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珍環 甘淑艷 張鳳 陳小林 宮堅



【摘要】 目的 探討在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并發癥預防中應用快速康復護理聯合六子散藥熨的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樟樹市中醫醫院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患者分為非中藥組和中藥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proximal femur rotary intramedullary nailing,PFNA)內固定術治療,非中藥組僅應用快速康復護理,中藥組在非中藥組基礎上加用六子散藥熨,對比2組疼痛程度、患肢腫脹程度、肢體運動功能、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護理依從性與護理滿意度。結果 中藥組術后12 h、24 h、48 h及72 h的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分均低于非中藥組(P<0.05);中藥組術后7 d腫脹程度輕于非中藥組(P<0.05);干預后2組Harris髖關節評分表(harris hip score,HHS)評分較干預前均上升,且中藥組高于非中藥組(P<0.05);中藥組護理依從率、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非中藥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非中藥組(P<0.05)。結論 在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中應用快速康復護理聯合六子散藥熨能夠提高患者護理依從性,緩解疼痛程度,減輕患肢腫脹程度,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繼而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
【關鍵詞】? 股骨粗隆間骨折;快速康復護理;六子散藥熨
中圖分類號:R683?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36-0122-04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6.041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折類型之一,主要發生于老年群體中,以患肢腫脹、疼痛為典型癥狀。老年人骨質流失后骨脆性增加,直接或間接暴力易造成此類骨折。PFNA內固定術是臨床針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常用治療術式。該手術雖然創傷小,但仍可導致患者產生應激反應,再加上術后需長期臥床休息,極易引發并發癥,影響肢體功能的恢復。既往通常在圍術期采用快速康復護理干預,但大部分患者仍因為術后疼痛而抗拒下床活動,從而影響肢體血液循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并發癥的發生風險[1]。近年來,中醫理療逐漸被用于骨折術后護理中,且成效顯著。中醫認為,老年患者氣血虧虛,手術治療后因為缺乏活動而處于瘀血阻滯的病機狀態中。六子散中含有多味溫中止痛中藥,在藥熨過程中可使藥力、熱力通過體表毛竅滲透進入經絡與血脈,并發揮應有的作用[2]。本研究將接受PFAN內固定術治療的60例粗隆間骨折患者分為2組,分別應用快速康復護理及快速康復護理聯合六子散藥熨,對比2種護理方式的干預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樟樹市中醫醫院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將患者分為非中藥組和中藥組,各30例。非中藥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55~80歲,平均(65.51±5.72)歲;骨折原因,跌倒摔傷14例,高空墜落10例,交通事故6例。中藥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55~80歲,平均(65.25±5.30)歲;骨折原因,跌倒摔傷13例,高空墜落12例,交通事故5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符合西醫制定的《實用骨科學》(第3版)[3]中粗隆間骨折診斷標準;符合中醫制定的《中醫臨床病癥診斷療效標準》[4]中粗隆間骨折診斷標準;患者具備PFNA內固定術治療指征;新鮮、閉合性骨折。
排除標準:合并凝血功能異常者;合并嚴重消化系統、心腦血管疾病者;合并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入組前已發生并發癥者;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者;術中、術后輸血或應用升血藥物者;病歷資料記錄不全、遺失或隨訪不完整。
