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琴,王萍
山東頤養健康集團淄博醫院兒科,山東淄博 255120
情緒勞動是個人在工作中,根據工作要求的情緒,實施心理調節的過程。臨床護理工作是一類典型的情緒勞動密集的工作,護士是醫療工作的參與者,在臨床護理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醫患關系的維護中也起到重要作用[1]。臨床護理需要與不同類型的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并根據具體情況,調節自身的情緒,確保在工作中展現與工作要求相符的情緒。既往臨床研究發現,適度的情緒勞動可改善護患關系、提升護士護理質量,然而過度的情緒勞動容易誘發護士工作倦怠,導致護士在工作中無法提升投入度[2]。兒科護士在工作中,面對的是免疫力低下、無法準確地自我表達、身心較為脆弱的兒童,護士需要及時與患兒家屬進行有效溝通,且這類患兒護理難度較大,工作強度也較大,護士身心需要承受較大的壓力,情緒勞動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3]。為進一步明確兒科護士情緒勞動現狀及影響因素,并為臨床護理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據,本研究選取2021 年1 月—2023 年1 月山東頤養健康集團淄博醫院在職的30名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研究兒科護士情緒勞動相關因素與護理管理措施,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在職的30 名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年齡22~43 歲,平均(32.51±4.68)歲;工齡1~23 年,平均(12.18±3.42)年。
納入標準:有1 年以上的兒科工作經驗;為護理專業畢業,學歷在中專及以上;參與的護士有相應的資格證書,且注冊在崗;對本研究內容了解,并自愿參與研究中。
排除標準:近期受到較大的精神創傷者,如:罹患重大疾病、離異、親人去世等;研究期間出現不在崗情況者,如病假、產假、事假及外出學習等;實習和進修的護士;本研究配合度不高者。
①情緒勞動:采用護士情緒勞動量表評價兒科護士情緒勞動情況[4],量表分為表層扮演(7 個條目)、深層扮演(4 個條目)、情緒表達(3 個條目)3個維度,共14 個條目,采用Likert6 級評分法,非常不同意計1分,不同意計2分,有點不同意計3分,同意計4分,很同意計5分,非常同意計6分。因各維度題目數量不同,為便于顯示各維度得分水平,采用公式計算其得分率,得分率=實際得分/總分×100%,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為0.814,量表信效度表現良好。問卷由護理人員自行填寫,調查人員在旁輔助,填寫完成后立即回收問卷。本研究共發放調查問卷和情緒勞動量表共30 份,回收30 份,均為有效問卷,回收率與有效率均為100%。
②影響新生兒科護理人員情緒勞動的單因素分析:采用自制的一般資料調查表收集護士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婚姻狀況、文化水平、工齡、職級、培訓情況、科室關懷、月夜班次數、性格類型、工作滿意度等,統計并分析。
③兒科護士情緒勞動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n)和百分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影響因素探討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0 名兒科護士情緒勞動得分率情況:表層扮演57.28%、深層扮演62.54%、情緒表達67.59%、總分61.34%。見表1。

表1 30 名兒科護士情緒勞動得分情況
不同年齡、婚姻狀況、文化水平、工齡、職級、培訓情況、科室關懷、月夜班次數、性格類型、工作滿意度的兒科護士情緒勞動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影響新生兒科護理人員情緒勞動的單因素分析[(±s),分]

表2 影響新生兒科護理人員情緒勞動的單因素分析[(±s),分]
相關因素年齡(歲)例數得分t 值0.041 P 值0.968≥35<35婚姻狀況14 16 53.78±2.82 53.82±2.54 0.938 0.356已婚未婚或離異文化水平20 10 52.34±2.51 51.43±2.49 0.841 0.407專科本科及以上工齡(年)19 11 49.88±2.14 50.57±2.21 12.210 0.001≥5<5職級12 18 55.24±2.69 46.38±1.25 0.049 0.961護士護師及以上培訓情況19 11 53.44±2.68 53.39±2.71 9.976 0.001有無科室關懷17 13 54.22±2.19 46.82±1.75 11.464 0.001良好缺失月夜班次數(次)15 15 56.44±2.69 47.28±1.53 1.187 0.245≥5<5性格類型14 16 52.44±2.16 53.39±2.21 0.258 0.798內向外向工作滿意度12 18 54.24±2.66 53.98±2.73 7.133 0.001滿意不滿意25 5 56.44±2.32 48.67±1.52
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工齡、培訓經歷、工作滿意度是兒科護士情緒勞動的獨立保護影響因素(P<0.05)。見表3。

