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胤
摘 要:提升高校食品安全管理效能,是確保高校食品安全的關鍵,也是提高學生健康水平的保障。通過引入現代科學技術和理念,建立以政府監管為主導,社會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新型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可實現食品安全源頭治理、全鏈條監控、學校全程管控等目標。本文重點探討了食品安全視閾下高校食品安全管理效能的提升策略,為推動我國高校食品安全工作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食品安全;管理效能;提升策略
Exploring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ontext of Food Safety
XU Y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quipment Center of Shanghai Education Committee, Shanghai 200070, China)
Abstract: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key to ensuring food safe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the guarantee of improving students health.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oncept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food safety management model led by government supervision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multiple subjects, which can achieve the goals of food safety governance at the source, full chain monitoring, and full control in school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od safety,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safety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Keywords: food safety;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enhancement strategies
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對于確保食品安全及師生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全國各地高校都在努力探索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通過建立高校食品風險評估機制、構建科學高效的監管模式以及加強對學校相關部門和人員的培訓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及教職員工的食品衛生意識和安全知識水平,從而保證校園食品質量安全,確保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同時,也要明確高校食品安全責任主體,落實各職能部門職責,使其真正成為保障校園食品安全的主導力量。
1 高校食品安全管理的意義
高校食品安全不僅關系到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學習生活品質,還影響著高校的聲譽。因此,高校應該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增強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共同維護高校食品安全和學校的良好形象。
(1)高校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身體健康。高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陣地,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如果高校食品存在安全問題,如食物中含有有害物質或細菌,可能導致學生出現食物中毒、消化系統疾病等健康問題,不僅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還會影響他們的學業。因此,保證高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2)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對于創建良好的校園環境和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具有重要意義。高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家,良好的校園環境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生活幸福感。而食品安全問題的存在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生活品質和校園氛圍,甚至引發群體事件,造成較大輿論影響,破壞校園和諧穩定。因此,高校需要加強對食品供應商的監管,確保食品來源可追溯,品質可靠,質量安全。
(3)高校是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對于提高教育質量和學術聲譽具有重要作用。高校食品安全問題頻發不僅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還會對教學和科研活動造成負面影響。高校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程度,直接反映了高校對于教育質量的重視程度。高校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健全,可以提高高校的學術聲譽,吸引更多優秀的教師和學生。
(4)高校是社會發展智力支持和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對于推動社會進步和促進經濟發展有積極作用。通過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可有效降低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率。這不僅能保護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還可以為社會減少醫療資源的消耗,節約社會成本。同時,高校食品安全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也能夠為食品行業提供良好的示范和借鑒,推動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
2 高校食品安全管理效能提升策略
2.1 通過宣傳和培訓,增強食堂員工食品安全意識
定期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確保每位員工都能掌握食品采購、存儲、加工、配送、銷售等環節的安全規范。通過模擬演練的形式,使員工在實踐中學習如何處理可能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如模擬食物中毒應急演練、過期食品處理流程演練等,增強員工的實戰應對能力。利用視頻資料展示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讓員工直觀地認識到食品安全事故的嚴重性。同時,結合現場指導,讓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或專業的食品安全監督人員,對員工在工作中的具體操作進行點對點指導,確保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利用網絡平臺,建立在線學習系統,鼓勵員工學習食品安全知識,并進行考核。定期組織現場交流會,讓員工分享自己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心得體會和遇到的問題,共同學習、共同進步[1]。在食堂顯眼位置設置食品安全宣傳欄,發布食品安全知識、法律法規、健康小提示等內容,營造濃厚的食品安全氛圍[2]。同時,通過舉辦食品安全主題文化活動,如食品安全知識競賽、食品安全主題演講等,激發廣大師生的食品安全責任意識,樹立正確的食品安全觀。通過加強食品安全教育宣傳,定期組織食品安全知識考核,檢驗員工食品安全知識的掌握情況,促進學校食堂全員增強食品安全意識,強化內部管理,完善食品安全制度體系建設
2.2 加強高校食堂建設,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
