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梓希



摘? ?要:衛生總費用核算是一項與衛生籌資政策密切相連的基礎性研究,同時它也是評價一個地方衛生經費使用情況的強有力手段之一。基于河南省2012-2019年間的相關數據,利用公共產品理論和公共財政理論深入分析河南省衛生總費用核算管理的現狀,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的改進建議,旨在為河南省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深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衛生總費用;公共財政;核算管理;建議
中圖分類號:F810.7?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23-0083-03
一、研究背景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主題。推進醫療保健業務的進步不僅與公眾的身心健康有關,也直接影響著家庭的生活水平,對現有的醫療保健體系進行徹底的改革,以推動其更加完善和健康發展,以滿足公眾對醫療保健服務不斷增長的需求,進一步提升公眾的生活水平勢在必行。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醫藥保健行業也在不斷進步,醫療保險的保障范圍逐步擴大,疾病防治方面逐步升級。然而,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我國醫藥衛生行業的發展仍未達到滿足全體人民健康需求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目標。群眾對于醫藥費用迅速增長、個人負擔過重的問題反映依然強烈,這主要集中體現在老百姓對“看病難、看病貴”這一問題的抱怨。因此,本文將依據公共產品理論與公共財政理論,探討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為減輕居民所承擔的基本醫療衛生費用提出相應的建議,為健康水平的提高、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供一定的借鑒。
二、理論基礎
(一)公共產品理論
基礎醫療服務被分類為具有公共屬性的物品,該理論確定了公共資金籌集中政府的責任。它是指政府為提供公共衛生服務所支出的費用,包括預防保健、衛生監督、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支出。這些衛生服務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無法通過市場機制實現有效供給,需要政府通過公共財政來提供。在公共產品理論下,政府需要承擔衛生服務的供給責任,確保公民都能夠享受到基本的衛生服務,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的健康水平。河南省2012—2019年間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呈下降趨勢,政府和社會衛生支出比重逐漸上升,這一現狀體現了政府在提供公共產品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因此,政府需要通過稅收等財政手段籌集資金,用于衛生服務的提供。
(二)公共財政理論
公共財政理論下的衛生總費用,是指政府通過公共財政手段為衛生領域提供的資金支持。這些資金支持主要用于提供公共衛生服務、醫療保障、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以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目前亟須公共財政的支持來建立完善的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保障居民享受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在公共財政理論下,政府需要承擔衛生領域的公共支出責任,通過財政撥款、稅收等手段籌集資金,確保衛生服務的公平、可及和質量。同時,公共財政也需要對衛生資金的使用進行監管和評估,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河南省衛生總費用現狀
(一)總體水平及變化趨勢情況
以往研究數據顯示,2012—2019年期間,河南省的衛生總費用增長迅速,規模不斷擴大。同時,政府和社會衛生支出在衛生總費用中的比重逐年上升,而個人衛生支出在衛生總費用中的比重逐年下降。這反映了河南省衛生費用的來源和結構發生了變化,政府與社會衛生支出逐漸成為衛生費用的重要來源之一。這種變化可能與政府對衛生事業的投入增加、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以及社會各界對衛生事業的關注和支持有關。
另外,由下頁表1可以看出,2012—2019年期間,河南省衛生總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5.24%增長至2019年的6.56%,表明河南省衛生總費用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的所占比率穩中有升,整體趨于穩定。在衛生總費用構成中,政府和社會衛生
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略有提高,分別從1.69%、1.32%增至1.86%和2.6%。個人衛生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從2.23%下降到2.11%。從整體上看,河南省衛生總費用占GDP比重不斷上漲,從5.24%增長至6.56%。
(二)籌資結構情況
河南省的衛生總費用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政府預算衛生支出,它是指由政府財力作保證、主要來源于國家稅收、非稅性收入等、屬于國家財政支出的一部分,體現了政府各個部門對于衛生工作重視與投入的支出。2012—2019年,它的開支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逐步增加。
