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月浩 琚澤彬 黨志峰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未富先老”的國情使得中國養老服務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智慧社區養老模式的出現對解決我國養老問題來說是一大創新。從現實需求、內在動力和重要保障三個方面確定智慧社區養老模式的價值定位,并基于智慧社區養老面臨的老年人技術使用難題、服務模式單一和服務人員專業化程度低等三方面困境,分析社會工作通過為老年人技術增能、搭建“線上+線下”平臺、壯大人才隊伍等的方法嵌入智慧社區養老領域,以期為中國養老事業的發展探索一條新的路徑。
關鍵詞:智慧社區養老;價值;困境;社會工作;嵌入路徑
中圖分類號:F323.89?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23-0095-03
在家庭養老功能弱化、老年人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傳統養老模式已不能滿足當前及未來的養老需求,養老事業亟須注入新的活力[1]。新時代智慧社區是指以和睦共治、綠色集約、智慧共享為主要內容,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統籌社區各類服務資源,構建鄰里和諧、綠色環保、出行便利、服務高效等應用場景,打造具有歸屬感、舒適感和未來感的新型現代化城鄉社區[2]。在養老領域,通過智慧化手段和養老服務的有效結合,改變了傳統的養老方式,以新興的智慧養老服務為老年人養老提供了便利,緩解了我國的養老問題。老年人作為社會成員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生活影響著整個家庭甚至社會,新興養老模式的出現對解決我國養老問題來說十分重要,如何從社會工作角度嵌入智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是社會工作在養老領域遇到的巨大挑戰。
一、智慧社區養老的價值分析
(一)塑造現代化社區形態的現實需求
根據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全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為26 402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8.70%。根據預估,截至2025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將達到3億,2050年達到5億,將占到總人口的近1/3[3]。隨著市場經濟和人口結構的不斷變化,城鄉社區需要塑造與社會發展水平相匹配的現代化新型養老社區。與傳統的養老模式相比,智慧養老服務具有將養老與信息化相連接的特點,利用信息技術的協同化、物聯化和智能化,充分激發社區活力。首先,可以優化社區結構。傳統社區主要依靠家庭關系及鄰里關系來維系,結構相對松散且單一。由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社區從原來的離散型結構更新為立體、多層次和多維度的網狀結構[4]。其次,由于智慧社區養老的建設大部分服務都是在線上進行,也推動了社區向生態、健康的方向發展,節約了社區線下資源。
(二)促進社區老年人實現美好生活的內在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要求全黨“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5]。隨著經濟水平和社會發展的不斷提升,老年人對于美好生活的定義不僅是生理和物質的滿足,更上升到健康科學的養老生活。隨著老年人養老需求呈現多元化趨勢,僅僅依靠家庭并不能使老年人得到充分滿足。智慧養老平臺為老年人提供的服務基本覆蓋了“吃、住、行、游、購、娛、健”等七個生活領域,并依據老年人的具體情況來制定有針對性的具體服務。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將信息技術、大數據與居家養老方式結合,實現老年人足不出戶就享受了全方位、科學的養老服務,提高了老年人居家養老的舒適度和幸福感。
(三)推進傳統社區轉型和升級的重要保障
傳統家庭養老模式提供的“保姆式”服務較為碎片化,沒有形成系統的服務體系,而有些社區由于設施老化,養老從業人員專業化程度低加大了社區治理難度。智慧養老平臺為社區轉型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依托互聯網技術和與之匹配的制度體系,整合社區內部的養老資源,解決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及失獨老人的養老問題。智慧社區建設通過優化和調整社區結構,助力傳統社區升級,促進其智能化、精細化和可視化管理,打造管理有序、服務完善、信息通暢的新型智慧養老社區。
二、智慧社區養老面臨的困境
(一)老年人認知能力不足,智能科技應用受限
智慧養老服務的實現需要借助大量的智能家居和科技設備,而我國現階段的老年人多為20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文化水平整體偏低,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智能化產品的學習能力和接受意愿也極大降低。老人一方面希望專業人員能夠對其進行指導;另一方面,又擔心自己學不會,可能會產生恐懼、失落等情緒,甚至對智慧養老產生抗拒心理,導致智慧養老難以在社區開展。
(二)服務模式單一,不能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
