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小芬 彭煒煜 沈曉巖 王 巖 齊 慧 劉 安蘇小軍 陳 亮,*
(1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湖南省核農學與航天育種研究所,湖南 長沙 410125;2湖南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3湖南大學研究生院隆平分院,湖南 長沙 410125)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2022年全國油茶種植面積約7 000 萬畝(1 畝≈666.67 m2,下同),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發布的《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1],預計2025年油茶種植面積達9 000 萬畝,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油茶殼作為茶油加工的主要副產物,占茶果鮮重的50%~60%,是寶貴的生物質資源[2]。但作為副產物的油茶殼利用率較低,通常被丟棄或焚燒,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造成土壤/地下水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3]。油茶殼中含有豐富的木質纖維素組分,其中木聚糖含量可達22.33%[4]。因此,采用油茶殼木聚糖制備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能夠促進油茶殼資源的高值化利用[5]。
低聚木糖一般指聚合度為2~7 的木糖聚合物,具有促進有益菌增值、預防便秘和結腸癌、降低血清膽固醇濃度等作用,主要制備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學法和酶水解法等[4,6-7]。其中,物理法處理過程簡單、環境友好,制備的低聚木糖純度較高,但得率低[8];化學法主要以酸水解為主,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等優點,但降解產物復雜、易造成環境污染[9];酶法具有副產物少、環境友好、產品得率高等優點,但酶成本較高[10]。水熱處理技術以水作為反應的唯一溶劑,通過水自電離產生水合氫離子攻擊半纖維素的糖苷鍵、O-乙酰基和O-葡萄糖醛酸基,產生乙酸和葡萄糖醛酸等有機酸,催化半纖維素的解聚[11-12]。Moniz 等[13]在210 ℃下水熱處理稻草制備低聚木糖的得率為40.10%。Zhang等[14]采用白樺木屑中乙酰基催化甘蔗渣水熱處理制備低聚木糖,當甘蔗渣/白樺比為65∶35 時,160 ℃反應100 min,低聚木糖得率為49.64%,200 ℃反應10 min,得率提高到52.99%,均高于單一甘蔗渣水熱處理。
盡管水熱處理能夠有效解聚木聚糖制備低聚木糖,但單一水熱處理低聚木糖得率相對較低,需要通過協同處理或加入催化劑來提高低聚木糖轉化率。輻照技術作為一種非熱、綠色的預處理方法,可破壞木質纖維素結構,使多糖鏈發生斷裂形成羧基和醛基,并可催化木聚糖的水熱解聚[15-17]。因此,本試驗以0~1 000 kGy 輻照處理的油茶殼為原料,通過單因素和正交試驗研究γ 射線輻照協同水熱處理油茶殼生產低聚木糖的工藝,旨在實現油茶殼木聚糖高效制備低聚木糖的目標,為油茶殼資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論依據,同時助力于提升油茶產業經濟效益和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油茶殼由湖南大三湘茶油有限公司提供,自然晾干后備用。
葡萄糖、木糖標準品,美國Sigma公司;濃硫酸,上海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試驗用水為去離子水。
