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朱傳明,李郁芳
北京航天總醫院影像科,北京 100076
隨著醫學技術的迅猛進步,介入性診療在臨床醫學領域正日益廣泛應用。這一領域的突破使得醫生能夠運用先進的導管和器械,進入患者的血管系統或腔道,進行一系列精準的診斷和治療操作,如腦血管造影和膽道支架植入等[1]。然而,隨著病例數量的增加以及診療操作的日益復雜,醫用耗材的管理問題也逐漸顯現出其重要性[2-3]。在介入導管室內,醫用耗材被視為不可或缺的工具,用以進行診斷和治療,由于耗材的種類極為多樣,涵蓋了導管、導絲、球囊、支架等,這些物品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在實際的介入操作中需要高度的精確性和實時性,以確保操作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因此,醫用耗材的有效管理對于多個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它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安全,通過嚴格的耗材管理,醫生可以確保每一次操作都使用高品質、合適的耗材,減少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并發癥。其次,耗材管理也與工作效率息息相關,在高度精細的介入操作中,醫生需要迅速準確地選取和使用耗材,以保證操作的順利進行,提高治療效果[4-5]。因此,本文選取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北京航天總醫院影像科介入導管室管理人員6 名及260 例醫用耗材為研究對象,并介入導管室醫用耗材集中管理模式。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選擇本院管理人員6 名及影像科醫用耗材260 份,2021 年1—12 月為對照組(130 例),2022年1—12 月為觀察組(130 例)。管理人員男女比例為1:5;年齡32~39 歲,平均(24.67±2.66)歲;專科1名,本科3 名,研究生2 名;職稱:護師1 名,主管護師5 名。
常規組按照常規管理模式,①制度管理方面,為滿足手術需求,各種型號規格的高值耗材需要配備齊全。在設備科的把關下,必須核對各種證件和注冊證號,并要求供貨商填寫送貨單,無誤后一式兩份,其中一份由設備科簽字后送至導管室,導管室要進行核對并簽字,然后將一份送還設備科備案,同時保留一份在導管室備份。備用的高值耗材,根據供貨商的不同,需制作成獨立的EXCEL 表進行登記,登記內容包括備用時間、材料名稱、型號、規格、有效日期、使用日期、患者姓名以及住院號。在實際使用后,科室需開具領用單,供貨商據此開具發票,并補齊所使用材料。而對于植入體內的材料,需要填寫植入性材料申報表,并在科室內使用專門的植入性材料登記本,粘貼條形碼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保留在病歷中,一份送至設備科備案,還有一份送到介入導管室備案。②專門管理:介入導管室指派一名經驗豐富、熟悉各科介入手術的高年資護理人員進行專職管理,并在手術前做好所需耗材的準備工作。手術結束后,該人員會及時核對收費信息,并對消耗的材料進行及時補充。③存儲方面:根據不同的用途進行分類擺放。各專科所使用的導絲、鞘管、高壓注射器等材料會統一存放和使用,以確保一致性。各種導管則采用懸掛式放置,以避免折彎造成的損壞。而高值耗材會根據不同使用科室的需求,專門放置在各自的專柜,并上鎖進行保管,同時根據有效期的先后順序進行擺放,保持良好的管理狀態。
觀察組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具體措施如下:①設定明確的管理目標和指標:首先,需要確立明確的管理目標和指標,包括降低耗材采購成本和減少過期耗材的數量等方面。這些目標和指標的制定應具體、可衡量,并能夠體現管理效果[6-7]。通過設定量化目標和指標,可以對耗材管理進行有效評估和監控,并及時調整管理策略來實現目標。②引入信息化系統支持:為了更好地支持耗材管理工作,建議引入信息技術,并建立耗材管理的信息化系統,這個系統可以實現對耗材的追溯和監控,通過對數據的管理和分析,可以及時獲取耗材的使用情況、庫存數量以及采購需求等重要信息,從而為科學的決策和管理提供依據。信息化系統可以幫助提高效率,減少紙質文檔,提供實時的數據和分析結果,幫助管理人員做出更準確、更有效的決策。③加強和醫療科室的協作:耗材管理是一個涉及多個醫療科室的復雜系統,在實施過程中需要與各醫療科室加強溝通和協作[8]。了解各科室的實際需求和特殊要求,制定相應的耗材管理措施。同時,通過科室間的合作,可以減少重復采購、過度儲備和浪費現象,實現資源的共享和優化利用。④定期進行巡檢和評估:為保證耗材的質量和安全,建議定期對醫用耗材的庫存進行巡檢和評估。通過巡檢,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清理過期和損壞的耗材,保持庫存的新鮮和完好。這樣可以確保耗材的質量和安全,避免因使用過期或已損壞的耗材而產生的潛在風險。因此,定期巡檢和評估對于防止因使用過期或已損壞的耗材而產生潛在風險至關重要。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可以保證耗材的質量和安全,從而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和安全性。同時,定期巡檢和評估還可以提供對醫療機構庫存管理的反饋和改進機會,幫助優化耗材采購和使用流程,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因此,定期巡檢和評估是醫療機構耗材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⑤建立有效的培訓體系:為了確保耗材管理的執行力和操作規范,建議建立一個有效的培訓體系。