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敏欣 陸漢東 李玉亮 藍桐 簡聞娉
[摘 要]在高質量發展的背景和要求下,我國各行各業均在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的人才培養模式與策略。文章基于某供電局的管理實踐,聚焦電力行業技經人才培養模式,提出基于數字技術的電力行業技經人才三梯度培養模式,分別從數字化助力人才管理意識培養的轉型到數字化助力人才管理能力培養的轉型,再到數字化助力人才創新實踐的轉型,為我國數字化轉型背景下電力行業技經人才培養工作提供指導和借鑒。
[關鍵詞]電力行業;技經人才;數字化轉型;人才培養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0.043
[中圖分類號]F272.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20-0132-03
0? ? ?引 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高質量發展重要目標進一步加快了我國電力行業企業改革。對電力企業來說,把握數字經濟時代發展紅利,推動數字化轉型,利用數字技術推進企業的人才培養工作,對企業降本增效尤為重要[1-3]。隨著項目管理要求逐年提高,基建工程項目全過程數字化監督協同的需求日益迫切,亟須在數字經濟環境下開展電力企業技經人才培育工作[4-5]。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數字技術的出現,將進一步提升技經人才培育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改善員工的技能培訓體驗[6-7]。然而,數字經濟時代電力行業技經人才培養工作面臨諸多問題。如何應對數字經濟時代電力行業技經人才培養工作挑戰,根據分層分類的思想穩步推進技經人才培養工作[8-10],確保人才培養的數字化賦能效果,實現技經人才培養工作的數字化轉型[11-12],是電力行業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
為幫助電力行業企業解決這些問題,助推其實現數字化戰略轉型,本文首先深入剖析數字經濟時代電力行業技經人才培養難點,并分析數字技術的應用價值,然后提出基于數字技術的技經人才三梯度培養模式,并對技經人才三梯度培養模式的具體應用提出優化建議。本文以某供電局為例,所提供的資料有助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認識和理解數字技術賦能的作用原理,為電力行業企業人力資源培育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借鑒。
1? ? ?數字經濟時代電力行業技經人才培養難點
第一,知識訴求日益增多,而可用于集中培訓的時間和空間有限。筆者對某供電局技經人才狀況進行走訪調查時,該局技經人員表示:“微信等數字化工具在工作場景中的應用普及,提升了技經工作開展的便利性,加強了不同部門人員之間的協作,但也提升了人員對數字技術應用知識的學習訴求。”這意味著用數字技術解決工作問題的場景越多,暴露出的問題就越多。隨著ChatGPT、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出現,員工的知識訴求激增且客觀存在,這給企業技經人才培訓工作的實時性、及時性帶來客觀挑戰,而傳統的集中培訓方式較難應對這一問題,亟須探索與當下情境相匹配的培訓模式。
第二,電力行業技經人才培訓內容設計和培訓效果評估面臨挑戰。當前,技經人才能夠通過小紅書、嗶哩嗶哩等數字媒體平臺自主學習以滿足自身知識需要。久而久之,這種“即學即會、即拿即用”的學習方式會影響受訓技經人才對知識獲取形式及效果的評判。如果技經人才培訓內容的設計是員工“聽完不懂,難上手或難理解”的,那么他們對培訓效果的評價會不好。因此,數字經濟時代如何設計培訓內容、提升技經人才能力培養效果、推動培訓服務的供給端提質增效,仍需深入探索。
第三,基于數字技術提升電力行業技經人才創新管理能力的模式仍待完善。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極大地顛覆了傳統的業務流程及模式。例如,在市場和技術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技經人員所處的工作環境將會更復雜、更動態化,易導致過去的成功經驗難以復制,歷史的交易數據難以有效地預測未來變化。這就更加強調技經人員要具備利用新技術進行管理創新的能力,也就需要開展人才創新管理能力方面的培養。而這一客觀要求在數字經濟時代顯得更加迫切,能夠應用數字技術進行創新管理并應對新情境、新變化的技經人才培訓模式亟待進一步完善。
2? ? ?數字技術在電力行業技經人才培養中的應用價值
