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當在電視上看到運動健兒們的矯健身姿,也許你會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他們那樣的強壯身體。但是,運動員們在不斷突破身體極限、取得更優異成績的同時,他們的身體也遭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折磨。許多運動員都會有職業傷,其中最常見的傷病之一,就是膝蓋關節磨損。有些運動員因為遭遇受傷,膝關節磨損和受傷情況特別嚴重,甚至得動手術才能維持正常活動。
運動員的膝蓋使用強度大,所以膝關節容易磨損,可為什么許多普通人明明運動強度不大,膝蓋也并不是特別靈活呢?無論你是不是運動愛好者,都應該關注和了解自己的膝蓋。
在了解膝關節磨損前,先來看看膝蓋的“真實面目”。膝蓋位于人體大腿和小腿之間,這里的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復雜的關節,能起到連接大腿和小腿并承擔人體重量的作用。膝關節的結構十分復雜,由股骨、脛骨、髕骨以及脛骨股骨之間的半月板、關節軟骨、關節囊、交叉韌帶等結構所構成。
其中,半月板為半月狀的纖維軟骨,分為內側和外側兩個部分,主要用于緩沖、減壓,同時協調膝關節的平滑運動;髕骨是人體最大的一塊籽骨,活動性強,可以朝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移動;4條韌帶分別是前交叉韌帶、后交叉韌帶、外側副韌帶和內側副韌帶,它們主要用于維持膝關節的穩定性;而關節囊可以分泌關節滑液,起到潤滑和緩沖作用;膝軟骨是包裹在骨頭表面的透明無血管組織,主要起到緩沖作用。作為人體中十分重要的部位,隨著人的不斷成長,膝蓋也經歷著一系列的變化。
青少年時期,尤其是在15歲之前,身體處于快速生長發育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人體骨骼、肌肉持續生長,膝蓋也在不斷發育完善。
這個時期,由于肌肉受到骨骼牽拉作用,許多青少年會出現“生長痛”。“生長痛”主要集中在膝蓋附近,不過這種不是膝蓋出了問題,而是肌肉、韌帶引起的生理性疼痛。

成年以后,人體生長發育趨于平緩,這個階段,膝蓋的發育也基本停止,達到“完全體”階段。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站立、坐著、走路,還是跑跳等活動,都會對膝蓋造成磨損和消耗。比如,站立的時候,膝蓋承受的重量是人體體重的1~2倍;跑步的時候,膝蓋承受的重量是人體體重的3~4倍。如果再加上不良的行為習慣和錯誤姿勢,還會加速膝蓋的磨損,造成膝蓋提前“退休”的慘狀。
到了中年,許多人的膝蓋磨損到達一定程度,就會出現膝關節疼痛等毛病。隨著年齡日漸增長,人體機能老化,膝蓋的壽命也即將走到終點,關節炎等毛病也就隨之出現。總的來說,在人的一生中,膝關節并非一成不變,而是一直在不斷磨損之中。但是,有些行為卻會加劇膝關節的磨損,需要我們額外注意。
現代人最常見的毀膝運動,幾乎每個人都曾做過,就是“久坐”。長時間坐著不動,膝關節長期處于折疊狀態,不利于關節滑囊的營養輸送,會導致軟骨得不到及時的營養補充,增加損耗。還有跑步、青蛙跳、爬山這類常見運動,也會損傷膝蓋。因為在進行這些運動時,膝蓋承受的壓力更大,且這些運動需要長時間、高頻率地屈伸膝蓋,進而導致膝關節的軟骨間摩擦增大,也容易加劇磨損和消耗。此外,除了這些“毀膝運動”之外,過度肥胖也會給膝蓋帶來更多壓力,造成更多磨損。那么,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保護好我們的膝關節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控制體重。眾所周知,很多疾病都與肥胖相關,如果能減輕身體重量,就能直接減少膝關節承受的負擔,對于減緩膝關節損耗起到很大作用。
二是避免不良的行為習慣。如避免不良姿態和久坐,以免給膝關節帶來更大負擔、造成膝關節僵硬磨損等。
三是注重補充鈣和蛋白質。日常可以多攝入一些富含鈣和蛋白質的食物,比如牛奶、雞蛋、大豆等等,有助于保護我們的骨骼關節健康。

四是堅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如日常選擇一些如散步、游泳等對于膝關節損傷較小的運動,有助于促進關節腔分泌更多的潤滑液,同時還能鍛煉到膝關節附近的肌肉群,起到更好保護膝關節的作用。同時建議選擇一些正規護具來保護膝關節,減少其承受的負荷。
當我們的膝蓋出現有彈響、運動時感覺不適、關節僵硬等癥狀時,就說明膝蓋已經出現問題了,建議去往醫院就診,遵醫囑采取合適的治療。總的來說,膝關節損壞是“不可逆”的,過度使用會造成膝蓋老化,如果遭遇嚴重的損傷或是退行性病變,引起關節腫脹、畸形,膝蓋甚至會因此報廢,只能通過手術更換。因此,為了我們的健康生活,從現在開始,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一起好好呵護我們的膝蓋吧。

審核專家:王琳鈺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骨傷科副主任醫師
文章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