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陳偉
1. 綿陽市中心醫院/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附屬綿陽醫院物供科,四川綿陽 621000;2. 綿陽市中心醫院/電子醫科大學醫學院附屬綿陽醫院醫務科,四川綿陽 621000
國務院辦公廳于2019 年初發布了《關于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要求按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進行管理;國家衛健委2020 年底發布了《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20 版)》,對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提出更高要求[1-2]。新版的醫院評審標準和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要求是當前醫院管理所遵循的主要依據,其中醫療質量水平是其評審或考核的重點,通過量化指標評價醫療質量水平成為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的發展趨勢和時代需求。臨床科室醫療質量管理是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臨床科室終末質量水平可以直接影響醫院醫療質量指標優劣,最終影響醫院評審和三級公立醫院考核結果。本文根據醫院評審和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對醫院醫療質量指標的管理要求,構建臨床科室終末質量指標體系;將該指標體系用于綿陽市中心醫院2022 年3 月—2023 年3 月臨床科室終末質量評估,并觀察目標管理對提升臨床科室終末質量水平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根據診療工作屬性,將本院臨床科室分為手術科室和非手術科室。手術科室指以手術治療為主的醫療單元,包括外科、婦產科、小兒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共計14 個獨立考核科室;非手術科室指以非手術治療為主的醫療單元,包括內科、兒科、全科醫療科、皮膚科、康復醫學科、中西醫結合科、感染性疾病科、老年醫學科,共計18 個獨立考核科室。
依據《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0 年版)》和《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1-2],按照廣義醫療質量五個評價維度(診療水平、患者安全、費用控制、資源效率、患者滿意度)和SMART(Specific,Measurable,Attainable,Relevant,Time-bound)原則篩選并構建臨床科室終末質量指標,用于本院手術科室和非手術科室終末質量水平評估[3-4]。
終末質量管理分為常規管理和目標管理兩種模式。2022 年3 月份采用常規管理,醫療質量管理部門收集各臨床科室終末質量指標數據,根據數據結果對臨床科室終末質量水平做評估分析,撰寫臨床科室終末質量分析報告,將突出問題遞交醫療分管院長在全院干部會通報。
自2022 年4 月起采用目標管理,醫療質量管理部門將臨床科室終末質量指標納入臨床科室績效考核管理,以正性指標逐步提高、負性指標逐步降低作為終末質量管理目標;若終末質量指標數據變化與管理目標不一致,則按相應考核標準扣分;終末質量考核結果每月反饋至各臨床科室主要負責人,并在辦公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 OA)系統進行全院公示。
觀察記錄手術科室和非手術科室每月終末質量考核得分;考核得分滿分為100 分,滿分減去考核扣分即為該科室當月考核得分。常規管理模式下觀察記錄1 個月科室考核得分,隨后連續觀察記錄12 個月在目標管理模式下科室考核得分。
數據運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處理,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進行各組數據差異比較;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目標管理能顯著提高手術科室和非手術科室終末質量考核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14.42、P<0.05);手術科室各月度終末質量考核得分低于非手術科室,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28.26、P<0.05)。見表1。
表1 兩類臨床科室終末質量考核得分比較 [(±s),分]

表1 兩類臨床科室終末質量考核得分比較 [(±s),分]
科室分類手術科室非手術科室常規管理0個月82.75±6.38 90.11 ± 5.88目標管理1個月87.64 ± 7.68 92.00 ± 6.49 2個月87.75±9.42 92.94±5.57 6個月87.28 ± 7.80 93.66 ± 3.00 3個月86.46 ± 6.40 91.38 ± 6.17 4個月87.07 ± 8.91 93.66 ± 3.67 5個月87.75±8.22 95.33 ± 4.57
續表1
注:科室種類的主效應顯著,F=28.26,P<0.05,偏η2=0.48;月度的主效應顯著,F=14.42,P<0.05,偏η2=0.32;科室種類與月度的交互效應不顯著,F=1.63,P>0.05,偏η2=0.05。
科室分類手術科室非手術科室目標管理12個月95.29 ± 4.27 96.38 ± 3.50 7個月92.36±6.64 95.11±4.52 8個月90.50±4.74 94.11±5.87 9個月90.64±6.03 93.38 ± 5.32 10個月98.11 ± 1.55 98.77±1.21 11個月98.36±1.59 99.22 ± 0.73
手術科室和非手術科室終末質量考核得分均通過目標管理得到提高,兩類臨床科室終末質量考核得分隨時間推移整體呈上升趨勢。見圖1。

圖1 兩類臨床科室終末質量考核得分變化趨勢圖
基于大數據的醫療質量精細化管理是未來醫院醫療管理的發展方向,醫院和科室終末質量管理則是一系列醫療質量數據統計、分析與應用的過程[5]。終末質量指標的選取和定義是終末質量管理的基礎,需充分理解醫療質量形成過程并做挖掘與凝練[6]。本研究構建的臨床科室終末質量指標體系涵蓋了廣義醫療質量評價的五個維度,能全面客觀評價臨床科室終末質量水平。根據SMART 原則選取臨床科室終末質量指標,讓每一項指標是具體的、可量化、可達成、具相關性及時限性,確保構建的指標體系具可操作性[7]。終末質量指標獲取便捷性應給與關注,最大限度從病案首頁信息系統提取相應數據[8]。通過該指標體系對臨床科室終末質量進行評估,發現目標管理能顯著提高手術科室和非手術科室終末質量水平(P<0.05),非手術科室終末質量水平高于手術科室(P<0.05),這與兩類臨床科室工作性質及各自形成終末質量的穩定性差異有關[9]。
采用醫療質量指標對醫院醫療質量水平進行評價是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的常規手段,標準化醫療質量指標便于不同區域、不同醫療機構、不同科室之間進行醫療質量同質化管理[10]。汪海琴等[11]介紹當前發展比較成熟的三種國際醫療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臨床服務結果是這些醫療質量評價體系關注的重點;指標體系需滿足循證醫學要求和醫療質量管理實際[12]。我國醫療質量指標從單一結果指標,到復合質量指標,再到醫院、專業、病種和技術質量全覆蓋,體現了醫療質量指標監測管理顯著的時代特色[13]。《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0 年版)》和《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所要求監測管理的醫療質量指標符合我國當前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現狀和管理導向,體現了以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為出發點和立足點的健康中國戰略。
臨床科室醫療質量管理是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的主體部分,通過提高臨床科室終末質量水平必將提升醫院整體醫療質量。本研究建立臨床終末質量指標體系緊扣國家對醫院醫療質量管理要求,符合當前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實際[14]。目標管理由國際質量管理大師德魯克提出并推廣,已廣泛應用于醫院醫療質量管理領域,尤其適用于醫療質量指標達成管理[15]。本研究將構建的臨床科室終末質量指標體系應用于臨床科室終末質量目標管理,設定以臨床科室通過努力方可達成的目標作為管理導向,結果手術科室和非手術科室終末質量水平均得到提升。本研究構建的臨床科室終末質量指標體系和所采用的目標管理方法可供相應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參考。
本研究僅對目標管理提升臨床科室終末質量水平進行了有限時間觀察,作為持續醫療質量改進,有必要做長期跟蹤研究。若有條件,亦可開展多中心臨床科室終末質量管理研究,觀察所構建的臨床科室終末質量指標體系在不同醫院醫療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