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素質教育的持續推動,學校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越來越重視。中學階段英語學習內容更為深層次,注重考查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因此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思考能力。英語閱讀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格外關注。任務型教學模式強調在做中學,對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具有關鍵作用。本文簡單介紹了任務型教學模式的相關內容,并重點闡述了其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任務型;英語閱讀;教學;應用
作者簡介:羅道習,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雅水中學。
從小學到中學,英語從基礎學習轉向系統性學習。而如何做好兩者的有效銜接,是中學教師應重點思考的問題。英語閱讀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和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要注重教學模式的變革,保證在實際教學中幫助學生可以充分吸收已學知識,做到融會貫通。任務型教學是經過實踐認證的,可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
一、任務型教學的概述
(一)任務型教學的概念
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從外語教學實踐中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任務型教學以輸入互動假說為理論基礎,強調在做中學,主張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任務型教學提倡讓學生完成真實的生活場景,從而打造生活化的課堂,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到有的放矢,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任務型教學將具體任務作為教學的載體,在教學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運用任務型教學法,將閱讀教學分為讀前、讀中和讀后三個環節,保證每個環節學生都有相應的學習思考,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在進行任務型教學實踐時,要注意考慮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知識教學應從簡到難,逐漸讓學生接受該教學模式。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素質教育階段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模式上不能因循守舊,要積極求變,總結任務型教學的側重點,熟練靈活地運用該模式。
(二)任務型教學模式運用的必要性
1.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運用高效科學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鍛煉思維能力,使其充分認知到自主學習的必要性,在以后的學習中積極主動地學習。
任務型教學通過將具體的教學目標進行分解,并且提出對應的問題,使學生帶著任務有目的性地進行閱讀,從而形成強烈的內驅力,激發英語閱讀的熱情。通過實施任務型教學,學生可以將每個小的任務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學生將感受到完成任務的快樂,獲得學習成就感和滿足感。這種成就感將會對學生形成正向的反饋,推動學生積極展開英語閱讀,形成一個良性的學習循環,進而整個班級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構建高效的課堂。
2.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過于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習慣題海戰術,而忽視了學生系統性的學習與表達。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規劃,使英語閱讀教學呈現碎片化,學生難以獲得系統性學習,在腦海中難以形成鏈式思維,因此教學效果不理想刻板。而實施任務型教學,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優先設置一個確定的目標,再將整體目標進行分解細化,幫助學生開辟一條系統完整的學習路徑,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另外,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一般需要分組合作,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
3.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隨著新課標的推行和教育體制的深入發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教學的重要任務。社會要培養的是具有獨立思維能力和可以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而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就是學生靈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語言的運用和表達能力。通過任務型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中保持高度集中和積極思考的狀態。從設置任務到完成任務,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能力的考查是非常全面的。另外,想要高效實現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學生必須掌握豐富的詞匯、語法和句型知識,也在無形中鞏固了學生基礎的英語知識,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和培養語感。
二、任務型教學的原則
教師在進行任務型教學時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真實性原則
真實性原則是指教師在設計閱讀任務時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而保證學生在完成任務時可以感受生活。英語學習的目的是啟迪學生智慧,拓寬學生思維,能夠靈活解決生活的問題,而非單純為了考試。任務設計貼近生活,可以讓學生主動思考如果在生活中真的遇到類似問題應如何解決,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和能力。
(二)功能性原則
英語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運用,所以知識學習要與實踐相結合。功能性原則建立在真實性原則的基礎之上,通過還原生活化的場景,考查學生在特定的場合中使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適中原則
中學的英語閱讀難度雖然較小學有所上升,但是教師在設計閱讀任務時也要注意難度。任務如果太難,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如果太過簡單,則起不到應有的教學作用。因此,教師要把握好任務難度,科學合理設置教學目標。
(四)實用性原則
英語閱讀教學任務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考慮任務的實用性。所有教學任務的設置都應該聚焦到教學目標的實現上,不能為了布置任務而盲目地布置任務。任務的布置應是為了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閱讀學習并且靈活地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活動中。
(五)關聯性原則
英語閱讀教學是一個系統的學習過程,因此教學任務要具有關聯性,讓學生在做任務的過程中形成完整的邏輯思維,確保教學內容有層次。另外,教學任務的設置要從簡單到復雜,不能急于求成,做到穩中求進。需要注意的是,只是在教學中偶爾設置任務,呈現分散的任務設置并不是真正的任務型教學。真正的任務型教學應該互相關聯,循序漸進。
(六)教師適度參與原則
教師應明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只起引導和輔助作用。因此,教師不能過度干擾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不能一味地去幫助學生做任務。教師在發布教學任務之后,可以觀察學生的討論和任務完成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適當答疑,重點總結,提升教學效果。