FW 177 高速粉碎機,天津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JJ-6恒速攪拌器,江蘇金儀儀器科技有限公司;DZKWs-4電熱恒溫水浴鍋,北京市永光明醫療儀器有限公司;GZX-9246電熱鼓風干燥箱、SHZ-C 水浴恒溫振蕩器、YXQ-50 SⅡ立式壓力蒸汽滅菌鍋,上海博訊實業有限公司醫療設備廠;BLUE STARA 紫外分光光度計,北京萊伯泰科儀器股份有限公司;Ulti Mate 3000 高效液相色譜,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Eco-S 15純水系統,上海和泰儀器有限公司;雷諾PHS-3 C型pH計,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1.3.1 輻照處理 將自然晾干的油茶殼裝于40 cm×20 cm×20 cm 金屬輻照箱中進行動態輻照處理。輻射源為鈷-60,源活度2.96×1016Bq,吸收劑量率為2 kGy·h-1,輻照吸收劑量分別為0(未處理的油茶殼,對照)、200、400、600、800、1 000 kGy。輻照處理后樣品粉碎過40目篩、裝于自封袋中備用。
1.3.2 單因素試驗 按固液比1∶5、1∶7.5、1∶10、1∶15、1∶20 g·mL-1,分別稱取一定量0、200、400、600、800、1 000 kGy 輻照處理的油茶殼粉末裝于100 mL 立式不銹鋼高壓反應器中,置于帶磁力攪拌功能的油浴鍋中于80、100、120、140、160、180、200、220 ℃進行水熱處理10、20、30、40、50、60 min。樣品經水熱處理后,冷卻,6 000 r·min-1離心10 min,收集濾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譜(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直接測定木糖含量;另外,取7 mL 濾液加入0.25 mL 72%的硫酸,置于高壓蒸汽滅菌鍋中,121 ℃水解60 min,采用HPLC 測定酸解濾液中的木糖含量,通過公式(1)和(2)計算木糖和低聚木糖轉化率[11]。
式中,m1為油茶殼粉絕干質量(g);m2為水熱處理液中的木糖質量(g);m3為水熱處理液酸解后的木糖質量(g);p為油茶殼中木聚糖百分含量(%)。
1.3.3 正交試驗設計 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以吸收劑量(A)、水熱處理溫度(B)、水熱處理時間(C)、固液比(D)為因素,以低聚木糖轉化率為指標,進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試驗設計,確定γ 射線輻照協同水熱處理制備低聚木糖的最佳工藝。因素與水平見表1。

表1 正交試驗設計因素與水平Table 1 Factors of orthogonal array design
1.3.4 驗證試驗 以未輻照(0 kGy)油茶殼為對照,對單因素和正交試驗獲得的最優條件進行驗證,水熱處理方法按1.3.2進行。
1.3.5 油茶殼水溶性組分和木聚糖含量測定 稱取3.0 g(精確至0.000 1 g)油茶殼粉,按固液比1∶30 g·mL-1加90 mL 去離子水于三角瓶中,于50 ℃、130 r·min-1反應120 min,濾紙過濾,濾液采用HPLC 分析葡萄糖、木糖含量,并測定pH 值;取7 mL 濾液加入0.25 mL 72%硫酸121 ℃反應60 min,HPLC 測定酸解后的葡萄糖和木糖含量;濾渣采用少量去離子水沖洗,于105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用于測定油茶殼木聚糖含量[18]。根據公式(3)計算水溶性組分含量。
式中,m1為油茶殼粉絕干質量(g);m2為水洗后濾渣絕干質量(g)。
參照美國國際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分析方法測定油茶殼中木聚糖含量[19]。稱取1.3.5 中烘干后濾渣0.3 g(精確至0.000 1 g)于三角瓶內,加入3 mL 72%的硫酸,于30 ℃水浴反應60 min。隨后加入84 mL 蒸餾水將硫酸濃度稀釋至4%,放入高壓蒸汽滅菌鍋中121 ℃反應60 min,反應結束后冷卻、過濾,濾液用去離子水稀釋至合適倍數后,采用HPLC 測定木糖含量,根據公式(4)計算油茶殼中木聚糖含量。
式中,m1為油茶殼粉絕干質量(g);m2為HPLC 測定的木糖質量(g);0.88為木聚糖與木糖轉換系數。
