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榮芬 儲茂祥 遲濤 齊艷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我國各個行業建設發展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市場環境對電子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高校要想為市場培養輸送更多高能力、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就必須強化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創新改革工作,結合市場發展趨勢要求與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優化改善課程教學內容與方式,確保能夠全面提升該項課程教學質量水平。本文將以汽車行業為例,進一步對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實踐展開分析與探討,旨在為相關從業者提供科學參考意見。
關鍵詞:電子技術類課程 教學 實踐創新
1 引言
電子技術類課程是高校電子信息類專業中的必修課程,其教學質量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該專業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培養。因此,高校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師需要及時轉變自身的傳統教學理念,要以市場人才培養要求為核心指導,及時優化調整課程教學內容,創新完善課堂實踐教學模式,將理論授課與實驗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與素養,促使他們能夠成為市場企業單位所需的優秀專業人才。
2 電子技術類課程改革的關鍵要點內容
2.1 課程教材內容更新升級
在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改革工作中,各地區高校相關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教材作為課程教學開展過程的核心工具和參考,是每個專業學生進行理論與實踐學習的必備資料。當前我國高校的電子技術類課程教材是以學科體系整理編寫為主,一些相關教材雖然針對重點知識內容有效配置應用了測試題、微課等資源,以此來豐富學生的專業學習,但是課程教材整體內容還是呈現出單一化的明顯特征。以汽車行業為例,現行的課程教材還是以模擬電子技術、電工學以及數字電子技術作為基礎,從中簡單選擇應用一些與市場主流汽車電子電路相關的理論知識,這種課程教材的編寫應用缺少對汽車電子技術的實踐操作與展示,無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實操能力與創新應用能力[1]。先進的課程教材不單單要具備完善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還必須能夠向學生展示各項先進的實操技能,能夠引導學生展開線上線下的混合式實踐學習,以理實一體化的社會案例指導學生開展具體項目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專業學習的全面發展。
2.2 實踐教學方法創新完善
在現代高校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中,教師要正確認識到實踐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促使他們能夠勝任職場相關崗位工作,能夠將所學知識與技能應用在實際問題解決中。當前我國高校電子技術類課程由于其存在著較多的基礎理論知識,再加上教師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不愿意對課程教學進行積極嘗試創新,從而導致教師仍然在沿用傳統灌輸式教學法,即以自身作為課程教學課堂的主體,單方面向學生傳授講解課程基礎理論知識,而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與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該種教學模式的應用,會導致部分學生對所學課程知識缺少感性認知,無法全面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應用水平[2]。雖然說部分高校教師在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中,會引進應用網絡教學資源,利用新媒體技術展開互動教學,但更多知識停留于表面形式,還是普遍缺少實操項目的支撐,無法強化鍛煉每個學生的實操能力。針對于此,高校領導需要主動加強對教師的科學指導工作,引導他們圍繞課程教學要求與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創新完善實踐教學方法,合理引進更多實操案例,讓學生進行動手實踐和思考分析,以此來提升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創新型的實用人才。
2.3 教師業務能力與職業素養提升
現代高校要想提升電子技術類課程實踐教學水平,就必須首先培養出一支優秀的師資人才隊伍,他們不僅要具備扎實的教學業務能力,還必須有著良好的職業素養,這樣才能夠幫助高校切實提升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改革水平,推進高校教育建設穩定持續的發展。以汽車行業為例,當前我國高校的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師很多是來自于電工類專業,他們普遍對企業專業相關知識儲備不足,不具備豐富的汽車電子電路維修經驗。在機械電子專業的課程教學中,當這些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電子技術類課程學習時,會偏向于電工學為主的基礎理論知識學習,無法與汽車電子電路維修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3]。在機械電子專業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師無法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實操能力與問題思考分析解決能力,發散學生的創新學習思維,這樣一來就會導致部分學生產生抵觸厭倦的學習心理情緒,不利于該項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的順利發展。除此之外,一些高校還會從校外聘用教師負責該項課程的指導教學,雖然他們具備了較為豐富的汽車電子電路維修經驗,但是由于在實踐教學中未能夠根據學生學習實際情況與課程教學內容,合理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從而導致學生無法輕易理解透徹教師所講的相關知識內容。因此,高校需要需要針對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改革工作,專門組建培養出一支復合型的師資人才隊伍,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與職業素養,促使他們能夠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最大程度滿足該專業課程的教學發展要求與學生學習需求。
