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英語新課標把思維品質培養作為英語核心素養教育的重點,指出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以此為目標設計英語教學活動,尤其是要依托英語閱讀教學平臺,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增強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造性。高中英語教師在對閱讀教學活動進行精心設計的過程中,應該自覺擔當起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和英語素養的任務,鼓勵學生踴躍投入到英語閱讀課堂當中,并通過一系列的親身體驗與綜合實踐,掌握語言技能,培育語言思維,為學習和應用英語與語言創造良好條件,把學生培養成綜合素質過硬的跨文化交際人才。
關鍵詞:思維品質培養;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陳會,貴州省赫章縣第一中學。
一、思維品質概述
高中英語新課標將思維品質歸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當中,指出思維品質是在思維層面上表現出邏輯性、批判性、創造性等能力與水平。把英語學科作為有效依托,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要通過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英語語言文化現象,對比其中異同點,總結語言和英語語篇特征,辨別語言表達形式,分析語篇結構功能,評價語篇的觀點、態度與思想情感等語言學習活動以及英語語言實踐應用路徑來輔助學生掌握觀察、對比、分析、推理、總結、辨識、評價、創新、建構等多樣化思維方式,從整體上提高學生思維邏輯性、批判性、創造性,建立完善化的思維品質。不僅如此,通過加強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還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自學效率,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跨文化意識,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過去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忽視思維過程,忽視學生思維在英語學習活動當中的積極參與,排斥求異思維,無法為學生留出充足的獨立思考空間與時間,從而制約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未來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應深入思考,找準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突破口與著力點,解決好閱讀教學當中的表層碎片化問題。
二、思維品質培養目標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原則
長期以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顯現出為了閱讀而閱讀、只閱讀不思考、思考不夠深入與透徹等方面的問題,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英語詞匯和語法的教學當中,所關注的是字面理解以及表面信息的獲得,沒有把訓練學生思維作為重要任務,使得學生在閱讀之后依靠個人感覺回答提出的問題,極少會考量語篇言外之意以及創作者的意圖,欠缺應用英語語言連貫表達事件、闡述價值、剖析論證觀點與批判性評價的能力,也不能將主題和生活建立密切聯系,影響其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另外,在如今信息爆炸的社會背景下,學生每天接受海量信息,使得碎片化淺層閱讀變成一種常態,難以保證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效果。為了打破英語閱讀教學的僵局,提高閱讀教學質量,教師應確立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目標,并在該目標指導之下優化教學計劃,創新教學方法,發展學生思維,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當中,為了發展學生思維品質,教師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深度閱讀原則。深度學習指的是在教育教學當中引導學生踴躍參與和全面投入,得到健康發展且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在深度閱讀與學習當中,學生在核心素養目標引導之下,把關注點放在引領性學習主題上,投入到富有挑戰的學習任務當中,依靠各種各樣體驗性活動的積極參與,來習得英語學科的基礎知識與方法,把握學科基本思想,成功建構知識體系,增進對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的理解,建立批判性學習理念;學生可以綜合應用知識方法創造性解決各種問題,從而建構正確價值觀和積極學習動機,成長為擁有扎實知識基礎,同時又兼具獨立思考、創新實踐、社會責任等能力的合格人才。二是以人為本原則。以人為本原則要求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的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特點和要求,在思維品質培養目標的指導之下,確立學生在英語學習和思維參與當中的中心地位,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學習當中的觀點、見解與不同看法,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體驗,這樣才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思維層面上有所發展。三是師生互動原則。師生互動原則要求教師把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目標貫穿英語閱讀教學全過程,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在頭腦風暴以及思維交互過程中增強學生思維創造力,完善學生的思維品質。在師生交流當中,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能夠更好發現各自的優點和缺點,從而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當中查漏補缺。
三、思維品質培養目標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一)運用趣味導入方法,增強思維靈活性
要對高中生的英語思維品質進行有效培養,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消除學生認知層面上的偏差,起到良好的認知矯正作用,增加學生思維靈活性,在此基礎之上夯實學生理性思維、創新思維等的發展基礎。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導入環節的設計至關重要,只有確保導入環節的趣味性與生動性,才能更好地激活學生思維,增加他們思維的靈活度,順利達成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目標。例如,在教學“Lights, camera, action!”時,考慮到內容主題是人和社會,談論的是和電影相關的話題,語篇內容當中有很多學生感興趣的電影海報、視頻、配音秀等內容,這就給趣味性的英語課堂導入創造了良好條件。教師在導入環節設計過程中,可根據學生興趣愛好以及教學內容,利用經典影視歌曲或者是電影視頻進行教學導入。比如把泰坦尼克主題曲My Heart Will Go On作為教學導入材料,依托歌聲吸引學生,并把學生帶入到相應的教學情境當中,讓學生在情境支撐之下思考電影在社會生活當中扮演的角色。不僅如此,教師還可利用學生非常感興趣的電影視頻剪輯導入教學,增進學生對電影剪輯的認識,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調動他們的思維熱情,增加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機動性,為學生建立高階思維打下基礎。
(二)開展快速閱讀活動,鍛煉思維敏捷性