第一,打破時空限制,提供全時員工自助培訓,改善培訓服務體驗。基于數字技術構建的綜合培訓服務平臺,可將不同媒體渠道的數據資料進行整合并分類管理,技經人員可結合自身的時間安排進行自助訪問,通過騰訊會議等工具開展實時會議討論及學習交流。數字技術的應用能夠突破時空限制,提升技經人才培訓工作的便利性和靈活性。
第二,應對個性化的培訓需求,提供因人而異的定制化培訓服務內容。基于數字技術的平臺系統能夠量化分析技經人才職業素養,并因人定制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多重數字媒體技術將傳統的不易言表的工作經驗轉為可量化、可觀察的教學素材,能夠應對模塊化、場景化的工作需求,定向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效果。
第三,采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構建企業動態知識數據庫,賦能技經人員創新實踐能力。AI技術能夠為技經人才的知識管理提供支持。一方面,技經人員可將常見工作問題建模,形成系統、成熟的解決指引及標準流程規范,便于系統化響應工作需求。另一方面,對于新出現的問題及場景,建立通用的解決方案,并總結各個方案的共性,用于進一步優化AI,提高AI分析問題及解決建議的智能度和準
確性。
3? ? ?基于數字技術的電力行業技經人才三梯度培養模式
某供電局以數字技術實現企業人力資源培訓工作降本增效為主要目標,對本局技經人才的培育工作遵循意識層、能力層、實踐層的三層次遞進培育思路,提出基于數字技術的電力行業技經人才三梯度培養模式,具體如下。
3.1? ?第一梯度:運用數字技術增強電力行業技經人才管理意識
工作目標:通過數字資源,讓技經人才明確崗位身份,培養其戰略管理意識,工作全局觀、流程觀、協同觀。
豐富的數字媒體資源能讓技經人才借鑒行業領先的工作標準及規范,實現對技經工作標準規范的系統學習和感知。人力資源部門應側重加強技經人員在數字技術應用過程中對崗位價值的理解和認識。例如,在數字化管理平臺中訓練技經人員總結竣工項目的成功要素、項目特征、管理經驗的分析能力,訓練技經人員對在建項目的評估,監控制定標準的指標體系、數字化管理標準、系統監督管理模塊的能力,以及在項目竣工后為審計提供數據信息接口的報表體系設計能力。上述工作有助于技經人才明確數字技術應用過程中的崗位身份,正確理解與數字技術應用相關的崗位價值并建立崗位認知;還有助于培養技經人才數字化管理的全局觀、流程觀和協同觀。具體來說,培養技經人才數字化管理的全局觀,重點在于在信息系統中建立設計人員、項目經理與技經人員三方協同的全局觀,培養技經人員在監督項目總體建設目標、項目進度、項目變更信息方面的全局意識。培養技經人才數字化管理的流程觀,重點在于在技經人才熟悉業務工作流程的基礎上,訓練人才對工作完成進度的分析和評判能力,做到從流程上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培養技經人才數字化管理的協同觀,重點在于增強技經人才與各個職能部門人員的協同管理能力,基于已完結項目數據庫管理信息系統,訓練技經人才通過與系統中的各個職能部門人員協同,對符合當前技術政策的工程竣工圖、竣工決算表、設計標準方案等資料進行總結,并編制分析報告的能力。
3.2? ?第二梯度:運用數字技術提升電力行業技經人才管理能力
工作目標:通過數字應用,訓練技經人才運用數字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技經人才業務管理能力,實現數字技術賦能。
數字技術賦能強調彌補技經人員在特定場景下的能力缺陷或不足,從而實現技經人員業務能力的提升。例如,裝載在手機中的小程序或App,可用于訓練技經人員系統采集電子數據的能力,人力資源部門要能夠在系統后臺查閱技經人員App應用的熟練度和準確度,對技經人員的能力提升效果進行評價。提升基于數字技術的技經人才的管理能力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實現,即發掘技經人員運用數字技術提高工作效率的典型案例,分析這一過程中技經人員所運用的數字技術功能,形成基于數字技術賦能的技經人員培訓
方案。
3.3? ?第三梯度:運用數字技術提升電力行業技經人才創新能力
工作目標:通過數字智慧及智能,訓練技經人才運用數字技術的創新管理思維,提升技經人才應對業務場景變化的創新能力。
在技經人員能夠熟練應用數字技術提升業務能力的基礎上,重點加強技經人員運用數字技術進行創新的能力培養。在此培養階段,技經人員能夠提供更為直接、準確的系統優化建議,反饋更多系統功能需求,建立技經人員與企業技術開發工程師協同創造價值的局面。屆時,技經人員能夠準確評價業務能力現狀,分析能力應用過程中的優勢與不足,制定能力發展規劃,并能夠與人力資源部門共同推動技經人才的培訓教育工作,形成技經人才與培訓人員價值共創的參考案例。
4? ? ?基于數字技術的電力行業技經人才能力三梯度培養的優化建議
4.1? ?構建電力行業技經人才職業素養綜合培訓教育體系
