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華 劉勁飛
摘 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而綠色發展則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在探討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的意義的基礎上,分析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的制約因素,并提出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的建議,以期走出一條鄉村綠色振興之路。
關鍵詞:綠色發展;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
城鄉二元結構體系導致城鄉資源難以合理流動和優化組合,農村面臨著人口外流、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為了建設和美鄉村、實現鄉村振興,我國提出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和行動指南,其中綠色發展成為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綠色發展強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注重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的改善。綠色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也是鄉村振興的現實需要。
一、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的意義
(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綠色發展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強調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旨在解決經濟增長和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綠色發展能夠為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不斷推動綠色農業、循環經濟和清潔能源等綠色產業的發展,鄉村可以有效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確保鄉村經濟發展符合生態承載力的要求。此外,綠色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把社會公平、社會發展、社會分配、利益均衡等作為基本內容。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有利于實現農村社會的公平正義、滿足基本民生需求、保證發展成果真正為人民所共享,促進農村社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二)保護鄉村生態環境
鄉村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生態環境,但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時常面臨著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威脅。綠色發展強調生態保護和修復,為鄉村振興提供了重要保障。發展生態農業,合理施用農藥和化肥,有利于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保護土壤資源和水資源;推動生態旅游和生態文化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還可以保護鄉村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農民積極參與生態保護,既能不斷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也能促進其生產、生活和消費方式更加健康文明。
(三)促進農村經濟轉型升級
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難以滿足農民增收和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需求。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有利于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升級。一方面,發展綠色農業可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培育高品質、有機綠色食品品牌,滿足消費者對安全、健康和環保的要求;另一方面,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能源產業,可以促進農村產業轉型,提升產業鏈的附加值和競爭力。綠色發展能夠引領新業態的發展,進而拓寬農民的就業渠道,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質。
(四)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鄉村振興不僅僅是發展經濟,更關乎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綠色發展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堅持綠色發展,可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綠色發展要求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求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在重視環境保護的基礎上發展經濟,實現綠色發展。綠色發展不但能夠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物質生活需求,還能夠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精神生活需求。
二、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的制約因素
(一)資金投入不足
部分農村經濟實力相對較弱,財政資金有限,資金投入不足成為阻礙綠色發展的主要問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道路、供水、電力等基礎設施的改善和建設,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環保技術更新、農田水利設施改造,以及鄉村旅游開發等也需要資金支持。然而,由于部分農村財政資金有限,往往難以滿足這些需求。因此,拓寬資金來源渠道、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
(二)科技創新能力不強,人才較匱乏
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是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然而,部分農村科技創新基礎薄弱,缺乏科研力量和創新平臺;科技研發投入相對較低,導致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的能力有限。同時,一些農村還面臨著人才流失的問題,高層次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較為匱乏,限制了農村科技創新能力的發展。因此,提高農村科技創新能力,加快科技創新,并加強人才培養,成為促進綠色發展的關鍵。
(三)產業結構有待優化調整
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之一,但在實踐中面臨一些困難。一方面,一些農村過度依賴傳統農業,產業結構較為單一,農民對新興產業的認知有限;另一方面,部分農村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缺乏經驗和技術支持,面臨著轉型風險和挑戰。產業結構調整不僅影響了農村經濟的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還影響了農民的收入增長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推動鄉村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三、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的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