而社會各界對衛生服務的貢獻程度可以通過社會衛生支出來衡量。我國社會衛生支出主要是政府財政補助部分和個人醫療救助部分。在2012—2019年期間,衛生總費用中這一部分的支出所占比例呈現出逐漸增加的趨勢。
同時,為了衡量城鄉居民對衛生服務費用的負擔程度,本文采用了居民現金個人衛生支出作為衡量指標。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民群眾對健康需求日益增加,河南省衛生總費用中居民現金個人衛生支出的比例呈現出逐年攀升的趨勢,這意味著隨著人民群眾對健康需求的增加,個人在衛生服務費用中的負擔程度逐漸加重。
由表2可以看出,在全省衛生總費用的籌資結構和支出結構中,政府和社會衛生支出所占比重呈上升趨勢,而居民個人現金衛生支出所占比重則呈下降趨勢。另外,從河南省2012—2019年衛生總費用的變化來看,總費用呈現整體上漲的趨勢:社會衛生支出出現大幅度增長,在衛生總開支中所占比重也在不斷增加,從25.16%增長至39.61%。除此之外,政府衛生支出和個人衛生支出也在逐漸上漲,但所占比重卻逐漸下降。
(三)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情況
通常情況下,我們評價一國或一地區衛生發展與社會經濟增長協同性時會以衛生總支出占該國GDP之比作為基準。由表1可以看出,2012—2019年間,該省衛生總支出占GDP之比由5.24%上升至6.56%,總體呈現上揚態勢。
但在此過程中,衛生總費用與GDP的比例出現了波動,這反映了財政支出增長與衛生費用總量增長之間的不平衡。這種失衡可能是由于多種因素導致的,例如政府財政政策的調整、衛生政策的變化、經濟形勢的波動等。為了保持衛生事業的穩定發展,政府需要加強對衛生事業的投入,提高衛生費用的使用效益,同時還需要加強對衛生費用的監管和評估,確保衛生費用的合理使用和有效配置。
(四)衛生總費用流向情況
參照2012年的數據,可以看到河南省一半以上的衛生資金流向了醫療機構。以公共財政理論為依據并結合圖1分析可發現,當前政府財政資金不足時河南省衛生資源配置與利用有效性不強:衛生資源過多地流向了醫院,造成公共衛生服務供給不到位。
自2012年以來,盡管河南省的醫療總開銷不斷攀升,但由于公共財政投入的限制,醫療資源的配置和效用卻并非理想,導致在各級醫療單位的醫療費用分配上形成了“倒三角”的現象,大型醫院的開銷過重,反觀鄉鎮和社區的醫療機構,其數量和占比卻相對較小,進一步加劇了“看病貴”的問題。因此,公共財政資源的有效配置、衛生費用的合理控制、公共衛生服務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可以從根本上減輕“看病難,看病貴”現象。
圖1? 河南省衛生總費用流向及構成
四、建議
(一)制定政府財政投入政策
毋庸置疑,衛生健康事業所具備的基本特征主要在于其公益性和福利性,這是政府資助和社會籌資共同塑造的一種社會福利特征。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是政府資助政策的兩個主要領域,為了更好地滿足衛生事業的發展需求,政府可以采取增加投資和實施規范化的財政轉移付款制度等措施,以確定資金規模、構成和支付方式。目前,在河南省的衛生支出中,個人所需承擔的費用仍占據相當大的比例,而政府對衛生健康事業的資助仍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
(二)完善醫療保險籌資制度
如果我們能夠控制并減少疾病的風險,醫療費用的管理就會顯得更加有效。以河南省為例,推動和完善醫保改革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應對風險的策略。這不僅能分散疾病風險,也能共同分擔社會和個人的疾病風險,緩解經濟壓力。因此,我們可以開展試點工作,整合工人醫保、城鄉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管理與資源,積極完善醫保政策和制度,爭取盡快將社區衛生服務納入醫保保障范圍,使社區衛生服務成為醫保定點機構,獲取相關政策支持,形成全面保障,同時引導城市居民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醫。
(三)優化衛生資源配置
在河南省基層醫療健康保障機制設立后,需要優先將衛生保健資源配置給基層社區和縣鄉,并確保基層衛生服務系統持續加強。首先,確保縣鄉衛生院按照標準制度進行建設,并持續提升農村及基層衛生工作人員的醫療服務技能,實行包括醫學生免費定向培訓和全科醫生特聘計劃在內的一系列積極措施,以豐富基層醫療人力資源。其次,關注大型醫院的全面管理,主要約束隨意擴大醫院規模以及采購大型醫療設備等行為,規范醫療服務。最后,設立操作性的雙向就醫制度。當條件允許時,逐步實施全科醫生首診制度,進一步提升全科醫生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薛浩,田召召,張曉星,等.河南省衛生總費用影響因素的灰色關聯分析[J].醫學與社會,2019,32(12):48-52.
[2]? ?王仲陽,劉強,田糧禎,等.“十一五”期間河南省衛生總費用核算結果與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13,32(2):46-49.
[3]? ?閻佳星.河南省人力資本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D].鄭州:河南大學,2016.
[4]? ?羅圣明.鄭州市醫療衛生機構費用結構分析[D].鄭州:鄭州大學,2016.
[5]? ?黃菀芮,劉璐.基于灰色系統GM(1,1)模型的河南省衛生總費用預測研究[J].運籌與模糊學,2022,12(3).
[6]? ?Wang Zhongyang,王仲陽,Liu Qiang,等.“十一五”河南省衛生總費用核算結果與分析[C]//中國衛生經濟學會第十五次學術年會論文集,2012:1-10.
[7]? ?孫琪.河南省衛生總費用預測及影響因素研究[J].運籌與模糊學,2022,12(2):478-486.
[責任編輯? ?白?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