要對英語篇章進行分析,有效閱讀是基礎。不少教師習慣于引導學生跟著錄音機聽課文和單詞,這雖然可以讓學生聆聽純正英語,但剝奪了他們的參與權,會大大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發展。教師可以根據英語閱讀教學的特點以及學生的成長規律,恰當利用快速閱讀的方式來增加學生思維敏捷性,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學習,利用恰當的問題幫助學生掌握文章框架結構,剖析作者的思想情感,讓學生思維更靈敏和廣闊。例如,在教學“Lights, camera, action!”時,教師可先引導學生認真觀看電影片段或者是海報資料,分析電影的具體類型之后給學生設計思考題,讓學生在問題指導之下快速閱讀“What are the important elements of film production? Among many Chinese and foreign film actors, who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Who do you admire most among Chinese and foreign film directors? What are the basics of filmmaking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What is the structure of the whole article?”,引導學生在以上問題的引領下剖析文章框架結構,找到并且提煉文章當中的信息,幫助學生在快速閱讀活動當中抓住重點,提高文章理解的深度,讓思維更加靈敏。
(三)加大細節閱讀指導,強化思維深刻性
衡量思維品質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思維的深刻性。思維深刻性指的是通過表層分析和思考來認識事物發展規律以及預見事情發展潛能的能力,同時還是高素質人才的必備能力。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文章細讀,組織深度學習活動,對學生思維深刻性進行提升,這樣學生就會主動抓住文本細節進行知識探索,而不是停留在表層學習中。例如,在教學“Roots and shoots”時,教師先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文章,并且要指出在文章閱讀當中把握下面的要求,增強學生對細節閱讀的把握水平“1.Read the first paragraph carefully and discuss the overall content of the article, using concluding words and sentences to summarize. 2.Underline each key sentence to find the pre-attributive and post-attributive in the article, explore th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root and shoot, and express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article. 3.Complete the exercises given by the teacher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framework of the article.”,通過這種文本閱讀指導的方式,學生可以更深入地閱讀,從淺讀到深度閱讀,提高學生的思維深度,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四)堅持讀寫結合方法,培育思維創造性
讀寫結合是語言學習的重要路徑。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而寫作是對閱讀的一種拓展和升華,只有把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才能夠更好適應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優化對學生的思維訓練,讓學生思維創造性水平得到提高。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讀寫結合意識,正確把握閱讀和寫作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創造能力。例如,在教學“A formal Email”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提供范文,把書寫英語電子郵件的基本要素告訴學生,之后展示一條企業招聘信息,引導學生根據電子郵件書寫要點完成一封求職信或者推薦信的書寫任務,并在寫作環節規范使用標點、語法,保證拼寫正確。等到學生寫完之后,要求每兩個學生組成一組,根據教師給出的批改標準,對同伴的作文進行批改打分。最后教師可以隨機抽查學生的作文,做好點評工作,發現學生寫作當中的問題和優點,在綜合評價當中增加學生思維創造性,讓學生擁有更強的閱讀與寫作信心。如果時間允許,教師要盡可能分析每個學生完成的作文并給予點評,體現出對學生的重視,讓學生能夠在未來閱讀和寫作當中找準努力方向。
(五)增大文化滲透力度,提高思維拓展性
在以思維品質培養為目標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革,基于教學內容不斷革新課堂教學模式,利用教材內容抓好對學生的文化教育,輔助學生加深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引導學生建立跨文化意識。文化和語言教學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文化的滲透可以增加學生的思維拓展性,也更有助于激發學生思維意識,推動學生語言綜合素養的培養。教師自身應該加強對英語文化的學習和研究工作,以便在教學活動當中發揮自己的專業性,為學生思維拓展創造有利條件。例如,在教學“Festivals and customers”時,文章重點講述的是印度婚禮,并對婚禮習俗進行了一定說明。這實際上是文化方面的內容,教師可以抓住教學契機,恰當引入世界各地傳統節日的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同時為學生介紹各種不同節日的起源,增進學生對節日慶祝方法與風俗習慣的了解,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教師可以通過恰當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節日慶祝的原因。并通過聆聽學生的回答來分析學生英語知識的掌握水平和英語思維的發展水平,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
四、結語
高中階段課程教學的關鍵任務就是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只有更好落實核心素養教育,才能夠深化素質教育改革,在新課改的支持和推動之下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的優秀人才。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新課標提出的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要求,對英語教學策略進行改革,注重對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彌補學生英語閱讀學習當中的短板。思維品質培養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相結合,強調把閱讀教學平臺作為鍛煉學生思維的堅實陣地,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和行動,增強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把握能力,為學生未來的英語學習和靈活應用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童.核心素養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探究[J].英語教師,2020(16):115-117.
[2]游桂萍.思維品質目標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探微[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