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英麒
普惠金融是指為經濟弱勢群體提供可持續、便捷、適度、安全的金融服務,包括儲蓄、信貸、保險、支付等。普惠金融可以基于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協調機制、服務機制等多項機制的協調作用,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更加靈活可行的融資渠道。然而,普惠金融服務大學生創業的供給仍然存在金融機構分布結構性矛盾、金融產品靈活性不足、金融風控機制有待優化等問題,因此,本文從政策制度建設、金融產品創新設計、金融機構合作創新、風險管理和評估等角度,提出了普惠金融供給側改革的路徑選擇,并給出了相應的建議,以期深化普惠金融對大學生創業的賦能作用。
一、普惠金融與大學生創業的聯系
(一)普惠金融的概念與特征
普惠金融是指為經濟弱勢群體提供包括儲蓄、信貸、保險、支付等在內的多樣化金融服務。普惠金融是一種以人為本、以社會為導向、以市場為手段的金融模式,旨在實現金融資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進而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
普惠金融具有可持續性、便捷性、適度性和安全性四個特征。可持續性是指普惠金融在滿足社會需求的同時,保證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發展潛力,進而實現長期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便捷性是指普惠金融通過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降低金融服務的門檻和成本,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滲透率,從而使更多的低收入群體和小微企業能夠方便地獲取和使用金融服務。適度性是指普惠金融根據不同的客戶需求和特點,設計出多樣化和差異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從而滿足客戶的個性化和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實現金融服務的精準化。安全性是指普惠金融依法建立健全風險管理和監管制度,保障客戶的合法權益和信息安全,防范各種金融風險和欺詐行為,從而提高客戶對金融服務的信任度和滿意度。
(二)大學生創業的現狀與挑戰
當前,大學生自主創業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近年來選擇創業的大學生人數持續增加,創業型人才培養逐漸成為高校的重要使命之一。然而,受創業教育暫時不足、創業生態有待加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創業仍面臨融資難、經驗不足、政策支持不夠等挑戰。
具體來看,現有的金融渠道難以滿足大學生創業團隊創始期資金需求,且創業輔導體系不健全,成功案例相對匱乏,導致大學生創業整體環境尚待優化。因此為促進大學生創業持續健康發展,需高度關注其面臨的融資及其他方面的困境,并采取針對性政策與舉措予以激勵和引導。
(三)普惠金融與大學生創業的內在聯系
普惠金融與大學生創業之間形成了一種協同效應,即普惠金融與大學生創業相互作用,產生了超過各自單獨作用之和的綜合效果。普惠金融與大學生創業之間的協同效應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基于共同目標和理念,即實現金融資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從而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二是基于互補優勢和需求,即普惠金融提供資金支持和風險管理,大學生創業提供市場空間和產品創新;三是基于動態互動和反饋機制,即普惠金融與大學生創業相互促進、相互完善、相互提升。
首先,普惠金融對大學生創業具有良好的支撐作用。普惠金融可以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多方面支持,如提供創業資金、降低創業風險、增強創業能力等。因此,普惠金融對大學生創業有較強的促進作用,普惠金融的發展水平越高,大學生創業的活躍度越高。
其次,大學生創業對普惠金融的完善與發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大學生創業可以為普惠金融發展提供動力,如擴大普惠金融的市場空間、豐富普惠金融的客戶群體、促進普惠金融的產品創新、優化普惠金融的服務質量等。概括地說,大學生創業的規模越大,普惠金融的效率也就越高。
