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梅,李云霞
(1.淮安市淮安醫院藥材科;2.淮安市淮安醫院腫瘤科,江蘇 淮安 223200)
現階段,常規化療是臨床針對晚期胃癌常采用的治療方案,可控制腫瘤生長,延長患者生存期,但其在應用中患者產生的不良反應較多,從而影響患者預后和治療的依從性[1]。中醫認為,胃癌應歸屬于“呃逆”“反胃”“痞滿”等疾病范疇,其發病主要是因脾胃氣虛、臟腑失衡而導致氣滯、血瘀,而化療為熱毒外邪,入侵機體后又可導致氣陰虧損、脈絡瘀阻,因此臨床治療可從清熱解毒、補虛、活血化瘀等入手[2]。華蟾素膠囊屬于一種中藥制劑,不僅具有清熱解毒、化結軟堅、補虛、活血散瘀等功效,還具有補氣滋陰、活絡逐瘀之功,臨床常用于肺癌、宮頸癌等晚期腫瘤的治療中,且現已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3]?;诖?,本研究選取80 例晚期胃癌患者分組開展前瞻性研究,旨在探討華蟾素膠囊輔助常規化療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以隨機數字表法將2021 年2 月至2023 年5 月淮安市淮安醫院收治的80 例晚期胃癌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40 例)患者病程4~8 個月,平均(6.02±0.82)個月;男、女性分別為22、18 例;年齡40~71 歲,平均(51.55±7.68)歲;未分化7 例,低分化8 例,高中分化25 例;胃竇癌28 例,胃體癌7 例,賁門癌5 例;卡氏功能狀態(KPS)評分[4]61~71 分,平均(66.25±2.12)分。研究組(40 例)患者病程4~7 個月,平均(5.98±0.78)個月;男、女性分別為23、17 例;年齡40~72 歲,平均(51.56±7.67)歲;未分化6 例,低分化7 例,高中分化27 例;胃竇癌30 例,胃體癌6 例,賁門癌4 例;KPS 評分61~70 分,平均(66.21±2.08)分。上述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納入標準:①符合《胃癌規范化診療指南(試行)》[5]中晚期胃癌的診斷標準,《臨床中醫疾病診斷與治療》[6]中關于“反胃”的診斷標準;②經病理檢查確診;③預計生存時間>3 個月;④既往未接受過化療;⑤≥ 1 個可測量病灶。排除標準:①正在參與其他臨床研究;②嚴重心、肺功能不全;③合并其他腫瘤。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及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予以對照組患者常規化療方案(奧沙利鉑+替吉奧化療方案)治療,按照130 mg/(m2·次)劑量將奧沙利鉑注射液(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13313,規格:20 mL∶100 mg)加入500 mL 葡萄糖注射液中進行稀釋后靜脈滴注,時間為3 h,21 d 給藥1 次;同時予以替吉奧膠囊(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0151,規格:25 mg∶替加氟25 mg,吉美嘧啶7.25 mg、奧替拉西鉀24.5 mg),餐后用溫水送服,80 mg/(m2·次),2 次/d,連續用藥14 d 后停藥7 d。在此基礎上,予以研究組患者華蟾素膠囊(陜西東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0846,規格:0.25 g/粒)治療,0.5 g/次,3 次/d。兩組均進行2 個周期(21 d 為1 個周期)的治療。治療期間,需忌食冷飲,軀體保暖,同時針對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應及時予以相應的處理。
1.3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治療2 個周期后,評估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依據《實體瘤評價標準(RECIST1.1)》[7],其中完全緩解:病灶消失,且維持時間>28 d;部分緩解:較治療前,病灶長徑總和減小≥ 30%,且維持時間>28 d;疾病穩定:病灶長徑總和減?。?0%,或增大<20%,且維持時間>28 d;疾病進展:病灶長徑總和增大≥ 20%,或有新增病灶??傆行?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疾病控制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疾病穩定率。②腫瘤標志物。治療前后,取兩組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3 500 r/min,10 min,得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兩組血清糖類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采用電化學發光法檢測兩組血清糖類抗原125(CA125)、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水平。③凝血功能。血液樣本采集與離心方法同②,樣本經抗凝處理后離心分離得血漿,使用全自動血凝儀(雷杜生命科學股份有限公司,型號:RAC-120)檢測兩組血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IB)、凝血酶時間(TT)、凝血酶原時間(PT)水平。④生活質量。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8]評估,包括4 個維度,滿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佳。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5.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 例(%)] 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 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研究組較對照組的臨床療效較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2 個周期后兩組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指標比較(±s )

