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艾生
■摘 要:技工院校通過組織開展技能競賽,使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在競賽中脫穎而出,有效提升了技工院校的品牌知名度。為了讓更多的學生享受競賽成果,技工院校要組織優秀的師資力量進行競賽成果的轉化,在教學中融入技能競賽的內容,充分發揮技能競賽的平臺優勢,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為地方產業的發展提供高素質技能人才。
■關鍵詞:技工院校;數控加工;競賽成果轉化
■課 題:本文系2023—2024年度機械行業技工教育科研課題“基于‘區塊鏈+的技工院校學生技能提升策略”(課題編號:JXJGKT20231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技能競賽的開展讓更多的職業院校參與到競爭中,通過技能競賽更好地了解自身不足,從而不斷改進和優化,完成競賽訓練梯隊的建設,為各類競賽培養優秀人才,發揮技工院校技能競賽的品牌效應。加強競賽成果的轉化,以競賽為契機,促進專業教學的改革。同時,推動師資團隊的建設,營造“比學趕超”的氛圍,提高技工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進而促進技工教育的良性發展。
(一)競賽成果向教學資源轉化
由于精力有限,技工院校參與技能競賽的學生數量較少,且無法惠及所有學生。技工院校要加快技能競賽成果的轉化,將競賽內容進行分解,形成適用于所有學生的教學資源,如將競賽心得、競賽規范、競賽理論知識、競賽成果等內容進行整理,將其融入數控加工專業實訓課程中,優化現有實訓課程教學項目的內容和實施流程,讓更多學生能夠享受競賽成果,切實體現教育的公平性。
數控加工課程教學中所用任務書和教案要根據競賽要求進行整理,在實施過程中可將競賽班級學生引進來,根據競賽成果的不同形式將其轉化成教學可用的課件、文檔或者微課等,供數控加工專業學生學習。
以數控加工專業“裝配鉗工”項目為例,在河北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上筆者所在學校(以下簡稱學校)學生獲得該項目的銅牌。據此,學校系部可組織優秀教師將競賽項目分解為一個個子項目,提取教學要求、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了解“裝配鉗工”項目競賽團隊在選手培養過程中采用的培訓內容和方法,并且結合數控加工專業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實訓教學條件,調整和優化培訓內容,使其適用于大部分的學生。
(二)競賽成果向教學方法轉化
技能競賽注重對學生技能的訓練,且未忽略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在競賽成果轉化過程中,學校機械工程系要將競賽中所學理論知識以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并且盡量將其制作成微課或者微視頻,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相關知識點進行學習。同時,微課或者微視頻的形式能夠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反復觀看,不斷鞏固知識和提升技能水平。另外,學校機械工程系還可以通過系部公眾號開通學生交流模塊,讓學生能夠技能共享,相互探討,共同進步。亦可通過公眾號進行技能競賽成果展示,讓更多的學生看到技能競賽的優勢,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和積極性,營造良好的競賽氛圍。
另外,技能競賽往往以組隊的形式參與,除了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還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團隊協作能力,能夠與其他隊員一起完成競賽項目內容。競賽成果轉化時要注重該方面內容的轉化,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職業崗位為基礎,為學生劃分不同的角色,讓他們在相互協作中完成某個零件的加工任務。以某個軸類零件加工為例,教師在實訓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分成班組長、制圖員、工藝員、數控機床操作員和質檢員等不同角色,班組長負責整個任務的協調和組織,制圖員負責零件圖紙的繪制,工藝員負責完成軸類零件加工工藝方案的設計,數控機床操作員則按照圖紙要求和制定的加工工藝方案操作機床完成零件的實際加工,質檢員根據圖紙進行加工完的零件的驗收。通過任務的分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增強他們的職業意識和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了解企業的真實生產流程,提高其就業適應能力。
(三)競賽設備向實訓教學設備轉化
為了確保競賽水平,學校機械工程系要集中優勢進行競賽場地的建設和競賽設備的配置。但是,由于技工院校的資金實力有限,這些場地和設備并不能惠及所有學生。學校機械工程系可結合競賽訓練的安排,將競賽場地限時開放,讓有興趣和想更深入了解競賽內容的教師和學生能夠利用競賽場地的空余時間進行動手實踐,深化專業知識的學習。同時,技能競賽的指導教師和選手也可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聽取他人的建議,不斷突破競賽的難點和疑點。
(四)競賽師資向實訓師資轉化
