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趙鳳歧 王源聰
摘要:目的 探討自擬四神方加味治療脾腎陽虛型水腫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3年1~8月我院收治的30例符合脾腎陽虛型水腫證型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5例。兩組均給予常規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口服金匱腎氣丸治療,觀察組口服自擬四神方加味,比較兩組尿量、24 h尿蛋白定量、腎功能、水腫程度和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前,兩組尿量、24 h尿蛋白定量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尿量明顯多于對照組,24 h尿蛋白定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腎功能、水腫程度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BUN、SCr和eGFR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水腫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自擬四神方加味治療脾腎陽虛型水腫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腎功能,促進水腫等癥狀消退。
關鍵詞:水腫;脾腎陽虛型;四神方;臨床研究
根據中醫理論,脾腎陽虛被認為是導致水腫的主要病機。這種水腫屬于虛寒水腫范疇,主要表現為體內水液滯留和陽氣不足。水腫不僅會使患者感到身體不適,還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1]。中醫治療的關鍵在于調整脾腎陽氣,排除體內濕氣,促進尿液排泄,清除痰濁[2]。本研究選取2023年1~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脾腎陽虛型水腫證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自擬四神方加味治療脾腎陽虛型水腫的臨床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3年1~8月我院收治的30例符合脾腎陽虛型水腫證型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5例。對照組男8例,女7例;年齡40~52歲,平均(46.80±6.20)歲;觀察組男7例,女8例;年齡41~53歲,平均(48.20±5.60)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脾腎陽虛型水腫的中醫診斷標準,存在水腫、尿量減少、蛋白尿等癥狀;患者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對研究藥物或治療方案不存在禁忌證。排除標準:其他原因引起的水腫,如心臟病、肝病、腎病、內分泌疾病等。
1.2 方法
指導兩組患者低鹽、低脂飲食,給予利尿、降脂降壓等常規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口服金匱腎氣丸治療:5 g/次,2次/d,連續治療4周。觀察組口服自擬四神方加味:方劑包括茯苓20 g,桂枝15 g,綠豆15 g,芡實15 g,蓮子15 g,薏苡仁15 g,白果15 g,紅糖15 g,伴有蛋白尿加土茯苓20 g,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服用,1劑/d,連續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尿量、24 h尿蛋白定量。(2)比較兩組腎功能、水腫程度: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將水腫程度由輕至重劃分為無凹陷性水腫、晨起眼瞼水腫或午后足部水腫、雙下肢出現中度水腫、雙下肢出現重度水腫、全身水腫。分別記0~4分。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測定患者腎功能,包括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和腎小球濾過率(eGFR)。(3)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顯效,水腫明顯減輕或消失,相關癥狀明顯改善,患者的體重恢復正常,活動能力明顯提升,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標恢復到正常水平;有效,水腫程度有所改善,但尚未完全消失,相關癥狀有所減輕,患者的體重有所降低,活動能力有所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標明顯改善;無效,水腫未見明顯改善,相關癥狀持續存在或加重,患者的體重未見明顯變化,活動能力未見改善,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標未見改善。總有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2結果