1.2 方法 非中藥組僅采用快速康復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組建小組。術前由科室護士長與護理人員組建護理小組,護士長擔任組長,其余均為組員。護理小組成員針對PFNA內固定術后護理常見問題進行分析,以此為依據制定出護理方案。(2)術前護理。術前2 d予以患者塞來昔布膠囊0.2 g,2次/d,直至手術當天進行超前鎮痛;全面觀察患者情緒狀態,提供心理疏導,主動分享既往治療成功案例幫助患者增強治療信心,減輕患者心理應激反應;術前禁水2~4 h、禁食6~8 h,術前30 min應用二代頭孢菌素預防感染。(3)術中護理。合理調節手術室溫度、濕度,觀察患者術中體溫變化情況,避免溫度降低影響藥物代謝速度、麻醉耐受程度;用被褥覆蓋患者術區裸露皮膚,減少不必要的皮膚暴露,液體加溫后再進行靜脈輸注與沖洗;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及時發現、處理異常癥狀。(4)術后護理。術后對患者患肢進行局部冰敷,抬高下肢至20°~30°,雙下肢足底靜脈泵,定期進行翻身排痰,予以患者常規二代頭孢菌素預防感染,并靜脈滴注氨甲環酸1 g,術后6 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4 100 U,1次/d;評估患者疼痛程度,針對疼痛程度輕的患者,予以冰袋冷敷,避免凍傷;針對疼痛明顯的患者,調整患者體位,再借助聊天、聽音樂等方式轉移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遵醫囑應用阿片類藥物緩解疼痛;術后24 h將血漿引流管拔除,對患者基礎疾病進行治療。(5)康復訓練?;颊咝g后生命體征穩定時,由康復治療師提供指導,護理人員協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協助患者做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動作保持10 s后放松5 s,15 min/次,3次/d;指導患者做膝關節、足關節與踝關節主動運動,協助患者抬高雙下肢,15 min/次,3次/d;過渡至床邊坐位訓練,患者屈曲髖關節與膝關節,活動幅度由小至大,以患者耐受程度調整訓練強度;參照患者各項情況,比如骨折類型、復位情況和骨質情況等,擬定其下地時間,一般術后3~4 d即可應用助行器直立行走。
中藥組在非中藥組基礎上加用六子散藥熨。術后3 h后即可開展藥熨,取吳茱萸、紫蘇子各50 g,茴麻子、萊菔子、白芥子、菟絲子各100 g,混合后放置于布袋中,通過微波爐加熱3~4 min,溫度保持在60 ℃左右,放于關元穴、天樞穴、中脘穴、神闕穴、氣海穴進行熱敷按摩,待患者感覺溫度適宜時,將布袋置于臍中部位。術后48 h后將藥熨包通過微波爐加熱3~4 min,溫度保持在60 ℃左右,將藥袋放于關元穴、天樞穴、中脘穴、神闕穴、氣海穴進行熱敷按摩,待患者感覺溫度適宜時,將布袋置于臍中部位。拿另一個藥袋放置于患肢腫脹部位進行回旋運轉或來回推,開始時保持較大力度且速度較快,隨著藥袋溫度下降逐漸放緩速度,溫度適宜時放于肢腫脹處。30 min/次,2次/d,連續藥熨7 d。
1.3 觀察指標 (1)疼痛程度。采用VAS評分法對患者術后12 h、24 h、48 h及72 h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分值0~10分,指導患者根據自身疼痛感進行評分,患者疼痛感越劇烈則評分越高。(2)患肢腫脹程度。于術后1 d、7 d進行評估,患肢未出現腫脹情況,皮膚狀態正常為無腫脹;患肢皮膚相對緊張且皮紋較淺為輕度腫脹;患肢皮膚有皮紋,較為腫脹,部分皮膚溫度上升但未出現張力性水皰為中度腫脹;皮膚皮紋明顯,皮膚狀態緊張,皮膚溫度明顯上升且有張力性水皰為重度腫脹。(3)肢體運動功能。應用HHS評分對患者干預前(入院時)及干預后(出院前1 d)情況進行評估,包括關節疼痛評分、關節功能、關節畸形度等項目,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肢體運動功能越好。(4)術后并發癥。記錄褥瘡、感染、深靜脈血栓等發生情況。(5)護理依從性。患者完全根據護理計劃執行,無不良情緒為完全依從;患者基本根據護理計劃執行,偶爾存在不良情緒,但不影響護理工作的開展為部分依從;患者拒絕根據護理計劃執行,且不良情緒嚴重,已對護理工作的開展造成影響為不依從。護理依從率=(完全依從例數+基本依從例數)/總例數×100%。(6)護理滿意度。評估工具為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總分100分,患者評分≥90分為高度滿意,患者評分80~89分為基本滿意,患者評分≤79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高度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行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術后疼痛程度對比 中藥組術后不同時間段VAS評分均較非中藥組明顯更低(P<0.05),見表1。
2.2 2組術后患肢腫脹程度對比 術后1 d 2組患肢腫脹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7 d中藥組患肢腫脹程度較非中藥組明顯更輕(P<0.05),見表2。
2.3 2組干預前后肢體運動功能對比 2組干預前HH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HHS評分均較干預前高,且中藥組相比非中藥組明顯更高(P<0.05),見表3。
2.4 2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中藥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非中藥組明顯更低(P<0.05),見表4。
2.5 2組護理依從性對比 2組護理依從率比較,中藥組更高(P<0.05),見表5。
2.6 2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2組護理滿意度比較,中藥組更高(P<0.05),見表6。
3 討論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老年人常見的骨折類型之一,占全身骨折的2%左右。該病的發生主要與老年人骨質疏松程度有關,通常為跌倒、摔傷所致。PFNA內固定術是目前國內外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常用術式,但在有創操作、術后需長期臥床等因素的影響下,易引發并發癥,影響患者恢復[5]。因此,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行PFNA手術治療后,還需要采取臨床護理,積極預防并發癥發生,加快患者術后肢體功能恢復速度,有利于患者預后。
