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春林 張德花 王璐 黃佳琪 孫鑫澤
作者簡介:黨春林(1989—),男,吉林九臺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食品安全監管。
摘 要:食品安全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行政監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方式。本文綜述了創新技術支持下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行政監管關系的研究,探索了創新技術對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行政監管的影響,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創新技術;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行政監管
Research Review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od Safety Risk Assessment and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with the Support of Innovative Technology
DANG Chunlin1, ZHANG Dehua2, WANG Lu2, HUANG Jiaqi2, SUN Xinze2
(1.Changchun Market Supervision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Detachment, Changchun 130000, China; 2.Jili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 Food safety is one of the focuses of peoples attention, and food safety risk assessment and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are the main ways to ensure food safet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od safety risk assessment and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supported by innovative technology, explores the impact of innovative technology on food safety risk assessment and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Keywords: innovative technology; food safety; risk assessment;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食品安全是關乎人們生命健康的重要問題,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行政監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創新技術的應用,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行政監管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因此,研究創新技術支持下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行政監管關系,對于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1 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行政監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1.1 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是指對食品中已有的潛在風險展開科學評測,確定食品的安全性和可接受風險水平。其主要目的是預測和評估各種因素對食品安全的潛在風險,并提出相應的管理措施和控制策略,以保障公眾的健康和安全[1]。
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重要性在于它為食品安全綜合管理供應了科學合理的參考依據。通過對食品中存在的潛在危害進行評估,可以及時發現和識別食品安全風險,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展開操作控制與監督管理。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能幫助政府和相關部門科學決策,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標準,提升食品安全監督全面管理的作用效果和工作效率。
1.2 行政監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行政監管是指政府和相關部門對食品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進行監督和管理,以確保食品安全。行政監管主要包括對企業的許可、注冊、檢查及抽檢等行為進行管理和監督,對違法違規企業進行處罰和懲戒,以及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和機制[2]。
行政監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通過行政監管,可以及時發現和處理食品安全問題,保障公眾的飲食安全。行政監管可以對食品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進行全面監管,提高食品安全的整體水平。行政監管還可以通過懲戒和處罰違法違規企業,維護交易市場秩序,推動食品產業的快速發展。
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行政監管是充分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方式。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通過對食品中已有的潛在損害展開科學評測,可以預測和評估食品的安全性和可接受風險水平,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學依據。行政監管則通過對食品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進行監督和管理,保障食品安全,維護公眾的飲食安全。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 創新技術對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影響
2.1 數據收集和分析
創新技術可以幫助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更快、更全面地收集和分析相關數據。例如,使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實時監測食品生產和流通環節的數據,包括溫度、濕度、運輸時間等,從而更準確地評估食品的安全性。此外,數據的處理和分析也需要專業的技術和人員支持。評估機構需具備專業的技術和分析能力,以有效地處理和解讀大量數據。同時,評估機構需要建立和維護良好的數據共享和合作機制,以便獲取更全面和準確的數據。
2.2 風險預測和模擬
可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風險預測和模擬。通過分析歷史數據、建立模型,可以預測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提前采取措施進行干預和管理[3]。
2.3 追溯系統和溯源技術
創新技術可以幫助建立食品追溯系統,實現食品的全程可追溯。例如,通過物聯網、信息區塊鏈等專業技術,可實現對食品生產加工、運輸等環節的記錄和追溯,快速定位和排查食品安全問題。
2.4 檢測技術的進步
創新技術可以改進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提高檢測的靈敏度和準確性。例如,使用快速檢測技術和新型傳感器,可以更快地檢測出食品中存在的有害物質和微生物。
2.5 風險評估模型的改進