1.3.6 葡萄糖和木糖含量的測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測定葡萄糖和木糖含量。色譜柱為Aminex HPX-87H(7.8 mm×300 mm)、柱溫55 ℃,流動相為0.005 mol·L-1硫酸、流速0.6 mL·min-1,示差折光檢測器(溫度45 ℃),進樣體積10 μL[20]。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 和Origin 2019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和繪圖,采用SPSS 23.0 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Duncan’s新復極差法)和正交試驗結果分析。
不同吸收劑量處理的油茶殼水溶性組分和木聚糖含量見表2。未輻照油茶殼中木聚糖含量為21.45%,隨著吸收劑量的增加,木聚糖含量呈下降趨勢,1 000 kGy 輻照處理油茶殼中木聚糖含量降至最低值11.77%。在0~600 kGy 范圍,油茶殼水溶性組分含量隨吸收劑量的增加呈升高趨勢,600~800 kGy范圍稍有下降,但無顯著差異,1 000 kGy 輻照處理后達到最大值。水溶性組分中低聚木糖含量隨吸收劑量的升高顯著增加(P<0.05),1 000 kGy輻照處理后低聚木糖含量為對照的9.63 倍;低聚葡萄糖含量隨吸收劑量的升高也呈增加趨勢,但增幅遠小于低聚木糖;葡萄糖和木糖含量隨吸收劑量的變化無明顯規律。此外,輻照處理后油茶殼水浸提液pH 值也隨吸收劑量的增加逐漸降低。

表2 不同吸收劑量處理對油茶殼木聚糖和水溶性組分含量的影響Table 2 Effects of different absorbed doses on the contents of xylan and water-soluble components in Camellia oleifera shells
不同吸收劑量(0~1 000 kGy)處理油茶殼,在固液比(1∶5)~(1∶20)g·mL-1、水熱處理溫度80~220 ℃反應10~60 min,處理后低聚木糖和木糖的轉化率見圖1。由圖1-A 可知,隨著吸收劑量的增加,油茶殼經100 ℃處理30 min,低聚木糖和木糖轉化率均呈增加趨勢,說明輻照能夠促進水熱處理過程中油茶殼木聚糖轉化為低聚木糖,同時也有部分轉化為木糖;當吸收劑量為400 kGy 時,低聚木糖轉化率顯著增加,比對照提高了32.98個百分點;而吸收劑量從400 kGy增加至1 000 kGy時,低聚木糖轉化率僅提高9.51 個百分點,增幅遠低于0~400 kGy。溫度是影響油茶殼低聚木糖轉化率的重要因素(圖1-B),隨著水熱處理溫度的升高,低聚木糖轉化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當處理溫度為180 ℃時,低聚木糖轉化率達到最大值,180~200 ℃處理間低聚木糖轉化率無顯著差異,220 ℃處理后低聚木糖轉化率顯著降低;木糖轉化率隨處理溫度的升高呈逐漸增加的趨勢,220 ℃處理后木糖轉化率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組,說明提高水熱處理溫度會促進木聚糖轉化為低聚木糖,但溫度過高會促進低聚木糖的進一步降解,從而導致轉化率降低。不同處理時間對油茶殼低聚木糖和木糖轉化率的影響見圖1-C,當水熱處理時間為0~30 min,油茶殼低聚木糖轉化率隨反應時間的延長呈顯著增加趨勢,處理時間為40 min時,低聚木糖轉化率達到最大值,但在30~60 min 處理組,油茶殼低聚木糖轉化率無顯著差異;木糖轉化率則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逐漸升高。由圖1-D可知,當固液比為1∶5 g·mL-1時,油茶殼水熱處理低聚木糖轉化率為66.47%,低聚木糖濃度達到25.47 g·L-1;隨固液比的增加,低聚木糖轉化率逐漸升高,這是由于底物濃度低時反應更充分;但固液比(1∶10)~(1∶20)g·mL-1處理間低聚木糖轉化率無顯著差異。

圖2 不同處理對油茶殼低聚木糖和木糖轉化率的影響Fig.2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 on xylo-oligosaccharide and xylose conversion rate of Camelia oleifera shell
γ射線輻照協同水熱處理制備油茶殼低聚木糖正交試驗結果見表3。極差數據表明,各因素對油茶殼低聚木糖轉化率的影響程度依次為吸收劑量(A)>水熱處理溫度(B)>固液比(D)>水熱處理時間(C),最佳處理條件為A2B3C3D2。

