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核心素養下英語教學的理念與實踐》作者:程曉堂出版社: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時間:2021 年1 月ISBN:978-7-5435-8843-1定價:38 元
跨學科思維能力是一種重要的素養,是指能夠運用多學科的知識、觀點、方法等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綜合能力。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問題往往具有復雜性和交叉性,只依靠單一學科的知識和思維方式已經無法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關于高中英語教學中跨學科思維能力提升探究,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由程曉堂著寫、劉道義主編,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核心素養下英語教學的理念與實踐》一書,是一本旨在探討如何以英語教學改革培養學生人文底蘊、科學精神、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核心素養的著作,為如何提升中國學生的跨學科思維能力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具體而言,本書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征。
本書強調了核心素養與跨學科思維能力之間的關系。一方面,核心素養與跨學科思維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英語閱讀、翻譯、寫作等過程中所獲得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質,包括合作交流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批判能力等。跨學科思維能力是指學生能夠運用多學科知識、觀點、方法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一種綜合能力,涉及學生的批判能力、實踐能力,甚至合作交流能力。兩者在某種程度上有高度的重合性。另一方面,核心素養培養與跨學科思維能力提升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核心素養的培養可讓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會用批判思維與創新能力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用合作交流能力豐富自身認識等,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重要渠道與手段。跨學科思維能力的培育可以幫助學生知識的聯系,促進英語學習的深入與擴展,英語知識的進一步理解與掌握,也是提升學生多種能力的重要方式。如此來看,兩者在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方面都具有一定積極作用,在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改革英語教學,或者以提升跨學科思維能力為指向創新英語教學,對核心素養與跨學科思維能力培育都具有效用。
本書指出提升跨學科思維能力的策略。跨學科思維能力是一種復合型的思維能力,它要求學生能夠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和視角來審視問題,并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然而,這種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地思考和探究,以及通過開展多元化的英語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分析、評價、創新等綜合能力。本書則詳細闡述了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進行跨學科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
其一,相關部門應當制定更加科學、全面的教學評價體系,以鼓勵教師積極探索和實踐跨學科教學。其二,積極拓展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點,引導學生利用英語學生實現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表達,以及多重思維與多種能力的提升。例如,通過引入文學、歷史、科學、藝術等多元學科內容,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跨文化意識。同時,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會他們如何尋找和整合信息,如何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問題。其三,基于英語學科的特點合理應用情境教學、合作學習、項目式學習等不同教學方法,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針對性提升學生的跨學科思維能力。例如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適當引入項目式學習法,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提高其語言技能,以及團隊協作、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在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適當應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全英的環境中實現口語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在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適當引用探索性強的教學方,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其四,推動教師角色的轉變。不管是核心素養這一教學理念下的教師,還是跨學科思維能力這一視角下的教師,其都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伙伴,需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支持。其五,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核心素養教育與跨學科思維能力培養的需求。例如,組織教師參加專業培訓、優秀教師教學觀摩活動等,錘煉其教學技能,提升其教學水平。
整體而言,該書從核心素養到核心素養與跨學科思維能力之間的關系,再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與跨學科思維能力,系統闡述了核心素養下英語教學的理念與實踐,筆者在開展研究參考了“螺旋式上升三B 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課堂設計中的普適性探究(NKF2022BF59)提供了有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