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鳳蘋,趙紅梅,蔣笑梅
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湖南長沙 410000
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內提供各種無菌物品的 供應單位,主要負責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裝、滅菌等工作[1]。由于此處器械種類繁雜、數量較多,部分工作人員在處理時受自身專業水平限制、疲倦等影響出現疏忽,致使器械處理質量不佳,易殘留病菌,不利于之后的臨床使用[2-3]。因此,需要選取合適的管理方式進行管控,確保器械處理質量。護理安全干預機制管理是近年來新興起的管理方式,可有效彌補傳統方式管理的不足,從多角度確保器械處理質量,提高臨床醫療器械的使用安全性[4-6]。此篇文章通過選取2021 年1—12 月和2022 年1—12月湖南省腦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處理的器械各1 000 件進行研究,分析運用傳統方式管理和護理安全干預機制管理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1 年1—12 月湖南省腦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處理的器械1 000 件運用傳統方式管理,納入傳統管理組。選取2022 年1—12 月期間本院消毒供應中心處理的器械1 000 件運用護理安全干預機制管理,納入安全管理組。兩組器械均由同一批(20 名)工作人員消毒滅菌處理,工作人員均為女性,年齡35~48 歲,平均(41.64±2.48)歲;工作年限3~15 年,平均(9.02±1.16)年;文化水平:大專11 名,本科9 名。
傳統管理組采用傳統方式管理: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需要根據管理者的排班情況按時上崗,以較好的精神面貌積極參與工作,并遵循規章制度完成器械處理任務,做好信息記錄,并完成交接班工作,以此保障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質量。
安全管理組采用護理安全干預機制管理:①組建管理團隊并進行強化培訓。由消毒供應中心工作的人員組成,均需要具有一定專業水平,學習供應中心的工作內容,掌握清潔、消毒、滅菌技巧,為日后更好地從事工作做好準備;要求工作人員參加研討會,不斷學習消毒供應中心內容,了解各種儀器設備使用方法和處理方式,以此增強綜合實力,提供優質人才;定期進行專業考核,了解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對考核不合格者重新培訓,待其通過考核后方可從事相關工作,對考核合格者需要強調注意事項,以此確保工作人員較好的專業素養。
②落實護理安全干預機制。工作人員需要了解消毒供應中心存在的風險,進行深入分析,找出具體影響因素,制訂相應的安全干預措施,并在之后管理時落實,不斷提升管理服務質量,確保消毒供應中心管理安全性;完善具體工作流程,嚴格按照流程完成工作,同時明確各項器械處理任務的負責人,提升工作人員的責任心,確保工作質量;合理分化消毒供應中心的布局,對不同工作區域以不同顏色進行區分,并放置不同顏色的拖鞋,限制人員流動,減少交叉感染風險;對不同的消毒清潔以及滅菌設備做好標識,張貼好使用說明書,便于工作人員使用時參考,減少錯誤使用操作,確保工作質量;工作期間秉持無菌理念,做好安全防護,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確保工作人員生命安全;在處理器械時,重視精密器械的細節處理,徹底去除血漬、污物,進行徹底滅菌,減少病菌數量,降低臨床使用引起的感染風險;與其他科室緊密聯系,及時準備好臨床使用器械,做好器械回收工作,減少器械遺失情況。
③評價管理效果。質檢員及各區域管理者每個月月末總結管理情況,評價管理效果,找出管理過程中的不足之處,與工作人員共同商討改進措施,并在日后工作中落實,不斷增強管理效果。另外,增加獎勵機制,對管理較好的工作人員增加獎金,進行言語鼓勵,以此調動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質量。
觀察兩組的工作人員管理質量、管理滿意率,以及器械的消毒合格率、滅菌合格率、器械引起風險事件率。
①工作人員管理質量:主要是從環境管理質量、器械管理質量、包裝管理質量、安全管理質量4項進行分析,均運用百分制問卷評估,且分值與相關管理質量成正比。
②管理滿意率:運用自擬百分制問卷評估,分為十分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 種,且分值依次為≥80 分、60~<80 分、<60 分。管理滿意率=十分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③器械消毒合格率:計算公式為消毒合格率=器械消毒合格件數/總器械件數×100%。