創新技術可以改進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模型和方法。例如,使用計算機模擬、數據挖掘等技術,可以更準確地評估食品中的潛在危害和風險,為食品安全綜合管理提供更安全可靠的參考。創新技術還可以提高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精確性和工作效率,幫助食品安全管理部門更好地預測和管理食品安全風險。
3 創新技術在食品生產和加工中的應用
3.1 基因編輯
基因編輯技術可用于改良農作物的基因,提高其抗病性、耐逆性、產量等特性。通過基因編輯,可以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降低食品中的農藥殘留。這有助于降低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的食品。同時,基因編輯技術可用于改善食品的營養價值和品質。例如,通過編輯作物的基因,可以增加其營養物質的含量,如維生素、礦物質等,可為人們提供更豐富和均衡的營養,提高人群整體的健康水平[4]。
監管機構在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行政監管中的角色至關重要。監管機構應加強對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究和了解,確保能夠及時獲取和評估相關的科學信息和數據。同時,監管機構應建立科學嚴謹的風險評估方法,評估基因編輯技術應用中的潛在風險,并制定相應的監管政策和標準。此外,監管機構還應增強對遺傳基因修改編輯專業應用技術的監察管理和管理監督控制,確保其在實際應用中符合安全和倫理要求。
3.2 納米技術
納米技術可以用于食品包裝、食品添加劑、食品檢測等方面。納米包裝可以提高食品的保鮮性和防腐性,減少食品變質和污染的風險。納米添加劑可提高食品的營養吸收使用價值和口感,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質量。納米檢測技術可以更準確地檢測食品中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質,提供更安全可靠的食品安全評測數據信息。
3.3 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分析
創新技術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對食品安全風險進行更精細化的評估和預測。通過分析大量的食品生產和消費數據,可以發現潛在的風險因素,并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模擬和預測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概率和影響,為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提供更加先進的參考依據。
基因編輯、納米技術、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的應用,為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數據信息和方法,可以提高評測的精確性和整體性。然而,應注意這些技術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確保其應用不會引入新的食品安全風險。
4 創新技術對行政監管的影響
創新技術的應用使得食品生產和加工更加高效和精確,也提供了更多的監管手段和工具。
4.1 監管數據收集和分析
監管機構可通過物聯網和傳感器技術監測食品生產和供應鏈中的關鍵指標,如溫度、濕度、運輸時間等,以確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質量。這些數據可以實時收集和傳輸,幫助監管機構迅速了解食品的生產和流通情況,及時發現異常和風險。監管機構還能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同時,監督管理組織部門應具有專業應用技術和研究分析綜合能力[5],以高效地處理和解讀大量的數據。此外,應進一步完善數據共享和合作機制,以提高數據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4.2 監管手段和工具
創新技術提供了更多的監管手段和工具,幫助監管機構更好地執行監管職責。例如,利用基因編輯和納米技術等創新技術,監管機構可以更準確地檢測和鑒定食品中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質,加強對食品質量和安全的監管。此外,通過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監管機構可以實現對食品流通和溯源的全程監管,提高監管的效率和可靠性。
4.3 風險評估和預警
創新技術為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預警提供了更科學和準確的方法。通過利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監管機構可以更快地識別和評估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并及時公布報警數據信息,保護社會大眾的健康和安全。
4.4 行政監管的挑戰
創新技術的應用使得行政監管更加高效和精確,提供了更多的監管手段和工具。然而,創新技術的應用也給行政監管帶來了一些挑戰。監督管理組織部門應及時應對挑戰,持續迭代更新自身的專業應用技術和專業運用知識,以適應創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此外,鑒于創新技術的復雜性和新領域的監管難度,監管機構需要與科研機構和產業界密切合作,共同解決監管中的技術和法律難題。
5 創新技術支持下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行政監管關系
在創新技術支持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行政監管關系分析研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仍存在不足之處。例如,創新技術提供了高效和精確的數據收集與分析手段,促進了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準確性和全面性。建議加強監管機構對創新技術的研究和培訓,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政府監管部門應加強與科學研究類組織和行業界的合作,及時確定和修撰有關法律法規和管理政策,以適應創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同時,建立監管機構、科研機構、產業界的合作機制,促進資源共享和專業知識交流,提升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監管的作用效果和工作效率。
6 結語
創新技術對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與行政監管具有重要的影響。創新技術的應用為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提供了更多的數據和方法,使評估結果更加準確和可靠。同時,創新技術也為行政監管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監管的效果和效率。然而,創新科學應用技術的使用也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和風險,需要加強對有關法規條文的確定和監督全面管理體制的投資建設。未來應深入探討創新技術在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與行政監管中的應用和影響,進一步完善相應的政策和措施,以保障食品安全和公眾的健康。
參考文獻
[1]郭富朝.食品監管瀆職行為的公法責任體系及其發展趨勢:以食品監管瀆職罪的修訂為視角[J/OL].食品科學,1-16[2023-09-2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206.TS.20231010.0915.026.html.
[2]陳山泉,葉曉星,郭明偉.國內外食品安全信息系統建設現狀及方向[J].農業展望,2021(3):84-89.
[3]鄭巖,黃燕,陸進宇,等.食品安全監管大數據質量評估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3(15):68-73.
[4]郭莉莉.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執法機制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23.
[5]張康康.食品流通環節安全監管問題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