表2 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指標比較(±s )
注:與治療前比,*P<0.05。CA19-9:糖類抗原19-9;CEA:癌胚抗原;CA125:糖類抗原125;NSE: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
組別例數CA19-9(U/mL)CEA(ng/mL)CA125(U/mL)NSE(g/L)治療前 治療2 個周期后治療前 治療2 個周期后治療前 治療2 個周期后治療前 治療2 個周期后對照組4067.26±5.5537.14±3.25*19.88±3.42 11.22±1.26* 56.35±6.2741.26±5.76*52.69±6.74 32.64±4.10*研究組4067.62±5.4725.47±3.18*19.96±3.33 6.45±1.18* 56.78±6.1430.58±4.39*52.37±6.85 22.05±3.82*t 值0.29216.2320.10617.4760.3109.3270.21111.952 P 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3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2 個周期后兩組患者APTT、PT、TT 均延長,FIB 降低,且研究組凝血功能指標變化幅度更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比較(±s )

表3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比較(±s )
注:與治療前比,*P<0.05。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FIB:纖維蛋白原;TT:凝血酶時間;PT:凝血酶原時間。
組別例數APTT(s)PT(s)TT(s)FIB(g/L)治療前治療2 個周期后治療前 治療2 個周期后治療前 治療2 個周期后治療前 治療2 個周期后對照組4028.49±2.4735.24±3.12*12.13±1.2213.52±0.98* 18.23±2.1720.96±2.15*3.42±0.353.06±0.25*研究組4028.46±2.2537.38±3.25*12.16±1.2314.43±0.85* 18.25±2.1222.76±2.47*3.45±0.372.74±0.26*t 值0.0573.0040.1104.4370.0423.4760.3735.611 P 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2 個周期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均升高,且研究組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
注:與治療前比,*P<0.05。
組別例數心理功能物質生活軀體功能社會功能治療前治療2 個周期后治療前 治療2 個周期后治療前治療2 個周期后治療前 治療2 個周期后對照組4045.56±5.5868.15±8.03*44.82±6.4471.23±7.24*49.25±6.3768.23±7.24*50.36±6.38 65.25±7.61*研究組4045.62±5.3681.48±8.16*44.95±6.3780.46±7.15*49.63±6.2876.25±7.49*50.94±6.24 77.37±7.25*t 值0.0497.3640.0915.7370.2694.8690.4117.293 P 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胃癌主要是由飲食、遺傳、感染等因素導致胃黏膜上皮細胞發生惡性病變的一種疾病,常規化療作為晚期胃癌的首選治療方法之一,其在殺滅腫瘤細胞時,也會損害機體的正常細胞組織,進而影響其預后。
中醫學認為,胃癌主要是因機體正氣虧虛導致體弱,而難以抵御外邪侵襲,以使得臟腑功能紊亂,造成氣血瘀滯,久病未愈,凝而為結,進而發?。煌瑫r化療藥物的毒性還可損傷人體正氣,從而不利于機體機能的恢復。華蟾素膠囊常用于治療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疾病,可發揮清熱解毒、化瘀潰堅、利尿消腫、補虛等功效,能夠對癥治療晚期腫瘤患者,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9]。CEA 屬于一種可溶性糖蛋白,臨床常用于輔助惡性腫瘤疾病的診斷;CA19-9、CA125 在正常人體內水平降低,而在晚期胃癌患者體內含量較高;NSE 屬于烯醇化酶同工酶,分布于神經元和神經內分泌細胞內,在非小細胞肺癌、胃癌等腫瘤疾病患者的血清中明顯升高。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 個周期后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心理功能、物質生活、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評分較對照組高,血清CA19-9、CEA、CA125、NSE 水平更低,表明晚期胃癌患者應用華蟾素膠囊輔助常規化療方案有助于下調腫瘤標志物表達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治療效果更佳。華蟾素主要包含吲哚生物堿、蟾蜍色胺、蟾蜍毒素等成分,不僅可通過干擾腫瘤細胞周期,抑制癌細胞脫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的表達,阻礙腫瘤細胞增殖和分裂,加快腫瘤細胞凋亡;還可通過抑制腫瘤血管生成,以阻礙癌細胞轉移、侵襲,進而發揮抗癌作用[10]。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治療前比,治療2 個周期后兩組患者APTT、PT、TT 均延長,FIB降低,且研究組改善幅度更大,表明晚期胃癌患者應用華蟾素膠囊輔助常規化療有助于改善凝血狀態,患者預后更佳。華蟾素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通過對血小板聚集發揮抑制作用,并降低血液黏度,進而有助于改善機體的凝血狀態,提升生活質量,改善預后。
綜上,晚期胃癌患者應用華蟾素膠囊輔助治療有助于提高臨床療效,改善凝血狀態,下調腫瘤標志物表達水平,進而提升患者生活質量,預后更佳,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