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曉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局高度謀劃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賦予資本市場新定位、新使命,深刻回答了新時代需要什么樣的資本市場、怎么建設好資本市場的重大課題,為新時代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指明方向。
這十年,從核準制到注冊制的跨越,從“退市難”到“應退盡退”的普及、從市場違法違規成本過低到法律體系“四梁八柱”的落地生根,中國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這十年,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A股納入MSCI、富時羅素及標普道瓊斯等國際指數公司且比重不斷提升,行業機構外資股比全面放開,滬深港通啟動并不斷完善。
這十年,股票市場規模增長238.9%,債券市場規模增長444.3%,股票市場投資者超過2億,股債融資累計達到55萬億元,包括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市場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顯著拓寬了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深度。
這十年,資本市場以改革提升監管治理效能,著先手主動精準拆彈股票質押、債券違約、私募基金及場外配資等風險點位,經受住各種國際國內超預期的沖擊,主要指數穩中有升,健康發展態勢持續鞏固,防風險能力顯著增強。
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正迎面向我們走來。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國資本市場這十年的非凡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所在,更是市場各方參與者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的必然。
十年彈指,證券時報作為中國主流財經媒體,無愧于資本市場守望者的使命擔當,無悔于資本市場記錄者的崢嶸歲月。
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的明確,到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日益健全、注冊制改革落地;從股債融資規模創歷史新高,到擁有超過2億投資者的全球第二大證券市場,中國資本市場過去十年的每一個高光時刻,我們都不曾缺席。
回首來路,可以積蓄前行的動力。在中國資本市場走過新時代十年不平凡歷程的重要節點上,證券時報隆重推出了“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資本市場這十年”大型主題報道,從擘畫藍圖、制度建設、對外開放、科技創新、地方答卷、公司力量、機構方陣等方面,全景式呈現黨的十八大以來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累累碩果。
放眼未來,全面注冊制改革大幕徐徐開啟,中國資本市場更加堅定不移、堅信不疑地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證券時報將繼續以記錄者、親歷者、守望者的姿態,陪伴中國資本市場的下一個十年。
(本文選自人民日報出版社《奔向繁榮:資本市場這十年》序言,作者為證券時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兼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