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用型本科院校以立德樹人為教育前提、以德技并修為教育根本任務、以為國家在各個領域培養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大國工匠為辦學目標。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中,如何讓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如何做好德育教育一二課堂有效銜接,如何充分利用思政課第二課堂標準化建設,形成一套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有效地針對青年學生,做好思政課課程協同育人體系的建設,是現階段著重研究的層面。本文以思政課第二課堂標準化建設的發展能否形成一套完整的標準化實踐教學為案例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思政課,第二課堂,標準化建設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22.041
新發展階段,堅持以得技并修、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推進思政課第二課堂標準化發展,進課堂、進頭腦,以立德樹人為根基,做好德育教育第一課堂教學,提升思政課第二課堂的實踐教學質量和教師、青年學生的實踐學習能力成為現階段應用型本科院校德育教育發展的主流。
1 思政課第二課堂開展現狀
筆者從事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程第二課堂的發展為例,第二課堂是指在第一課堂外的時間進行的與第一課堂相關的教學活動。在教學內容層面,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1],在第二課堂中,不需要進行考試,也可將課程考核實踐環節的一部分融入最終考核中去,但又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從形式上看,它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它的學習空間范圍廣大,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場;可以在學校,也可以在社會、家庭;可以在企業,也可以在校企合作中。但現階段,第二課堂的應用效果不明顯,關于影響第二課堂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1.1 重視程度不高
在第一課堂教師將理論知識和案例在課堂分享,教師將精力放在第一課堂中,忽略第二課堂的應用,甚至第二課堂使用率為零。
1.2 課堂內容匱乏
實踐環節中,內容過于單一、固定,第二課堂的學習局限性較大。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第二課堂線上線下的討論有待提升,較少高校增設辯論比賽融入第二課堂中,智慧課堂模式應用較少。[2]缺乏較為獨立完善的系統性課程理念,忽視了教育主體的發展和成長需求。
1.3 課堂質量不高
教師投入精力更多地致力于第一課堂的補充和完善,部分教師認為第二課堂僅是單純地豐富學生的興趣愛好,但是往往忽略了將這門課的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作用。學生在第二課堂所展現出來的精神面貌是較低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能力不足,團隊協作能力和人際溝通與交往能力有待提升。
2 思政課第二課堂標準化發展創新
新時代,思政課第二課堂的開展直接影響國家未來人才的思想道德品德、國家與民族認同感、職業道德、建設與儲備等,所以,探索“十四五”時期第二課堂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2O”模式、第二課堂融入家庭思政教育模式、“五愛”教育融入校企合作的“三位一體”模式發展實現路徑,可充分發揮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的辦學方針,有效針對在校學生和即將步入社會實習的畢業生。
2.1 第二課堂線上線下相結合“O2O”教學模式應用
2.1.1 線上課程
疫情期間,國內各類高校均實施線上授課方式,以形勢與政策課程為例,在第二課堂教學中,借助云班課軟件里的頭腦風暴、課堂討論等環節,使師生在線上充分互動,同時,在騰訊會議、騰訊課堂、釘釘等軟件中,實時把控學生的上課動態。
2.1.2 線下課程
在標準化課程教學中,運用四種教學模式。第一,融入主觀學習指導模式,與時俱進,換位思考,轉變角色,摒棄傳統的教授觀念,提升學生的主觀學習的能力,不斷探索新知識,虛心接受學生的新穎觀點;第二,師生互動指導模式,在第二課堂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能較快地發現青年學生們的興趣愛好點并進行正確指引,將學生們的潛能發揮至極限;第三,符合自身個性指導,根據教師自身的性格屬性做好學生的分類管理,培養和發展青年學生的良好個性、愛國主義觀念和民族認同感,使其積極向上具有正能量,故需要教師在有限時間內,對所在課堂的每位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研究,培育他們的創新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充分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和隱私,打造德才兼備、德技并修的技術型人才,為新時代的國家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2.1.3 第二課堂“O2O”教學模式
核心因素是在此基礎上,融合第二課堂線上線下教學方式,提煉優秀及可參考的實踐環節資源,線上打造校級、省級優秀的精品課程,線下培育以教師帶班制為抓手,夯實智慧課堂、翻轉課堂地位,可借助APP端和PC端專屬軟件應用,完善“O2O”模式應用,提升應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課堂實踐教學質量。
2.2 第二課堂融入家庭思政教育模式
青年學生的教育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三個維度,而家庭教育應排在首位。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學生的日常行為。如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觀看愛國主義電影,以微視頻錄制闡述觀后感的方式呈現出來,在做好學生自己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同樣做好父母的形勢政策的學習與愛國主義教育。父母也可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以視頻方式呈現,為父母做一頓飯、為父母洗腳及孝順父母的任何事。所以,第二課堂融入家庭思政教育模式對于學生、父母而言,是新的一種標準化教育模式、是一種新的啟發,更是一種公民自發性的思政教育。
2.3 “五愛”教育融入校企合作模式
“五愛”教育包含愛己、愛家、愛校、愛黨、愛國五個關鍵要素。校企合作針對即將步入最后一年大學生活的學生。如何將“五愛”教育有效融入校企合作過程中呢?這是第二課堂與社會有效銜接的契機所在。在校企合作中,能否將愛國主義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融入其中應成為校企合作的根本[2]。重視學生的愛國觀念、思想道德、人生價值、物質觀念的培養是核心要素。將學生的德育考評延伸至學生企業實習中,在有限的企業實習期間,借助企業每周例會,夯實實習生第二課堂思政教育,遵守企業規章制度,愛護企業文化,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是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前提,愛己、愛家、愛校、愛黨、愛國的“五愛”教育貫穿學生企業實習過程始終,做好思政課第二課堂標準化建設、學校、企業、學生德育成績有機融合,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國家。
3 結 語
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是投身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的主力軍,如何讓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觀念、思想道德觀念、職業道德觀念、人生價值觀念、物質觀念是立德樹人的核心要義,讓思政課的第二課堂具備實效性,更“接地氣”,形成一套第二課堂標準化的實踐教學。所以,如何做好應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課堂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2O”模式創新、第二課堂融入家庭思政教育模式的創新、“五愛”教育融入校企合作模式的創新是未來發展的關鍵,更是第二課堂標準化建設的核心與關鍵。
參考文獻
[1]陳玲,陶好飛,謝明昊.論第二課堂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以高校一二課堂學習聯動為中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5):13-24.
[2]周國橋.“三全育人”視閾下高校第二課堂育人的創新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10):52-54.
[3]蔣學斌,丁偉.高校第二課堂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2(35)90-91.
作者簡介
吳望治,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責任編輯:高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