表3 γ射線輻照協同水熱處理制備低聚木糖L9(43)正交試驗結果Table 3 The results of L9(43)orthogonal test for xylo-oligosaccharide prepared by γ ray irradiation combined with hydrothermal treatment
由正交試驗得出的低聚木糖轉化率最優組合并未包含在表3 中的9 組試驗中,因此,以未輻照樣品為對照,選取單因素試驗最佳條件(A2B2C2D2)、正交試驗最優組合(A2B3C3D2)、正交表中最優組(A2B3C1D2)進行驗證。結果表明(表4),3組驗證試驗中A2B3C1D2組低聚木糖轉化率最高,比對照提高了22.61 個百分點。因此,最終確定A2B3C1D2為輻照協同水熱處理油茶殼制備低聚木糖的最優試驗條件,即吸收劑量400 kGy、水熱處理溫度200 ℃、水熱處理時間20 min、固液比1∶10 g·mL-1。

表4 正交試驗驗證結果Table 4 The verified results for orthogonal test/%
輻照技術用于生物質預處理優勢明顯,具有操作簡便、過程能耗低、不需高溫、不污染環境、易于實現產業化等優點。經輻照處理后的木質纖維素類生物質結構變得松散,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糖苷鍵發生斷裂,部分降解形成小分子水溶性聚糖,且輻照對木聚糖的降解作用大于纖維素和木質素[21-22];武小芬等[23]對輻照后木聚糖樣品理化特性和結構進行分析發現,γ 射線輻照處理后的木聚糖表觀結構被破壞,聚合度減小、熱穩定性降低、反應活化能下降;這些變化均有助于水熱處理過程中木聚糖的解聚。本研究發現,隨吸收劑量的升高,油茶殼水浸提液pH 值逐漸降低,是由于輻照處理后纖維素、木聚糖和木質素會發生降解產生小分子脂肪酸類物質;同時,這些產物在水熱反應過程中可以作為催化劑促進低聚木糖的產生[23-25]。
水熱制備低聚木糖的試驗中,400 kGy輻照處理的油茶殼低聚木糖轉化率比未輻照油樣品提高22.61 個百分點;Liu 等[16]采用800 kGy 輻照結合水熱處理玉米芯,底物濃度30%、160 ℃反應60 min,低聚木糖濃度超過45.53 g·L-1;這些研究結果表明,輻照是一種有效的預處理手段,能夠促進水熱處理過程中木聚糖轉化為低聚木糖。本試驗采用輻照結合水熱處理油茶殼制備低聚木糖,轉化率最高可達74.33%;Shen 等[26]采用水熱處理楊木木屑,180 ℃反應30 min,低聚木糖轉化率為53.2%;Zhang等[4]采用蘋果酸催化水熱處理油茶殼,120 ℃反應30 min,低聚木糖轉化率為67.75%;You等[27]采用氯化鋅催化水熱處理油茶殼,170 ℃反應30 min,低聚木糖轉化率為61.38%;這些研究結果說明,采用輻照協同水熱處理制備低聚木糖的轉化率高于單一水熱處理,同時也高于蘋果酸和氯化鋅等作為催化劑的水熱處理。盡管本研究低聚木糖轉化率低于Zhang 等[28]采用球磨+超聲+水熱處理組(80.40%),但輻照處理相對于球磨具有能耗低、噪音小、處理過程相對簡便等優點,且文獻中水熱處理時間為90 min,本研究最佳處理時間僅為20 min,大幅提高了處理效率。
輻照預處理后的油茶殼,水熱處理固液比降至1∶5 g·mL-1時,低聚木糖轉化率仍保持較高水平(66.47%),而此時處理液中低聚木糖濃度可達25.47 g·L-1,這說明輻照結合水熱處理是一種有效的制備低聚木糖的方法。后續將在本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不同處理條件下低聚木糖的組成變化研究,探討木二糖、木三糖和木四糖占總低聚木糖的比例,形成2~4 低聚合度低聚木糖高效制備工藝。同時,還將對低聚木糖分離純化技術進行研究,開發出高品質的低聚木糖產品。此外,水熱處理后油茶殼殘渣主要以纖維素和木質素為主,對其進行理化結構分析和產品開發,將有助于推動實現油茶殼資源全組分高值化利用的目標。
輻照處理會促進油茶殼中木聚糖的降解,使油茶殼中水溶性組分和低聚木糖含量增加,促進水熱處理過程中木聚糖的轉化。單因素和正交試驗結果表明,輻照協同水熱處理油茶殼制備低聚木糖的最佳工藝為吸收劑量400 kGy、水熱處理溫度200 ℃、水熱處理時間20 min、固液比1∶10 g·mL-1,此條件下低聚木糖的轉化率為74.33%,比未輻照油茶殼低聚木糖轉化率提高22.61 個百分點。可見,相對于傳統水熱處理技術,采用輻照協同水熱處理是制備低聚木糖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