三、任務型教學在開展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認真備課
教師在開展任務型教學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有經驗的教師對教材可能極為熟悉,但也要認真備課。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特點,因此教學也要做到有側重點。教師要依據新課標,對教材進行深入分析,要清楚每個單元或者每個任務完成之后學生應達到怎樣的學習狀態,設置清晰的教學目標和合理的教學任務,做好任務預演。另外,教師還要對學生整體的學習狀況進行充分了解,從而設置有針對性的閱讀任務。
(二)科學分組
實施任務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單獨完成任務的情況相對較少,一般會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保證任務的高效完成。但是教師要注意科學分組,不能盲目分配小組。例如,教師在劃分小組時,注意將英語能力相對較強和相對較弱的學生進行搭配分組,這樣也可以在小組討論時起到一定的幫扶作用,也可以盡可能保證班級整體的任務完成進度相對一致,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任務完成中。
(三)合理把握教學時間
英語課堂教學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教師想要在規定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除了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外,還要做好任務之間的銜接工作,制定合理科學的時間規劃,并嚴格按照這一計劃執行,保證教學效果。
四、任務型教學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立足教學目標,展開任務設計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所有的教學任務都應該立足于教學目標,并且教師要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監督和給予適度的指導。教師要對教學任務進行細化和設計,從而讓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任務內容。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2“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時,教師應首先明確本單元的學習目標是讓學生掌握“How often ”這一用法,并進行適當的拓展教學。因此,教師為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討論“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How often do you drink milk?”,并讓學生在小組內運用“How often...?”句式展開對話練習和情境模擬,靈活掌握該知識點。最后,讓學生再自行延展生活中的例子,和小組同學分享自己的生活習慣或者興趣愛好,拉近彼此的距離,增強同學之間的互動。
(二)注意任務的關聯性和整體性
任務型教學一般會將任務分解為讀前任務、讀中任務和讀后任務,這些任務是有前后關聯的,必須保證完整和統一性,不能出現前后割裂的情況。系統性和關聯性可以體現在一個單元上,也可以體現在一個大的任務框架中。而一般的讀前任務是對上堂課進行簡短的回憶和復習,以及預習本節課的內容;讀中任務則是讓學生了解文章的結構和語法內容,讀中任務數量相對較多,從而體現其重要性;而讀后任務則是注重考查學生對本節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情況,做到持續輸出。
例如,教師在教授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的Unit2的Reading部分“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時,就要科學設置任務。教師應安排學生提前預習該文本,并且搜集與新加坡相關的資料,如地理位置、氣候、人口等,讓學生對新加坡有一個基礎性的認知。具體的問題可以為“Where is Singapore?”“Why do you want to Singapore?”等,讓學生認真思考,積極進行小組討論,從而形成自己的認知。而在本節課程學習完之后,教師要給學生布置練習提高的作業,如利用“Have you ever been to ...?”這一句式嘗試寫作,在實踐中鞏固學生的語法和詞匯。
(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實行翻轉課堂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內容的講述者,學生是內容的傾聽者,但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得不到應有的發揮,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其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因此,新的教育體制改革下,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進行翻轉課堂,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學任務的設計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并且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活潑有趣、貼近生活的教學任務,學生能夠充分融入教學實踐中。
例如,教師在教授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時,因為這一單元的內容極其貼近生活,所以教師可以布置通讀文章這一任務。也可以讓學生思考,如果你進入一個新的環境,會最先關注附近的哪些環境,從而激發學生的交流欲望,開展對話練習。也可以讓學生相互推薦自己家周圍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并說出推薦的理由。
五、結語
綜上所述,任務型教學通過設計教學任務,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培養其英語核心素養。教師在實施任務型教學時,應遵循真實性、功能性、適中等原則,明確英語閱讀教學目標。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教師也應根據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適時進行教學目標的調整和優化,保證任務型教學發揮出其優勢,實現預期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楊紫薇.淺談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20(18):213-214,218.
[2]蘇貴華.任務型教學與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72-74.
[3]文麗.淺談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21(24):219-220.
[4]陳曉艷.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的運用分析[J].校園英語,2021(46):82-83.
[5]周萱.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的運用[J].新課程,2021(37):117.
[6]吳旋.任務型閱讀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1(34):56.
[7]徐彬.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20):36-37.
[8]王愛霞.任務型閱讀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施對策[J].新課程,2021(25):121.
[9]沈偉.談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11):39-40.
[10]董釗.任務型閱讀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9):42-43.
[11]丁英涵.任務型教學法在中學英語閱讀活動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21(3):90-91.
[12]劉玲.例談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以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為例[J].新智慧,2020(28):72,76.
[13]生彤彤.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討:以外研版九年級下冊Module 2 Unit 2 What do I like best about school?教學為例[J].英語廣場,2020(18):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