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加強 申娟 趙志龍 臧彬
班級管理工作繁雜而又枯燥,因此班級管理工作沒有必要事必躬親,相反地一定要“無為”,換句話說就是要“偷懶”!要有“偷懶”的意識,要有敢于“偷懶”的決心和魄力,要掌握“偷懶”的技巧和要領!事實上,如果方法運用得當、尺度拿捏到位的話,“偷懶”而無為的班主任所帶的班級必將會是一個頗有作為的班級!下面,我就把自己的一套“偷懶”的班級管理的做法與大家一起分享,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是否合理有效。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班級管理機制是“偷懶”的基本保障。
一個組織如果想要積極、穩步地向前發展一靠制度,二靠管理。班級,作為學校最小的組織單位也是如此,而將制度和管理有機地高度融合,建立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班級管理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認為必須建立兩個緊密相連、相互配合的班級管理機制:分權制和問責制。所謂“分權制”,就是將自己作為班主任所掌握的所有的權利,有針對性地而且盡可能地分派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掌權,自我管理。分權制的運用的靈感來源于魏書生的“民主管理理念”,他有句名言就是:“普通學生能做的組長不做,組長能做的班長不做,班長能做的班主任不做?!彼倪@種管理模式實際上就是分權制,就是組織機構的由上到下的層層分權。這種分權從表面上看是將班主任的權力層層下放,但實際上伴隨著權力的下放,“責任”也是層層分解的。班主任原本應該負起的種種責任通過層層分解后,最終留下的真的也就寥寥無幾了,這是班主任從最根本上解放自己,學會“偷懶”的最重要的法寶。
二、充分整合、利用身邊的已有資源是“偷懶”的關鍵所在。
在班級管理當中能夠創造性地創設出一些教育條件當然是好事,但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自己本身就具有的現有條件,那才是高手,那才是“偷懶”的關鍵所在。那么,我們身邊那些東西可以利用呢?
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是我們進行班級管理、做班主任工作最好的素材了。很多學校每學期都要組織各種形式多樣的活動,但不少時候這些活動的舉行往往都是流于表面,不客氣的說就是“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效應”?;顒油炅司屯炅?,不少班級很少再進行更深一步的反思和總結。班級管理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而興師動眾的檢查評比代替不了學生自己的領悟、體會、反思和踐行。
“偷懶”,班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