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艷
(滄州渤海新區中捷產業園區中斯友誼小學 河北 滄州 061108)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普及和快速發展,信息技術課程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既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又是一項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教育學科,是具有知識性和技能性相結合的一門課程。通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更好的培養小學生的信息素養、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這也是每一個人必備的學習手段和工具。那么在小學階段如何上好信息技術課,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呢?筆者在多年的信息技術課教學實踐過程中進行了嘗試和探索,下面談幾點體會。
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他們認知事物都是直接通過實物模型來加深記憶的。因此,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師要通過充分發揮小學生直觀形象認知的特點來教學。
例如,在《計算機的組成》一課的教學中,如果教師直接告訴學生計算機各部分的組成以及各個部件的名稱,課堂教學就會死氣沉沉,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陷入低谷。所以,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找朋友”的游戲來讓學生認識計算機的組成和各部件的名稱。因為很多學生對計算機有過接觸了,對計算機大致有所了解,所以當老師用形象的語言描述計算機部件的名稱時,學生很快將計算機各部分名稱與實物配件一一對應。在這樣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了解每個部件的線該怎么連接,都有什么作用。通過這樣的教學,小學生不僅能夠對教學內容感興趣,而且對相關部件的作用和如何連線很快掌握,提高了學習的自信心。
興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法寶,無論任何人做任何事情,只要對所做的事情感興趣就會主動的、用心的去做,如果持之以恒的堅持始終,肯定會做得很好。小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學習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做起。例如,在信息技術課入門學習時,教師可以下載一些有趣的與信息技術課入門有關的動畫游戲,如“打地鼠”“奪命小霸王”“猴子撈月亮”等游戲。這些新穎有趣的小游戲不僅趣味性強,而且可以開發學生智力,學生被這些有趣的游戲深深地吸引,學習的注意力很集中,主動性也很強,在不知不覺中很快掌握了相關技能,對鼠標的認識和一些簡單的基本操作也熟能生巧了。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學科,單靠教師課堂上的講解,學生也是學不好的。所以,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要講練結合,精講多練,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戰練習。學生只有多嘗試操作練習,才能不斷提升操作技能,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因為學生的學習基礎不一樣,對計算機相關知識的理解有快有慢,操作能力也有差別,所以教學時,教師要充分照顧所有學生的學習現狀,采用分層教學,對不同基礎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對基礎較差的學生要多指導、多幫扶、多鼓勵,對基礎較好、動手能力強的學生,要給他們更多的自由空間,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展示他們的能力。
學生的學習是為了獲取知識,獲取知識是為了豐富信息素養,但歸根結底是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即“學有所用”。學生通過系統的學習信息技術課程肯定會積累豐富的信息知識,練就過硬的信息技術能力。但是這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我們要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讓信息技術為我們所用。但同時信息技術又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信息網絡知識,提高應用能力的同時,還要加強信息技術安全教育,倡導文明上網和健康的網上交流方式,防止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中,更要教育學生要增強網絡安全意識,防微杜漸,遠離網絡暴力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