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燕/江蘇省邳州市八義集綜合服務中心
江蘇省邳州市在為農服務上下功夫,多措并舉推動新型經營主體健康發展,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著力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大戶、示范合作社和家庭農場,以壯大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增收為核心,加大組織推動力度,提高了全市農業現代化水平。
搭建市、鎮、村三級平臺。一是組建市級服務平臺。成立邳州晟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為鎮村農業公司及各類經營主體提供品牌運營、資金、技術、訂單支持等。二是完善鎮級農業公司。邳州市25個鎮(街)成立鎮級農業公司,2022年實現銷售收入2.9億元,主要從事技術培訓、農業信息、農資供應、農事服務、糧食收儲、質量監管、農產品加工等服務。四戶鎮以2家鎮屬集體公司為龍頭、18個村集體公司為中堅、全鎮相關種植農戶為基礎,打造“2+18+N”經營體系,促進了集體和農民雙增收。鄒莊鎮炒貨主題直播園采用“鎮+村+商戶+農戶”經營模式,入住商戶12家,年培訓農民1000人,持續放大品牌效應,筑牢戶戶做電商基礎。三是發展村集體公司。全市村集體領辦公司(合作社)490余家,2022年村集體實現經營性收入超過78萬元。邢樓鎮建設飛地創業園,實行“3+1+N”集體經營模式,18個村年收益都在20萬元以上。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壯大。一是培育“雙帶”型龍頭企業。外引和內培并舉,強化政策扶持,形成1家國家級、15家省級、39家市級、151家縣級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矩陣。二是規范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指導各類合作社完善運行機制、強化財務管理,不斷提升合作社管理水平。全市登記注冊的農民合作社785家,已培育合作社示范社118家,其中國家級示范合作社2家、省級17家、市級24家、縣級75家。三是創建示范家庭農場。鼓勵農民創辦家庭農場,支持有條件的家庭農場領辦、創辦農產品加工企業,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全市登記注冊的家庭農場1998家,已培育示范家庭農場314家,其中省級示范家庭農場47家、市級55家、縣級212家。四是培養高素質職業農民。積極開展農業標準化生產、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村電商、農產品直播帶貨等培訓,2022年累計培訓新型職業農民2萬余人。市級平臺加持、鎮村農業公司服務、龍頭企業引領、合作組織和家庭農場帶頭、群眾參與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逐步形成。
經營活力不斷增強。一是創新利益聯結機制。積極發展訂單農業、智慧農業,形成禾邦農業、泰鋼集團等“公司直接經營”,邢樓鎮東莊村啟智農業公司等“內股外租經營”,戴圩立華等“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有效經營模式。二是擴大社會化服務覆蓋面。2022年,邳州市擁有各類社會化服務單位5469家,年服務面積480萬畝次。邳州市金豐公社擁有職工200人,托管土地9萬畝,探索出“你做休閑地主、我做快樂勞工”的土地托管模式。土山鎮、車輻山鎮建設“全程機械化+農事綜合服務中心”,為經營主體和農戶提供機械化作業、農資供應、技術培訓、信息服務等“一站式”綜合服務。
要素保障持續加強。一是加大財政資金獎補力度。2023年爭取各級財政資金1.6億元,開展社會化服務,發展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數字農業等項目。二是設立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制定出臺《邳州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協調農業發展銀行、邳州市農商行對符合條件的農戶不超過100萬元、小微企業不超過300萬元的支農貸款授信額度。2023年,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80家,扶持資金9000萬元。三是拓寬農業保險覆蓋面。推進水稻收入保險試點,開展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三大主糧作物農業保險覆蓋率達到89%以上。
抓規模,拓寬經營管理新路徑。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規范土地有序流轉,合理選擇經營項目,不斷擴大鎮村集體公司規模。指導龍頭企業與產業發展相關的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聯手,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帶動更多小農戶融入產業鏈。積極推廣“市場訂單+農業公司+示范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訂單農業生產方式、“訂單+定金”兜底保障機制、“統一農資采購、統一農產品銷售、統一農技服務、統一農機作業、統一財務管理”的服務模式,全力提升農業生產經營效益。
抓產業,促進經營主體新發展。堅持因地制宜,立足本地實際和特色優勢產業,推動新型經營主體開展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智慧農業、康養農業、創意農業、農村電商、餐飲民宿、休閑農業、農產品加工業等,不斷延伸產業鏈和提升價值鏈,實現集體和農民雙增收。加大農業招商力度,招引一批投資體量大、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產業項目落戶。鼓勵鎮村集體以資金入股、土地參股等形式,大力發展集體增收項目,通過領辦創辦村集體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為經營主體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有償服務;利用好農村社區集中居住發展的趨勢,通過村級家政、村級勞務等形式,拓展經營領域,獲得服務收益。

抓規范,提高經營體系新水平。推動市級平臺公司、鎮級公司完善經營管理制度,理順內部權屬、利益聯結和收益分配關系,著力建成產權明晰、運行規范、高效快捷、服務專業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推行人事、財務、項目、績效等規范化管理,保障經營主體平穩健康發展。推動村集體合作社建立相互監督、公開透明的科學規范管理制度,促進村級股份合作社持續發展。實施農民合作社“雙創雙建”行動,推動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
抓保障,增強經營主體新動能。加快推進平臺建設,打造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監測平臺、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等數字鄉村平臺,統籌推動農業生產加工、倉儲物流、品牌打造等綜合化服務。不斷提升車輻山、新河、土山“全程機械化+農事綜合服務中心”,規劃建設八義集、邢樓等13個“全程機械化+農事綜合服務中心”,擴大“一站式”綜合服務的覆蓋面。積極實施農業品牌戰略,著力搭建線上線下銷售平臺,積極推動農產品進商超、進市場、進學校,全力提升大蒜、銀杏等國家區域公用品牌效應,培育燕子埠“喜兒”“邳州炒貨”等區域公用品牌和“雙洋河葡萄”“劉井粉絲”等鎮村特色品牌,不斷提升邳州特色農產品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積極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及園藝大棚產權抵押工作,增加規模化經營、產業化發展所需資金,為經營主體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