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佳
近年來,隨著全球商業和金融活動的不斷增長,保函、電子匯票、供應鏈產品、信用證等(以下統稱為票證保函)在商業交易和合同履約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票證保函作為一種擔保工具,為合同雙方提供了信任和保障,有助于降低交易風險并促進貿易的順利進行。然而,隨之而來的是票證保函所帶來的一系列風險,特別是與資金控制相關的風險。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票證保函與資金控制風險之間的關系,為企業和相關利益相關者提供如何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這些風險的洞見和建議,填補關于票證保函與資金控制風險關系的研究空白。
研究結果表明,票證保函與資金控制存在一定的風險關聯。文章分析了票證保函與資金控制風險之間的關系,針對票證保函,討論了假票證保函、濫用和失效的風險,從票證保函的償付角度探討資金風險控制,包括用于償付票證保函的資金到位時機以及保函帶來的或有負債風險。對于資金控制,分析了資金流轉控制、內部控制失效和資金管理不當等風險。希望本研究的結論對理解和管理票證保函與資金控制風險發揮啟示和指導作用。
票證保函與資金控制風險的介紹
隨著全球商業和金融活動的不斷增長,保函作為重要的擔保工具在商業交易和合同履約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保函是由銀行或金融機構發行的,以保證合同履約方履行其合同義務,并在違約時向受益人提供支付擔保的文件。電子票據、信用證及其他供應鏈產品則代替貨幣資金作為延遲支付手段被廣為運用。
票證保函和資金控制的概念和原理
票證保函的概念和特點 一是發行方:信用證、保函、銀行承兌匯票通常由銀行或金融機構作為第三方擔保人發行。這些機構具有良好的信用和財務實力,能夠為合同履約方提供可靠的支付擔保。商業承兌匯票及供應鏈產品則是由企業作為發行人,對產品承擔償債義務;二是擔保范圍:票證保函的擔保范圍通常涵蓋合同履約方在合同中承擔的義務。其包括支付擔保、履約擔保、質量擔保等不同類型擔保;三是受益人:票證保函的受益人是合同中的另一方,即合同履約方的債權人。受益人可以依靠票證保函來確保合同履約方履行其支付義務。除保函外,信用證、電子票據及供應鏈產品通常被合同賣方作為資產對外轉讓并在市場中流通;四是有效期限:票證保函通常具有一定的有效期限,在該期限內有效。受益人可以在有效期內根據合同約定提出支付要求;五是償付要求:保函是否需要償付通常取決于受益人提供符合要求的文件和證明。只有在滿足約定的履約要求后,發行機構才會按照保函的條款和條件支付款項。電子票據及供應鏈產品通常是到期無條件支付的。
資金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 資金控制是指企業對資金流動和使用進行的管理和監控,其涉及資金的流轉、分配和使用,以確保資金的合理分配和有效運用。以下是資金控制的一些關鍵要點:一是資金流轉控制:資金流轉控制涉及企業內外資金的流動和支付過程,包括資金的收入、支出、借貸和轉移等環節。建立合理的流程和控制措施,可確保資金的流動和支付符合合規要求;二是資金分配控制:資金作為企業重要資源,企業應優化分配,合理地用于生產經營、對外投資、股利分配等方面,讓企業在保證所有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和企業可持續發展兩個維度中維持平衡。
資金控制的目標是確保企業的資金使用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其經營需求,避免資金的浪費和過度使用,同時確保其安全性。資金控制涉及現金流量的管理、投資決策、融資策略和資金運作等方面。有效的資金管理可以確保企業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業務運營和發展,并降低資金風險和損失的可能性。資金控制的重要性不容忽視。良好的資金控制能夠幫助企業降低風險,通過建立有效的資金流轉控制和內部控制機制來降低資金操作中的錯誤、侵占挪用等風險,保護企業的資金安全。
票證保函的風險分析
票證保函作為一種擔保工具,雖然在商業交易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也伴隨著一定風險。
假票證保函的風險 假票證保函是指虛假的票證保函被使用或接受,可能導致欺詐和經濟損失。假票證保函的風險主要源于以下幾點。
一是資信風險:假票證保函往往伴隨著發行機構的資信問題。目前擔保機構及供應鏈產品平臺良莠不齊,如果發行機構或代理發行機構的信譽不佳或財務狀況不穩定甚至虛假,則該機構發行的任何票證都可能不具備法律效力;二是偽造及串通舞弊風險:偽造手段的發展會增加票證保函的風險,可能包括串通發行機構內部工作人員偽造票證保函、篡改票證保函內容或利用發行機構內部信息進行欺詐活動。應對假票證保函風險的關鍵是加強對票證保函的審慎性審查和驗證。受益人在接受票證保函時應仔細核實發行機構的信用狀況和合法性,并驗證票證保函的真實性。發行方在收到償付提示的時候,應根據發行臺賬仔細核對票證保函是否與發出記錄相匹配,避免被不法分子變造、偽造的票證保函騙取資金的事故發生。
票證保函失效的風險 票證保函失效是指票證保函未能按照約定的條款和條件履行其支付擔保義務的情況。票證保函失效的風險可能由以下幾個方面引起。
