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花
(河北省井陘縣教育局教研室 河北 井陘 050300)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鍛煉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儼然成為教育的一種必需。因為沒有創新的課堂,就如同白開水一樣索然無味。小學信息技術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重點在于教師先進的教學理念,在于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在于教師教學方式方法的優化,在于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
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是引領,是方向,更是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前提。教師教育教學理念先進,便能促使自己去深入研究教材,去走近、了解教學對象,進而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滲透到教學的設計、組織,甚至是每一個教學環節之中。教學中也會努力讓學生懂得信息技術的學科性質,讓學生去發現信息技術學科的魅力,去感受信息技術領域的博大,去體會它的廣泛應用。教師的教育理念先進,就會主動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敢于運用研究式、啟發式等先進的教學模式,善于運用新型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發地“動”起來,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努力尋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契機,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中展開思考,積極討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提高動手能力,這不僅是提升學生信息技術綜合素養的關鍵,更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要立足教材,但不可以過分依賴教材,拘泥教材,因為我們面對的教學對象并沒有整齊劃一的處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個體差異畢竟是存在的。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在教學時應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學習實際相結合,做到“與時俱進”,這樣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學習文字錄入和排版編輯時,可以讓學生選擇與自己學習或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將其作為編輯和排版的素材,以更好地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的學生錄入了自己的日記,并運用學到的編輯知識,精心地設計、排版,有的學生還搭配了與內容、自己心境相符的圖畫。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他們在編排設計中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增加了很多的創意,有的學生還自發地對工具欄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使作品更加美觀、獨特。這既體現了信息技術工具性與實踐性,還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小學生大部分對信息技術科目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此時教師再結合小學生身心特點對教學方式方法進行優化,勢必會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為進一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保駕護航。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多設計一些討論性的問題,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或者對于操作方面的知識講解,教師可以先進行示范,再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討論,然后再進行實地操作演示,這時教師鼓勵其他學生去觀察、去記錄,去判斷該學生的操作,然后再組織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這種情況下,學生精力會非常集中,對該學生的操作分析的頭頭是道,有的學生還指出了更簡單的操作方法,如何做會更加清晰、明了,更加節省時間,這樣便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也在合作討論的過程中碰撞出了創新的火花。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緊密結合,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知識點,并在學習和生活中進行有效的延伸與拓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方才得以很好的培養。因此,教師教學中要注意資源的整合,讓學生在具體的運用中創新思維方式,在運用效果中有所體會,從而有所總結,有所發現。例如教師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電腦上制作課程表,編排班內值日表和學習小組劃分表,當學生利用自己的計算機知識,制作出和他們學習聯系密切的內容之后,他們愈發興趣濃厚,漸漸地還會將相關計算機知識運用在板報設計、文化墻的編排上,還將自己的作品發放到學校網站上與其他班級實現資源共享。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便是這樣在運用的實踐中生根、發芽,直至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