表3 兒科護士情緒勞動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兒科護士的工作難度較高,并且具有較大的風險和壓力,因此其良好工作質量的維護需要護士具備更好的情緒管理能力。護士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熟練掌握各項護理操作技能,并且部分患兒因為病情原因,容易出現哭鬧等情況,護士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5]。護士需要通過不斷對自身情緒進行調節,以更加真摯、理性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以提升其工作質量,同時也使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更加滿意。情緒勞動的評估量表中包含3 個維度,其中情緒表達是護士在工作環境中表達自己情感的能力;表層扮演是護士在日常工作中,通過改變聲音、表情等方式,來維持相應的工作狀態,但其內心情緒并未發生改變[6];深層扮演表示護士通過調節內心的情緒,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使其內心情感與工作環境要求形成統一,其在研究調查中得分高,表示護理人員情緒負荷重,容易產生疲勞感,容易出現職業倦怠[7]。在兒科的護理工作中,護士需要面對患兒及其家屬的不良情緒,同時也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緒,這導致護士的情感難以正常表達,同時其在實際工作中,需要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因此其常常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需要積極的內心情感以適應工作環境[8],保持溫和耐心的態度,這些情況都會使護士的勞動情緒評分處于較高的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30 名兒科護士情緒勞動得分情況:表層扮演(26.98±3.12)分、深層扮演(12.56±2.24)分、情緒表達(14.32±2.81)分、總分(51.27±3.23)分;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齡、工齡、培訓情況、科室關懷、工作滿意度的兒科護士情緒勞動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工齡、培訓情況、工作滿意度是兒科護士情緒勞動的保護影響因素(P<0.05),從這一結果中可以看出,工齡在5 年以下的護士,其側重于表層表演,在兒科護理工作中,臨床護理經驗不足的護士在遇到突發應急事件、創傷性事件時,其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加之其工作和生活中,情緒疏導不及時,缺乏集體或者家庭的關懷,容易使其情緒出現負荷狀態,進而造成其情緒勞動得分較高[9-10];也有部分護士在臨床工作中,需要與患兒及其家屬進行有效溝通,并且長期保持互動性,然而部分護士溝通能力較差,不善于表達,這會增加其工作壓力,因此這類護士需要進行相應的專業培訓[11-12],不僅能使其護理操作更加規范、完善其知識體系,同時也能引導其正確認識兒科護理工作,學習到自我調節的方式,得到新的情緒宣泄途徑。
有臨床研究發現,部分護士在工作中,缺乏科室的關懷,這主要是科室中人文關懷能力培訓不到位,無法提升護士的共情能力,因此,在實際的臨床工作中,科室管理人員要加強對護士的關懷,正確引導其疏解負性情緒,提升護士的共情能力,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夠深層表達其情緒勞動,并且使其掌握自我調節的方式,在其情緒勞動中更加傾向于深層表達,確保其情緒表達符合工作要求[13-14]。也有學者提出,兒科護士工作滿意度與工作投入呈正相關性,也就是說護士對工作滿意度情況,會影響其在工作中的投入,部分護士在工作中,缺乏專業知識學習的興趣,專業水平整體偏低,臨床護理工作失誤率、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均相對較高,患兒家屬與護士之間存在較多的糾紛,這會嚴重增加護士在工作中的情緒勞動,使其水平升高[15]。
綜上所述,兒科護士情緒勞動評分普遍偏高,在對護士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合理安排工作內容與強度,加大相應培訓的力度,進而提升護士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