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和規劃指導,明確綠色發展的目標、原則和具體措施,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政府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一是政府應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針對綠色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法規,為綠色產業發展提供明確的方向和支持。包括為積極發展綠色產業的企業提供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企業負擔,為企業送政策、優服務、強輔導,助力高耗能、高污染企業轉型升級;設立專項資金,提供資金補貼,鼓勵企業加強技術創新,幫助企業進行環保技術升級。二是政府可以提供技術指導和專業培訓,幫助企業和農民了解和掌握綠色發展的理念、技術和管理方法。三是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村環境保護的監管和執法力度。明確嚴格的環境保護標準,采取多樣化措施,加強對農村環境的監測和評估,及時發現和處理環境問題;建立環境保護相關部門或機構,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組織和協調,確保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還應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嚴肅查處,形成威懾力。
(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政府要加大對綠色發展領域的投資力度,促進農村經濟轉型升級。充足的資金供給對于推動綠色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和改善農民生活至關重要。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用于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創新、環境保護、鄉村旅游開發等方面,以提升農村發展水平和農民生活品質。同時,還要積極鼓勵并引導社會資本的參與,因地制宜創新投融資模式,推動資源整合、投資結構優化、投資效能提升。采用鼓勵社會資本探索全產業鏈開發、區域整體開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設立鄉村振興投資基金、建立緊密合作的利益共贏機制等模式,穩妥有序參與鄉村振興。另一方面,政府可以積極推動農村金融服務的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加強對農民和農村企業的金融支持,建立健全農村金融體系,提供貸款、信用擔保、金融產品等金融服務;制定相關政策,降低貸款利率、提供貸款擔保等,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入綠色發展領域。
(三)推進科技創新,加強人才培養
為推動綠色發展,政府應加大農村科技創新扶持力度,鼓勵農民參與科技創新活動,并積極培養農村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以提高農村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一是政府可以制定相關政策和提供經濟支持,鼓勵、引導農村開展科技創新活動;設立科技創新專項資金,用于支持農村科技創新項目,提供項目資助和科研經費,為農民和農村企業提供科技創新平臺和機會。二是政府可以建立科技創新示范基地,搭建科技創新交流平臺,促進農村與科研機構、高校等的合作與交流,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三是政府可以加大對農村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采取開設培訓班、舉辦研討會等方式,不斷提升農民的科技素養和創新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應用先進的科技知識和技術手段。
(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為了實現綠色發展的目標,政府應加大對鄉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支持力度,積極培育綠色產業和特色產業,并鼓勵農民參與新興產業的發展。一是政府可以制定相關政策和規劃,明確鄉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和目標。鼓勵農民參與新興產業的發展,如生態農業、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等,提供稅收優惠、貸款支持和技術指導等,為農民就業創業提供便利條件。二是政府可以培育鄉村特色產業,如鄉村旅游、文化創意產業等,打造知名品牌、提升產品質量和做好營銷推廣,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和游客,推動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三是政府可以加強對農民的培訓,開設培訓班,提供技術培訓指導和示范項目,提升農民的專業技能和經營管理能力,使其能夠適應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政府還可以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交流與合作,組織技術專家和企業家走進農村,提供技術指導和商業咨詢,幫助農民了解市場需求,把握發展機遇,推動鄉村產業轉型升級。
(五)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
推動綠色發展,必須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推動農業生產方式轉型,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農村生態環境。一是政府可以加大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管和執法力度。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體系,明確責任主體和監管機構,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形成對環境破壞行為的震懾效應。二是政府可以加強環境監測和評估工作,及時發現和解決環境問題,確保農村生態環境不被破壞。三是政府可以推動農業生產方式轉型,倡導綠色農業和可持續農業發展。積極推廣綠色種植技術和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合理施用農藥和化肥,降低農業生產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加強農業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回收利用工作,減少農業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六)加強農民環保教育和培訓
要加強對農民的環保教育和培訓,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和綠色發展意識,以激發農民參與綠色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是政府可以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向農民普及環境保護知識和綠色發展理念,提高他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二是政府可以利用多種渠道,如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引導農民樹立綠色發展意識,形成保護環境的共識。三是政府應加強對農民的環保培訓。組織開設培訓班、舉辦講座和示范活動,邀請環保專家和相關行業的專業人士為農民講解環境保護的基本知識和技術方法。培訓內容可以涵蓋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生態農業等方面,幫助農民掌握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技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農業生產活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四、結語
綠色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貫穿鄉村振興的全過程。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需要政府、社會組織和農民群眾的共同努力和積極參與。只有不斷地探索和實踐,才能實現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的目標,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參考文獻:
[1]張宇伯,王丹.鄉村振興視野下和美鄉村建設評價模型研究[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50(3):168-176.
[2]汪海燕.鄉村振興視角下美麗鄉村建設中的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山西農經,2023(8):74-76.
[3]關于進一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助力共同富裕的提案[J].中國共青團,2023(3):27.
[4]薛亞奇.鄉村振興戰略視閾下美麗鄉村建設研究[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2(11):70-72.
[5]張月昕.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淺析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行政路徑[J].中國行政管理,2018(7):156-158.
[6]李秋月.堅持綠色發展實現美好生活[EB/OL].(2023-01-05)[2023-01-05].http://m.rmlt.com.cn/article/39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