3 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發展現狀
3.1 課程教學安排不夠合理
在機械電子專業的課程教學中,電子技術類課程是必修課程,其有著極為重要的教育價值和突出的教育地位。如在汽車維修課程中,只有當學生在熟練掌握運用汽車故障原理、本質之后,他們才能夠勝任好相關一線崗位實操工作,完成對各類型汽車電子電路的維修維護工作。然而視情況是,我國高校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還是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在課程教學安排上不夠合理,無論是課程教學內容設置上,還是在課程教學課時安排上都有著一定的不足之處。比如,在課程教學理論知識內容上,缺乏一定的專業特色,無法保障課程教學的專業性和針對性,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全面提高學生對該項課程學習的綜合能力。此外,高校并沒有專門針對該項課程教學改革工作,創建出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和基礎條件,合理引進各項實踐實訓教學設備與技術,從而導致教師無法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實踐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學習掌握前沿知識與實操技能。
3.2 教學模式單一化
與西方發達國家的高校教學模式應用發展相比,我國大多數高校的教學模式應用發展較為落后,呈現出單一化的特點。在高校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缺乏良好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一定程度忽視了發揮出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整個課堂的基礎理論知識講解會比較乏味枯燥,無法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積極配合教師完成預先制定好的教學目標。負責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的教師更多只是在單純講解理論性知識內容,并沒有結合學生的實踐學習愛好需求和市場企業單位的用人要求,合理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實操培訓學習活動,指導學生根據社會案例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完成教師布置的各項學習任務。高校教師更多只是關注到學生的最終課程測試成績,忽略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評價,無法及時全面掌握了解到的學習實際學習狀態,幫助自己優化改善課堂實踐教學內容與方式,不斷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水平。
4 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實踐創新措施
4.1 強化電子技術類課程改革工作
在高校教育建設發展中,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了電子、電氣、機械以及信息與控制等,其涉及到了眾多方面的理論知識與技術,學生實踐學習起來會較為吃力,需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為了能夠激發學生對該項課程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充分發揮出當代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高校教育工作者就必須主動加強對電子技術類課程的創新改革工作。首先,高校領導要高度重視該項課程教學的優化改進工作,要科學指導課程教師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不能單一按照課程教材向學生講解傳授基礎理論知識,而忽視了社會案例的引進教學,綜合采用各種先進教學方法展開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活動。在機械電子專業的課程教學中,高校教師要根據電子技術類課程四個方面內容,將課程教學合理設置為四個部分,在進行專業課程基礎理論知識講解的同時,還需要結合課程重點知識與學生學習情況,對相關技術做現場演示介紹,促使學生能夠直觀清晰了解掌握汽車電子技術、汽車動力系統電氣化以及系統工作原理等[4]。比如,高校可以通過在電子技術類課程中合理設置汽車電子技術基礎知識、汽車電子動力系統與控制、汽車行駛與性能以及動力電池等不同方面內容,這樣不僅能夠促使該項課程教學涵蓋了最新的汽車電子技術專業理論知識,同時還具有良好的專業性、針對性以及實踐性,能夠幫助教師更好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與素質;其次,高校在電子技術類課程改革建設中,要組建起由學校專業教師和企業工程師構成的教學人才隊伍,將市場企業崗位工作內容融入到課程實踐教學中,與學生分享更多實踐學習經驗與方法,促使他們能夠提前接觸社會,深入學習了解市場相關專業崗位的工作知識與技能,全面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能力。比如,高校教師可以通過將實踐任務驅動方式與汽車電子技術與檢車工作結合在一起,明確項目學習任務,組織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將所學知識與技能創新實踐應用在實際任務問題思考解決中,針對汽車電子技術系統常見故障展開檢測分析。基于該種課程教學過程,能夠充分調動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的全面發展。
4.2 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模式創新改革
