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源
作為制造業大市,佛山是全省較早布局發展新型儲能產業的城市之一。近年來,佛山以新型儲能產業為重點,圍繞鋰電池儲能和氫儲能等領域打造完備、豐富的上下游產業鏈,形成一定集聚效應。
2023年召開的佛山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將新型儲能產業作為戰略性、支柱性產業進行培育發展,爭取到2025年培育成為千億元級產業集群。
新型儲能產業布局早搶先機
佛山作為全省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集聚地之一,新型儲能尤其是氫儲能和鋰電池儲能等產業布局較早。
2009年,佛山市南海區開始著力發展氫能產業,是我國最早發展氫能產業的地區之一。目前,南海氫能產業集群已進入成熟期,聚集氫能企業和機構超150家,涵蓋全產業鏈上中下游,形成超600億元投資規模,成為我國燃料電池及系統生產企業最多的地區之一,為佛山發展新型儲能產業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2011年,佛山市德方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落戶佛山市高明區,進軍磷酸鐵鋰行業。磷酸鐵鋰是一種鋰離子電池材料,主要應用于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鋰離子電池,最終應用于新能源汽車以及儲能領域等。2014年,佛山德方納米一期年產3000噸的納米磷酸鐵鋰生產線建成。其后,憑借產品優勢,不斷開拓市場,擴大生產規模。隨著二期、三期項目陸續投產,四期鋰動力研究院建成啟用,目前佛山德方納米已成為集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年產能達到3萬噸。
“佛山是制造業大市、用能大市,能源發展約束因素趨緊,倒逼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升級,亟須推動新型儲能等新能源產業發展。”佛山市發展和改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佛山較早布局儲能產業,首先得益于國家和省陸續出臺有關政策積極引導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推動儲能產業發展,同時發展儲能產業也是佛山的內在發展需要。
為此,一些原來看似和新型儲能產業沒有關聯的佛山企業,也在多年前的產業轉型升級中開始嘗試朝著新型儲能行業發展。科達制造、道氏技術、宏宇集團、力泰品牌等佛山陶瓷行業的龍頭企業,已先后投建了數十億元的鋰離子電池項目。
有著“陶機大王”之稱的科達制造,于2015年通過石墨化生產加工及增碳劑業務進入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領域,按其中長期規劃,將在國內外實現總計約20萬噸負極材料產能。
據佛山市道氏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公司從傳統制造業轉型到新能源賽道,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據了解,該公司原來生產的主要產品為陶瓷釉料和陶瓷墨水,2016年后向新型儲能產業拓展,逐步布局新能源產業鏈中電池的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導電劑、碳酸鋰等關鍵材料領域,構建起較完整的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鏈,朝著“鋰電池材料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的發展目標邁進。據資料顯示,如今鋰電材料板塊已占該公司整體業務的70%,傳統陶瓷只占20%。
引進優質項目注入新動能
如今,佛山錨定新型儲能、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加速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2023年第一季度,佛山引進了廣東邦普一體化新材料、星源材質華南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電將軍先進儲能總部基地等百億元級大項目。這些優質項目的落戶,為佛山儲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其中,廣東邦普全鏈條一體化項目位于佛北戰新產業園大塘新材料產業園內,總投資約238億元,規劃占地面積約2965畝,將建設具備50萬噸廢舊電池材料回收(含兼容過程料)及相應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三元正極材料及負極再生石墨制造等集約化、規模化的生產基地。
該項目以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為核心,率先實現動力電池回收、正極材料循環再造、負極再生石墨制造等電池循環全鏈條業務整合,一體化打通電池全生命周期循環,推動產業協同一體化運營,促進行業綠色發展,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價值鏈。項目建成后將有效補足省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一頭一尾關鍵環節缺口,促進行業綠色高效發展。
“通過‘定向循環核心技術工藝,我們做到了鎳鈷錳綜合回收率99.3%以上,鋰回收率90%以上,每噸材料碳減排幅度49.25%,打造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綠色、高效的循環技術體系。”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該公司還將繼續在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賽道上持續奮進,以科技創新賦能綠色發展,助力新能源行業可持續未來。
國內動力電池的頭部企業之一、世界500強青山實業旗下的瑞浦蘭鈞在2021年也簽約落戶佛山,宣布投資過百億元建設年產量為30吉瓦時的動力與儲能鋰離子電池及系統制造基地項目。
在廣東瑞浦蘭鈞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姜森看來,佛山發展儲能產業有三大明顯優勢:一是市場廣闊,佛山及周邊城市有著很好的新能源產業基礎,一汽、大眾等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眾多;二是產業鏈完善,發展能源動力與儲能產業所需的絕大部分配套材料和設備供應商都分布在粵港澳大灣區,便捷的交通運輸,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三是政府服務意識好、支持力度大,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項目建設按下了“加速鍵”。
經過多年發展,佛山新型儲能產業已形成一定集聚效應。坐落于佛山市禪城區張槎街道的華南創谷是我國首家以電源為主題的產業園區,目前已集聚過百家電源企業,包括航天柏克、美世樂等新型儲能相關企業。其中,航天柏克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旗下的尖端電源技術研發骨干企業,曾為長征五號到七號、C919大飛機、高鐵等國家重大項目提供高可靠性的電力保障。
出臺多項扶持政策加快發展
2023年3月,《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印發實施,文件多處提到佛山的定位布局,為佛山推動新型儲能產業壯大規模提升實力帶來重大機遇。
為了推動新型儲能產業發展,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推進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工作,將新型儲能產業作為戰略性、支柱性產業進行培育發展,積極開辟經濟發展新賽道、產業轉型新路徑。
在加大產業鏈招商力度、加快推動項目動工建設的同時,佛山推出2023年版“益曬你”行動方案等多項扶持政策,通過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加快推進新型儲能產業發展。
5月,佛山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會議,審議《佛山市推動新型儲能產業加快發展若干措施(試行)》,明確提出將新型儲能產業打造成為佛山制造業當家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大力推廣園區儲能設施建設、廠房屋頂光伏發電、充電樁和換電設施建設,從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廣泛開拓應用場景。
7月31日,廣東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產業大會在佛山南海舉行。會上,佛山市南海區發展和改革局對近期印發實施的《佛山市南海區促進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扶持方案(試行)》進行了解讀。該方案提出,南海區設立1億元的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扶持專項資金,對新型儲能站、儲能站投資運維企業、儲能產業補鏈強鏈、新型儲能產業園區等十個方面進行扶持。
8月9日,為加快發展新型儲能產業,拓展新型儲能應用領域和應用模式,佛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佛山市促進新型儲能應用扶持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對新型儲能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示范應用單個項目,最高獎補金額可達300萬元。
根據《中共佛山市委 佛山市人民政府關于高質量推進制造業當家的行動方案》,佛山將新型儲能產業列為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重點發展電化學儲能、飛輪儲能、氫儲能和儲能設備制造等,不斷壯大儲能產業體系。
此外,《佛山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還提出,鼓勵社會資本、金融機構參與節能、分布式光伏發電、氫能和儲能等領域投資,促進光伏、氫能等新能源開發利用和先進儲能推廣應用。預計到2025年,佛山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將達39.8萬千瓦。(作者系廣州日報社全媒體灣區部主任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