首先,應當系統地構建技經人才專業知識培訓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可來源于網絡媒體,也可來源于公司內部。在技經人才隊伍中發掘先進事例及人物典型,將其值得學習、推廣的工作經驗通過視頻錄制的方式匯編成平臺課程,供技經員工自主學習。其次,將技經人才工作中常見的管理問題及場景編制成測試題目,在系統測試平臺中設置開放性問題。在員工回答測試題目的過程中,還可邀請員工反饋題目測試的優化建議,提升測試的效果,在此基礎上還可引入沙盤模擬的方式,增強技經人員的全局意識和協同意識。最后,構建技經人員業務培訓知識管理平臺,一方面用于快速解答技經人員業務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另一方面借助AI技術輔助技經人員快速發現問題并分析原因,訓練技經人員通過詞條快速檢索技術知識并制訂問題解決方案的能力。
4.2? ?加強與電力行業技經人才工作場景相關聯的數字技術賦能應用
培養員工提質增效的工作思維,鼓勵技經人員廣泛應用數字技術提升工作效率。重點強化三維度的數字技術賦能應用。第一,將數字技術用于提升技經人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成因的能力。過往成功結算的項目能夠形成方案規范及標準,可存檔在系統數據庫中,應訓練技經人員利用結算項目數據庫進行快速分析,在系統中識別異常,并通過流程追溯查找問題原因的能力。第二,將數字技術用于提升技經人員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效率。通過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等技術,鍛煉技經人員快速檢索資料并監督項目文檔流程的能力,應盡可能培訓技經人員應用數字技術替換重復性的工作,采用圖片識別和文字識別技術推進電子文檔的轉化。第三,將數字技術用于培養技經人員總結經驗并形成同類問題指導建議的能力。這一過程中應盡可能地訓練技經人員的量化管理思維,避免工作指標的非量化表述,這有助于形成量化分析測度技經人員的工作績效,形成工作管理規范指引。
4.3? ?樹立先進典型案例并引導創新管理實踐
開展技經人才數字化創新管理案例評選,鼓勵技經人才參與技經工作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和設計,鼓勵員工構建數字化應用工作場景,培養員工完善數字技術架構及流程設計的能力,促使技經人員與人力資源培訓人員、信息系統開發人員協同推動數字化轉型,提升管理效率。此外,人力資源部門還可與各大研究機構、科研院所展開合作,探討新興數字技術提升技經工作效率的可行性。例如,將區塊鏈用于去中心化的協同管理模式構建,數據可視化用于指引項目全流程監督等,進一步增強技經人才的創新管理能力。
主要參考文獻
[1]魏其銳.論電力基建工程技經管理的突出問題及對策[J].中國產經,2022(9):135-137.
[2]李喆.電網工程項目技經管理思考[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20(33):46-47.
[3]劉宏志,高賀,俱鑫,等.電網基建技經隊伍高質量支撐體系研究[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9(6):34-35.
[4]葉菁.如何加強工程審計中反映出的技經管理薄弱環節
[J].中國產經,2021(7):179-180.
[5]孟雪皎.“工程量清單”創新技經管理[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9(21):48-49.
[6]彭可竹,周松林,張莎,等.加強電力企業技經專業隊伍建設的探討[J].大眾用電,2019(7):42-43.
[7]童典,陳屹東,李卉.智能電網技經結算審核管控體系研究[J].大眾用電,2022(7):62-64.
[8]王美玲,張慧翔,奚杰,等.電力行業技經人才智能數字化評價系統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19(5):131-137.
[9]趙夢竹,潘海濤,凌緒康,等.創新協同管控提升技經水平[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22(21):58-59.
[10]劉杰,李琦喆.數智城市發展進程中智能電網的人才培養新探究[J].當代經理人,2022(1):58-60.
[11]楊捷,張繼陽,范瑋衛.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觀察,2021(34):
26-28.
[12]杜英,茍全峰,王蕓,等.基于提升電網建設支撐能力的技經管理[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6(3):5-9.
[收稿日期]2023-04-08
[作者簡介]梁敏欣(1978— ),女,廣東廣州人,高級經濟師,主要研究方向:電力工程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