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作者:王鳳姿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ISBN:978-7-1141-5773-8出版時間:2019 年9 月定價:35 元
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面臨著學業、人際關系、職業規劃等多方面的挑戰。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對其學習、生活和未來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然而,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如焦慮、抑郁、人際關系困擾等。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關注問題的解決和心理障礙的治療,忽視了個體的積極品質和幸福。積極心理學的興起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王鳳姿編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19 年出版的《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一書,涵蓋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基礎、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策略、心理健康教育的評估與效果等內容,旨在幫助大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學會有效應對壓力,提高自我調節能力,促進心理健康和積極心態的形成。
積極心理學關注人類的優勢、潛能和心理健康,它強調個體的積極情感、積極思維和積極行為。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積極心理學的運用對于學生的個人成長、學習效果和人際關系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積極心理學,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增強自我效能感,提高生活滿意度,并培養積極的人際關系。當前,我國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主要是預防與解決學生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但對于學生的實際心理需求這一方面并沒有深入了解。盡管教育部門多次發布文件強調大學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但大多數高校建立的心理健康機構流于形式,實際效果有限。
首先,積極心態培養。通過培養學生的樂觀、自信、自尊等積極情緒和態度,提高其心理韌性和適應能力。鼓勵學生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通過情緒調節、自我激勵和目標設定等方法,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挑戰和壓力。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開設積極心理教育課程,將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融入課程內容中,通過課程教學,培養學生的積極情緒、積極人格和積極關系。設計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課程,包括心理壓力管理、情緒調節、人際溝通等內容,讓學生學會應對挑戰、保持情緒穩定,并提高自我意識和情緒管理能力。再次,培養積極的應對技能。教導學生積極的問題解決技能和應對策略,讓他們學會面對挑戰時的有效處理方法,避免消極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此外,培養自我意識和自我調節能力。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個性特點、價值觀和興趣愛好,促進自我認同和自我實現。通過自我覺察、自我反思、自我意識培養等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提高自我調節的技能。最后,積極心理支持環境的營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營造積極心理支持環境,如建設積極心理文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供心理支持服務等,通過積極心理支持環境的營造,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
在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評估與反思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評估方法的選擇。積極心理學強調個體的優勢和潛能,因此在評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時,應該采用多種評估方法,包括自評、他評、觀察等,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發展情況。其次,評估指標的確定。評估指標應該基于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和實踐,關注學生的積極情緒、積極特質和積極行為等方面。同時,應該考慮到不同文化背景和社會環境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再次,評估結果的分析。評估結果應該進行深入地分析和解釋,探討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和機制,為制定有效的干預措施提供依據。同時,應該注重評估結果的應用和推廣,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進和發展。最后,反思教育策略和方法。評估結果應該用于反思教育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和適用性,探討如何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和提高教育效果。同時,應該注重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能力提升,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和服務質量。
總之,筆者主持2023 年吉林省高教科研重點自籌課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數字化服務平臺建設研究”(JGJX2023C38)時,認為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為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指導,對于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和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實施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有助于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提高心理韌性,還可以促進學生的自我成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