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在四季輪回中,幼兒們尤其喜歡夏天,此時他們會換上短褲或者漂亮的花裙子,做許多有趣的游戲。在“夏天來到了”的主題背景下,社會活動“認識夏天”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夏天的季節特征及其與大自然、人們生活的緊密聯系。因此,我們采用調查、討論等方式,引導幼兒對夏天進行深入觀察,感受季節對生活帶來的微妙影響,從而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目標:1.了解夏天的季節特點,知道夏季與大自然及人們生活的關系。
2.探索夏天的秘密,觀察、記錄、討論有關夏天的感受與發現,并主動分享有關夏天的趣事。
3.感受夏天的美好,萌發對夏天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1.經驗準備:幼兒已有關于夏天的生活經驗,在活動之前能觀察幼兒園或者生活環境的變化,并用圖畫進行記錄。
2.物質準備:與夏天相關的圖片,背景音樂《夏天多美好》。
活動方案
[活動時長]20~30分鐘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遷移生活經驗,激發幼兒對夏天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現在是什么季節?(夏季)你們從哪里發現夏天來了?
幼1:開始穿短袖、短褲、裙子。
幼2:天氣越來越熱,開始吃冰激凌了。
小結:小朋友從身上穿的衣服、樹木的變化、天氣等方面,發現夏天已經來到了。
二、分享“我找到的夏天”,了解夏天的特征
師:前幾天,我們在幼兒園里尋找夏天,你們觀察到的夏天是什么樣的?現在請你們來分享一下自己的觀察結果吧?。ㄓ變赫故?、分享調查表)
1.教師出示有關夏天的圖片并邀請幼兒分類,師幼結合思維導圖進行對比、梳理和總結
2.觀察有關天氣的圖片(炎熱、雷雨)
師:這部分圖片是誰整理出來的?夏天的天氣有什么特點?如果是雷雨天氣,人們先看到閃電還是先聽到打雷?
幼:夏天溫度特別高,家里要開空調;有時候會下暴雨或者雷陣雨。
小結:夏天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的季節,也是一年當中天氣變化最劇烈、最復雜的時期。人常說,夏天就像娃娃的臉說變就變,剛剛還是大晴天,突然就會電閃雷鳴、下暴雨。冰雹、洪澇、干旱,這些災害性天氣也多在夏天出現。
3.出示圖片,總結有關夏季服飾的特點(短袖、短褲、裙裝)
師:夏天,人們穿的衣服有什么變化?穿深色衣服涼快還是淺色衣服涼快?(大家會穿短袖、T恤、裙子,讓自己變得涼爽。)
小結:因為天氣炎熱,人們換上了涼爽的短袖、短褲,女孩們會穿上漂亮的裙子,服裝的顏色也很鮮艷——夏天是一個繽紛多彩的季節。
4.歸類有關動物在夏季變化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總結(例如,動物鳴叫、脫毛)
師:夏天的動物表現出了什么特征?(晚上能聽到青蛙、蟋蟀的叫聲)
小結:夏天,青蛙、布谷鳥、知了、蟈蟈等動物都出來鳴叫,它們的聲音混在一起就像一曲交響樂。有的動物開始換毛,有的動物開始休眠,還有一部分小型哺乳動物在夏季生寶寶。不同的動物會在不同季節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5.觀察圖片總結夏季植物的特征變化
師:植物在春天發芽,在夏天會怎么樣?
幼:枇杷、杏、櫻桃等水果開始成熟。
小結:夏天的樹木枝繁葉茂、郁郁蔥蔥,很多花兒在夏季開放,有荷花、紫薇、合歡等;夏天的田野里,麥子黃了、甜甜的瓜果也成熟了。
6.介紹有關夏天人們活動的圖片,并分享各自的感受
師:夏天的活動也很豐富,你都知道哪些活動?你最喜歡哪些活動?
小結:夏天有小朋友最喜歡的戲水和游泳活動。小朋友們還可以和爸爸媽媽去山里露營、捉螢火蟲、數星星。
三、游戲“找一找、說一說”,鞏固對夏天的認識
師:老師給每組準備了一些圖片(蚊子、風扇、空調、西瓜、游泳、雷雨天氣、春天的樹、棉衣、冬天的帽子、夏天的遮陽帽等),你們找找看哪些圖片和夏天有關?為什么?請和你的同伴說一說。
幼兒兩人一組進行自主游戲和表達,形式可以是:講述交流、我說你猜等。教師巡回指導,并進行過程性評價。
四、討論夏天的樂趣和煩惱
蒼蠅和蚊子雖然是夏天常見的昆蟲,但卻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困擾??照{、扇子、遮陽帽是防暑降溫的工具;西瓜、桃子、冰激凌都是夏天常見的美食。有的小朋友喜歡夏天,有的小朋友不喜歡夏天。其實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特點,我們要學會享受夏天的美好,更要愛護環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五、結束部分:播放音樂《夏天多美好》離場
師:夏天還有很多秘密等著我們去發現。瞧,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放大鏡,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找找夏天的小昆蟲,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吧!
教師前期布置小任務“我找到的夏天”,讓幼兒在活動中有話想說、有話能說。
服飾的變化是幼兒對夏天最深刻的認識。本環節,幼兒分享積極性極高,持續講述時間也較長。
幼兒對動物鳴叫較為熟悉,但對換毛、夏眠經驗相對缺失,教師對這兩個難點進行重點介紹,能夠引發幼兒后期在生活中的廣泛關注和觀察。
幼兒在找一找、說一說、玩一玩的過程中,有效鞏固前期的學習成果。
引導大班幼兒客觀看待夏季的快樂和煩惱,學會在生活中辯證地看待事情。
[活動延伸]
美勞區:提供廢舊材料,制作夏天的服裝與用品,如,夏季服裝DIY、紙扇DIY、裝飾畫裙子等;語言區:提供繪本《夏天的早晨》《快樂的夏天》等,讓幼兒進一步領悟夏天的季節特征;科學區:提供不同材質的紙、水、記錄單等,開展“水中花”“沉與浮”“水的轉移”等科學小實驗。
反思:
本次活動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需要,教師通過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幼兒進行科學學習與探索:其一,多元策略,融會貫通——運用調查、討論、游戲等方式,并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幼兒厘清有關夏天人們的活動、夏天的果蔬、季節特征、動植物變化等知識,深入感知季節變化與人們生活的聯系;其二,層次分明、結構清晰——活動設計層次清晰、銜接合理,緊密圍繞夏天主題,啟發幼兒思考夏天的快樂與煩惱,進一步引導幼兒體驗夏天的美好。
然而,回顧整個活動過程,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教師語氣語調較為平實,活動氣氛不夠活躍;活動過程中教師對幼兒的關注度不夠,有效追問不足。因此,教師在開展科學活動時,語氣語調應該富有感染力且靈活多變,以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促使他們愿意探索和表達,從而有效提高幼兒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