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順喆
摘 要: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及《“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的頒布與實施,社會對于職業技能培訓教材的需求大幅增長,要求大大提高,傳統的職業技能培訓教材面臨著諸多挑戰,本文對傳統職業技能培訓教材策劃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從整合性維度出發構建包含多種內容形式在內的“職業技能培訓產品包”,并結合編輯工作方法,探索產品的策劃路徑,以期為新時期的職業技能培訓提供參考。
關鍵詞:職業技能培訓教材;“整合性”維度;策劃路徑
在深入實施《國務院關于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背景下,2021年12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提出進一步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2022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正式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版大典”)。新版大典在保持八大類不變的情況下,凈增158個新職業,職業數達1639個,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充分證明,培養高質量職業技能人才不僅成為社會的迫切需求,也是踐行終身學習理念,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的內在要求。
在具體的實踐層面,尚存有許多問題亟待深入研究,職業技能培訓教材在新時期的策劃與開發便是其中的顯著難題。筆者認為,有必要結合編輯的工作思維及新時期職業技能培訓教材的特點展開進一步的探討。
“整合性”是一種源于系統論和方法論的概念,指使要素的作用或功能發生變化,并將變化后的各要素的作用或功能再協和為一整體,要在策劃過程中避免上文所提及的重復性、滯后性等問題,需要編輯在策劃過程中很好地掌握職業技能培訓教材的特點,對各類職業或者崗位進行相似融合,在種類上橫向形成職業群,縱向形成同職業下不同培訓形式的對象群;將紙質和數字進行融合,形成不同形態產品的整體策劃。
每個職業都有其特點,在名稱、編碼、定義上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每一個職業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社會實踐中,往往存在幾個或十幾個有一定關聯的職業形成的職業群,其技能特點、職業能力的理論和技術要求存在大量相似的部分。在策劃開發這類職業的教材時,筆者認為應該結合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創新培訓三類培訓形式,青年、退役軍人、農村轉移勞動力等多類型重點人群專項技能培訓計劃,以及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的考核要求,以橫向策劃的形式,進行職業群劃分,再通過縱向策劃的方式提取職業群的核心職業功能,策劃適宜于職業群教學的職業技能培訓教材包。
(一)常見的職業群劃分及策劃原則
1.以新版大典的“小類”劃分
此類職業,類別相同,易融合為同一職業群。例如,餐飲服務人員包含中式烹調師、中式面點師、西式烹調師、西式面點師、餐廳服務員、營養配餐員、食品安全管理師、侍酒師、宴會定制服務師等職業。
2.以從業人員交叉劃分
此類職業,雖不屬于新版大典中的同一“小類”,但相關協會之間、機構之間、從業人員之間,交叉相融,可考慮融合策劃。例如,環境衛生服務人員中的保潔員,生活照料服務人員中的家政服務員。
3.以政策文件劃分
此類職業,依據階段性政策文件的要求和規定,形成政策指導型的職業群。例如,2020年,“康養職業技能培訓計劃”中的健康管理師、養老護理員、家政服務員、保育師、孤殘兒童護理員、育嬰員(現屬于嬰幼兒發展引導員的工種)等,分別屬于健康咨詢服務人員、生活照料服務人員等“小類”。
4.其他劃分方式
包括緊缺職業劃分、大職業劃分、新職業劃分,或者“小類”對應“細類”“小類”對應“工種”“細類”對應“工種”等。
(二)針對職業群教材需求的策劃原則
將職業群內的各種職業按照“職業功能”展開后提取核心職業功能,并基于職業功能整合形成職業技能培訓教材包。