二、普惠金融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機制
(一)普惠金融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激勵機制
普惠金融通過提供低利率、長期、靈活的貸款條件,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有效的資金支持。此外,普惠金融還通過提供無息貸款、免息貸款、貼息貸款等優惠政策,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低成本資金來源。因此普惠金融可以有效降低大學生創業的資金成本和負擔,增加大學生創業的資金效率和收益。
(二)普惠金融促進大學生創業的約束機制
首先,普惠金融通過設置合理的貸款條件、還款方式、擔保要求等,有效約束了大學生創業的資金使用和流向,同時有效避免資金的浪費和挪用。其次,普惠金融還通過實施動態的貸款調整、延期、展期等措施,促使大學生創業者合理調整貸款計劃,可以在較大程度上避免大學生創業的資金困境。再次,普惠金融通過實施嚴格的信用評估、審批、監督等信用措施,有效約束了大學生創業貸款亂象,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確保大學生創業者合規申請和使用貸款,維護自身信用形象。最后,普惠金融還通過執行有效的追償、處罰、訴訟等違約措施,保證大學生創業者在出現還款困難或其他問題時,及時地與機構溝通協商,尋求合理解決方案,避免潛在的金融風險。
(三)普惠金融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服務機制
普惠金融根據不同階段、不同領域、不同規模的大學生創業項目情況,設計了一批適應性強、靈活性高、針對性明顯的金融產品,如青年創業貸款、保理等,以此滿足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多樣化資金需求。同時,普惠金融根據大學生創業需求,提供了服務精準、響應快速的多元化金融服務渠道,可以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務體驗。
普惠金融除了提供基本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外,還提供如保險、理財、投資等增值金融產品和服務。這些增值金融產品和服務可以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更加全面、多元、優質的金融保障手段,增加大學生創業的收益和回報。
三、普惠金融供給側改革的路徑選擇
(一)普惠金融服務大學生創業的挑戰
首先,普惠金融機構分布存在結構性矛盾,致使部分地區和領域的大學生創業者難以獲取普惠金融服務。其次,普惠金融產品在類型多樣化、質量、效率等方面的欠缺以及普惠金融政策在制定、執行、監督等方面協調性的欠缺,也導致了部分環節和層面的大學生創業者難以享受普惠金融服務。最后,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外部因素影響,出現各種預料之外的困難和風險,導致他們對普惠金融服務的需求可能發生波動。
(二)改革路徑建議
1.創新法規政策與監管機制
第一,從法律層面進一步明確普惠金融與大學生創業之間的關系、權利、義務等基本概念和原則,規范普惠金融與大學生創業之間的信用評估、風險管理等基本內容和要求,減少普惠金融在大學生創業服務中的模糊地帶。
第二,運用財政政策手段鼓勵普惠金融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服務,包括財政補貼、稅收減免、資金擔保等在內的系列政策,提高普惠金融機構的盈利能力和發展潛力,并加強政策對普惠金融服務大學生創業的支持作用;同時重視利用政策工具引導普惠金融與大學生創業之間的協同發展,通過實施評價認證、信息公開、激勵獎勵等手段,提高普惠金融與大學生創業之間的互信度和互動度。
第三,建立并完善適應普惠金融特點和需求的監管規范。結合大學生創業在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和需求,采用差別化、層次化、動態調整的監管標準與監管方式,實現對普惠金融機構的有效監管。同時要重視協同機制與反饋機制建設,在強化監管機制對大學生創業的約束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監管機制對大學生創業的教育和引導作用。
2.針對性創新普惠金融產品體系
第一,普惠金融機構應在充分評估大學生創業項目的風險程度、收益水平和還款能力的基礎上,創新利率、擔保、抵押等貸款條件,提供多樣化、低成本的金融服務,以降低貸款成本和風險。
