式納入總體規劃,加強謀劃部署,明確為學校的遠景目標,助力高校抓好黨風廉政文化建設。
2.新媒體課堂促進黨風廉政文化建設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高校應重視支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特別注重課堂教學和新媒體技術的有機融合相互促進,全力打造“課堂教學活動”“黨風廉政文化活動”“黨建活動”“網絡空間活動”為主要載體的新媒體教學模式;融合思政教育、黨風廉政教育、從嚴治黨主題學習等課堂。舉辦從嚴治黨等主題的新媒體黨課,精心打造一系列特色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推行多融雙促模式,在新媒體時代用青年大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和授課內容,推動新媒體課堂與教學任務相融合,與幫助學生成長成才相融合。實現黨建和成績“雙促進”,讓學生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強化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意識,助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黨風廉政文化建設,是宣傳、教育、培養師生廉潔意識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培育黨風廉政建設的群眾基礎,提高對腐敗現象的鑒別能力和自覺抵制意識,營造以廉為榮的濃厚校園氛圍,形成人人思廉的黨風廉政文化新格局。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營造風清氣正良好環境
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是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明確部署。高校要聚焦教師作風建設,認真貫徹落實高校教師職業行為準則。要做實做細監督,持續加強紀律教育與警示教育;持續開展師德師風講座、教師黨風廉政教育,組織教師參加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等宣傳教育活動,時刻武裝頭腦。
2.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在團員青年中的引領作用
通過在團日活動表演節目的創作及排練中巧妙地融入青春倡廉的元素,呼吁全校青年學子做風清氣正的新時代青年。在活動中潤物無聲地育人,幫助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崇廉學廉意識,展現新時代青年的良好精神風貌。通過基層組織利用新媒體資源抓思政教育、抓價值引領、抓文化滋養等黨風廉政教育舉措,讓學廉、思廉、崇廉、尚廉的良好風尚沁入青年大學生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