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新時代高校黨建創新形態研究》
作者:方雷,周明明,張榮林
出版社:山東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07-6958-5
出版時間:2021 年6 月
定價:56 元
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視。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與接班人的主要場所,切實加強高校黨建工作,是鞏固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高校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關鍵舉措。然而,當前高校黨建工作面臨著一些挑戰和問題,需要我們積極探索創新路徑來應對。
方雷、周明明、張榮林共同編寫,山東大學出版社在2021 年出版的《新時代高校黨建創新形態研究》一書,深入探討了新時代下,我國高校如何通過創新的方式,更好地進行黨的建設工作,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要求。該書系統地研究了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的創新形態,提供了有益的理論參考和實踐指導。該書對于高校黨建工作者、高校領導和教師學生具有一定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首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高校黨建工作要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這是高校黨建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保證。其次,為了實現立德樹人的核心使命,致力于培育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均衡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陣地,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養、身心健康和審美情趣。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旨在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培養他們成為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再次,深化黨的組織體系改革,提高黨的建設質量。高校黨組織要加強自身建設,推動黨的組織體系改革,提高黨的建設質量。要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提高黨員的政治覺悟和工作能力,加強黨組織的組織力和凝聚力,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高校得到貫徹落實。最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要加強黨員干部的廉潔自律教育,建立健全黨風廉政建設制度,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首先,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需要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實效性。第一,結合新時代特點,豐富教育內容,使之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興趣。第二,創新教育手段,如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線上教學,提高教育吸引力。第三,注重實踐教育,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志愿服務等形式,培養學生實際能力。其次,優化黨建組織體系,提高黨組織戰斗力也是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一方面,要完善黨組織設置,提高黨組織覆蓋面,確保黨的組織在全校范圍內發揮作用。另一方面,致力于加強黨員的隊伍建設,不斷提升黨員的綜合素質,旨在培育出一批忠誠、整潔和有責任心的黨員團隊。再次,深化黨建與人才培養融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是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的核心任務。一是要將黨建工作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確保學生在學習、科研、社會實踐等方面都能感受到黨的關懷和引領。二是要以黨建工作為抓手,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三是以黨建工作為保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最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營造良好校園環境是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方面。
首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確保黨在高等教育工作中的主導作用。黨的領導不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根本的標志,也構成了高等教育機構黨建活動的基礎保障。要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組織建設,提高黨組織在高校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其次,緊密結合高校特點,因地制宜推進黨建工作創新。高校具有獨特的特點和需求,需要根據不同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黨建工作策略和措施。要注重發揮高校的優勢,積極探索適合高校發展的黨建模式和方法。再次,注重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各方面的協同發展。高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人才和開展科學研究,黨建工作應與這些工作相互促進、相互支持。要加強黨建工作與教學科研的融合,推動黨建工作與學校各項事業的協同發展。最后,黨建工作隊伍是推動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加強隊伍建設,提高黨建工作者的素質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