一是發行機構信用問題:票證保函的有效性依賴于發行機構的信譽和財務實力。如果發行機構的信用狀況發生變化,如財務困境或經營不善,可能導致票證保函失效,無法履行擔保義務或無法到期兌付產品。最終,受益人即便持有票證保函也滿足了償付條件,卻依舊無法獲得償付;二是擔保條款的不明確或不完善:保函、信用證的擔保條款應明確規定受益人可以根據何種情況提出支付要求。如果擔保條款不明確或存在漏洞,可能導致爭議和無法履行支付義務;三是發行機構未能履行擔保義務:發行機構在票證保函中承擔了支付擔保的義務。如果發行機構未能按照約定履行擔保義務,可能導致票證保函失效。為預防和應對票證保函失效的風險,需要加強對發行機構的盡職調查和評估,確保其信譽和財務實力符合要求。受益人在接受票證保函時應仔細審查和評估擔保條款的明確性和有效性。
綜上,票證保函作為擔保工具,雖然在商業交易中發揮重要作用,但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假票證保函、濫用票證保函和票證保函失效是其中的主要風險。為了應對這些風險,需要加強對票證保函的審慎性審查和驗證,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并加強對發行機構的盡職調查和監督。
資金控制的風險分析
資金控制是企業管理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涉及資金的流轉、分配和使用。然而,資金控制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風險,可能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活動產生負面影響。
資金流轉控制的風險 資金流轉控制涉及企業內外資金的流動和支付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存在著一些風險,可能導致資金的滯留、挪用或損失。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資金流轉控制風險。
一是資金流動不規范:如果企業的資金流動流程不規范或存在漏洞,可能導致資金流轉的混亂和不可控;二是內部控制不足:如果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不健全或執行不力,資金流轉控制的風險將增加;三是資金流程中的舞弊風險:資金流轉控制過程中存在內部人員濫用職權或進行串通舞弊行為的風險,可能包括偽造支付憑證、篡改收支記錄或擅自轉移資金、非法侵占等行為。
內部控制失效的風險 內部控制是企業為實現經營目標和保護利益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政策和程序。然而,如果內部控制機制失效或執行不力,將會增加企業面臨的風險。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內部控制失效風險。
一是信息系統控制不當:如果企業的信息系統控制不當,如缺乏有效的訪問控制或密碼管理不規范,可能導致未經授權的人員獲取和篡改財務信息;二是職責分工不清或履職不到位:如果企業的職責分工不清或存在職權沖突,可能導致內部控制失效,如不相容崗位分離原則得不到有效實施等。
從票證保函的償付角度探討資金風險控制
關注用于償付票證保函的資金到位時機 如果在電子匯票、信用證等到期時用于支付票據的資金沒有到位,可能導致票據被拒絕或遲延支付,產生罰款和利息等后果,公司信用評級降低。由于票據持有人會考慮公司的信用風險,以此確定貼現息的高低,如果公司的信用評級降低,票據持有人會把公司看作更高的風險投資對象,從而要求更高的貼現息。如果公司無法及時償付票據,除了需要承擔罰息等額外費用外,未來還可能面臨更高的融資成本和更少的融資機會。因此,公司應該時刻注意維護良好的信用評級,降低貼現息對其融資成本的沖擊。為了避免因不能及時償付而對貼現息產生不良影響,債務人應該始終按時、按約償還票據。此外,持票人可能會試圖追討欠款,并可能采取法律行動來強制執行支付,可見確保在票據到期前有足夠的資金可用以支付票據是至關重要的。
關注保函帶來的負債風險 保函對資金的償付往往是附條件的,一般情況下,只要合同雙方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將不會因擔保義務造成資金流出。在實際業務中,需要開立保函的項目往往規模較大,因而擔保金額也不低,且一旦償付條件成立,企業的現金流出將不可避免。因此,企業應建立重大風險預警機制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對可能發生的重大風險制定應急預案,將大額保函的或有負債列為重大風險事項處理,根據賠付的可能性、賠付金額和企業承擔風險的能力制定應急預案。如果賠付的可能性很高,并且賠付金額很大,企業需要采取相應的風險管理策略,如購買保險進行風險轉移或與銀行簽訂應急資本金協議等,避免突如其來的資金流出造成的資金短缺。
本研究探討了票證保函與資金控制的關系、相關的風險和從票證保函的償付角度探討資金風險控制,包括加強風險評估和盡職調查、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加強監督和審計以及加強培訓增強意識。通過這些措施,企業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票證保函和資金控制過程中的風險,確保資金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提升經營穩定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希望通過深入研究票證保函與資金控制的關系和風險,可以為企業管理者、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提供有關風險管理和控制的實踐指南。
(作者單位: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