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儒


西咸新區新軸線北起灃渭濕地,南至昆明池,以鎬京大道為界,北段承載軸線核心功能,南段集中展現歷史文化與自然山水風貌。新中心新軸線綜合規劃的建設理念,是基于“產業引入,居住先行,帶動人氣”策略,依托已有的活力基礎,通過開發單元建設,推進軸線區域全面建設發展。
“按照計劃,2023年底,新軸線核心區要實現空間貫通,新軸線核心區全面貫通,這對加快打造功能齊全、產城融合、環境優美、品質一流的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示范區意義重大。”西咸新區新軸線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劉勇翔向記者介紹說。
新軸線,是西咸新區的新軸線,更是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的新軸線。根據最新的西安市國土空間規劃,有三條南北向(縱向)軸線,自東向西分別為“國際文化交流軸”“古都文化傳承軸”“科技創新引領軸”,西咸新區將“科技創新引領軸”稱為“新軸線”。毫無疑問,這條代表著西安科技創新高地的“新軸線”,承載著西安城市發展重要的使命,也是未來西安都市圈核心區重要構成區域。
新軸線,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創新發展軸
劉勇翔告訴記者,為加快創新城市發展方式,推進西咸一體化進程,2014年,西咸新區就提出了新軸線構想。同年,陜西省將新軸線納入《關中城市群核心區總體規劃》;2016年1月,西咸新區全面啟動新軸線綜合規劃編制,2018年8月納入新區總體規劃,2022年11月8日納入《西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并正式公布。
從最新的國土空間規劃圖不難看出,未來西安都市圈核心區將由西安中心城區和西咸灃河片區構成。西咸灃河片區正是大西安新中心新軸線所在區域。從地理位置上看,新軸線連接著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西咸能源金融貿易區、絲路科學城等重要板塊。同時,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咸陽高新區也位于新軸線的西側,共同形成大西安最具活力的科技創新軸。
根據規劃,西咸新區新軸線北起灃渭濕地,南至昆明池,總長約20公里,以鎬京大道為界,北段承載軸線核心功能,長度約11公里,南段串聯鎬京遺址和昆明池,集中展現歷史文化與自然山水風貌,長度9公里。規劃范圍東至繞城高速、西接釣魚臺路、北含灃渭濕地,南臨京昆高速,總用地面積約122平方公里。新軸線總體格局為“一軸(復興大道)、雙心 (能源金融貿易區中央商務區和灃東新城中央商務區)、四區(能源金貿區、科技統籌區、鎬京-昆明池片區、文教園片區)、六大功能(金融商務、科技創新、國際貿易、文化交流、休閑旅游、品質生活)”,旨在打造具有國際化標準和獨特文化韻味的現代科技創新引領軸。
新理念,彰顯高品質城市形象
記者了解到,早在2021年8月,西咸新區就制定了《〈大西安新中心新軸線綜合規劃〉實施方案(2021-2023)》。實施方案顯示,以高品質、高質量建設為總體要求,以“現代時尚,高品質城市形象”“大水大綠,水綠融城凸顯”“軌道優先,公共交通便捷”“綜合開發,地上地下一體建設”“綠色生態,先進領先建設標準”“活力多維,世界級標志軸線”六大建設理念打造大西安新中心新軸線。
新中心新軸線綜合規劃的建設理念,是基于“產業引入,居住先行,帶動人氣”策略,依托已有的活力基礎,通過開發單元建設,推進軸線區域全面建設發展。實施方案明確規定,2021年,加快推進圍繞水源地調整、灃東超高層建筑群、華僑城創想中心、歡樂谷歡樂海岸、文教園高橋站等區域建設,打造軸線區域內標志性片區。2022年,結合世紀大道以北部分中小企業騰挪用地、灃東核心區周邊區域功能完善、文教園東區的地塊開發,滿足核心區配套服務需求,進一步增強軸線的引擎作用。2023年,結合能源金貿區企業搬遷及村莊拆遷的騰挪用地啟動單元開發;同時,對灃東核心區、金灣生態島、文教園南區等區域進行高價預留和開發謀劃,夯實軸線綜合功能。
實施方案還明確了新中心新軸線階段性建設目標:至2023年,新軸線122平方公里區域,建成區總面積達30平方公里,實現人口聚集近50萬人,軸線內累計建筑規模達3400萬平方米,其中包含截至2020年現狀已投用約1200萬平方米,新增投用約800萬平方米,歷年續建項目約400萬平方米,2021-2023年新開工約1000萬平方米。新開工約1000萬平方米中,年均開工超300萬平方米,項目主要為大型商業綜合體、商務辦公、文體設施、開發類住宅等,重點強化軸線整體形象建設、凸顯區域品質服務。