與傳統家庭養老的“被動保姆式”服務相比,智慧養老模式通過互聯網技術,整合各種資源,借助大數據的深層次挖掘,為老年人提供的服務更加精準細致,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了老年群體的需求[6]。但不可否認的是智慧養老服務的開展主要集中在日常安全和老年人生活照料等方面,而情感陪伴、心理疏導、家庭溝通等方面的相關服務還不完善。目前的服務基本能夠滿足老年人日常生活、健康護理等方面的需求,但對于情感、受尊重、自我實現等方面的需求明顯還顧及不到。
(三)養老服務人員專業化程度低,服務質量難以保障
智慧養老作為一種新興的養老模式,理應是集科技與人文一身的集合體。此服務所需要的人員不僅要能夠熟練地操作服務系統和應對突發狀況,還需要具備一些專業的老年人健康護理方面的知識,以及心理疏導和情感溝通等方面的能力。現階段能夠配備專業養老護理員的社區少之又少,大部分還是由非專業人士提供服務,不僅流動性大,服務穩定性無法保障,而且普遍專業水平低下,所提供的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老年人對智慧養老的認同,影響了智慧養老的順利推行。
三、社會工作介入智慧社區養老的路徑
“嵌入”一詞最早是在經濟學領域出現的,是指一個事物如何進入另一個事物,卡爾·波蘭尼認為社會關系應當“嵌入”現代經濟社會之中才能更好地發展[7]。社會工作“嵌入”智慧養老服務是指用專業的工作滲透進老年人養老的實用領域。
(一)跨越數字鴻溝,實現技術增能
老年人在接受現代新鮮事物的同時也面臨著需要重新適應和學習的處境。智慧平臺不僅為社區養老服務的升級帶來了發展契機,也為老年人帶來心理適應和技術操作上的挑戰。社會工作利用其專業方法和價值嵌入智慧社區養老的發展,增加老年人使用智能技術的信心。首先,社工要加大關于社區智慧養老的宣傳,提升老年人對智能平臺的興趣。對老年人開展使用智能平臺的相關培訓,利用社區內的老年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培訓及輔導,幫助老人熟練使用智能平臺。其次,社工需要對社區內老年人進行定點家訪,針對老年人在面對智能平臺出現恐慌、抗拒等消極情緒時進行心理疏導,肯定老年人的價值。許多老年人認為自己已經與社會脫軌,社會工作者需要耐心教授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化平臺,認可他們也是這個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最后,志愿者也是社會組織關系網絡里非常重要的力量。為了社區內的老年人更好地使用社區智能平臺,社工可以對志愿者進行培訓,定時定點指導老年人的技術相關操作,直到老年人可以自主熟練地使用智慧平臺,最終實現技術增能。
通過社會工作的嵌入,針對老年人的自身特點和需求現狀,展開系統的專業服務,使老年人在使用技術智能平臺時為自己也帶來更多的“智慧”。智慧養老系統提供的服務類型不斷增加,各方的資源在平臺不斷整合更新,由于社會工作的嵌入使老年人可以通過自身力量也能應對這些變化。在享受智慧養老服務時,也提高了社會適應能力,搭建了社會支持網絡,實現“助人自助”的服務目標。
(二)搭建“線上+線下”服務平臺
目前的智能養老模式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5G技術等多個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智慧社區的建設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條件和技術基礎[8]。但智能產品并沒有人類情感,判斷的數據皆出于網絡統計數據,無法為老年人提供人文關懷,使老年人感受到心理上的慰藉。因此,社會工作在嵌入社區時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法,滿足老年人多層次的需求。社工“線上+線下”的服務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線上收集老人的養老需求,線下提供上門服務。例如可以線上定期評估老年人心理健康,預防他們的精神健康問題,線下組織老年人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二是在線上了解老年人需求,直接在線上提供遠程輔助。老年人獨居或不方便行動時,線上連線社工表達需求,社工可以通過在線指導及時解決問題。三是線下了解需求,線上聯系相關資源,對接服務。例如在探訪過程中,社工發現老年人的身體問題,可以在線上聯系合作機構的醫護人員進行身體檢查。
通過搭建專門的 “線上+線下”智能服務平臺,社工可以同時進行多項工作,及時、準確、高效地接收到老年人的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智慧服務平臺將線上社工、線下社工這二者結合起來,簡化了煩瑣的前期收集數據過程,讓服務人員有更多時間投入自己的專業工作,社工也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評估老年人的需求數據,為他們提供更具體更有溫度的服務。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社會工作要利用這個時機,積極開展線上社工,而智慧社區養老就是開展線上社工活動的一個“天然”平臺。
(三)培養專業人員,促進服務推廣
社會工作“以人為本”的理念與智慧社區居家養老“以老人為本”的理念相契合[9]。由于智慧社區建設內容較為冗雜,因此高素質、高水平并熱衷于社區建設的人才對于智慧社區建設的作用舉足輕重。一方面,要壯大社工人才隊伍并提升其服務水平。社工可以有效評估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建立起個人、家庭、社區、機構之間溝通的橋梁,并更好地與養老資源進行銜接,促進智慧養老服務的產業化和智慧化升級。另一方面,也要將社會工作的理念和技能進行擴散。社會工作的人員數量有限,面對接受服務的老年人數量逐漸增多的情況時,其專業服務不能惠及社區的每一位老人。因此,社會工作要對社區志愿者及養老服務人員進行培訓和管理。進一步完善智慧養老平臺服務體系,拓展平臺資源,通過人性化、個性化服務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推進智慧社區的養老服務可持續發展。
