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麗娜
【摘要】目前,區角游戲已經成為學者和幼兒教育研究者們所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與此同時,它的存在也是為了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所以,通過開展區角游戲,可以讓幼兒進行自主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他們會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更多的東西。通過一些情境設置、合理的教學指導、互動交流、讓幼兒自主探索等形式,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氛圍。在整個區角游戲過程中,我們既要遵循適當性、發展性的原則,又要貫徹整體性、教育性的原則。在區角游戲的不同時期,我們要運用適當的方法來進行教育與教學的評估,以使區角游戲更好地發揮其對幼兒的影響。
【關鍵詞】幼兒教育? 區角游戲? 師幼互動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12-0136-03
作為幼兒園老師,我們都很清楚游戲對于幼兒的重要作用,而區角游戲更是小朋友的最愛。通過區角游戲,小朋友能更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既能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又能提升自身的整體素質。這對于兒童的身心健康、心智發育、動手能力以及將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學前教育中,區角游戲是一個重要的教育方式。在游戲中,孩子們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習各種不同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可以增強他們的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因此,我們應該深入探討區角游戲的價值和實施方法,以便更好地將其與幼兒的教育活動相結合,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本論文以園內活動“洗刷刷”為引,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區角游戲在兒童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深入探討區角游戲的定義、特點、價值和實施方法,并結合園內活動“洗刷刷”實例,說明如何將區角游戲與幼兒教育相結合,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1.幼兒教育中區角游戲的運用研究現狀
從近年來區角游戲的發展來看,許多幼兒園老師在教學中都持正面的觀點,通過游戲互動來完成教學,這既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又使師幼進行更好的互動,使幼兒身心得到更好的發展。但是,目前區域游戲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由于幼兒的自主性和教師的傳統教學方式等原因,導致幼兒園的區角游戲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其次,在游戲互動上,題材過多,缺乏創意。在實際教學中,部分幼兒園老師在區角游戲上更多的是注重成人化,缺乏一些個性化的內容。最后,教師在個性化區域活動中,環境設置不合理。
2.區角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2.1 促進兒童社會認識的啟蒙功能
啟蒙教育是影響兒童未來成長的一個關鍵因素。幼兒園教師的教學職能主要是指導兒童的學習,然而,在區角游戲中,需要幼兒將各方面的能力相結合,并通過小組互動來進行,從而在無形中培養幼兒的社會認知能力。從兒童的性格特點來看,他們對游戲有很大的興趣,所以,開展區角游戲恰好符合兒童的學習特點,這也是提高兒童整體素質的一個重要環節。另外,只有在特定的活動中,提升兒童間的溝通與互動,進而培育兒童的情緒價值觀與態度。同時,教師需要依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思考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更有效地開展區角游戲,促進幼兒積極探究,從而全面提高幼兒的社會認知能力和綜合水平。
2.2 鍛煉幼兒身體,提高幼師身心素質
科學、合理、符合幼兒需要的區角游戲設計對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需要與幼兒一起參與到區角游戲的設計中來,以確保設計出高品質的區角游戲,有效地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協調能力。因此,教師需要考慮幼兒的特征和學習規律,科學地設計出適合本班幼兒的區角游戲。例如,“洗刷刷”游戲,可以培養孩子們的思考能力,提高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能夠鍛煉孩子們的體質。角色扮演、情境劇等也是很好的選擇,這些游戲有助于孩子的邏輯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的發展,還能夠讓孩子們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提高孩子們的心理素質。在區角游戲過程中,孩子們會面對一個又一個新的挑戰,從而提高他們的挑戰意識和自信心。孩子們會收獲成功的喜悅,也會經歷挫折的沮喪,但是這些經歷都有助于孩子們的心理成長和自我認知。因此,教師們應該注重區角游戲的設計和組織,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2.3 增強幼兒的團隊意識,培養幼兒良好的品質