為了確保競賽的師資實力,技工院校會定期組織競賽教師去其他院校參觀、培訓或者進企業鍛煉,從而掌握先進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在競賽成果轉化過程中還要加強競賽師資的轉化,讓競賽指導教師的成功經驗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分享。如可組織競賽指導教師定期開展系部教師的師資培訓,將在其他技工院?;蛘咂髽I學習到的先進知識和技能進行推廣,惠及更多的教師;也可以成立競賽教師培訓梯隊,讓年輕、有實力的教師跟隨競賽指導教師共同鍛煉和指導學生,潛移默化地實現其素質水平的提升。有條件的技工院校還可以成立專門的競賽大師工作室,發揮工作室在師資培訓中的作用,推動教師整體師資水平的提升。
(一)教學進程計劃
競賽成果轉化班以數控加工專業為基礎,在第一學年主要采用平行班授課模式,開設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等課程,無須增加技能訓練相關教學內容。但是,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數控加工類技能競賽的特點,通過開設專業基礎課程,讓學生學習機械制圖、機械基礎等課程。從第二學年開始安排學生從數控編程、數控機床認知等課程開始,學習數控加工相關知識和技能,并以數控加工相關技能競賽的要求和標準為依據,開展相關模塊的訓練和考核。同時,平時進行課程訓練時以技能競賽賽項要求為基礎,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的考核工作。在第三學年,開始對學生進行數控加工專項訓練,結合學生興趣和特長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如有的學生畫圖能力較強,可對其進行電腦繪圖、自動化編程等方面的培訓;有的學生動手能力較強,可對其進行數控機床操作專項訓練,編程則以手工編程為主。在第四學年開展項目化教學,引進競賽或者企業真實加工項目,讓學生完全按照競賽或者企業的加工流程分組進行訓練,使其能夠熟悉競賽和企業加工流程。此時可選拔技能水平較高的學生參與多種競賽,通過跟其他技工院校或者選手的同臺競技,了解自己的技能水平,查漏補缺。最后一學年,可選拔部門競賽成績比較突出的學生成立專門的競賽隊,在學校進行更加嚴格的訓練,為世界技能大賽做準備,其他學生可直接進入企業參加頂崗實習,為后續就業奠定基礎。
(二)核心課程標準
轉化后的數控加工核心課程采用項目化教學模式,將競賽成果應用到課程教學目標制定、教學內容和要求制定、教學實施等多個方面,突出對數控加工專業學生職業技能的訓練,不斷提升數控加工專業畢業生的知識、技能和素養水平。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活動,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目的是按技能競賽的標準和要求進行課程教學的組織、訓練、總結和考核。每個學期末,教師要組織學生參與數控加工相關競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訓學習效果,并且為競賽選手的選拔提供參考。
在制訂課程實訓授課計劃時要融入競賽考核和評價標準,并且在技能考核時嚴格按照技能競賽的考核模式,完成數控班學生技能的綜合考核??己酥埃處熞槍Σ煌目己隧椖窟M行考場的布置,分別從理論、實操和素養等方面進行學生的考核評價。如要求學生兩兩組隊,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某個軸類零件的繪圖、工藝編制、程序編制、加工和檢測等,填寫相應的加工工藝。同時,對加工過程中學生的職業素養進行考評。
技工院校數控加工專業主要為社會培養一線數控加工人員,要求學生掌握基本機械零件的加工方法,企業在招聘時對學生技能水平的要求較高。技工院校要發揮技能競賽的引領作用,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根據企業崗位需求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其人才培養的精準性,平衡好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之間的關系。在多主體人才培養模式下,技工院校不再是唯一的教學主體,企業也參與到技工院校的課程教學中,如圍繞企業現有加工項目或者任務進行競賽項目和內容的策劃,將競賽中涉及的新知識和新技術應用到企業生產實踐中。企業項目的融入,為技工院校數控加工專業的教學和競賽提供了真實的素材,讓學生提前接觸到企業真實的加工產品,強化其職業素質和技能培養,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其積極主動地學習技能。
[1]曹宇,李曉雪,高振剛.機械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開展模式及成果轉化探索:以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為例[J].高教學刊, 2020(5).
[2]房祎祎,劉潤聲.論世界技能大賽成果轉化在技工院校課程建設中遇到的問題與解決[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教育科學, 2021(12).
[3]李行信.“精密模具智能制造”競賽成果轉化為技校工業機器人技術課程教學資源的應用與實踐[J].就業與保障, 2020(5).
[4]趙志鵬.技工院校機械教學以賽促學策略應用探索[J].魅力中國, 2021(16).
(作者單位:邢臺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