為此,西咸新區專門成立了由新區主要領導領銜的新軸線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新軸線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楊仁華在專題會議上指出,新中心新軸線建設是西咸新區抓城市工作的核心抓手,承擔著集中彰顯西咸新區高品質城市形象的重要使命,是西咸新區長期主抓的重大項目。
新形象,國際視野高標準
近年來,西咸新區堅持以國際視野高標準、高質量、高速度地推動新軸線規劃建設,經過持續不懈努力,一些重點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新軸線形象已經初步顯現。建設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新軸線城市框架已全面拉開,確定新軸線規劃設計方案。其中,主軸復興大道累計貫通4.7公里,軸線區域范圍三年累計新開工面積約620萬平方米,地鐵16號線一期工程已建成并運行,橫穿軸線的西興高速在該段已同意啟動高架改擴建方案。實施方案中的新中心新軸線現狀建設情況示意圖和2023年新中心新軸線區域總體建設目標示意圖顯示,2021至2023年,新軸線122平方公里區域,主要開工實施標志性節點、道路交通、地下綜合利用、環境品質、配套設施、村莊拆遷和現狀企業搬遷七大類,共267個項目,總投資約2000億元。
三年交通暢達建設實施方案示意圖表明,西咸新區從城市道路、橋梁工程、立交及高速出入口、地下空間及軌道交通等四個方面,全面梳理了新軸線區域的內、外交通組織,推進內外部交通暢達。計劃三年內推進交通建設項目93個,續建、改線、新建道路78條約138公里,道路總長度達520公里;續建、新建立交及高速出入口4個、橋梁10個;軌道項目2個,即全面推進地鐵16號線一期工程及昆明池智軌接駁線工程,全面實現新軸線區域與西安、咸陽的互聯互通以及區域內部的交通暢達。
新中心新軸線地下空間綜合利用開發方面,綜合研究能源金貿區及灃東新城地下空間綜合利用方案,正在推進地上地下一體化開發示范區建設。已啟動核心區地下空間綜合利用10.8萬方開發建設,包括能源金貿區綠廊公園地下空間綜合利用項目,灃東新城復興大道地下空間綜合利用項目。
二是生態環境品質顯著提升,灃河、沙河、太平河3條河流、8條綠道和 12 個重要綠化節點全面推進,灃河金灣公園、昆明池已成為西安生態景觀建設示范標桿。
三是重點項目建設持續加速,西安國際足球中心、保利大劇院、綠地絲路國際中心、華僑城創想中心、中天西北總部、陜建絲路創發中心、中梁商業廣場、東嶺集團總部等重點標志性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四是區域服務能力突飛猛進,逐步形成以西咸新區公共衛生管理中心、灃東醫院、西北婦幼醫院等機構為主的高質量醫療配套資源;西咸第一中學、小學,鐵一中、鐵一小金灣學校及西咸高新學校等將滿足區域內孩子們上好學的愿望。
劉勇翔指著新軸線核心控制區能源金貿區現狀企業分布圖,向記者介紹說,西咸新區新軸線重點控制區域能源金貿區區域影響建設企業(項目)約有46家,其中涉遷企業包括延長石油、同力重工、法士特等知名企業。前不久,召開的專題會上提出,要加快打造重要節點,推進金灣科創區、世紀大道等重點區域盡快形成靚麗形象。要盡快打通重要路段,加速軌道交通和道路的互聯互通,加快智軌建設。要積極穩妥做好重點單位特別是工業項目的搬遷,通過搬遷實現產業能級提升。要系統實施電力設施的優化布局,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要重視大軸線品牌形象打造,聚集高端創新資源、要素和項目,深入實施文旅融合。要加強統籌協調,科學調度、嚴督實導,確保步調一致、高效推進。
記者了解到,根據《〈大西安新中心新軸線綜合規劃〉實施方案(2021-2023)》,西咸新區重點聚焦2項軸線貫通任務及21項形象提升任務,采取整體貫通提速、重點片區提質、重點項目發力的措施,圍繞企業搬遷工作快速推進企業選址、入區協議、土地供應、評估認定、審計復核、搬遷協議和資金賠付等相關工作,確保新軸線核心區 2023年底全面貫通,加快打造功能齊全、產城融合、環境優美、品質一流的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