④器械滅菌合格率:計算公式為滅菌合格率=器械滅菌合格件數/總器械件數×100%。
⑤器械引起風險事件率:計算公式為引起風險事件率=器械引起風險事件數量/總數量×100%。
利用SPSS 24.0 軟件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n)和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安全管理組的工作人員管理質量評分高于傳統管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工作人員管理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工作人員管理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安全管理組(n=20)傳統管理組(n=20)t 值P 值環境管理質量93.27±3.48 90.12±3.54 2.837 0.007器械管理質量93.45±3.57 90.23±3.66 2.816 0.007包裝管理質量93.32±3.51 90.18±3.59 2.796 0.008安全管理質量93.46±3.58 90.24±3.67 2.808 0.007
安全管理組的管理滿意率與傳統管理組相比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工作人員管理滿意率比較
安全管理組的器械消毒合格率、器械滅菌合格率與傳統管理組相比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器械消毒合格率及器械滅菌合格率比較[n(%)]
安全管理組的器械引起風險事件率與傳統管理組相比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器械引起風險事件率比較[n(%)]
醫院是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的主要場所,在為患者診療期間,若使用的器械消毒滅菌不徹底,極易出現感染情況,危害患者生命健康[7]。因此,消毒供應中心的器械處理質量十分重要。由于消毒供應中心器械較多、涉及科室較廣、使用周轉較快,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相對較重,極易出現未按照規章制度處理、不重視審核等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器械消毒及滅菌水平[8-10]。科學的管理方式可有效減少以上情況,確保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質量。傳統方式管理雖通過遵循排班上崗、完成工作任務、做好交接班工作起到一定管理效果,但缺乏安全方面的管理,部分工作人員責任意識不強,未遵循相關制度,器械消毒滅菌不合格,臨床用品質量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較高[11-13]。護理安全干預機制管理是一種新型管理方式,以安全為管理重點,通過選取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組建管理團隊,進行供應中心工作內容學習,掌握相關工作技巧,提高綜合實力;積極參加研討會,強化相關認知;定期專業考核,及時評判工作人員水平,予以相應培訓,提高其專業素養[14-16]。通過落實護理安全干預機制,分析現存風險,制訂安全干預策略;完善工作流程,落實崗位責任制,確保各項工作順利完成,提升工作質量;合理分化布局,對不同分區做好顏色區分,避免人員流動,降低交叉感染概率;做好標識處理,確保操作準確;重視細節處理,徹底清除病菌,減少器械上的殘留,確保臨床使用器械質量;與其他科室互動,做好器械分發和回收工作,降低遺失風險[17-18]。通過月末評價管理效果,及時查缺補漏,不斷提升管理服務質量,增強管理效果,且予以合適獎勵,調動工作積極性,提升工作效率。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安全管理組管理后的工作人員管理質量高于傳統管理組(P<0.05),說明運用護理安全干預機制管理能夠更好地管控供應室內環境,積極參與器械管理與包裝工作,確保工作質量,利于為臨床診治提供相關器械。安全管理組管理后的管理滿意率高于傳統管理組(P<0.05),說明運用護理安全干預機制管理能夠增強管理效果,提升服務質量,且工作人員的滿意率較高,使用范圍較廣。安全管理組管理后的器械消毒合格率、器械滅菌合格率均高于傳統管理組(P<0.05),說明運用護理安全干預機制管理能夠更好地對器械進行消毒滅菌,確保器械處理質量,為臨床提供優質用品,確保診療效果。安全管理組管理后的器械引起風險事件率低于傳統管理組(P<0.05),說明運用護理安全干預機制管理能夠規避影響因素,降低器械引起風險事件率,提高使用安全性,管理意義較高。
綜上所述,為消毒供應中心運用護理安全干預機制管理的效果較佳,能夠增強工作人員管理質量,提高管理滿意率,確保器械消毒滅菌質量,降低器械引起風險事件率,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