2.2 兩組尿量、24 h尿蛋白定量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尿量明顯多于對照組,24 h尿蛋白定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3 兩組腎功能、水腫程度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BUN、SCr和eGFR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水腫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脾腎陽虛型水腫是中醫中常見的一種證型,通常以水腫、尿量減少、尿蛋白增多等癥狀為主要表現。其病因復雜,涉及臟腑功能失調、體內水液代謝紊亂[5]。中醫認為,脾腎陽虛為水腫的病機主要是脾腎陽氣不足,導致水液代謝功能障礙,使體內水分代謝調節失衡。脾主運化水濕,脾陽不足時,脾氣運化功能受損,水濕無法正常運化而停留在體內。腎主水液代謝,腎陽虛弱時,腎臟無法正常排出體內過多的水分,導致水液潴留[6~7]。
由于脾腎兩者相互依賴,并具有協調水濕代謝的功能。當脾和腎的陽氣同時虛弱時,水液代謝功能更易受到干擾。這種水腫常表現為雙側下肢腫脹,質地松軟,按之留凹,皮膚不發亮,患者可能有乏力、無力、腰膝酸軟、面色晦暗的癥狀。針對脾腎陽虛型水腫,中醫治療的基本原則為補益脾腎陽氣、調理水濕代謝,以及改善整體體質,從而達到消除水腫、增強體力和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自擬四神方方劑組成包括含茯苓、桂枝、綠豆、芡實、蓮子、薏苡仁、白果和紅糖。
君藥以茯苓為主。茯苓含有豐富的多糖類物質和黏液質,能夠增加尿液排出量,從而促進排出體內的多余水分,有助于排除體內濕氣,對消除水腫有一定的功效[8]。茯苓中的有效成分還可以平衡人體水鹽代謝,調節液體分布,減少水液滯留和積聚,抑制炎癥反應,減輕組織水腫癥狀。此外,茯苓可以通過調節免疫系統功能,抑制炎癥介質釋放,從而減輕炎癥反應引起的水腫[9~10]。
臣藥包括桂枝、綠豆、芡實、蓮子、薏苡仁和白果。其中,對脾腎陽虛引起的水腫病癥中,桂枝可以通過溫補脾腎,促進氣血運行,改善水液代謝,減輕水腫癥狀。在中醫領域里,綠豆被認為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其富含的綠豆酸和黃酮類物質,具有增加尿液排出,促進體內多余水分排出的作用;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清除體內濕氣,減輕水腫癥狀。芡實能夠補益脾腎,固攝汁液,有助于調理脾腎功能,改善水濕代謝。蓮子能夠健脾益腎,利水消腫,有助于排除體內的濕氣,并改善水腫癥狀。薏苡仁有利水滲濕的作用,能夠促進尿液排出,有助于減輕水腫。白果具有溫肺化痰的作用,對于脾腎陽虛型水腫中的痰濕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佐藥以紅糖為主。紅糖能夠溫中補氣,有助于增強脾腎功能,促進陽氣的補益。
諸藥合用可以達到利水消腫、補益脾腎、溫補陽氣的作用,通過增加尿液排泄清除體內多余水分,減少尿蛋白的泄漏,同時促進腎臟的正常功能,降低血尿酸水平,從而綜合性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態。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尿量明顯多于對照組,24 h尿蛋白定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BUN、SCr和eGFR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水腫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自擬四神方加味治療脾腎陽虛型水腫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腎功能,促進水腫等癥狀消退。
參考文獻
[1]張林,王喜紅,等.加味真武湯聯合西藥治療原發性腎病綜合征脾腎陽虛證臨床觀察[J].河南中醫,2021,41(9):1320-1324.
[2]蔡建盛,許志建,嚴淑珍.溫陽利水湯聯合西醫治療脾腎陽虛型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 2019,17(1):153-154.
[3]崔雅斌,鄒迪,付艷艷,等.溫補脾腎化瘀利水法治療脾腎陽虛夾濕瘀型糖尿病腎病水腫臨床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2,20(3):102-104.
[4]孫培穎.溫腎健脾活血利水法治療脾腎陽虛型水腫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20,18(15):215-216.
[5]范作麗.金匱腎氣湯加減治療腎性高血壓脾腎陽虛證對PET-1及NO表達指標的改善效果[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3,36(8):1344-1346.
[6]廖友義,馮發雨,劉源林,等.脾腎陽虛型水腫的中醫治療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81):37-38,41.
[7]董美玲.實脾飲合真武湯加減治療慢性腎炎水腫脾腎陽虛證臨床研究[J].河南中醫,2022,42(10):1552-1556.
[8]李露,賀小蘭.桂枝茯苓丸聯合真武湯治療糖尿病腎病性水腫的臨床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20,39(1):22-23.
[9]王珍,黃科.茯苓的臨床應用及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2022,28(9):1175-1178.
[10]李慧君,郭爽,王天合,等.茯苓利下焦水濕有效物質部位的篩選及其作用機制研究[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22,42
(5):519-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