區角游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需要幼兒具備相互合作的能力,因此,在設計區角游戲時應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發展、社交功能、語言發展、審美等因素,將幼兒分成不同的小組,創造出不同的活動區域。在這個過程中,幼兒通過角色扮演、規則認同、溝通等方式來增強自信心、團隊合作精神,促進心理健康發展,并培養良好的品質。
3.區角游戲在幼兒教育中應該遵循的原則
3.1 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征和已有經歷,堅持適合的原則
作為幼兒園教師,要充分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提高區角游戲的適宜性,同時,教師還應該將幼兒的生活經驗和技能考慮進去,做出相應的變革和創新,以提升幼兒的整體素質。例如,針對小班幼兒,教師可以安排簡單的游戲,如唱歌和動手類游戲;而對于大班幼兒,教師則可以設計更復雜的探究類游戲,如繪畫和答題游戲,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更多的區角游戲,激發幼兒的興趣并充分發揮游戲的功能和優勢。
3.2 重視兒童的年齡發育特征,堅持發展性的原則
比如,在這次的“洗刷刷”活動中,鼓勵孩子們從家中攜帶自己需要的東西,如臉盆、衣服、香皂等,兩到三個人為一組,一起去打水、洗衣服。一開始,可以用少一點的衣服開展游戲,但必須要有足夠的數量,讓孩子學會自己動手洗衣服、曬衣服,再加上一些輔助材料,讓孩子有目標有計劃地進行實踐鍛煉。老師可以給這個活動加點難度,如:制作晾衣架,使這個“洗刷刷”的活動更為豐富多彩。
3.3 充分發揮兒童的主體性,堅持教育方針
教育的基本原則是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兒童、家長和教師之間的有效溝通。幼兒在積極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滿足好奇心,提高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在區域游戲中,教師應該扮演組織者、指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幼兒是區域游戲的主體,他們生活經驗相對較少,缺乏形象思維。因此,他們只能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實踐來提高知識水平,獲取更豐富的經驗。
4.幼兒園教學中師幼互動的難點問題分析
4.1 幼兒互動能力不足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規定:“幼兒園教育活動是一項有目的、有計劃、積極主動的活動,也是教育過程。”為了滿足這一教育需求,老師們不但要與孩子們展開互動,還要讓他們產生互動的興趣和主體意識,從而對教學活動作出反應。但是,在師幼互動中,最大的問題是兒童具有很強的社交興趣,但是社交能力不足、表達能力有限,限制了他們的參與能力。有些幼兒不能很好地進行語言表達,他們會借助肢體動作、面部表情等來與老師展開互動,此時老師不可能對孩子想要表達的內容有充分的了解,從而造成老師們不能提升師幼互動的效果。
4.2 師幼互動手段單一,不能激發幼兒的興趣
啟動互動,僅僅是實施師幼互動的第一步,只有幼兒愿意與老師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與老師進行積極的交流,才能讓互動的價值得到最大的體現。也就是說,在教學中,老師既要引導孩子們積極地參與,又要激發孩子們的積極性。然而,一些老師的教育觀念與互動的需要相違背:老師對互動處于主導地位,孩子們只是在老師的幫助下,被動地對老師作出反應,而不是進行互動。此外,在以問題為主的互動方式下,師幼互動的內容和方式均由老師控制,總體上表現出較低的互動品質。在孩子們的認識中,互動的方式并不只有一種,但是老師們對互動的形式進行了限定,從而造成了互動的方式單一,不管是互動材料,還是互動方式,都不能引起孩子們的注意,從而使互動的效果大打折扣。
4.3 師幼互動手段單一,無法調動興趣
美國早教學會于一九八七年,首次提出“DAP”的概念,將“適當性教育”作為“早教”的根本方針,并對“老師”的角色進行了重新界定。DAP的教育思想是:“兒童教育應當尊重兒童的主體地位,并突出兒童教育的適當性、針對性和延展性。”基于此,幼兒園教師的教育職能得到了新的詮釋,它需要幼兒園教師針對兒童的活動需求、個性和文化背景,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并以此來營造游戲的環境。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握好與學生的互動方式,要根據學生的發展需要,改變教學活動的觀念。《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老師要注意孩子們在玩耍、活動過程中的反應、行為,要有耐心地聆聽,要用心去體會孩子們的感情、思想,要鼓勵孩子們大膽地去探究,去表達自己的思想,并且教師要及時、恰當地回應,與孩子們進行交流。