在以往機械電子專業的課程教學中,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師更多是以自身作為課堂主體,向學生講解傳授課程教材的基礎理論知識,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發散學生學習的創新思維,學生長期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從而會導致部分學生產生抵觸厭倦的學習心理情緒,影響到該項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率。針對于此,高校教師需要敢于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要提升自主實踐教學的創新意識與能力,結合市場人才培養發展趨勢要求與學生學習發展現狀,優化改進課程教學內容與形式,為學生創建出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該項課程的學習需求。首先,高校要適當增加實踐教學課程的比例,為學生提供更多課程教學資源。如在汽車應用中,可以以線上線下方式引導學生去接觸了解最新的汽車電子技術課程學習內容,并布置相關學習任務,促使他們能夠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運用。在課堂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參與到課程教學活動設計中,讓學生發揮出自身想象力和創新力,圍繞課程所學的相關技術展開自主探究學習,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安全實驗操作,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創新實踐能力;其次,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創新采用小組合作和課后實驗的教學方式,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學習能力水平,合理對其展開分組,并明確提出相關實驗任務與要求。接著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利用課余時間展開實驗操作,整個實驗過程要如實詳細記錄好相關實驗數據和結果,并在之后的課堂上讓小組選派代表進行匯報[5]。而教師就能夠根據各個小組的匯報展開檢查評價,并邀請學生參與到自主評價、相互評價活動中,促使學生能夠直觀清晰認識到實驗過程的不足之處,教師再加以提供適當的學習改進意見,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實踐動手能力,鞏固他們對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最后,高校還需加強基于汽車應用的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利用先進技術搭建起網絡教學平臺,方便教師與學生進行在線互動交流學習。一方面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制作上傳精美的教學課件視頻,為各個學生分享最新的課程知識。另一方面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愛好需求和不足之處,自主在平臺上選擇應用學習資料,并完成教師布置的相關在線學習任務,展開自我學習檢測工作。
4.3 組建復合型師資人才隊伍
在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實踐改革中,各大高校要高度重視組建起一支復合型師資人才隊伍。高校可以通過以在校專職教師為主體,以企業一線技術人員為輔助,科學構建出在校教師能夠去企業一線頂崗工作,企業技術人員能夠到學校授課的教學團隊。高校要結合自身發展情況與辦學條件,適當加大對人才隊伍的建設投資力度,定期組織本校教師參與到專業化的培訓教育活動中,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與職業素養,促使他們能夠履行好自身的崗位職責,不僅僅能夠講好課程理論知識,還能夠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實驗操作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創新實踐能力。此外,高校還需為企業兼職教師提供在線學習平臺,基于各類培訓促進他們教學業務能力的提升,促使他們能夠將一線崗位的生產技術更好講解傳授給每個學生,讓學生學習能夠快速成長,將來更快適應市場企業的相關工作環境。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如今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做好電子技術類課程實踐教學的創新改革工作,極為符合當下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因此,各大高校需要圍繞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實踐,指導教師及時革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創新完善課程教學內容與方式,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應用能力與職業素養,促進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建設穩定持續的發展,為社會培養輸送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
基金項目:2022年度遼寧地區教育廳科研類型項目“具有數據結構分布信息的快速支持向量機分類模型研究”(LJKMZ20220640)。
參考文獻:
[1]單明廣,鐘志,于蕾.OBE理念下的教學改革研究——以電子技術類課程為例[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21(03):51-54.
[2]胡秋月,胡宗舉.電子技術類課程線上實驗教學模式探索[J].無線互聯科技,2021,18(13):138-139.
[3]屠志偉.《汽車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僑園,2019(08):135.
[4]宮艷麗.汽車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實踐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2):170.
[5]吳曉剛,周美蘭.“汽車電子技術”課程改革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4,36(0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