進一步提升社會工作者的專業技能,加快壯大智慧社區養老的社工隊伍,豐富了智慧養老服務的內涵,提高了智慧養老服務的水平和質量。同時,也實現了社區、志愿者和社工這三者間的高效聯動和互促發展,將社會工作專業“助人自助”理念嵌入至智慧社區養老服務中,真正實現“居民自助”。
四、研究展望
我國當前的養老體系建設規劃中提出要大力支持養老事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 鼓勵養老產業多元化發展, 構建健康、生態、環保的養老產業[10]。社會工作嵌入智慧社區養老服務,不僅能使智能技術更加智能化,還能兼顧智能技術在人文關懷方面的不足,讓老年人不再獨自面對冷冰冰的機器和技術,讓智能技術更有溫度,成為“重需求、重服務、重場景”新時期的養老服務。
參考文獻:
[1]? ?侯漢坡,位鶴,王潁超,等.我國老年智慧康養平臺建設路徑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2022,24(2):170-178.
[2]? ?浙江全面啟動未來社區建設試點[EB/OL].(2019-03-31)[2020-10-1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3/31/c_1124307338.htm.
[3]? ?寧吉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情況[J].中國統計,2021(5):4-5.
[4]? ?朱建東,祝智庭.信息化環境下社區形態的嬗變及其社會學意義[J].前沿,2010(5):161-163.
[5]? ?汪碧剛.新時代新生活:2018中國智慧社區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8:13.
[6]? ?張邦輝,吳健,寇桂濤.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賦能方式與賦能路徑組合[J].改革,2021(12):127-139.
[7]? ?卡爾·波蘭尼.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M].馮鋼,劉陽,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8]? ?陳潭.智慧社會建設的實踐邏輯與發展圖景[J].行政論壇,2019(3):38-43.
[9]? ?江蘇民康老年服務中心.養老機構服務與管理實務[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7:341.
[10]? ?穆光宗,張團.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及其戰略應對[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5).
Analysis of the Value and Dilemma of Intelligent Community Care and the Path of Embedding Social
Qi Yuehaoa, Ju Zebina, Dang Zhifengb
(a.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China;
b.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nova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national situation of “aging before wealthy” has made Chinas elderly care services face a considerable challenge. This paper determine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intelligent community care model from three aspects: realistic demand, internal motivation and important guarantee. Based on the three dilemmas of intelligent community care, such as the difficulty of using old peoples technology, the single service model and the low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of service personnel, it analyzes that social work is embedded in intelligent community care field by means of empowering old peoples technology, building “online + offline” platform and expanding talent team. Explore a new path for developing elderly care in China.
Key words: intelligent community care; value; dilemma; social work; embedded path
[責任編輯? ?白?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