快速康復護理是丹麥醫生提出的1種先進護理理念,也是國外廣泛應用的護理模式,即護理人員在術前、術中與術后3個階段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幫助患者減輕手術應激反應,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達到迅速且良好恢復的目的[6-7]。中醫認為,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臥床休養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水濕津液停滯,進而引發并發癥,比如肢體腫脹、深靜脈血栓等,應在快速康復護理基礎上進行藥熨,調整氣血并疏通經脈,輔助患者術后恢復[8]。本研究結果顯示,中藥組術后不同階段VAS評分低于非中藥組,術后7 d患肢腫脹程度較非中藥組更輕(P<0.05)??梢娍焖倏祻妥o理聯合六子散藥熨有助于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感,緩解患肢腫脹程度。分析原因,六子散中的吳茱萸可散寒止痛,茴麻子消腫拔毒,白芥子通絡止痛,多味中藥聯合應用可強化止痛效果,促使患者高度配合術后康復訓練,從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快患肢腫脹消退速度,改善預后[9]。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中藥組干預后HHS評分高于非中藥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非中藥組(P<0.05),表明六子散藥熨聯合快速康復護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術后肢體運動功能,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六子散中的紫蘇子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現代藥理作用,萊菔子能夠發揮預防冠狀動脈硬化等效果??焖倏祻妥o理基礎上加用六子散藥熨可加快患者術后康復進程,通過藥熨熱力作用擴張局部毛細血管,改善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溫經通絡的目的。讓患者盡快接受康復訓練,可增加術后活動量,避免長期臥床休息而誘發并發癥[10-11]。此次研究結果顯示,中藥組護理依從性以及護理滿意度均較非中藥組更高(P<0.05),表明中藥組的護理方案可促進患者護理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提高。分析原因,快速康復護理貫穿于患者手術治療的全過程,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手術治療引起的應激反應。在此基礎上,六子散藥熨的特點在于操作簡單且效果理想,選取有助于患者術后恢復的穴位進行藥熨,不僅能夠進一步提升患者的康復效果,引導患者積極參與到術后護理中,還有助于提高護理患者滿意度[12]。
綜上所述,在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中應用快速康復護理聯合六子散藥熨,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疼痛程度與患肢腫脹程度,改善其肢體運動功能,還可以促進患者護理依從性與護理滿意度的提高,顯著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馬開菊.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脊柱骨折患者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21,19(36):87-90.
[2] 劉翠泳,羅海媚,梁穎雪,等.快速康復護理在股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22,26(15):73-76.
[3] 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M].3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708-719.
[4]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臨床病癥診斷療效標準[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183.
[5] 丁旗,汪昌林,王鵬飛,等.平臥位閉合復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J].中國骨傷,2020,33(4):327-331.
[6] 白瑾,張小雪.多方位協作快速康復護理在骨折術后康復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1,6(27):152-155.
[7] 劉潤宏.快速康復護理用于脛腓骨骨折患者的效果及護理措施評價[J].中國傷殘醫學,2020,28(15):63.
[8] 謝福.探討快速康復護理對骨折術后患者康復的影響[J].安徽醫專學報,2022,21(1):63-64.
[9] 候燕.六子散熱奄包外敷腹部行氣消脹的效果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9):1432-1433.
[10] 楊先坤,謝玉華,梁水平,等.六子散熱奄包穴位貼敷治療椎體壓縮性骨折后便秘患者的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1,33 (19):97-99.
[11] 溫桂香,袁圓,黃素嫦.六子散熱熨聯合皮內針治療原發性痛經寒凝血瘀型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22,38(4):543-544.
[12] 歐愛芝.中醫康復護理措施在胸腰椎骨折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湖南中醫雜志,2021,37(10):107-109.
(收稿日期:2023-10-20)
基金項目:宜春市指導性科技計劃項目(2022ZDJH6289)
作者簡介:鄒珍環,女,本科,主管護師。