確立了單個職業的職業技能培訓教材包后,策劃編輯應基于整個職業群視角,參考各個省市的專項職業能力表單、對應職業相關工種或崗位培訓表單、就業技能培訓(教材)表單進行比對,最終整合形成面對職業群的職業技能培訓教材包。
(三)針對職業群教材需求的策劃流程
1.橫向策劃的整體流程
可以采用 “整體分析,明確編者,模塊開發,同步推進”的方式。
第一,整體分析。首先,確定職業群屬于哪種劃分方式,并選擇相應的職業;其次,將選擇出來的每個職業中的職業功能全部列出,進行同類項合并;最后,形成該職業群新的職業功能表單。
第二,明確編者。根據新職業功能表單,從作者資源庫中選擇最符合的編寫人員。
第三,模塊開發。編輯和專家將職業功能表單再次拆分,以模塊命名,并可根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中的權重表或行業培訓實際,配套數字開發計劃,制作課程開發流程表。
第四,同步推進。根據課程開發流程表,全面實施。
2.縱向策劃的整體流程
可以采用 “依托實際,先拆后合,明確編者,數字引領,模塊開發,同步推進”的方式。
第一,依托實際。根據整個培訓市場的實際需求進行縱向拆分和擴展,不能為了拆而拆、為了擴而擴。
第二,先拆后合。拆分的目的是細化對比,找出同類項,便于整合分類,形成新的模塊或結構表單。
第三,明確編者。根據合并后的模塊或結構表單,從作者資源庫中找出最符合的編寫人員。
第四,數字引領。縱向整合策劃一個重要的核心點,就是要有數字引領的理念,必須將數字理念貫穿產品策劃的全過程,形成“數字+”的產品包。
第五,模塊開發。編輯和專家將新的模塊或結構表單再次拆分,以模塊命名,結合“數字+”的要求,設計課程開發流程表。
第六,同步推進。根據課程開發流程表,全面實施。
(一)“整合性”策劃優勢
橫向“整合性”策劃,一是可以讓專家和編輯進一步深入理解職業群中各個職業之間的關聯性,深度挖掘職業內在特點;二是可以讓編輯和專家整合優勢資源,跨職業完成同類型模塊內容的研發;三是可以提高效率,減少無用功和重復工作。
縱向“整合性”策劃,一是可以讓專家和編輯深入挖掘職業或職業群與實際需求的對應關系,擴展其適用范圍,擴展適用人群,更好地滿足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和教育的要求;二是可以整合優勢資源,跨崗位完成內容研發;三是可以提高效率,減少無用功和重復工作。
(二)“整合性”策劃建設思考
“整合性”的思考,是立足于編輯為策劃核心的基礎上的一種全流程思維。要推動整合性策劃的實施,出版機構的編輯必須敢于擔當,勇于創新,成為“整合性”策劃的建設者、推行者和把控者。
1.“整合性”策劃的建設者
編輯要結合自己負責的領域,積極主動做“整合性”策劃的建設者。
要善于組建“用之即來,來之能戰”的專家作者隊伍。“整合性”策劃的核心思維則是要整合資源,而專家作者隊伍則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是要善于建設數字化交流平臺,促進專家、數字課程制作單位、編輯三方之間的交流,積極溝通整合策劃的思路和想法。
2.“整合性”策劃的推行者和把控者
一是要積極選擇職業群進行試點推行,主動構建,勇于承擔難度較大的工作,避免空中樓閣式的探索和方案策劃。
二是要積極把控“整合性”策劃的范圍和進度。“整合性”策劃范圍大、綜合性強,不加以把控,容易超出策劃邊際,過大過散,因此一定要把控參與人數、實施方向、進度流程,形成切實有效的“整合性”策劃方案。
綜上所述,職業技能培訓教材的策劃開發是一個復雜、龐大的系統工程,并非簡單的“整合性”策劃就能夠做到完備和完善,還需要各界專家學者集思廣益,提供更多更好的思路,共同推動職業技能培訓產品策劃更上一層樓。
[1]韓永強,劉晨,鄒琦.終身職業技能培訓發展困境及推進策略[J].中國成人教育,2021(6).
[2]劉榮才,周麗.職業教育教材改革問題探討[J].職教通訊,2003(8).
[3]趙蒙成.職業教育高質量教材的內涵與開發路徑[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2(5).
[4]許遠.職業教育與培訓領域新形態教材開發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21(9).
[5]暴蕾.融媒體環境下出版社圖書選題策劃整體性分析[J].中國傳媒科技,2022(11).
[6]李亞銘.高校專業教材整合性編輯出版模式議[J].編輯之友,2013(6).
(作者單位: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出版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