針對不同崗位的人員,提供相應的培訓課程,包括耗材采購流程、信息化系統操作、耗材質量識別等內容[9]。通過培訓,可以使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都具備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提高管理效率和耗材使用的合理性。⑥持續優化改進:耗材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持續地進行優化改進。定期召開評估會議,總結前一階段的管理經驗,分析目標達成情況,發現問題和不足,制定下一階段的改進計劃。同時,關注行業的最新發展和管理趨勢,借鑒其他醫療機構的成功經驗,不斷地完善耗材管理策略和措施,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和需求。
①觀察兩組醫用耗材管理員的掃碼出庫完成成功率、一次完成計費合格率。出庫完成率為護士首次就成功完成掃碼出庫的比率。(出庫完成率=護士首次正確出庫的賬單數/總賬單數)。
②收集二級倉庫物流系統的后臺數據輸出和管道室的庫存報表,觀察并對比出入庫合格率、庫房抽查合格率、盤點核對合格率。
③采用Likert5 級評分評價耗材管理的滿意度,包括入庫準確、計費精準、高效快捷的滿意度評分。總分1~5分,分值越低表示越不滿意。(計費正確率=護士1次正確計費的賬單數/總賬單數)。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n)和百分數(%)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掃碼出庫成功率、一次完成計費合格率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模式出庫完成率和計費正確率對比[n(%)]
觀察組出入庫合格率、庫房抽查合格率、盤點核對合格率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觀察組耗材入庫準確、計費精準、高效快捷的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模式醫護人員的滿意度對比[(±s),分]

表3 兩組模式醫護人員的滿意度對比[(±s),分]
組別觀察組(n=6)常規組(n=6)t 值P 值耗材入庫準確4.08±0.31 3.43±0.45 13.563<0.001計費精準4.28±0.37 3.44±0.82 10.646<0.001高效快捷4.17±0.56 3.53±0.32 11.314<0.001
近年來,醫療領域取得了迅猛的發展,尤其是介入導管技術在診斷和治療中的廣泛應用,這為患者提供了更準確、更安全的醫療手段[10]。然而,隨之而來的是醫用耗材的增加和管理難題。為了高效、安全地開展介入導管室工作,建立科學合理的醫用耗材管理模式至關重要,用以確保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患者的安全[11-13]。介入導管技術在腦血管造影、膽道造影支架和空腸營養管置換等多個領域中具有重要的應用,這些技術的發展使醫生能夠更精確、安全和有效地進行診斷和治療,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康復速度。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和改進,預計這些領域中導管技術的應用將會不斷擴大[14-15]。由于醫用耗材的種類廣泛,如導絲、引導鋼絲、球囊、支架等,在神經血管介入領域,有動脈瘤栓塞、腦血管血運重建等應用,其中,腦血管血運重建是為了改善腦部血液供應的過程,這可能包括使用支架(也稱為血管內支架)來擴張狹窄或阻塞的腦血管,以恢復正常的血流通暢性。支架可以在血管內部放置,幫助維持血管的開放狀態,促進血流。
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掃碼出庫成功率、一次完成計費合格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觀察組出入庫合格率、庫房抽查合格率、盤點核對合格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觀察組耗材入庫準確、計費精準、高效快捷的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說明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并通過掃碼出庫、一次完成計費等技術手段,對于提高耗材管理的準確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這種管理方式可以幫助管理人員更好地監控和掌握耗材的使用情況,及時進行補充和調整,從而節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更重要的是,這種管理模式能夠加強醫用耗材的管理和使用質量,有效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和安全水平,對于提升整體醫療服務水平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介入導管室醫用耗材集中管理模式的實施對醫用耗材管理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掃碼出庫、一次完成計費、出入庫管理、庫房抽查、盤點核對等方面的指標都比傳統管理有明顯的優越性,并且工作人員對該管理模式滿意度更高,能為醫療機構提供更好的服務和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