(1)塑造食堂品牌形象。高校食堂應該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服務意識,通過提供優質的服務和美味的食物來塑造良好的食堂形象。良好的食堂形象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師生就餐,還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歸屬感。食堂形象的建設需要所有員工共同努力,共同的目標可增加員工間的凝聚力。同時,高校食堂還可以利用各種媒體宣傳其形象,使學校在社會公眾中產生一定影響,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高校食堂要把塑造好的食堂品牌作為一種無形資產進行管理,如建立統一的標識系統、設立專門的餐飲服務部、對餐廳內環境實施有效控制等。另外,高校食堂應加強內部管理,規范制度流程,完善管理制度。高校食堂品牌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既包括了硬件設施,又包含軟件方面的因素,所以高校食堂的品牌建設必須從多個角度出發,全面考慮。
(2)提升員工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通過定期的內部培訓,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增強競爭力。通過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豐富自身內涵,從而打造特色鮮明的產品。同時,還要在現有基礎上不斷創新,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先進設備,改善食堂運營條件,進一步提升食堂服務質量,滿足廣大師生日益增長的飲食需求。
(3)提升食堂文化內涵。高校食堂不僅是師生員工的用餐場所,還是一所大學精神和文化氛圍的體現。因此,高校食堂品牌的創建過程應當充分考慮到大學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底蘊,將校園文化融入校園食堂之中,營造出和諧向上、積極健康的校園用餐環境。
2.3 設立高校食堂管理領導小組,加強食品安全管理
高校食堂管理領導小組由校領導或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負責日常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以及突發事件的調查與應對工作。高校食堂管理領導小組的設置應按照職能劃分,辦公室主要負責日常辦公事務,行政后勤處承擔日常性后勤服務及保障安全運行等責任,應急小組成員由專業技術人員擔任。該團隊還應配備有相應數量的應急預案編制專家和后勤保障工作人員,以保證快速高效地開展各項突發情況下的緊急救援行動。領導小組負責食堂管理工作的領導和協調工作,通常由學校后勤部門的負責人擔任組長[3]。日常管理小組負責全校食品衛生的監督檢查以及學生日常膳食指導工作,其職責如下。①組織實施學校食堂食品衛生監督專項整治活動。②協助學校制定合理有效的食品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建立校內外食物中毒報告制度和預警機制,及時發布信息。③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營養狀況監測和營養干預。④督促落實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事故預防和控制工作。事故處置小組專門負責食堂發生事故時的應急響應和處置工作,包括現場指揮決策和危機溝通,組織協調各方力量參與救助。
各管理小組要制定和完善食堂管理規章制度,確保食堂的運營符合法律法規和校方要求;監督食堂的日常運營,包括食品采購、加工、銷售等環節的質量安全控制;組織開展食堂員工的培訓,提高其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建立食堂事故預警和應急響應機制,確保一旦發生事故,能夠迅速有效地進行處置;定期對食堂進行財務審計,確保資金使用的透明和合理。建立食堂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渠道,及時了解和解決學生的需求和問題。當食堂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事故處置小組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按照以下流程進行處置:①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如停止使用可能存在問題的食材,關閉受影響的就餐區域等;②進行初步調查,確定事故的性質、原因和可能的影響范圍;③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決定是否需要向校方和相關部門報告,并啟動更高級別的應急響應;④采取相應的處置措施,如對受影響的學生提供醫療救助,對問題食材進行召回和銷毀等;⑤對事故原因進行深入調查,制定整改措施,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⑥對外發布事故信息,回應公眾關切,并根據需要進行輿情管理。
2.4 實施高校食堂預案管理,增強預案內容的可操作性
高校食堂在制定預案時,必須考慮學校的實際情況,包括學生人數、就餐高峰時段、食材供應鏈等因素。預案應當具體明確,每一項措施都要有針對性,要根據突發事件類型(如食品安全事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自然災害、火災等)制定相應的預案,每一類突發事件都應有專門的應對措施和流程。預案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變化、學校環境的變化以及歷次事件的處理經驗,定期進行更新優化。通過對各種突發事件的研究分析,制定出科學可行的預案,保證預案的科學性、實用性和有效性。預案中應詳細列出各種突發事件的責任人,包括前線處理人員、協調人員和決策層,并明確各自的職責和行動路徑。對于食物中毒、傳染病疫情、環境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群體性事件等突發事件應盡快上報上級主管部門或政府有關機構[4]。對于其他突發事件,則可直接由當地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負責組織救援工作。在此基礎上,再與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聯系,及時通報事件情況,建立起暢通的信息溝通渠道。通過定期的培訓和演練,提高食堂工作人員對預案的熟悉程度,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迅速有效地執行預案。高校食堂應注重應急響應機制的建設,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和規定。例如,針對各類突發事件的特點,分別制定應急反應程序、建立各部門之間聯動的指揮體系、健全校內緊急事務管理機構、完善應急物資儲備及運輸系統等[5]。此外,還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校園食品安全監測網絡對食品安全情況進行實時監控,以達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的目的。
3 結語
綜上所述,構建一個由政府主導、學校主體負責、社會共同配合、學生積極參與的立體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對于提升高校食品安全管理效能具有重要意義。對于高校而言,應提升食堂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增強教職工和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建立并落實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時,要加強對大學生的食品質量安全觀教育,建立健全校園食品衛生監督網,切實維護廣大師生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張璐薇,王鴻偉,韓煜,等.論高校食品裝備實驗室安全管理與實施[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3(17):43-45.
[2]劉朝輝.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風險的防范與控制策略研究[J].現代食品,2023,29(13):134-136.
[3]李偉,朱昱漩,魏強.高校餐飲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研討[J].食品工業,2023,44(7):231-235.
[4]于寧.現代高校治理體系中的食品安全管理實踐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136-140.
[5]周強.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控制措施[J].現代食品,2023,29(9):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