第二,普惠金融機構可以根據大學生創業項目的發展階段、資金需求、資金用途等情況,提供多樣化的貸款方式,如單筆貸款、分期貸款和循環貸款等,以提高貸款效率和靈活性。同時可以在此基礎上探索產品的組合機制,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全創業周期普惠金融服務。
第三,普惠金融機構可以通過評估大學生創業項目的收益周期、還款計劃、現金流等情況,創新貸款期限。以短期貸款、中期貸款、長期貸款等還款周期為基礎,在合規基礎上提供多樣化、組合式的還款方式,以提高貸款適應性和穩定性。
第四,普惠金融機構還可以根據大學生創業項目的應收賬款性質、數量、質量等,針對大學生創業需求提供國內保理、國際保理、反向保理等保理方式,以提高保理適用性和便利性。同時,普惠金融機構可以根據大學生創業項目的應收賬款期限、金額、信用等情況,提供不同的固定費用、浮動費用、綜合費用等保理費用,以降低保理成本和負擔。此外,普惠金融可以根據大學生創業項目的應收賬款風險、來源、擔保等情況,深化面向大學生創業者的有追索權保理、無追索權保理、信用保險保理等保理模式創新,以提高保理安全性和穩定性。
3.創新金融機構合作
在各機構之間橫向合作的基礎上,普惠金融機構可以探索進一步加強上下游有關機構的縱向合作。普惠金融機構可以與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等相關機構展開政策協調、標準制定、監管配合等形式的合作,以優化普惠金融的服務環境,提高普惠金融的政策效果和制度效率。同時,普惠金融機構可以與不同行業或領域的相關機構展開產品開發、服務提供、客戶引導等形式的合作,以豐富普惠金融的產品內容和服務內容,提高普惠金融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從而為普惠金融服務大學生創業提供更多的非資金方面的幫助和支持,增強普惠金融的客戶滿意度和客戶忠誠度。
4.創新風險管理和評估機制
在風險識別方面,普惠金融機構可以根據大學生創業的不同特點和需求,針對性建立適合評估大學生創業的風險因素維度體系,包括個人維度、項目維度、環境維度等。同時,普惠金融機構應根據大學生創業的不同風險因素指標,針對性選擇不同的風險因素調查與分析方法,包括問卷調查、數據挖掘、專家評估等,并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數字化風險識別體系,從而實現數據的高時效性、高可靠性、高準確性。
風險評估的創新主要是在風險水平的標準、模型、算法等方面的差異化和優化,以提高風險評估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首先,普惠金融機構可以根據大學生創業的不同行業和領域,建立個性化的風險水平評價標準,如行業平均水平、領域最優水平、領域最差水平等。同時,普惠金融機構可以根據大學生創業的不同風險水平標準建立不同的風險水平模型,如線性模型、非線性模型、混合模型等。最后,普惠金融機構可以根據大學生創業的不同風險水平模型,利用風險水平算法,比如加權算法、打分算法、排名算法等,實現對大學生創業的準確的風險評估。
風險控制創新主要集中在手段、策略等方面的優化,以提高風險控制的靈活性和適應性。首先,普惠金融機構可以根據大學生創業的不同風險水平和類型,實施不同的風險控制手段,如利率調整、擔保要求、分散投資等;其次,普惠金融機構可以多元化創新風險控制策略,并加強策略的靈活性,以鼓勵大學生創業為出發點,實現風險控制的動態調整與分層次執行。
此外,普惠金融機構還需重視創新風險應對模式,不斷提高風險應對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普惠金融機構可以根據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不同風險事件,強化雙方協商溝通渠道,并優化強制執行措施。同時根據大學生創業的不同風險情況,選擇實施針對性風險應對方法,如延期還款、展期還款、轉讓債權等,以維護金融機構基本收益穩定性和大學生創業者個人信用形象。
結語:
綜上所述,普惠金融與大學生創業之間存在深度內在耦合關系。普惠金融可以通過多種機制發揮資金支持、生態完善、能力建設等正向促進作用,有力支持大學生實現創業。而大學生創業作為普惠金融發展的重要客戶群體,也可以為其提供持續的市場發展動力。但是,當前普惠金融服務大學生創業仍存在供給不足等問題,亟需從多方面進行改革創新。
推動普惠金融與大學生創業的良性互動發展,需要形成政產學研用多方共同參與的格局。政府部門需要加快法規制度建設,營造良好環境;金融機構需要主動作為,通過產品和渠道創新更好地滿足大學生創業需求;高校需要將創業金融教育納入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大學生創業者也需主動對接各類資源。只有各方通力合作,不斷完善普惠金融供給體系,才能讓大學生創業者充分享受普惠金融的支撐作用,這也有助于推動形成普惠金融和大學生創業協同發展的良性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