5.區角游戲的組織實施策略
5.1 收集并整理原有的資料,對區角游戲做出合理的選擇和改進
兒童可以在不同的游戲中得到各種各樣的經驗,比如“洗刷刷”區域游戲,其材料來自于生活,但要為兒童營造出一個好的游戲環境,就要對材料進行收集、整理,并能對材料進行多元化、個性化的設計。然而隨著當今時代的發展,區角游戲最原始的素材也發生了變化,許多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幼兒的生活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除此之外,教育的方式也在不斷地改變,因此,我們要對區角游戲進行合理的選擇,并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改造,從而使區角游戲的實施效果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5.2創造一個好的游戲環境與條件,對園內外資源進行合理利用
創建一個科學而豐富的游戲環境和材料對于角色扮演游戲非常重要,因為環境和素材的選擇可以直接影響游戲的進展和結果,同時也可以促進幼兒自主選擇和創造力的發揮。因此,為游戲提供合適的環境和素材是非常關鍵的。教師需要創造一個良好的游戲環境,使幼兒可以身臨其境,模擬社會生活,并在游戲中進行充分的互動和交流。當然,這么豐富的游戲資源單憑老師也不能直接實現,可以結合本地條件,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園外資源。在幼兒園里,我們可以把空地當成菜地,也可以讓家長帶孩子到外面去收集各種有用的材料,以此來提高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增加他們的經驗和樂趣。
5.3游戲和教學進行有效整合,滲透在幼兒生活中
為了讓區角游戲有教學效果,老師需要注重孩子們之間的互動和性格發展,但在實施游戲時需要有規律。要引導幼兒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并遵循認知規律。同時有效引導他們發揮其優點并讓他們積極參與到集體活動中來。
5.4 結合區角游戲不同階段特點,合理使用評價策略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思考如何將游戲活動與課程融合,同時確保這些游戲活動有意義且符合教學目標。此外,教師還需要對幼兒的游戲活動進行分階段評估,以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和學習進程。在設置區角游戲目標時,教師需要使用適當的言行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這包括有趣的游戲場景、角色和情節,以及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和發現。同時,教師還需要關注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和成長,通過觀察和記錄幼兒的表現來評估他們的發展情況,并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干預和輔導。此外,教師需要考慮幼兒的語言邏輯、組織協調和探索學習等方面。對兒童進行多維評估,對兒童的意志品質、創新探索精神和學習態度等進行評判。
6.結語
通過語言互動、游戲互動、情感互動等方式,幼兒教師可以對兒童的心理活動和發展特征進行全方位的認識,從而制定出更加科學的教育指導方式。但是,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師幼之間較少的互動、有效的互動等問題仍然是非常普遍的,如,認知上、思想上的不同,幼兒老師不能選擇合適的方式與幼兒展開互動,教師在教學觀念上存在著“成人化”傾向,這些問題直接制約了師生交往的有效性。所以,唯有進行有效的師幼互動,才可以加速幼兒的社會意識、交際能力和個性意識的形成,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區角游戲是一種富有互動性的探索活動,可以幫助幼兒探索和理解世界,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對于幼兒園的教育工作者來說,設定區角游戲的活動目的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為幼兒提供一種有意義的學習體驗。在為幼兒創造好的情境時,教育工作者應該注意使用相關的材料和工具,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創造力。同時,教育工作者可以與家長密切合作,為幼兒創造一個健康、溫馨、安全的成長環境。在新時期,幼兒園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素質和技能,豐富與區角游戲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以更好地發揮教育作用和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娟.幼兒勞動教育的價值與實踐探究[J].決策探索(中),2021(4):65-66.
[2]夏菲.家園共育促進幼兒健康發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6):160.
[3]于曉旭.基于游戲活動視角下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5(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